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何佩仪 卫建宁 +3 位作者 杜萍 柳建华 何美清 罗丽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8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张口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采用PDCA循环健康教育方法,在放疗开始时实施干预。... 目的探讨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8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张口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采用PDCA循环健康教育方法,在放疗开始时实施干预。观察放疗后和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张口困难发生率。结果放疗后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张口困难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张口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的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PDCA循环 健康教育 张口锻炼 张口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测量健康成人纵隔大血管径线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鼎旋 谢琦 +1 位作者 马伟琼 汤间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应用MSCT测量健康成年人纵隔各大血管的径线。方法收集236名无心肺疾患的健康成年人,按年龄分为3组:A组(17~40岁)98名,B组(41~60岁)81名,C组(61~87岁)57名,均接受胸部增强CT扫描。于深吸气末增强扫描图像上测量升主动脉(AA)、降... 目的应用MSCT测量健康成年人纵隔各大血管的径线。方法收集236名无心肺疾患的健康成年人,按年龄分为3组:A组(17~40岁)98名,B组(41~60岁)81名,C组(61~87岁)57名,均接受胸部增强CT扫描。于深吸气末增强扫描图像上测量升主动脉(AA)、降主动脉(DA)、肺动脉干(PA)、左肺动脉(LPA)、右肺动脉(RPA)、左肺上叶动脉(LULPA)、右下肺动脉(RLLPA)及上腔静脉(SVC)管径、计算管径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中男性PA、AA、SVC直径均大于女性(P均<0.05),而A、B组中男、女各血管管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组间,AA、DA、PA、LPA及RPA直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LULPA/AA、rPA/SVC、rAA/SVC及rAA/LP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LULPA、RLLPA直径及rAA/RP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61~87岁老年男性PA、AA、SVC直径均大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AA、DA、PA、LPA及RPA管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干 主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针刺治疗帕金森病黑质致密带改变的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易琼 赖丽莎 +1 位作者 薛丹 成秋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量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致密带(SNc)变化,无创性地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行针刺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其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愈组、缓解组和...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量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致密带(SNc)变化,无创性地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行针刺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其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愈组、缓解组和无效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均进行MRI检查,采用SWI序列扫描,测量其SNc宽度、中脑直径比值、SN面积,比较各组检查结果。结果三组针刺治疗前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组、缓解组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后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组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明显低于缓解组和无效组(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可清楚显示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带大小变化,其应用于针刺治疗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致密带 磁敏感加权成像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纵隔非典型类癌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桂思 吴梅 +1 位作者 江新青 魏新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0-820,共1页
患者女,37岁。主因“胸痛1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34.7ng/ml。CT:后纵隔左、右心房后方,腹腔内及腹膜后见多发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部分融合,较大者约11.1cm×9.5cm×13.8cm,平扫密度不均,... 患者女,37岁。主因“胸痛1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34.7ng/ml。CT:后纵隔左、右心房后方,腹腔内及腹膜后见多发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部分融合,较大者约11.1cm×9.5cm×13.8cm,平扫密度不均,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呈轻一中度不均匀强化,内见无强化坏死区;病灶包绕并推压双侧肺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腹腔干等血管(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非典型类癌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术前MRI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洁文 李姣 +1 位作者 马微妹 吴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18-623,654,共7页
目的:研究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与术前MRI及相应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5月—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科术前行乳腺MRI检查的50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包括相应临床病理及MRI特... 目的:研究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与术前MRI及相应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5月—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科术前行乳腺MRI检查的50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包括相应临床病理及MRI特征,将ALN分为无转移(N0)及有转移(N+)两组,利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36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54例患者腋窝淋巴结无转移,114例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将有可能影响ALN转移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P=0.008)、脉管侵犯(P<0.001)、T分期(P=0.021)、肿瘤位置(P=0.042)、肿瘤大小(P=0.001)、瘤周水肿(P<0.001)与早期浸润性乳腺癌ALN转移相关(P<0.05)。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P=0.02)、脉管侵犯(P<0.001,OR=4.495)、瘤周水肿(P<0.001,OR=3.019)是早期浸润性乳腺癌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为0.710~0.814,P<0.001),当约登指数为最大值时,多因素联合诊断早期浸润性乳腺癌ALN转移的最佳截点值为0.260,敏感度为76.8%,特异度为63.9%,诊断效能中等。结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ALN转移可能与病理分级、脉管侵犯、T分期、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有关;病理分级、脉管侵犯及瘤周水肿是其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MRI及临床病理特征多参数联合诊断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ALN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