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与排尿症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子淇 杨瑞 +2 位作者 黄文琳 蔡梦飞 张玉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与排尿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夜间高血压(nocturnal hypertension,N...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与排尿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夜间高血压(nocturnal hypertension,NH),将患者分为两组:有夜间高血压的PD患者(PD-NH组)和无夜间高血压的PD患者(PD-nNH组),对排尿指标进行组间比较。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测量值计算血压平均真实变异性(average real variability,ARV),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其相关指标。结果87例PD患者中,46例(52.87%)存在NH。PD-NH组膀胱残余尿量(post void residual,PVR)[1.00(0.00,21.25)mL]多于PD-nNH组[0.00(0.00,5.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147.000,P<0.05)。经广义线性模型分析,PD患者ARV主要受性别(OR=1.234,95%CI:1.050~1.451)和PVR(OR=1.003,95%CI:1.001~1.005)影响。结论在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中,心血管系统与泌尿系统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下尿路症状 夜间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膀胱残余 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柏希 王婉仪 +4 位作者 詹翠京 高玉元 聂坤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8期859-866,共8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的差异,为研究VP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思路。方法根据临床实际,健康受试...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的差异,为研究VP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思路。方法根据临床实际,健康受试者人数以1∶2的比例匹配,回顾性筛选符合入排标准的VP患者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其相匹配的PD患者、健康志愿者,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control,HC)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评估患者临床症状,采集头颅MRI参数并对3组受试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6例VP患者、26例PD患者及13例HC,与PD组相比,VP组的整体认知、精神状态更差:HAMA得分(P=0.025)更高,MMSE得分(P=0.001)、MoCA得分(P=0.008)更低;血管危险因素更多:有高血压病史(P=0.012)和卒中病史(P<0.001)的患者比例更高;运动相关脑区白质受损更严重:WMH总分(P<0.001)、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DWMH)总分(P=0.001)、脑室旁周围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ies,PVH)总分(P=0.002)、运动相关脑区PVH评分[额角帽状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2)、侧脑室带状白质高信号评分(P=0.018)]、运动相关脑区DWMH评分[额叶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1)、顶叶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7)]、基底节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2)、壳核白质高信号评分(P=0.029)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卒中病史和运动相关脑区白质损伤在VP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 临床特征 脑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网络改变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3
作者 铁子慧 何培坤 +3 位作者 李彦颐 段青蕊 聂坤 王丽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38-3445,共8页
目的通过神经影像学、肠道微生物学等技术探究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PD-MCI)患者脑结构网络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以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PD-MCI组29例和PD认知正常组(PD-NC)17例,收集磁共振T1加权像和弥散张量成像进行图论分析,... 目的通过神经影像学、肠道微生物学等技术探究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PD-MCI)患者脑结构网络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以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PD-MCI组29例和PD认知正常组(PD-NC)17例,收集磁共振T1加权像和弥散张量成像进行图论分析,以及粪便样本进行16s DNA分析。偏相关分析比较差异菌与差异结构网络属性以及与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后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PD患者的Prevotellaceae菌、Alloprevotella菌和UCG-10的丰度与语言和记忆力认知域呈正相关,而UCG-010的丰度与执行功能呈负相关,肠道菌群也与多个差异脑结构网路节点特性有关;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显示,Prevotellaceae菌对于逻辑记忆的影响受到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的节点度的调节(IE=0.074,95%CI:0.21~0.001,P=0.046)。结论PD患者差异菌的丰度、脑结构网络与MCI的相关性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Prevotellaceae菌可能与MCI关联的特定脑结构网络有关,提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脑-肠轴介导脑网络改变影响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轻度认知障碍 脑结构网络分析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