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坊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冯秀兰 张静 +2 位作者 吴可萍 姜华 陈爱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 :采用消毒供应工作坊活动方法,帮助解决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服务能力,改进工作质量。方法 :依据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不同需要和条件,设计不同的工作坊活动主题和参与人员范围,激发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目的 :采用消毒供应工作坊活动方法,帮助解决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服务能力,改进工作质量。方法 :依据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不同需要和条件,设计不同的工作坊活动主题和参与人员范围,激发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互动性,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结论 :工作坊活动能有效提升基层医院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效培训和提升工作实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 消毒供应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污染平板类器械放置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薇 冯秀兰 张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30-2631,共2页
目的:通过对平板类医疗器械进行模拟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放置时间段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确定最佳的回收时间和初步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污染方法,将新鲜血液污染后的外科剪刀根据放置时间(1、2、3、4、5、12和24h)随... 目的:通过对平板类医疗器械进行模拟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放置时间段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确定最佳的回收时间和初步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污染方法,将新鲜血液污染后的外科剪刀根据放置时间(1、2、3、4、5、12和24h)随机分为7个组进行处理,每个时间段(每组)放置剪刀40把,在存放环境、存放温度、器械质量、水质、水温、机械清洗程序和器械装载量等因素可比的条件下,对7个组样本样采用多酶机洗方法清洗后,进行潜血阳性检查,以检验清洗效果,该实验重复5次,合计实验器械1400件。结果:污染器械放置的时间越长,其清洗后器械潜血试验阳性率越高,两者呈正相关(r=0.991,P<0.001)。污染器械在放置1~3h内采用多酶机洗方法清洗,潜血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5、12和24h的器械清洗后潜血试验阳性率与放置1h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随着污染器械放置时间延长,清洗质量下降,放置时间以不超过4h为宜。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器械抗腐蚀性减弱,可能缩短器械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污染 平板类器械 血液污染 放置时间 清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清洗方法对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静 冯秀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医疗器械进行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去除医疗器械上血液的效果,得出有效的清洗方法,确定正确的清洗操作规程。方法:采用标准污染方法,把新鲜血液污染后的外科剪按照1h、2h、3h、4h、5h5个时间段分别放置,每个时间段将样... 目的:通过对医疗器械进行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去除医疗器械上血液的效果,得出有效的清洗方法,确定正确的清洗操作规程。方法:采用标准污染方法,把新鲜血液污染后的外科剪按照1h、2h、3h、4h、5h5个时间段分别放置,每个时间段将样本分为4组,每组200把,共4000个样本。在器械质量、水质、水温、机械清洗程序、器械装载量等因素确定可比的条件下,对5组样本分别采用4种清洗方法,进行潜血阳性率比较。实验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酶机洗清洗方法在污染器械放置1~3h内清洗,与冲洗+酶泡方法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5),与多酶浸泡清洗方法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放置4h的4组标本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01);放置5h多酶机洗的阳性率也明显增加,各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清洗法效果优于人工清洗法,清洗前先冲洗提高清洗效果,污染器械放置2h以上将增加清洗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医院感染 清洗流程 效果 清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