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O模型的广东省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慧舒 欧阳明 +3 位作者 李文翠 谢丹萍 范阳东 包品红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模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广东省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引用SPO模型,运用文献研究法构建指标体系初稿,使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及终稿。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 目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模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广东省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引用SPO模型,运用文献研究法构建指标体系初稿,使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及终稿。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意见达成了一致,最终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的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选取的咨询专家权威程度高,构建的指标结果可信;指标体系引用了SPO模型、紧跟政策导向,能为广东省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兄弟省份制定相关指标和标准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模型 三级医院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门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标准评估框架对我国公立医院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欧阳明 宋应诺 +3 位作者 李紫薇 刘剑龙 张脐伟 范阳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96,共4页
介绍了欧洲标准评估框架(Common Assessment Framework,CAF)的起源、目的、核心价值观、内容结构与实施方法。从我国公立医院部门属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内涵、引入CAF理念现实需要等3方面分析了CAF之于我国公立医院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 介绍了欧洲标准评估框架(Common Assessment Framework,CAF)的起源、目的、核心价值观、内容结构与实施方法。从我国公立医院部门属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内涵、引入CAF理念现实需要等3方面分析了CAF之于我国公立医院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借鉴CAF的有益启示,认为我国应将CAF本土化并融入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过程,在公立医院中树立CAF八大核心价值观,构建基于CAF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严格按照CAF流程全员参与落实自我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标准评估框架 公立医院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卓越绩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性理论下三甲医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紫薇 银孟卓 +1 位作者 郑桂花 卢洁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42,共3页
基于嵌入性理论,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对医养结合的两种服务模式——结构嵌入式和关系嵌入式医养结合的现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提出三甲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建议:发挥三甲医院在医养结合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医养结合服务... 基于嵌入性理论,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对医养结合的两种服务模式——结构嵌入式和关系嵌入式医养结合的现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提出三甲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建议:发挥三甲医院在医养结合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医养结合服务购买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建设老年慢性病信息化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理论 三甲医院 医养结合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院管理岗位价值评估实现策略:基于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欧阳明 关颖 +3 位作者 刘小艳 范阳东 李姗姗 高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9-812,共4页
如何对医院管理岗位进行价值评估是当下研究重点。本研究介绍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状况,对我国医院管理岗位价值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基于海氏三要素评估法的我国医院管理岗位价值评估实现策略:... 如何对医院管理岗位进行价值评估是当下研究重点。本研究介绍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状况,对我国医院管理岗位价值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基于海氏三要素评估法的我国医院管理岗位价值评估实现策略:一是基于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构筑科学合理的医院管理岗位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在医院管理岗位价值评估中植入人力资源一般系统理论;三是将医院发展战略与政府期望绩效融入医院管理岗位价值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岗位价值 医院 管理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在肾透明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刘鸿翔 刘锡海 +1 位作者 陈敏坚 钟惟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9-650,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通过细胞学和动物实验验证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A)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揭示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为ccRCC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策略。【方法】利用转染实验构建MSRA过表达细胞株;... 【目的】本研究旨通过细胞学和动物实验验证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A)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揭示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为ccRCC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策略。【方法】利用转染实验构建MSRA过表达细胞株;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凋亡实验、划痕实验、侵袭实验评估MSRA对ccRCC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ROS检测,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探讨其作用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随后,利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动物水平上验证MSRA对ccRCC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结果】OS-RC-2和786-O细胞株MSRA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较低(RT-qPCR:0.57±0.09,0.56±0.04;WB:0.26±0.13,0.24±0.09);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提示成功构建了OS-RC-2-pLVSO2-MSRA(RT-qPCR:108.04±1.80;WB:117.01±20.19)和786-O-pLVSO2-MSRA(973.45±51.37,WB:190.34±30.13)过表达细胞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增殖实验提示OS-RC-2-pLVSO2-MSRA(72 h:1.246±0.003)和786-O-pLVSO2-MSRA(72 h:1.468±0.001)增殖活力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板克隆实验提示OS-RC-2-pLVSO2-MSRA(0.090±0.002)和786-O-pLVSO2-MSRA(0.080±0.002)克隆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凋亡实验提示OS-RC-2-pLVSO2-MSRA(2.013±0.116)和786-O-pLVSO2-MSRA(4.767±0.199)凋亡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划痕实验提示OS-RC-2-pLVSO2-MSRA(0.643±0.028)和786-O-pLVSO2-MSRA(0.603±0.034)迁移距离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answell实验提示OS-RC-2-pLVSO2-MSRA(16.80±2.28)和786-O-pLVSO2-MSRA(21.40±4.78)穿透细胞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荧光实验显示OS-RC-2-pLVSO2-MSRA(50.59±6.24)和786-O-pLVSO2-MSRA(62.87±5.35)活性氧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实验显示OS-RC-2-pLVSO2-MSRA和786-O-pLVSO2-MSRA中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下降,而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实验显示OSRC-2-pLVSO2-MSRA和786-O-pLVSO2-MSRA中p-ERK1/2和p-SMAD3的表达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物实验提示OS-RC-2-pLVSO2-MSRA肿瘤体积降低(155.00±5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物组织Western blot实验提示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下降,而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S-RC-2-pLVSO2-MSRA中IHC实验提示Ki-67、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下降,而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表达MSRA抑制ccRCCROS的表达,抑制EMT过程,进而抑制ccRCC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 活性氧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对不同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珍 刘嘉华 +3 位作者 马芷璇 周宗朴 吴忠道 冯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4-720,共7页
【目的】探讨宿主免疫系统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所致脑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大鼠是广州管圆线虫适宜宿主,小鼠是其非适宜宿主。采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SD大鼠和BALB/c小鼠模型,观察感染21 d后宿主中枢免疫器官胸腺以及外周免疫器官... 【目的】探讨宿主免疫系统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所致脑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大鼠是广州管圆线虫适宜宿主,小鼠是其非适宜宿主。采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SD大鼠和BALB/c小鼠模型,观察感染21 d后宿主中枢免疫器官胸腺以及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的差异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感染后大、小鼠胸腺和脾脏中细胞亚型的变化。【结果】广州管圆线虫感染21 d后,大鼠胸腺和脾脏外观没有明显改变;正常组和感染组胸腺细胞总数以及胸腺细胞中各细胞亚型(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例与数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后大鼠脾脏中CD4^(+)T细胞比例和数量均增加(P=0.016;P=0.023),CD8^(+)T细胞比例和数量变化均不明显(P>0.05)。广州管圆线虫感染21 d后,小鼠胸腺和脾脏均严重萎缩,胸腺细胞总数急剧减少(P<0.0001);胸腺细胞各亚型中CD4^(+)CD8^(+)T细胞比例和数量减少最为明显(P<0.0001;P<0.0001);感染导致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总数降低(P<0.0001),脾脏淋巴细胞亚型CD4^(+)T细胞和CD8^(+)T细胞总数均减少(P<0.0001;P=0.0038)。【结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对非适宜宿主小鼠的免疫系统产生严重免疫抑制,而大鼠的免疫系统影响较小,虫体感染引起宿主的免疫抑制,进而引起宿主清除和抵抗寄生虫能力降低,这可能是寄生虫产生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本研究揭示机体免疫系统牵涉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所致脑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此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所致脑炎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大鼠 小鼠 脾脏 胸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铅防护用具的应用与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3
7
作者 广东省肿瘤介入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放射介入质控中心 +2 位作者 广东省护理学会介入护理专委会 韩晓玲 陆骊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9-943,共5页
为了帮助各医疗机构科学规范使用及管理铅防护用具,促进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特制定《电离辐射铅防护用具的应用与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系统文献检索,综合国内多领域专家两轮函询的意见后制定了本共识。该共识在用... 为了帮助各医疗机构科学规范使用及管理铅防护用具,促进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特制定《电离辐射铅防护用具的应用与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系统文献检索,综合国内多领域专家两轮函询的意见后制定了本共识。该共识在用具的选择、配置、清洁与维护及检验等4个方面进行专业指导,旨在为广大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铅防护用具 清洁维护 报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活体检测结肠癌耐药性及其分子标志物的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谢琦 陈惠娴 +7 位作者 杜磊 廖炎辉 谭智霖 杨逸铭 吴敏仪 潘奇锋 吴锦斌 张鼎旋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索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活体评价人类结肠癌耐药性及可能分子标志物。材料与方法 8只耐药与8只不耐药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裸鼠于肿瘤最大径大于1.5 cm后,分别行1H-MRS检查后,过度麻醉处... 目的探索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活体评价人类结肠癌耐药性及可能分子标志物。材料与方法 8只耐药与8只不耐药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裸鼠于肿瘤最大径大于1.5 cm后,分别行1H-MRS检查后,过度麻醉处死荷瘤鼠,切下肿瘤,检测肿瘤的坏死(HE染色)及P-gp、MRP1、PKC、γ-GCSh、γ-GCSl、GSHS、GST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耐药组人类结肠癌SW480裸鼠模型Cho峰、Lac峰、Glx1峰、Lip及Ins峰/Cr峰面积较不耐药组人类结肠癌SW480/5-FU裸鼠模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切片上,组耐药组与不耐药组均见少许坏死,两组组织坏死面积差别无显著性,不耐药组组织间隙较耐药组增大。耐药组PKC、P-gp、MRP1、γ-GCSh、γ-GCSl、GSHS、GS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不耐药组(P<0.05)。Cho峰、Lac峰、Glx1峰、Lip及Ins峰/Cr峰面积与肿瘤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Cho峰、Lac峰、Glx1峰及Ins峰/Cr峰面积比有可能作为活体监测结肠癌SW480耐药性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结肠肿瘤 移植瘤模型鼠 多药耐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的表达特点和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郁志 黄桂璇 +7 位作者 张玉平 陈小惠 沈琦 陈存特 谭广销 曹长姝 李扬秋 李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ICOS、4-1BB、GITR和HVEM,以及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的分布情况。结果:健康人CD4^+T细胞中OX40、ICOS、4-1BB、GITR和HVEM的比例依次为3.26%、2.40%、1.39%、25.95%和49.60%,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上述信号分子的比例依次为8.01%、2.44%、1.16%、11.55%和82.2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与健康人(P<0.01),而CD4^+GITR^+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P<0.01)。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GITR^+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HVEM^+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分布比例与健康人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常CD4^+T细胞活化可能与OX40、HVEM和GITR等密切相关,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和HVEM存在差异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共刺激分子 免疫抑制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正常侧股骨头脂肪含量及局部微循环:MR IDEAL-IQ和IVIM-DWI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韩晓蕊 洪郭驹 +3 位作者 刘宇 赵曼 陈雷雷 冷晓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IDEAL-IQ和IVIM-DWI定量分析技术,评估单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正常侧股骨头的脂肪含量及局部微循环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经临床首次确诊的单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初治患者及16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 目的:利用磁共振IDEAL-IQ和IVIM-DWI定量分析技术,评估单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正常侧股骨头的脂肪含量及局部微循环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经临床首次确诊的单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初治患者及16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X线及MRI检查(包括常规序列、IDEAL-IQ及IVIMDWI),经图像后处理,获得股骨头脂肪含量(FF)及灌注分数(f)值。对各定量参数值在坏死侧、对侧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的FF值小于对侧组及坏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坏死组的f值小于对侧正常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和86.7%(P<0.01)。f值的诊断效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对侧股骨头在常规MRI上无异常形态学改变,但IDEAL-IQ及IVIM-DWI定量分析技术却能显示其内的脂肪含量和微循环状况已发生改变,为股骨头坏死的超早期诊断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脂肪含量 微循环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GPO模式及其对我国药品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欧阳明 李紫薇 +4 位作者 高明 谢丹萍 苏成威 李姗姗 范阳东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56,共4页
药品集团采购组织(GPO)是药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创新。基于深圳GPO实践,提出我国药品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坚定不移推行GPO,构建完善的GPO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完善多层级GPO共同发展运行机制,推动GPO从“价格导向... 药品集团采购组织(GPO)是药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创新。基于深圳GPO实践,提出我国药品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坚定不移推行GPO,构建完善的GPO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完善多层级GPO共同发展运行机制,推动GPO从“价格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集团采购组织 采购管理体制 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生存特征分析: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庆 邹旻红 +1 位作者 李旺林 曹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MA)术后患者的生存特征差异和预后因素。方法收集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6-2015年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总共13594例患者,分为两组:右半结肠黏液腺癌组(n=9824)和左半结肠黏液腺癌组(n=37...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MA)术后患者的生存特征差异和预后因素。方法收集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6-2015年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总共13594例患者,分为两组:右半结肠黏液腺癌组(n=9824)和左半结肠黏液腺癌组(n=3770),使用Kaplan⁃Meier分析两组总生存期(OS),按分期、分化程度分层对比分析OS;多因素Cox分析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各肿瘤特征中存在明显差异。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51.6%和55.0%,生存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分层分析显示在AJCC分期Ⅰ期(P=0.203)、Ⅱ期(P=0.156)、Ⅲ期(P=0.08)、高分化(P=0.091)、中分化(P=0.252)和未分化(P=0.946)的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的O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期左半结肠黏液腺癌的OS要优于右半结肠黏液腺癌(P<0.001);而低分化的右半结肠黏液腺癌的OS要优于左半结肠黏液腺癌(P=0.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0岁、单身或未婚、丧偶、T3、T4、N1、N2、M1、低分化、未分化、淋巴结获取数量<12、CEA阳性和无化疗分别是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中分化是左半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分化程度和分期的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表现出不完全一致的生存差异。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也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半结肠癌 黏液腺癌 分期 分化 预后 SE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品集团采购组织发展策略:基于深圳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欧阳明 范阳东 +5 位作者 刘小艳 关颖 陈泳欣 苏成威 萧鲲 支国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0,共3页
药品集团采购组织是推进药品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药品采购管理体制改革上“先行示范”,创立了深圳GPO,其GPO实践经验对我国药品采购组织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文章介绍了深... 药品集团采购组织是推进药品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药品采购管理体制改革上“先行示范”,创立了深圳GPO,其GPO实践经验对我国药品采购组织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文章介绍了深圳GPO的发展历程及运行流程,并从先进经验和面临挑战两方面就深圳GPO实践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药品集团采购组织优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一是加强市场主导,构筑良好外部市场环境;二是务必多管齐下,完善运营以及招采机制;三是积极开拓创新,打造对外竞争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集团采购组织 实践分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超声在鉴别骨与软组织肿瘤复发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闻珂 邵欣欣 +3 位作者 杜少华 戴双武 邝玉媚 许广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目的探讨在CT基础上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复发与瘢痕在超声和MRI的不同表现,评价超声对鉴别术后肿瘤复发与瘢痕形成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1年0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5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 目的探讨在CT基础上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复发与瘢痕在超声和MRI的不同表现,评价超声对鉴别术后肿瘤复发与瘢痕形成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1年0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5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疑似复发患者,年龄8~84岁,平均年龄(36.2±19.5)岁,男性21例,女性29例。发生部位于四肢42例,骨盆环6例,脊柱2例。所有病例均行超声、CT及MRI检查,由主要从事肌骨系统的超声科、放射科副主任或主任医师各1名,在CT基础上,超声和MRI分别进行诊断。所有病例均有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50例中病理确诊复发40例,瘢痕10例。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7.50%、90.00%、96.00%;MR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2.50%、40.00%、82.00%。超声的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MRI,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敏感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内固定物存留患者中超声的特异度(85.71%)高于MRI(42.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鉴别诊断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复发及瘢痕形成中,特别是在行内固定术后体内固定物对CT或磁共振的显像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可提高骨肿瘤复发的诊断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骨肿瘤 瘢痕 复发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对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3cm)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媛 孔庆聪 +6 位作者 李丽琪 胡慧 唐文洁 丁汉军 汪珍穗 江新青 刘春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98-1601,1604,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3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患者共390例,筛选出术前行MRI检查且乳腺肿物≥3cm的患者共55例(黏液腺癌20例,叶状肿瘤35例)...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3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患者共390例,筛选出术前行MRI检查且乳腺肿物≥3cm的患者共55例(黏液腺癌20例,叶状肿瘤35例),分析其MRI征象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本组病例中,≥3cm乳腺肿物的黏液腺癌共20例,包括单纯型黏液腺癌14例,混合型6例。≥3cm的乳腺叶状肿瘤共35例,其中良性9例,交界性18例,恶性8例。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的患者在年龄、长径、形态、分叶、边界、ADC值、EER、T2WI信号及TIC曲线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6,EE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9。结论多模态功能MRI术前能有效鉴别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3cm),EER诊断效能略优于AD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黏液腺癌 叶状肿瘤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活体示踪PEG/PEI-SPIO标记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AD大鼠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磊 雷正贤 +5 位作者 汤间仪 马伟琼 谭智霖 廖炎辉 王雅杰 谢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79-684,共6页
目的观察采用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超顺磁性氧化铁(PEG/PEI-SPIO)MRI活体示踪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AD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标记组、未标记组和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组,分别向侧脑室内注入P... 目的观察采用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超顺磁性氧化铁(PEG/PEI-SPIO)MRI活体示踪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AD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标记组、未标记组和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组,分别向侧脑室内注入PEG/PEI-SPIO标记或未标记ADSC及PBS液;另取1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分别于第7、14、21、28天行头部MRI,检测海马、颞顶叶皮质、小脑T2值及脑组织铁含量。结果移植后各时间点标记组海马区及皮质区T2值均较其余3组缩短(P均<0.05);第7、14天其皮质区T2值小于海马及小脑,第21、28天海马区T2值小于皮质及小脑(P均<0.05)。相同时间点标记组各脑区铁含量均较其余3组增加(P均<0.05);移植第7、14天,标记组颞顶叶皮质区铁含量较海马及小脑增加(P均<0.05),第21、28天海马区铁含量较颞顶叶皮质及小脑增加(P均<0.05)。结论PEG/PEI-SPIO标记ADSC可反映其在AD模型鼠脑内的分布及迁移,并可通过MRI进行活体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干细胞移植 磁共振成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7)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电刺激引起的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小娟 梁鉴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5-HT_(7)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电刺激引起的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plasma protein extravasation,PPE)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三叉神经节电刺激偏头痛大鼠模型,35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舒马曲坦(5-HT_(1B/1D)受体激动剂)阳性对照组、AS19(5-H... 目的探讨5-HT_(7)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电刺激引起的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plasma protein extravasation,PPE)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三叉神经节电刺激偏头痛大鼠模型,35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舒马曲坦(5-HT_(1B/1D)受体激动剂)阳性对照组、AS19(5-HT_(7)受体激动剂)5 mg/kg及10 mg/kg组、SB269970(5-HT_(7)受体拮抗剂)5 mg/kg及10 mg/kg组、二甲基亚砜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电刺激前30 min给药,刺激前5 min注射2%伊文思蓝用于标记硬脑膜PPE,用荧光显微镜拍摄并用灰度分析软件对PPE做定量分析,刺激侧与对侧荧光灰度值之比值为PPE率。结果舒马曲坦组PPE率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 <0.005);AS19、SB269970组PPE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5-HT_(7)受体可能未参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引起的硬脑膜P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5-HT_(7)受体 血浆蛋白外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动态影像学表现(附7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招秀 赵黎明 +2 位作者 刘含秋 阮秀杭 魏新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82-586,591,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患者特征性影像表现及其动态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皮肤活检确诊的成人型NII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成人型NIID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认知障碍、头晕、头痛、意识障碍、膀...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患者特征性影像表现及其动态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皮肤活检确诊的成人型NII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成人型NIID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认知障碍、头晕、头痛、意识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发热、恶心呕吐、震颤、肢体无力等。本组成人型NIID影像表现:(1)DWI皮质下绸带征,7例均出现(7/7),且DWI高信号易累及胼胝体(5/7);(2)脑白质高信号(7/7),幕上脑室不同程度扩大及不同程度脑萎缩(6/7);(3)CT表现为脑白质密度普遍减低,多呈对称性(2/3)。5例成人型NIID动态影像表现:(1)2例患者在疾病早期类似急性脑炎或卒中样脑病急性发作后2~3周内,MRI示病变区域脑实质肿胀,增强扫描呈脑回状强化;(2)DWI皮质下绸带征出现或消失的时间不定,5例患者在疾病急性发作或明显进展后2~5周内出现DWI皮质下绸带征,随病情进展,多数患者(4/5)该信号持续存在且逐渐进展,少数(1/5)可明显缓解;(3)少数患者(1/5)胼胝体DWI高信号可先于皮质下绸带征出现。结论:DWI皮质下绸带征对诊断成人型NIID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当患者反复出现类似急性脑炎或卒中样脑病急性发作,MRI示脑实质肿胀、脑回状强化且合并灌注增加,在临床排除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或脑炎时,也需注意动态观察或建议皮肤活检排除NIID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巨细胞病毒感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IL-6、TNF-α、TH水平和D2活性变化及血必净注射液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赵露茜 朱国栋 +1 位作者 张靖轩 杨自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70-26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IL-6、TNF-α、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下丘脑和脂肪组织2型脱碘酶(D2)相对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血必...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IL-6、TNF-α、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下丘脑和脂肪组织2型脱碘酶(D2)相对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血必净组以5mL/kg于CLP术后1h静脉注射,其余各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2h后再次给予等量血必净静脉注射。观察术后大鼠精神、活动状态及腹腔内情况以评估模型。各组分别于给药后12h、24h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清T_3、T_4、TSH、IL-6及TNF-α水平;同时,提取下丘脑及脂肪组织总RNA,检测其D2mRNA水平。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并可调节甲状腺激素T_3、T_4、TSH的水平及下丘脑、脂肪组织D2表达水平。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调节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启动脓毒症大鼠体内保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甲状腺激素 2型脱碘酶 血必净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永强 唐文娟 周永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05-1810,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慢性肝病。肝脏与肠道之间有着紧密的结构及功能关系即“肠-肝轴”,其中肠道菌群可通过菌群易位、内源性乙醇的产生、胆汁酸和胆碱代谢的调节异常、内毒素血症等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本...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慢性肝病。肝脏与肠道之间有着紧密的结构及功能关系即“肠-肝轴”,其中肠道菌群可通过菌群易位、内源性乙醇的产生、胆汁酸和胆碱代谢的调节异常、内毒素血症等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关注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在NAFLD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