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RHa对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及VEGF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小霞 康佳丽 +2 位作者 邵雪飞 余佳 邓玲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对子宫腺肌病(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取32例A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及2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予不同浓度GnRHa处理细胞,分别作用24、48、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对子宫腺肌病(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取32例A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及2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予不同浓度GnRHa处理细胞,分别作用24、48、72 h后,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结果:(1)镜下可见两组部分细胞固缩、漂浮、核浓缩、碎裂,呈典型的凋亡小体;(2)不含GnRHa培养的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都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加(P<0.01);(3)GnRHa作用后,两组的凋亡率高于作用前,且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实验组各时间点、各浓度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同浓度的对照组(P<0.01);(4)VEGF在AM在位内膜细胞中的分泌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P<0.05),且GnRHa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M在位内膜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VEGF的分泌。结论:(1)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异常可能是AM发病机制之一。GnRHa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直接作用于在位内膜细胞,提高了AM在位内膜细胞的凋亡率。(2)VEGF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GnRHa对子宫内膜细胞有直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分泌,阻碍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细胞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及EMAb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爱云 康佳丽 +2 位作者 何谦谊 夏薇 聂妙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50-75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CA12 5及EMAb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 (RIA )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CA12 5及EMAb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手术... 目的 :探讨血清CA12 5及EMAb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 (RIA )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CA12 5及EMAb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手术前内异症组血清CA12 5及EM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单独测定血清CA12 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 79 5 4% ,特异性为 92 0 % ;单独测定血清EMAb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 5 8 0 % ,特异性为 84 0 % ;如以两者均为阳性为诊断标准 ,则敏感性为 5 2 3 % ,特异性为10 0 %。术后 1个月复查 ,血清CA 12 5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测定血清CA12 5及EMAb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血清CA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CAL25 抗子宫内膜抗体 放射免疫法 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4对人始基卵泡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苏宁 李予 +4 位作者 王文军 麦美琪 杨冬梓 康佳丽 张清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6-679,共4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对人卵巢组织体外培养中始基卵泡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34例卵巢组织切成2mm×2mm×1mm皮质片,每例标本的皮质片均随机分成3组:研究组(BMP-4组)、对照组和非培养组,培养15d后行组...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对人卵巢组织体外培养中始基卵泡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34例卵巢组织切成2mm×2mm×1mm皮质片,每例标本的皮质片均随机分成3组:研究组(BMP-4组)、对照组和非培养组,培养15d后行组织学检查、雌孕激素测定和凋亡分析。【结果】培养结束后对照组和研究组始基卵泡比例分别为58%±35%和48%±40%,低于非培养组(91%±9%),P<0.05;窦前卵泡比例分别为52%±40%和42%±35%,高于非培养组(9%±9%),P<0.05。研究组间质细胞凋亡指数和培养液孕激素浓度分别为(0.16±0.08)μg/L和(3.6±2.0)μg/L,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分别为(0.41±0.16)μg/L和(6±4)μg/L(P<0.05)。【结论】BMP-4可以促进始基卵泡向窦前卵泡转化,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孕激素分泌,是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促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组织 体外培养 始基卵泡 骨形态发生蛋白-4 卵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p53、Ki-67、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33
4
作者 丁堪铄 卢丽娜 +2 位作者 余莉萍 付景冉 刘丽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69-4071,共3页
目的:探讨C-erb B-2、p53、Ki-67及ER、PR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内膜(A组)、30例不典型增生(B组)、85例子宫内膜癌(C组)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标记。结果... 目的:探讨C-erb B-2、p53、Ki-67及ER、PR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内膜(A组)、30例不典型增生(B组)、85例子宫内膜癌(C组)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标记。结果:C-erbB-2、p53在A、B、C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Ki-67在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C-erbB-2、p53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脉管癌栓或淋巴结转移率的升高而升高(P<0.05);ER、PR在A、B及C组中表达率呈下降趋势,且随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C组中ER与PR的表达及C-erbB-2与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C-erb B-2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C-erbB-2、p53、Ki-67及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指导内分泌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基因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的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玉洁 陈淑贤 +2 位作者 顾正田 刘佩鸣 吴可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508-509,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90例 ,其中 45例予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组 ) ,2 5例予胰岛素治疗 (治疗组 ) ,2 0例未治疗 (未治疗组 )。对三组患者的妊娠...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90例 ,其中 45例予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组 ) ,2 5例予胰岛素治疗 (治疗组 ) ,2 0例未治疗 (未治疗组 )。对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进行了比较。结果 :未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饮食控制组和治疗组 (P <0 0 5 ,P <0 0 2 5 )。新生儿体重与餐后 2h血糖呈正相关关系。未治疗组围产儿合并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饮食控制组及治疗组 (P <0 0 5 ,P <0 0 2 5 )。结论 :新生儿体重与餐后 2h血糖呈正相关关系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须经过合理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 治疗 围产儿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伏期应用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雷蔚华 张玉洁 康佳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在潜伏期和活跃期加速期应用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和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正常临产,无内科合并症的初产妇80例,分为两组:A组宫口扩张1~2cm,B组宫口扩张3~4cm,实施产妇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 目的:探讨在潜伏期和活跃期加速期应用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和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正常临产,无内科合并症的初产妇80例,分为两组:A组宫口扩张1~2cm,B组宫口扩张3~4cm,实施产妇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另选同期未施行分娩镇痛的4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C组)。观察3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1)产程时间比较,A组的潜伏期、活跃期与C组相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娩方式比较,A组及B组阴道分娩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剖宫产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潜伏期实施产妇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缩短第一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对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无影响,有利于阴道分娩,无增加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无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产科 潜伏期 产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卵汤联合克罗米芬诱发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黄燕冰 顾正田 +2 位作者 潘景瑶 阮翠玲 林乔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56-957,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排卵汤联合克罗米芬 (CC)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的诱发排卵作用。方法 :对经 3个CC治疗周期仍无排卵的 2 8例患者 ,于撤退性出血第 5天起每日服用CC 10 0mg ,连服 5d ,第 10天起每日服用排卵汤 1剂 ,连服 7... 目的 :探讨中药排卵汤联合克罗米芬 (CC)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的诱发排卵作用。方法 :对经 3个CC治疗周期仍无排卵的 2 8例患者 ,于撤退性出血第 5天起每日服用CC 10 0mg ,连服 5d ,第 10天起每日服用排卵汤 1剂 ,连服 7剂 ,第 9天起用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 ,记录子宫内膜厚度与类型及宫颈粘液评分。结果 :经 1~ 3个治疗周期 11例出现排卵 ,2 8例患者共 75个周期中 17个周期有排卵 ,周期排卵率为2 2 7% ;妊娠 5例 ,妊娠率为 17 9% ;子宫内膜厚度在 9~ 14mm间的周期有 3 6( 4 8% )个 ,形态为A型有 42 ( 5 6% )个 ,宫颈粘液评分≥ 8分的有 3 3 ( 4 4% )个 ,与单用CC治疗的 84个周期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5 )。结论 :中药排卵汤有明显诱发难治性PCOS患者排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汤 克罗米芬 难治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功能 PCOS CC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和质粒作为shRNA载体沉默人卵巢癌RhoA基因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文娟 康佳丽 +2 位作者 王小霞 刘启才 聂妙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76,480,共5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和质粒作为RNA干扰载体在沉默卵巢癌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分别将慢病毒及质粒载体携带的针对RhoA基因的siRNA序列感染或转染卵巢癌HO8910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沉默RhoA基因的细... 目的研究慢病毒和质粒作为RNA干扰载体在沉默卵巢癌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分别将慢病毒及质粒载体携带的针对RhoA基因的siRNA序列感染或转染卵巢癌HO8910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沉默RhoA基因的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血管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两种载体随着细胞培养代数的增加在抑制卵巢癌RhoA基因表达及侵袭和转移能力上的差异。结果采用质粒载体及慢病毒载体分别建立人RhoA基因稳定沉默卵巢癌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率随培养代数的增加而下降;第15代、第25代时表达率分别为70%、45%,而慢病毒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率维持在95%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发现质粒组和慢病毒组细胞在第3代时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随培养代数的增加,慢病毒组RhoA mRNA及蛋白持续低表达,而质粒组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细胞划痕实验及血管形成实验表明慢病毒较质粒作为载体介导siRNA对RhoA基因沉默更能持续稳定地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P<0.05)。结论慢病毒较质粒作为载体介导RNA干扰能更好沉默目标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质粒 RNA干扰 RHOA基因 卵巢癌 侵袭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性子宫动脉栓塞保护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吻合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胜利 卢建华 +5 位作者 朱栋梁 黄子诚 陈国东 吕军 马奔 雷蔚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时识别与保护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吻合(UA-OAa)。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UAE)前后子宫动脉造影显示UA-OAa的DSA资料。结果1056例UAE患者中68例104侧卵巢动脉在栓塞前(后)子宫动脉造...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时识别与保护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吻合(UA-OAa)。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UAE)前后子宫动脉造影显示UA-OAa的DSA资料。结果1056例UAE患者中68例104侧卵巢动脉在栓塞前(后)子宫动脉造影时逆向显影,左侧OA显影47例、右侧OA显影57例,都呈Razavi-I型吻合。20例左侧子宫动脉和27例右侧子宫动脉达到肌瘤动脉栓塞,而UA-OAa保持。68例UAE治疗后在1~2年的追踪期内无一例发生卵巢功能衰竭,33例超声复查其吻合通畅组(n=24例)与吻合阻断组(n=9例)在追踪期间(5.9±3.0,1~12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为60.63±23.59%和53.27±2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性子宫动脉栓塞可保持UA-OAa,是UAE治疗子宫(腺)肌瘤可供选择的血管造影栓塞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卵巢动脉 吻合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背景输注下有或无吗啡负荷剂量对硬膜外PCA效应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佘守章 阎焱 +5 位作者 许学兵 许立新 刘继云 卢丽娜 陈春林 谢晓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研究妇科手术后病人在罗比卡因 (Rop)不同背景剂量输注下 ,有或无吗啡 (Mor)负荷剂量对硬膜外PCA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腹子宫全切术病人 12 0例 (ASAⅠ~Ⅱ级 )随机分成六组 ,通过三通管硬膜外给予背景剂量 0、2、4、6、4和 6... 目的 研究妇科手术后病人在罗比卡因 (Rop)不同背景剂量输注下 ,有或无吗啡 (Mor)负荷剂量对硬膜外PCA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腹子宫全切术病人 12 0例 (ASAⅠ~Ⅱ级 )随机分成六组 ,通过三通管硬膜外给予背景剂量 0、2、4、6、4和 6ml/h 0 2 %Rop输注 ;另一泵镇痛液为0 0 1%Mor ,前四组 (C0 、C2 、C4 、C6组 )以LP模式 (负荷剂量 +PCA)加强镇痛 ,后两组 (C4N和C6N组 )以P模式 (仅用PCA)辅助 ,观察镇痛评分、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六组镇痛效果均达到满意程度 ,其质量分数C0 组 <C2 组 <C4 组≈C6组≈C4N组≈C6N组 ;2 4小时硬膜外Mor的消耗量分别为 (1 88± 0 93)mg、(1 2 1± 0 6 0 )mg、(0 95± 0 48)mg、(0 88± 0 42 )mg、(0 38± 0 37)mg、(0 2 7± 0 35 )mg ;术后 6小时C4 组和C4N组运动阻滞全部恢复 ,C6组和C6N组仍有 2 0 %的病人大腿不能抬起 (Bomage评分 1级 )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C0 组与C2 组为 10 %~ 15 % ,C4 组、C6组、C4N组与C6N组为 0 %~ 5 % ;六组Ramesay镇静评分为 2级~ 3级 (P >0 0 5 ) ;各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均无呼吸抑制。结论 妇科经腹手术后以 0 2 %Rop 4~ 6ml/h背景剂量输注 ,可采用有或无负荷剂量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药效学 罗比卡因 吗啡 妇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血管介入治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浩 马奔 +2 位作者 余莉萍 邓玲红 吕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8-1330,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的5例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平均64mL,β-HcG术后... 目的:探讨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的5例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平均64mL,β-HcG术后明显下降,术后14d下降至较低水平,术后1~2个月阴道超声复查子宫下段瘢痕处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微创、高效、可重复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细胞差减筛选法筛选与人卵巢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短肽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聪 康佳丽 +2 位作者 王小霞 聂妙玲 蒋文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全细胞差减法筛选人源性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特异性结合短肽,为卵巢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提供理想的载体。方法以人卵巢癌HO8910细胞为靶细胞,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随机环7肽库进行4轮差减筛选;ELISA验证阳性噬菌体克隆... 目的全细胞差减法筛选人源性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特异性结合短肽,为卵巢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提供理想的载体。方法以人卵巢癌HO8910细胞为靶细胞,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随机环7肽库进行4轮差减筛选;ELISA验证阳性噬菌体克隆;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phage1)与HO8910细胞的特异性结合。结果经过4轮筛选后,噬菌体在靶细胞HO8910上出现了明显的富集现象;ELISA对20个随机挑选的克隆进行鉴定,12个可与HO8910特异性结合;DNA测序后得到一段与卵巢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7肽(SWQIGGN),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结果显示phage1能特异性结合HO8910细胞。结论采用全细胞差减法成功筛选到与卵巢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7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噬菌体展示 全细胞 差减筛选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症1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聂妙玲 康佳丽 夏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11-312,共2页
目的 :分析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相关因素 ,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111例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1例平均年龄为 43 2岁 ,3 0~ 5 0岁占 81 9% ,经产妇占91 0 %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痛... 目的 :分析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相关因素 ,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111例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1例平均年龄为 43 2岁 ,3 0~ 5 0岁占 81 9% ,经产妇占91 0 %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痛经 (70 2 % )、月经异常 (63 0 % )、子宫增大 (95 5 % ) ,术前诊断符合率 5 5 9% ,B超诊断符合率 5 3 2 % ,血清CA12 5检测阳性率 70 4% ,MRI检测阳性率 90 9%。结论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与分娩、宫腔操作等造成子宫内膜侵入子宫基层生长有关 ,其临床表现以痛经、月经异常为主 ,单靠临床表现诊断该症准确率低 ,综合临床表现、B超及血清CA12 5的联合检测能提高子宫腺肌症的术前诊断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临床表现 B超 血清CA125 MRI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莉平 康佳丽 +1 位作者 夏薇 审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6-887,889,共3页
关键词 HIV 致病机制 凋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康佳丽 夏薇 +3 位作者 卢丽娜 江新青 彭国晖 刘丽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MR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通过对 92例临床疑为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的患者行MRI和超声检查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 ,以评估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子宫腺肌... 目的 :探讨MR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通过对 92例临床疑为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的患者行MRI和超声检查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 ,以评估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性较差 ,痛经者 85 .6 %、月经改变 5 0 .0 % ;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 5 3 .4%、特异度 5 5 .9% ;MRI对该病诊断的灵敏度 94.5 %、特异度 10 0 % ;既能定性 ,又能定位 ,而且此检查无创伤 ,方便快捷。结论 :MRI为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了一种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为及时、正确治疗该病带来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诊断 子宫腺肌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性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治疗宫颈妊娠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浩 马奔 +3 位作者 余莉萍 邓玲红 吕军 曾北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14-2416,共3页
目的:探讨卡铂介入灌注化疗治疗子宫颈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施行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50mL,β-HCG... 目的:探讨卡铂介入灌注化疗治疗子宫颈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施行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50mL,β-HCG术后前3d明显下降趋势,术后第5天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5例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术后第7天宫颈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使用卡铂灌注和栓塞治疗宫颈妊娠取得良好肯定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唐坤 卢丽娜 余莉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31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31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析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17%,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发现共有11例复发,其中有7例发生远处转移,占64%。在术后有无化疗两种情况下,复发患者远处转移分别占40%、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采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扩大手术范围及行淋巴清扫术并不能提高生存率。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中占相当比例,术后辅助化疗对抑制盆腔外复发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结切除术 复发 5年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促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杨 夏薇 +1 位作者 陈华云 何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3-557,共5页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促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al-3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对VEGF-C受体(VEGFR3)磷酸化的影响;以VEGF-C处理SiHa细...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促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al-3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对VEGF-C受体(VEGFR3)磷酸化的影响;以VEGF-C处理SiHa细胞10 min,免疫共沉淀法观察Gal-3与VEGFR3的蛋白交联变化;转染Gal-3 siRNA抑制Gal-3表达后,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法观察VEGF-C对SiHa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Gal-3(10μg/mL)处理SiHa细胞2 min、5 min及10 min后,均能促进VEGFR3磷酸化,其增加幅度分别为(162.4±10.4)%(n=3,P<0.05)、(202.5±16.2)%(n=3,P<0.01)、(282.4±18.6)%(n=3,P<0.001)。不同浓度的Gal-3(2、5、10μg/mL)处理SiHa细胞10 min,均能促进VEGFR3磷酸化,其增加幅度分别为(144.6±6.5)%(n=3,P<0.05)、(192.8±12.4)%(n=3,P<0.01)、(263.6±15.4)%(n=3,P<0.001)。VEGF-C(100 ng/mL)处理SiHa细胞10 min后,与对照组比较,VEGFR3与Gal-3之间的蛋白交联明显增加。VEGF-C可明显促进SiHa细胞的侵袭,与对照组比较,其增加幅度为(263.6±32.8)%(n=5,P<0.01)。而在转染特异性Gal-3 siRNA 48 h抑制Gal-3表达后,VEGF-C促细胞侵袭的能力明显减弱,抑制率为(80.5±10.2)%(n=5,P<0.01)。【结论】Gal-3可介导VEGF-C促宫颈癌细胞侵袭的作用,这一效应可能与Gal-3交联VEGFR3蛋白,并进一步引发VEGFR3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半乳糖凝集素3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在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颖 张玉洁 康佳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on,FG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on,FG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产科住院的临床诊断的中期FGR孕妇共30例,抽取同期引产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1;分娩时再抽取30例健康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2;分别测定FGR孕妇组在孕中期及分娩时与两个对照组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的IGF-Ⅰ、Ⅱ及IGFBP-3的浓度并对比它们的差异。结果:FGR组的IGF-Ⅰ、Ⅱ水平在孕中期及分娩时均下降,而IGFBP-3水平却升高。结论:IGF-Ⅰ、Ⅱ及IGFBP-3可能与FG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GF-Ⅰ、Ⅱ的降低及IGFBP-3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腔内灌注治疗孕晚期羊水过少的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玲红 张玉洁 +2 位作者 黄燕冰 杨宇 曾艳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80-1881,共2页
目的:分析孕晚期羊水过少行羊膜腔内灌注生理盐水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将孕晚期羊水过少118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治疗组)在B超介入下行羊膜腔内灌注生理盐水300~500mL,另一组为对照组(58例),观察胎监情况、羊水指数、妊娠结局及围产... 目的:分析孕晚期羊水过少行羊膜腔内灌注生理盐水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将孕晚期羊水过少118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治疗组)在B超介入下行羊膜腔内灌注生理盐水300~500mL,另一组为对照组(58例),观察胎监情况、羊水指数、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预后,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羊水指数、胎监评分增加,新生儿Apga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分娩率显著提高,围产儿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羊膜腔灌注生理盐水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围产儿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过少 羊膜腔灌注 围产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