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谈广州科学城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 被引量:6
1
作者 肖刚 《规划师》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广州科学城在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有三点:一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塑造独特的景观;二是充分重视产业园区的独特需求;三是重视人文关怀。
关键词 广州科学城 用地布局 道路规划 业园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的商业网点规划思路初探——以广州市萝岗区商业网点规划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钦毅 徐键 迟晓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以广州市萝岗区为例,从交通区位、区域发展、城乡统筹等角度探讨了半城市化地区开展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思路,总结了半城市化地区商业规划中关于规模增长、网点类型、等级结构、服务半径以及乡村商业需求等方面的几点经验,认为进一步深... 以广州市萝岗区为例,从交通区位、区域发展、城乡统筹等角度探讨了半城市化地区开展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思路,总结了半城市化地区商业规划中关于规模增长、网点类型、等级结构、服务半径以及乡村商业需求等方面的几点经验,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对构建城乡统筹的商业网点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商业网点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东部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3
作者 肖刚 陈鸥 殷毅 《规划师》 2005年第8期71-73,共3页
对广州市东部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是对城市“东进”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按照广州市城市空间布局基本思路的要求,广州市东部地区的城市空间应构建“三心三带”的布局结构。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广州市东部地区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容提质的五华县产城联动发展规划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魏衡 孙钦毅 魏清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0-53,63,共5页
产城联动规划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建成区扩容提质、建设新区而编制的一种空间建设规划,目的在于在建成区周边地区开发新的产业园区、重点开发区,通过功能联动、交通联动、城市与产业互动等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以... 产城联动规划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建成区扩容提质、建设新区而编制的一种空间建设规划,目的在于在建成区周边地区开发新的产业园区、重点开发区,通过功能联动、交通联动、城市与产业互动等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以及新区和旧区互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建设新的中心城区,使其成为产业群集、人口汇聚、经济繁荣,能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中心。产城联动规划既不是城市总体规划,也不同于一般的概念规划,其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是一种新的空间建设规划,因此其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容提质 产城联动 中心城区 联动机制 五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欠发达地区“村中城”的特征与规划策略——以广东省五华县城为例
5
作者 魏衡 孙钦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114,共5页
"村中城"与"城中村"不同,它是在城镇化、工业化动力不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的城镇化现象。通过对广东省五华县城案例的分析可知,"村中城"现象的主要成因为"城弱乡强"的发展动力差异,这种差... "村中城"与"城中村"不同,它是在城镇化、工业化动力不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的城镇化现象。通过对广东省五华县城案例的分析可知,"村中城"现象的主要成因为"城弱乡强"的发展动力差异,这种差异具有过渡型、混合型的特征,宜从发展动力、空间拓展、设施触媒和村庄控制4个方面进行规划引导,使其由无序发展变成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中城 成因 特征 规划策略 经济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规划探讨--以许昌市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邓柏基 陶修华 《规划师》 2008年第10期14-18,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一直存在,并呈现加剧的趋势,解决城乡发展失衡,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不同地方面临的城乡关系和矛盾,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差异,城乡统筹发展需结合地方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一直存在,并呈现加剧的趋势,解决城乡发展失衡,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不同地方面临的城乡关系和矛盾,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差异,城乡统筹发展需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许昌市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包括制定城乡总体发展策略,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配套设施区域共享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示范区规划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的城镇空间感知差异——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部城镇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渺希 邵琳 林韵莹 《旅游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46-58,共13页
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地方政府着力于塑造城市形象以吸引外部资源,这种效率导向的建设行为扩大了城市内部的空间差异,并使得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的空间感知产生差异。本文以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广东... 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地方政府着力于塑造城市形象以吸引外部资源,这种效率导向的建设行为扩大了城市内部的空间差异,并使得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的空间感知产生差异。本文以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部城镇的实证调查,比较分析了外地游客相对于本地居民对城镇感知的评价特征。分析发现,研究对象的空间感知总体呈现平庸化的格局,但是外地游客对城镇生态环境品质、城乡空间差别方面的空间感知评价均优于本地居民,且这种评价与实地场景照片内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研究最后提出,对旅游城镇而言,地方政府往往重点建设外地游客高频活动区域,易忽视对本地居民日常生活场所的建设投资,从而导致了两类社会群体对空间感知的语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感知 语义差别 外地游客 本地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以农带旅”型新农村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赵村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飞 段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05-308,共4页
本文与时俱进地确立"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规划内容框架,指出应从建设"两型社会"的角度,合理确定村庄性质与发展主题,并以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赵村为例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规划策略,包括应... 本文与时俱进地确立"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规划内容框架,指出应从建设"两型社会"的角度,合理确定村庄性质与发展主题,并以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赵村为例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规划策略,包括应基于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进行村庄经济发展规划;尊重环境的工程管线规划;公建设施的按需配套;提供多样化的户型,满足村庄经济发展对公建设施的弹性需求等。本文还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规划策略,包括基于调整用地的空间发展策略;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的面积,建设节约型新农村;因地制宜地共享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规划理念 “以农带旅”型村庄 新农村规划 农业生产结构优化 用地调整 村庄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地域主义规划设计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研究梳理地域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将地域主义嫁接到现代主义之上,形成现代性地域主义思想,并归纳总结出现代性地域主义的要素、特征、检验标准及实施的路径与方法,然后以广州科学城规划和黄埔区沙埗村改造规划为例,详细阐述山体、水体... 研究梳理地域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将地域主义嫁接到现代主义之上,形成现代性地域主义思想,并归纳总结出现代性地域主义的要素、特征、检验标准及实施的路径与方法,然后以广州科学城规划和黄埔区沙埗村改造规划为例,详细阐述山体、水体、石头和树木等地域要素在规划实践上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地域主义 地域要素 特征 检验标准 路径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太平奥林匹克体育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10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5,共1页
中国太平奥林匹克体育小镇位于云南省安宁市,是安宁市重点建设的城市新区,也是国内首个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体育休闲小镇。
关键词 奥林匹克 控制性详细规划 小镇 体育 中国 编制 城市新区 安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部汶川重建规划纪实书籍出版
11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95,共1页
2009年3月,由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编撰的《重筑生存空间——汶川龙溪乡灾后规划纪实》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五章约13万字,记载了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组织规划项目组参与汶川龙溪乡规划编制调研的点点滴滴... 2009年3月,由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编撰的《重筑生存空间——汶川龙溪乡灾后规划纪实》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五章约13万字,记载了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组织规划项目组参与汶川龙溪乡规划编制调研的点点滴滴,同时从村民安置、道路、水利、产业等方面,阐述了规划师们对龙溪乡灾后恢复重建的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规划 出版发行 汶川 书籍 勘测技术 组织规划 恢复重建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聚落生态系统研究——以莲花山周边地区渔民新村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忆 陈俊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9期62-65,共4页
本文以建设聚落生态系统为中心命题,结合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周边地区渔民新村的规划实践,运用生态学相关理论,从经济基础、核心原则、选址生态分析、功能区生态规划及生态支持系统规划五个方面,探讨了渔民新村聚落生态系统建设的方法,... 本文以建设聚落生态系统为中心命题,结合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周边地区渔民新村的规划实践,运用生态学相关理论,从经济基础、核心原则、选址生态分析、功能区生态规划及生态支持系统规划五个方面,探讨了渔民新村聚落生态系统建设的方法,以指导下一步规划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建设 聚落 渔民新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