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肠镜顺应性及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亚南 梁颖茹 +5 位作者 冯志强 钟舒怡 林国桢 刘华章 李燕 顾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的】探究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者肠镜顺应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2015年50~74岁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随访1年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其肠镜响应时间并绘制肠镜顺应性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肠镜顺应性的... 【目的】探究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者肠镜顺应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2015年50~74岁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随访1年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其肠镜响应时间并绘制肠镜顺应性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肠镜顺应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效应量HR报告影响因素的效应强弱。【结果】共18 604例大肠癌初筛阳性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 014人在1年内完成肠镜检查,肠镜顺应性为21.6%。发现各类肠道病变2 012例(50.1%),其中大肠癌96例(2.4%)。观察1、3、6个月的肠镜顺应性分别是9.7%、15.8%、18.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较大年龄、未婚/丧偶/离婚、无医保、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是肠镜顺应性的不利因素;初筛结果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享受肠镜优惠政策、职业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慢性腹泻史、便秘史、黏液和/或血便史和不良生活事件史是肠镜顺应性的有利因素。【结论】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者肠镜顺应性不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及时追踪其肠镜检查完成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肠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筛查 肠镜顺应性 生存分析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产吲哚黄杆菌肺炎的临床和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梅春 赵子文 +2 位作者 刘朝晖 曾军 钟维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产吲哚黄杆菌肺炎的临床和耐药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送检的痰标本,选取临床分离的40株产吲哚黄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产吲哚黄杆菌肺炎的临床和耐药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送检的痰标本,选取临床分离的40株产吲哚黄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7.2±5.4)岁,40例均有严重基础疾病,31例曾接受侵袭性医疗操作,住院时间>30d者38例,均使用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对阿米卡星、氨曲南、亚安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多重耐药,对马斯平、舒普深中介,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利福平及磺胺类抗生素敏感。结论:产吲哚黄杆菌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病程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接受侵入性医疗操作,多有严重基础疾病及存在多重耐药为其主要特征,临床治疗棘手。动态监测该菌的耐药特点,控制其在医院内的传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交叉感染 产吲哚黄杆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血培养阳性布鲁菌病1例
3
作者 谭锦文 曾军 赵子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82-2082,共1页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广州地区 血培养阳性 布氏杆菌 临床特点 肝脾肿大 波状热 传染病 共患性 关节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通过5-HT2BR促进巨核细胞生长和抗巨核细胞凋亡
4
作者 孔惠敏 岑玉蓉 +2 位作者 杨默 彭强 黄金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对巨核细胞Meg-01增殖、凋亡以及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Meg-01细胞对5-HT的摄取和5-HT在Meg-01细胞中的代谢。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髓巨核细...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对巨核细胞Meg-01增殖、凋亡以及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Meg-01细胞对5-HT的摄取和5-HT在Meg-01细胞中的代谢。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髓巨核细胞5-羟色胺2B型受体(5-HT2BR)的表达。将5-HT和/或5-HT2BR抑制剂Ketanserin加入到Meg-01细胞中培养48 h,应用MTT检测法和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细胞活率。Meg-01细胞中加入5-HT和/或Ketanserin孵育72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情况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采用CFU-MK培养探究5-HT对巨核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Meg-01细胞可以摄取5-HT,并将摄取的5-HT分解成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免疫荧光染色表明骨髓巨核细胞表面有5-HT2BR的表达。5-HT对Meg-01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82),5-HT浓度为200 nmol/L时,对Meg-01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明显(P<0.001)。台盼蓝染色结果也提示200 nmol/L的5-HT对Meg-01细胞的存活率影响最明显(P<0.05)。在5-HT单独存在时,可明显促进Meg-01细胞的增殖(P<0.001),加入Ketanserin后,此作用减弱。5-HT可以明显降低Meg-0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P<0.001)和caspase-3的活性(P<0.05),加入Ketanserin之后,Meg-0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P<0.001),caspase-3的活性也有所增加。CFU-MK形成结果表明,5-HT可促进骨髓细胞CFU-MK的形成,且呈剂量依赖性(r=0.89);而在5-HT的基础上加入Ketanserin,5-HT对CFU-MK形成的促进作用减弱(P<0.01)。结论:巨核细胞内有可能存在代谢分解5-HT的单胺氧化酶,将5-HT分解为5-HIAA。5-HT有可能通过5-HT2BR促进巨核细胞的的增殖和分化。此外,在5-HT作用下还可以降低巨核细胞的凋亡,其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5-HT2BR和caspase-3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Meg-01细胞 5-羟色胺2B型受体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情绪障碍及治疗 被引量:31
5
作者 潘小平 李瑜元 +1 位作者 沙卫红 杨富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对24例健康人和24例FD病人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用抗抑郁药,5...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对24例健康人和24例FD病人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用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盐酸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丁(赛尔特)治疗24例FD病人,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再进行上述量表评分。结果:FD患者和正常人的三种量表(HAMD、HAMA、SCL90)评分对比,均显示FD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症状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而在日夜变化和精神病理上,差异无显著性;FD病人接受抗抑郁药治疗8周后,前后评分对比,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提示FD患者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用抗抑郁药治疗FD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 消化不良 情绪障碍 抗抑郁药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邓伟华 杨勇 +4 位作者 潘小平 李泽 周进 黄翚 陈浩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对比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6例,其中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CE组)30例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NCE组)5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对比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6例,其中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CE组)30例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NCE组)5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24 h、7 d)的NIHSS评分和治疗前后的m RS评分(7 d、90 d)及两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CE组和NCE组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前后各时间点NIHSS、m RS评分及90 d预后良好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E组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稍高于NC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脑疝发生率高于N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源性脑梗死,4.5 h内静脉溶栓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且总体疗效和预后与非心源性脑梗死相当,但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在谨慎选择静脉溶栓方案的同时应该充分评估风险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心源性脑梗死 非心源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降钙素原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4
7
作者 林沛茹 赵子文 +1 位作者 何桦 李晓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中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100例...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中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单纯AECOPD组,50例)、肺动脉高压组(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50例),行肺功能、心脏彩超检查(检测肺动脉压力),血液hs-CRP、PCT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肺动脉高压组血液hs-CRP、PCT水平及动脉CO2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患者1年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PCT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动脉血氧分压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结论:hs-CRP、PCT、血氧参与了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全身炎症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血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翚 陈浩扬 +4 位作者 杨勇 李泽 潘小平 欧阳樱君 邓伟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轻型脑梗死住院患者117例,均为发病<4.5 h,且美国国立卫生院...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轻型脑梗死住院患者117例,均为发病<4.5 h,且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根据是否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将117例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64例)和非静脉溶栓组(53例)。(1)记录两组患者基线及临床资料,并比较其差异。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心脑血管病一般危险因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房颤动病史、烟酒史);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NIHSS评分、起病至溶栓时间、致残性卒中症状等。(2)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90 d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包括NIHSS评分和(或)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记录治疗后大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男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烟酒史)、致残性卒中症状以及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静脉溶栓组患者起病至溶栓时间为75~260 min,中位时间为161.5(129.5,185.0) min。(2)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 NIH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溶栓组90 d预后良好者中,伴致残性卒中症状者预后良好占比为9/10,伴非致残性卒中症状者预后良好率为81.5%(44/54),二者预后良好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非静脉溶栓组90 d预后良好者中,伴致残性卒中症状者预后良好占比为8/12,伴非致残性卒中症状者预后良好率为65.9%(27/41),二者预后良好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静脉溶栓组90 d预后良好率高于非静脉溶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8%(53/64)比66.0%(35/53),χ~2=4.376,P=0.036]。(3)静脉溶栓组在治疗期间出现脑出血转化2例,其他部位出血而中止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例,溶栓后桥接脑血管取栓术并发颅内未出血致死1例;非静脉溶栓组治疗期间未发生出血及病死率事件,两组脑出血转化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4)静脉溶栓组有3例患者在溶栓后出现症状加重,行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其中2例患者溶栓前均评估为非致残性卒中,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住院期间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非静脉溶栓组中择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及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支架置入术者各1例。两组患者颅内大血管狭窄发生率、颅外大血管发生率及总狭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无论伴或不伴致残性卒中症状,对于符合适应证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可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轻型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血清抗PLA_2R抗体持续高滴度的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 被引量:34
9
作者 黄俊 李剑文 +2 位作者 梁鸣 秦曙光 傅君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评估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对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持续高滴度的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召集12例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或环孢素A)联合激素治... 目的评估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对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持续高滴度的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召集12例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或环孢素A)联合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且血清抗PLA_2R抗体持续高滴度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一项开放前瞻性研究。这12例患者被分为两组:改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方案随访治疗12个月的他克莫司组和继续原治疗方案或改用其它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继续随访治疗6个月的对照组。结果在入组治疗6个月末,他克莫司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等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e GFR也比对照组高(P<0.05);而对照组依然存在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且e GFR也较入组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无一例患者血清抗PLA_2R抗体转阴,也无一例达到临床缓解;而他克莫司组有5例(83.3%)患者血清抗PLA_2R抗体转阴,并达到临床缓解,其中2例(33.3%)完全缓解,3例(50%)部分缓解;治疗12个月后他克莫司组更有4例(66.7%)患者完全缓解。结论血清抗PLA_2R抗体持续高滴度水平,可能是部分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对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原因。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方案可能是使此类患者抗体转阴并达到临床缓解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抗磷脂酶A_2受体 膜性肾病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吴玉 潘小平 +5 位作者 杨淞然 欧阳樱君 李蒙燕 余健敏 陈浩博 李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17-272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相关资料,完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39、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修订的Hoehn-Yahr分级量表、修订的Sc...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相关资料,完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39、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修订的Hoehn-Yahr分级量表、修订的Schwab和英格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简明心理状态量表等,得出本研究中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经Spearman相关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帕金森病合并抑郁者36例,占69.23%;其中简明心理状态量表评分(r=-0.294,P=0.036)及Schwab和英格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r=-0.506,P<0.001)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病程(r=0.274,P=0.049)、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评分(r=0.485,P<0.001)、Hoehn-Yahr分级量表评分(r=0.459,P=0.001)、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评分(r=0.729,P<0.001)及生活质量调查表-39评分(r=0.619,P<0.001)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与之相关的因素较多,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非运动症状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杆菌致大鼠重症肺炎模型的改良与评估 被引量:23
11
作者 卢伟波 赵子文 +3 位作者 钟维农 赵祝香 李裕军 方昌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1-576,共6页
目的: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标准菌株感染SD大鼠,建立大鼠重症肺炎模型,探讨重症肺炎动物模型诊断标准。方法:取25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和模型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只,模型组15只。通过气管内注射的方式,模型组和观察组分别接... 目的: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标准菌株感染SD大鼠,建立大鼠重症肺炎模型,探讨重症肺炎动物模型诊断标准。方法:取25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和模型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只,模型组15只。通过气管内注射的方式,模型组和观察组分别接种相同剂量不同浓度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大鼠行为学、体温、体重、肢端血氧饱和度(SaO2)、外周血象和动脉血气变化,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胸部X线检查变化等。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术后72 h处死存活大鼠,模型组在达到预定的诊断标准后处死。结果:大鼠用无创血氧饱和度仪检测得到的数值与有创动脉血气分析中SaO2的数值基本一致;与观察组比较,模型组行为学变化、体重变化、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胸部X线检查明显加重,外周血象、SaO2和动脉血气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高浓度菌液可以建立重症肺炎动物模型,预定的诊断标准对判断动物重症肺炎模型成功与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无创动脉血氧饱和度仪可以用于监测大鼠SaO2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大鼠 重症肺炎 肺炎克雷伯菌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检查在疑诊肺结核痰菌阴性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12
作者 魏树全 钟维农 +3 位作者 谭锦文 赵祝香 覃丽 赵子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检查对临床怀疑肺结核而痰涂片结核菌阴性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9例于2010年6月-2015年5月临床和影像学怀疑肺结核但痰涂片阴性的患者。所有患者连续3 d痰涂片阴性或者无痰者均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包括刷...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检查对临床怀疑肺结核而痰涂片结核菌阴性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9例于2010年6月-2015年5月临床和影像学怀疑肺结核但痰涂片阴性的患者。所有患者连续3 d痰涂片阴性或者无痰者均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包括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经支气管肺活检,标本分别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或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459例临床怀疑肺结核痰菌阴性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者378例,占82.4%。378例支气管镜确诊病例中,肺结核238例(占63.0%),其他诊断包括支气管肺癌、非特异性炎症、机化性肺炎、肺部真菌感染、间质性肺炎、结节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支气管镜确诊的病例中,涂片(毛刷和/或BAL液)阳性156例,诊断灵敏度57.95%;BAL液培养阳性213例,诊断灵敏度79.78%;病理活检阳性152例,诊断灵敏度56.93%。支气管镜综合技术(涂片+培养+活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01%、97.46%、97.98%和88.89%。结论对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怀疑肺结核而痰涂片结核菌阴性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理门诊延续跟进式赋能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3
13
作者 王志敏 何佩仪 杜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专科护理门诊延续跟进式赋能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我院行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我院行鼻咽癌放疗患者46例作为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 目的:观察专科护理门诊延续跟进式赋能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我院行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我院行鼻咽癌放疗患者46例作为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专科护理门诊延续赋能教育模式进行跟进。结果:干预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头颈部功能操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设专科护理门诊给予鼻咽癌门诊放疗患者延续跟进式的赋能教育,能提高鼻咽癌门诊放疗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降低患者放化疗期间并发症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头颈部功能操锻炼的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门诊 赋能教育 鼻咽癌放疗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病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58
14
作者 平丽 李瑜元 +1 位作者 聂玉强 贾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目的 :对广州地区部分体检人群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进行研究。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广州地区 15~ 79岁广州健康常住居民部分体检人群 15 19人进行问卷调查 ,按罗马Ⅱ标准统计各种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 ,并对部分患者作Zung焦... 目的 :对广州地区部分体检人群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进行研究。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广州地区 15~ 79岁广州健康常住居民部分体检人群 15 19人进行问卷调查 ,按罗马Ⅱ标准统计各种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 ,并对部分患者作Zung焦虑、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病率 19 8% ,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为 8 3 % ,功能性腹胀为 11 0 % ,功能性便秘 10 1% ,功能性腹泻 4 1% ,FD合并功能性肠病患病率为 6 8%。男女两性间各功能性胃肠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D在 2 0~ 5 0岁为最高患病率年龄段 ,功能性肠病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功能性胃肠病心理异常率 (16 4% )与无病者的心理异常率 (7 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功能性胃肠病是广州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 ,常伴有心理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检查 功能性胃肠病 患病率 心理异常率 广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潘小平 尹平 何方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4-245,共2页
目的 观察抗抑郁剂氟西汀 (百优解 )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48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 (2 8例 )和对照组 (2 0例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4、8、周分别进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 (MESSS)和... 目的 观察抗抑郁剂氟西汀 (百优解 )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48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 (2 8例 )和对照组 (2 0例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4、8、周分别进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 (MES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HAMD评分和MESSS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 (P <0 .0 5)。结论 氟西汀可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程度 ,也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抑郁 神经功能康复 氟西汀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莫文健 毛平 +4 位作者 何秋山 应逸 朱志刚 许艳丽 杜庆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是一大难题 ,目前认为这主要与脐血中巨核系祖细胞数量不足及脐血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延迟有关 ,而将部分脐血进行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后输注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但适用于临床应用...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是一大难题 ,目前认为这主要与脐血中巨核系祖细胞数量不足及脐血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延迟有关 ,而将部分脐血进行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后输注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但适用于临床应用的扩增条件至今仍未确立。本课题采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使用TPO ,IL 3,SCF ,IL 6等细胞因子进行不同的组合 ,在培养的 0 ,6 ,10 ,14天进行MNC、CD4 1+细胞及CFU MK数的检测 ,以寻找最佳的细胞因子组合及最佳的收获时机。结果表明 :无血清条件下TPO与IL 3,SCF ,IL 6等细胞因子联用可实现脐血巨核系祖细胞有效的体外扩增 ,各因子组中以TPO +IL 3+SCF +IL 6组扩增效果为最佳 ,其CFU MK数于第 10天最多 ,扩增达 6 .8倍 ,CD4 1+细胞扩增达 8.8倍。结论 :在人脐血MNC无血清培养条件下 ,TPO +IL 3+SCF +IL 6组为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较佳的因子组合。由于TPO +IL 3+SCF +IL 6组的CFU MK数于第 10天最多 ,CD4 1+细胞数亦为同期最高 ,故培养后收获时间宜控制在其体外培养的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巨核系祖细胞 无血清培养 血小板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T/PLT比值对广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春明 杨湛 +5 位作者 聂玉强 胡中伟 周永健 詹远京 郭家伟 余卫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探讨GGT/PLT比值(GPR)预测广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行肝活组织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501例,其中HBe Ag阳性335例,HBe Ag阴性166例。分析比较GPR、GGT... 目的探讨GGT/PLT比值(GPR)预测广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行肝活组织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501例,其中HBe Ag阳性335例,HBe Ag阴性166例。分析比较GPR、GGT、AST/PLT指数(APRI)及FIB-4对肝纤维化分期(F1~F4)的预测价值。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诊断模型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各模型对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肝活组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F1~F4期患者分别为141、183、139、38例。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e Ag阳性和HBe Ag阴性患者GGT、GPR、APRI和FIB-4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9、0.526、0.320、0.470、0.272、0.366、0.288、0.388,P值均<0.001),PLT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3、-0.349,P值均<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PR对于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肝纤维化(≥F2)、进展期肝纤维化(≥F3)及早期肝硬化(F4)的预测价值优于GGT和APRI(P值均<0.05),而与FIB-4的预测价值相近(P值均>0.05);GPR对于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肝纤维化(≥F2)的预测价值优于GGT和APRI(P值均<0.05),对进展期肝纤维化(≥F3)的预测价值优于GGT(P<0.05),而对早期肝硬化(F4)的预测价值与GGT、APRI、FIB-4相近(P值均>0.05)。结论 GPR可以作为广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无创生化预测指标,尤其是对于HBe Ag阳性患者,其预测价值与FIB-4相近,亦不亚于AP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Γ-谷氨酰转移酶 血小板 诊断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 CD4^+ T细胞计数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毒感染的预示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莫文健 孙倩倩 +6 位作者 潘世毅 毛平 陈小卫 张玉平 周铭 许艳丽 王顺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1767,共7页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3、6、12个月外周血CD3^+ CD4^+ T细胞计数,并根据结果分为<50/μl(n=120)、50-100/μl(n=48)和>100/μl 3个组(n=123)。在时间点的前后2周,监测巨细胞病毒、EB病毒DNA的感染情况,计算各类感染发生率。移植后3个月,按移植患者的CD3^+ CD4^+ T细胞计数分为2组,>100/μl组(n=30)及≤100/μl组(n=48),计算2组的CMV和EBV感染率、持续时间及发病情况,并进行随访,行生存情况比较。结果: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较50-100/μl和<50/μl组的CMV、EBV感染率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CMV及EBV感染率较≤100/μl组低,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移植后3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组生存情况优于≤100/μl组。结论:SAA患者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数恢复至100/μl以上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生存率较高。CD3^+ CD4^+ T细胞绝对数是SAA患者alloHSCT后良好的CMV及EBV感染的一个预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CD4^+ T细胞计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透用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傅君舟 秦曙光 +2 位作者 李剑文 杨京芝 熊剑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97-398,共2页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 (血透 )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 ,探讨降低感染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 119例建立颈内静脉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 ,了解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前期 74例对照组用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 (血透 )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 ,探讨降低感染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 119例建立颈内静脉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 ,了解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前期 74例对照组用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 ,后期 45例为试验组 ,使用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的试验方法 ,两组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共发生与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 2 0例 (16 8% ) ,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假单孢菌属 ,感染的临床表现多呈现与血透相关的规律性 ,两组感染率分别为 2 2 9%和 6 7%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导管并发的感染临床上有其特征性 ,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用药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插入术 颈内静脉导管插入术 并发症 感染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的TCR VβT细胞的诱导及其限制性和克隆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玉平 李扬秋 +3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王震 吴秀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了解体外诱导CML细胞相关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及其杀伤性的情况。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培养法(MLTC)体外将CML细胞、K562细胞和bcr-abl多肽与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和扩增,利用RT-PCR-基因扫描技术分... 目的:了解体外诱导CML细胞相关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及其杀伤性的情况。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培养法(MLTC)体外将CML细胞、K562细胞和bcr-abl多肽与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和扩增,利用RT-PCR-基因扫描技术分析培养后T细胞的TCR Vβ谱系的限制性利用和克隆性增殖情况,并经LDH法分析诱导增殖T细胞的杀伤性。结果:经bcr-abl多肽、CML细胞和K562细胞诱导扩增1-2周后,供者外周血T细胞表达10-13个Vβ亚家族,在Vβ16和Vβ21出现克隆性增殖T细胞,在Vβ5和Vβ13出现寡克隆生长趋势T细胞。诱导扩增后的T细胞对CML和K562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利用CML细胞、K562细胞和bcr-abl多肽可在体外诱导出CML细胞特异性CTL,该CTL可能为优势表达的Vβ亚家族克隆性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肽类 受体 抗原 T细胞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