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外科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 被引量:29
1
作者 朱颖洁 萧蕊英 +1 位作者 田杏音 杨富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方法,选定"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护...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方法,选定"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护理措施落实的5项主要原因(预防DVT风险管理模式不健全、医护沟通欠缺、护理人员对预防下肢DVT知识缺乏、预防下肢DVT功能锻炼不到位、健康教育不到位),针对主要原因制定防范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住院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为92.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46.0%(均P<0.05),DVT发生率较实施品管圈前降低。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DVT预防措施落实率,最终达到降低DVT发生率的目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品管圈 预防护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管专项质量管理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尿管重置率 被引量:6
2
作者 朱颖洁 萧蕊英 +2 位作者 周远远 田杏音 杨富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尿管专项质量管理对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尿管重置的效果。方法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及对留置尿管住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建立6项降低尿管重置率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应用于90例留置尿管患者(干预组),与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尿管专项质量管理对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尿管重置的效果。方法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及对留置尿管住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建立6项降低尿管重置率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应用于90例留置尿管患者(干预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的75例留置尿管患者(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干预组膀胱功能训练率、拔除尿管前评估正确率、拔除尿管时机正确率、尿潴留处理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管重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士对拔除尿管相关知晓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尿管专项质量管理能减少神经外科患者尿潴留的发生,降低尿管重置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留置导尿 质量指标 尿管拔除 尿管重置 膀胱功能训练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畸形手支具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颖洁 田建华 +3 位作者 丁皎皎 邓艳芬 杨富英 黄秋媚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0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防畸形 手支具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引流管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庄京文 朱颖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89-89,共1页
神经外科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常规放置脑室引流管,引流高度应为平卧时引流装置距双耳孔水平连线上10~20cm(平均15cm),如抬高床头,则相应抬高引流装置的高度。现临床上普遍的固定方法是用绳子将脑室引流装置捆绑在病床旁的栏杆上,... 神经外科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常规放置脑室引流管,引流高度应为平卧时引流装置距双耳孔水平连线上10~20cm(平均15cm),如抬高床头,则相应抬高引流装置的高度。现临床上普遍的固定方法是用绳子将脑室引流装置捆绑在病床旁的栏杆上,或者采用胶布粘贴固定,若捆绑不当或粘贴不牢容易松动,且难以确定脑室引流的高度。为此,我科自行设计脑室引流管支架,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引流术 脑室引流管支架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治疗车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远远 田杏音 +1 位作者 刘艳芳 杨富英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4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治疗车 医疗垃圾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纸杯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颖洁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3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一次性纸杯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吸痰车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远远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7期8-8,共1页
关键词 吸痰 吸痰车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人工鼻的制作与应用
8
作者 朱颖洁 罗冬冬 +5 位作者 杨富英 田建华 丁皎皎 江晓明 邓艳芬 黄秋媚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气道 人工鼻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王立园 卢恒聪 +1 位作者 曹志恺 庄京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194-196,205,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例脊髓内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SEP监测脊髓功能,采用EMG监测确定肿瘤切除范围。结果14例手术患者自发性EMG监测正常,且在手术... 目的:探讨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例脊髓内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SEP监测脊髓功能,采用EMG监测确定肿瘤切除范围。结果14例手术患者自发性EMG监测正常,且在手术中采用激发性EMG后顺利判别“安全地带”,防止手术张出现“危险操作”。SEP监测出现异常数据9例,其中7例病患均出现SEP振幅下降了10%~30%,观察者即刻告知主治医生并找明原因,在降低刺激、压迫和牵拉等动作次数后10~20min,SEP回归至术前水平;另外2例在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在手术停止3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并成功继续完成手术。SEP监测手术中,共9例患者发生监测异常,其中7例患者SEP振幅下降了10%~30%,监测者立即提供手术医生并积极寻找下降原因,在减少牵拉、刺激和压迫等操作后10~20min,SEP恢复至术前水平;另外2例在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在手术停止3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并成功继续完成手术。肿瘤全部切除的11例,大部分切除3例,手术后12例神经症状无加重,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的2例患者手术后神经症状明显加重,其中1例进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持续7~10d后神经症状显著减轻并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另1例为神经胶质瘤,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应用诱导电位监测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避免神经损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内肿瘤 诱导电位监测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肖玲 吕小春 杨富英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3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前做好眼部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10例患者瘘口完全...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3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前做好眼部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10例患者瘘口完全消失;3例栓塞后瘘口残余,予颈动脉压迫治疗后2例瘘口消失;平均住院治疗18.3d出院。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效果较好,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区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患者雾化吸入器的改良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健婕 杨富英 丁皎皎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9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雾化吸入器 氧气雾化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备皮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远桂 杨富英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4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颅脑外科 头部备皮 头部备皮支架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烟雾病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建宏 方泽鲁 +3 位作者 吕建平 卢恒聪 曹国彬 彭远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85-85,87,共2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烟雾病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m RS评分,术前、术后1 d及6个月脑血容量(CBF)、脑血流量(CBV)、达峰时间(MTT)及平均通过时间(TTP...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烟雾病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m RS评分,术前、术后1 d及6个月脑血容量(CBF)、脑血流量(CBV)、达峰时间(MTT)及平均通过时间(TTP)。结果术前m RS评分(1.97±0.74)分,术后6个月m RS评分(1.15±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CBF显著高于术后1 d,术后6个月患者MTT和TTP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各参数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速度快,可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异常灌注区域,准确评估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指导烟雾病手术和评估术后效果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烟雾病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药盒的制作与应用
14
作者 潘倩婷 朱颖洁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7-57,共1页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较多,雾化吸入是其常规治疗之一。我科平均每天行雾化吸入40~50例次,因雾化药品种类多,用药次数多,常规的药品放置易出现混放情况,造成药物浪费,护理工作效率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科自行设计雾化药盒,经...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较多,雾化吸入是其常规治疗之一。我科平均每天行雾化吸入40~50例次,因雾化药品种类多,用药次数多,常规的药品放置易出现混放情况,造成药物浪费,护理工作效率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科自行设计雾化药盒,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雾化吸入 雾化药盒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