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外科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 被引量:29
1
作者 朱颖洁 萧蕊英 +1 位作者 田杏音 杨富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方法,选定"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护...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方法,选定"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护理措施落实的5项主要原因(预防DVT风险管理模式不健全、医护沟通欠缺、护理人员对预防下肢DVT知识缺乏、预防下肢DVT功能锻炼不到位、健康教育不到位),针对主要原因制定防范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住院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为92.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46.0%(均P<0.05),DVT发生率较实施品管圈前降低。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DVT预防措施落实率,最终达到降低DVT发生率的目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品管圈 预防护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管专项质量管理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尿管重置率 被引量:6
2
作者 朱颖洁 萧蕊英 +2 位作者 周远远 田杏音 杨富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尿管专项质量管理对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尿管重置的效果。方法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及对留置尿管住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建立6项降低尿管重置率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应用于90例留置尿管患者(干预组),与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尿管专项质量管理对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尿管重置的效果。方法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及对留置尿管住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建立6项降低尿管重置率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应用于90例留置尿管患者(干预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的75例留置尿管患者(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干预组膀胱功能训练率、拔除尿管前评估正确率、拔除尿管时机正确率、尿潴留处理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管重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士对拔除尿管相关知晓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尿管专项质量管理能减少神经外科患者尿潴留的发生,降低尿管重置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留置导尿 质量指标 尿管拔除 尿管重置 膀胱功能训练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温敏杰 徐波 +4 位作者 夏金堂 戴丽华 朱光辉 林帆 赖越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将近期47例肝癌切除术分为3组:手助腹腔镜肝癌切除术(Ⅰ组)16例,单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Ⅱ组)14例,开放式肝癌切除术(Ⅲ组)17例,对其治疗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将近期47例肝癌切除术分为3组:手助腹腔镜肝癌切除术(Ⅰ组)16例,单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Ⅱ组)14例,开放式肝癌切除术(Ⅲ组)17例,对其治疗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Ⅰ组与Ⅱ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46 h及4.06 h(P<0.001);Ⅰ组与Ⅲ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谷丙转氨酶、近期并发症率分别为119 mL及238 mL(P<0.001),8 d及10 d(P<0.001),47 U/L及125 U/L(P<0.1301),0.00%及23.53%(P=0.014)义;Ⅱ组与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谷丙转氨酶、近期并发症率分别为4.06 h及3.45 h(P<0.001)、137 mL及238 mL(P< 0.001),8 d及10 d(P<0.001),48 U/L及125 U/L(P<0.001)。[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的特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65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骆锦标 彭彪 +7 位作者 曹志恺 全伟 肖国才 谢伟 钟文军 吕建平 罗冬冬 丁正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315-2316,共2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手术切除程度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31例,次...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手术切除程度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23例,11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果:按WTO分类Ⅰ~Ⅱ级,星型细胞瘤3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1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9例,少突星形细胞瘤3例,间变性胶质细胞瘤2例。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出现偏瘫6例,失语3例,术后随访3个月后,偏瘫3例、失语2例;46例术前有继发性癫痫病例,29例术后无癫痫发作,8例仍需服药,但癫痫发作明显减少,4例癫痫症状未见好转,5例失随访。结论:低级别胶质瘤是胶质瘤中预后相对较好的类型,显微外科可以提高术中对肿瘤边界的分辨及肿瘤的切除率,为下一步综合治疗提供可靠保障,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 胶质瘤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医院本科实习护生疲劳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丽杰 黄雯嘉 +1 位作者 周薇 高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68-70,共3页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疲劳现状,为有效提高实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AI疲劳评定量表对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疲劳总分为5.23±1.46,有疲劳者占93.88%,中、重度疲劳占70.40%,性别...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疲劳现状,为有效提高实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AI疲劳评定量表对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疲劳总分为5.23±1.46,有疲劳者占93.88%,中、重度疲劳占70.40%,性别、最近1个月夜班数、情绪、自我应对、教师态度、患者及家属态度对其疲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P<0.01)。结论本科实习护生普遍存在疲劳现象,且疲劳程度较重;临床教师应对本科实习护生做好带教计划,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护生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 实习护生 疲劳状况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明筠 彭彪 +1 位作者 罗冬冬 陈颖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12例患者中,全切除10例,包括8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次全切除2例,为星... 目的探讨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12例患者中,全切除10例,包括8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次全切除2例,为星形细胞瘤。术后3月McCormick临床神经功能分级,8例患者比术前改善1级,4例患者保持不变。9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8例全切除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积极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 髓内肿瘤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32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卫民 曹杰 +1 位作者 刘宏杰 刘锦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胆囊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基于中国多中心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越 季刚 +12 位作者 陶凯雄 梁晖 雷三林 钟晓刚 王小忠 俞金龙 陈超 赵景林 郑权 王强 罗喻文 李勇 王俊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8-1834,共7页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156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共52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4例,腹腔镜...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156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共52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4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患者共43例。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主要研究终点是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后30 d内因并发症再入院情况等。结果1569例患者中,男性1037例(66.1%),女性532例(33.9%),发病年龄58.4±11.3岁。近端胃切除术105例(6.7%),远端胃切除术877例(55.9%),全胃切除术587例(37.4%)。患者手术时间274.7±80.7 min,中位出血量为150(20~13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29.9±13.5枚。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3±1.2 d,首次排气时间3.4±1.6 d,首次排便时间4.8±1.8 d,首次进食全流时间5.5±3.1 d,术后住院时间11.4±5.0 d。术后按Clavien-Dindo分级≥Ⅱ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术后30 d因并发症再入院率为1.1%。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腹腔镜中转开腹病例归为开腹手术)。两组患者胃切除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相较于开腹手术能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进食全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可获得同样的肿瘤学根治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德心脏外科的十年(1978~1987)
9
作者 谭光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5期412-413,共2页
在西德因心脏—循环器官疾病死亡的占总死亡人数的50%左右。在1987年,其中的11.5%死于致命性心肌梗塞。据联邦统计局死亡原因统计资料,在最近十年中,平均每年因此病而死亡的西德居民为82 000例(1.332/100万人口)。
关键词 心脏外科 死亡原因 总死亡人数 循环器官 体外循环手术 瓣膜病变 心导管检查 冠状动脉成形术 统计资料 心脏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陈翠萍 凌莉 +4 位作者 刘洁珍 田荔珍 周秋英 李佩君 熊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制定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计划,促进其功能恢复。方法将10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目的制定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计划,促进其功能恢复。方法将10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可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再入院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出院计划模式 延续护理 自理能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骆锦标 彭彪 +5 位作者 全伟 曹志恺 肖国才 吕建平 徐建明 何志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2-1353,135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将75例高血压少量脑出血(10~30ml),随机分成定向置管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两组GCS评分均为11~15分;其中微创组36例,内科组39例。...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将75例高血压少量脑出血(10~30ml),随机分成定向置管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两组GCS评分均为11~15分;其中微创组36例,内科组39例。结果在血肿完全清除或吸收时间比较上,微创组平均3.8d<内科组平均24d;近期(1月)疗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微创组58%>内科组29%,远期(6月)疗效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率,微创组50%>内科组16%,微创组无死亡,内科组2例,临床住院费用微创组平均5136.3元,内科组平均11843.6元。结论微创组较内科组能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功能恢复优良率高,降低了死亡率,临床费用也大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置管 高血压 基底节区 脑出血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2
作者 何佩仪 卫建宁 +3 位作者 杜萍 柳建华 何美清 罗丽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8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张口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采用PDCA循环健康教育方法,在放疗开始时实施干预。... 目的探讨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8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张口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采用PDCA循环健康教育方法,在放疗开始时实施干预。观察放疗后和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张口困难发生率。结果放疗后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张口困难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张口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的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PDCA循环 健康教育 张口锻炼 张口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法与传统法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 被引量:17
13
作者 钟润泉 温世锋 +3 位作者 钟波夫 肖文德 郭东明 梁英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老年患者行传统椎管扩大形术32例(A组);改良椎管扩大形术26例(B组)。两组患者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老年患者行传统椎管扩大形术32例(A组);改良椎管扩大形术26例(B组)。两组患者平均年龄(64.5±7.2)岁。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术后JOA评分、颈椎活动度、术后轴性疼痛、初始疼痛程度VAS评分及缓解时间的差异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A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引流量较多,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A组为34.3%(11/32),B组为15.4%(4/26);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始VAS评分、疼痛出现和完全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髓受压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术后轴性疼痛改善方面较传统法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改良 椎板成形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钟俊斌 曹杰 +4 位作者 杨平 张伟健 曾山崎 孙政 张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第1天,替吉奥80mg/m2,一天两次,连续14d,21d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8...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第1天,替吉奥80mg/m2,一天两次,连续14d,21d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85mg/m2静滴,第1天,CF200mg/m2,静滴,第1~5天,5-FU400mg/m2,静滴,第1~5天,21d为一疗程。至少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6.25%(18/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1.25%(10/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毒性反应比较,其中重度骨髓抑制、重度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稍高(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优于FOLFOX4方案,毒副反应轻,有利于提高化疗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可以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替吉奥 伊立替康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魏建昌 张通 +4 位作者 杨平 曾山崎 王成兴 陈华翠 曹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藤黄酸对SW480、LOVO细胞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蛋白的...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藤黄酸对SW480、LOVO细胞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0.05);藤黄酸诱导SW480、LOVO细胞发生凋亡,增强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P<0.05)。结论: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Bax/Bcl-2比值、激活Caspase-3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藤黄酸 凋亡 BAX/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邓伟雄 汤勇才 +3 位作者 张年伟 常颖智 罗时敏 谭卫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963-2965,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分子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通过ELISA方法对75例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3周期后检测血清VEGF水平,同时通过临床测量、超声检查、核... 目的:检测不同分子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通过ELISA方法对75例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3周期后检测血清VEGF水平,同时通过临床测量、超声检查、核磁共振等方法评估化疗疗效。结果: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的乳腺癌患者中,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4个的乳腺癌患者[(307.31±101.42)pg/m L vs.(170.16±73.07)pg/m L,P=0.017];在HER-2(+)乳腺癌中,血清VEGF水平较HER-2(-)患者显著增高[(235.15±88.42)pg/m L vs.(179.82±69.90)pg/m L,P=0.024];不同病理类型、绝经前后及不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患者间血清VEGF水平未见明显差异。在新辅助化疗c CR及c PR的患者中,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205.75±78.12)pg/m L和(226.04±89.04)pg/m L,化疗3周期后为(145.15±67.08)pg/m L及(161.27±93.57)pg/m L,两者差异显著(P=0.009,0.014),而在疗效评估为无效(SD+PD)的患者中,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577)。结论:血清VEGF水平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HER-2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新辅助化疗可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能否作为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判定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3
17
作者 于晓春 肖国才 +1 位作者 罗冬冬 吴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44-645,共2页
目的 :探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SIADH )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例SIADH患者的临床资料 ,全组病人血钠均 <13 0mmol/L ,血浆渗透压 <2 70mmol/L ,2 4h尿钠 >2 3 0mmol ,红细胞压积 <0 3 ... 目的 :探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SIADH )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例SIADH患者的临床资料 ,全组病人血钠均 <13 0mmol/L ,血浆渗透压 <2 70mmol/L ,2 4h尿钠 >2 3 0mmol ,红细胞压积 <0 3 5 ,尿渗透压 /血渗透压 >1。结果 :16例轻症患者经限水治疗血钠恢复正常 ,5例血钠 <12 0mmol/L的患者 ,补充 3 %的高渗盐水 ,并静脉推注速尿 ,静脉点滴ACTH 5 0U后血钠正常。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早期对本病作出诊断 ,轻症患者不应补钠 ,限水治疗效果好 ,重症患者适当补充高渗盐水并同时使用速尿和AC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限水治疗 高渗盐水 速尿 SIA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在LPS诱导的结肠炎症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旺林 刘梦鳌 +4 位作者 曹杰 杨平 郑晓彬 董博业 卢嘉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6-343,共8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结肠炎症中的作用,探讨LPS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正常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预培养。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TLR4低表达、正常表达及高...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结肠炎症中的作用,探讨LPS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正常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预培养。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TLR4低表达、正常表达及高表达的肠上皮细胞亚组。正常表达组(normal组)及高表达组(high组)培养基中加入LPS诱导细胞炎症,刺激时间分别为0、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的表达;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检测各亚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的水平。收集细胞,qPCR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划痕试验观察对比2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LPS干预培养细胞后,TLR4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ELISA和qPCR检测高表达组与正常表达组组间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β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试验提示TLR4高表达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LPS影响TLR4炎症通路的活化,促进前炎症因子及辅助刺激分子的释放,起到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抗凝剂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的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巫小莉 周小棉 +3 位作者 邓穗德 李结秋 邓伟雄 罗文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寻找能够抑制因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理想方法,以准确计数此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方法:(1)观察不同抗凝剂及时间对患者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分别在2mg/mLEDTA-K2抗凝血中加入磷酸吡哆醛、Tris、庆大霉素、氨茶... 目的:寻找能够抑制因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理想方法,以准确计数此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方法:(1)观察不同抗凝剂及时间对患者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分别在2mg/mLEDTA-K2抗凝血中加入磷酸吡哆醛、Tris、庆大霉素、氨茶碱、丁胺卡那霉素等,抽血后放置不同时间段作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血片上有无血小板聚集现象。结果:(1)对照组的EDTA-K2、草酸-氟化钠抗凝血在4h内血小板计数结果稳定、准确,观察血片无血小板聚集现象,其他抗凝剂则成下降趋势或不稳定。而患者4h内血小板计数则成倍下降,观察血片上有血小板聚集现象。(2)在2mg/mLEDTA-K2抗凝血内加入5mg/mL丁胺卡那霉素,能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在4h内准确、稳定、可靠,观察血片上无血小板聚集现象。结论:在2mg/mLEDTA-K2抗凝血内加入5mg/mL丁胺卡那霉素,可使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抗凝剂依赖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血清和腹腔引流液中IL-6及TNF-α的变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颖烽 古维立 +1 位作者 唐伟镖 杨劭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74-1875,共2页
目的:阐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细胞因子的产生机制。方法:选择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观察血清和腹腔引流液的IL-6、TNF-α在术前、术后1d、术后3d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的IL-6浓度OC组... 目的:阐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细胞因子的产生机制。方法:选择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观察血清和腹腔引流液的IL-6、TNF-α在术前、术后1d、术后3d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的IL-6浓度OC组明显高于LC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中IL-6、TNF-α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IL-6和TNF-α两项在腹腔引流液中的浓度均高于血清。结论:LC对机体的应激损伤明显小于OC,并且细胞因子形成的部位应为腹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