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方法的特大型城市酒店空间布局特征研究——基于广州酒店POI数据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赖长强 巫细波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8期66-74,共9页
利用广州4736条酒店POI数据信息,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并采用最近邻、空间核密度等方法分析广州地区酒店的总体及各类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特征、集聚离散程度、时间演化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基于网络P0I数据的分析方法... 利用广州4736条酒店POI数据信息,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并采用最近邻、空间核密度等方法分析广州地区酒店的总体及各类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特征、集聚离散程度、时间演化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基于网络P0I数据的分析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广州地区的酒店空间分布情况,广州全市及各区的酒店空间分布均呈现出集聚特征,在中心城区及重要功能区形成酒店高密度集聚地,新兴区域的酒店发展则明显不足,高等级与经济型酒店空间布局特点差异明显。广州新增酒店在时间轴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跟随城市发展战略与进程,呈现不断向外扩散趋势。文章从现代城市酒店布局切入,为研究探讨城市商圈及经济实休分布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酒店空间布局 平均最近邻 核密度分析 P0I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对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蒋丽 吴缚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21,共7页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都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本文基于广州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外来人口数据,运用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茨曲线、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0-2010外来...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都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本文基于广州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外来人口数据,运用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茨曲线、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0-2010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是由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缓慢增长并向四周扩散(即郊区化,但只是近郊),与人口空间分布规律雷同,是形成广州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人口空间分布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跨省流动与中国省区经济收敛性研究:1986—2010年 被引量:3
3
作者 阮晓波 周晓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8,159-160,共5页
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规模庞大,劳动力跨省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前农村劳动力在中国省区大量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这是导致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后,由于跨省流动的劳动力规模没有纳入统计... 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规模庞大,劳动力跨省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前农村劳动力在中国省区大量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这是导致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后,由于跨省流动的劳动力规模没有纳入统计范畴从而导致省区经济发散;2000年之后,跨省流动劳动力更多地纳入各省区常住人口范畴,中国各省区经济收敛的趋势也逐步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流动劳动力 增长收敛(趋同) 增长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淑华 罗文文 +1 位作者 何江 李明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0,共3页
分析了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实施可分“三步走”,重点是要抓好产业分工协作、官产学研合作、风险投资和互动交流等机制的建设,并提出了促进集群发展的系列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广州市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集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商业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蒋丽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3,共7页
商业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商业空间分布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广州第二次经济普查中的法人单位商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镇街就业人员数据,采用集中化指数、区位商、MapInfo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 商业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商业空间分布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广州第二次经济普查中的法人单位商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镇街就业人员数据,采用集中化指数、区位商、MapInfo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8年商业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用地理联系率分析了商业与人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商业空间分布特征是高度集中在CBD,并有郊区化趋势,但只是近郊;广州商业分布的集中程度极高,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的集中程度比批发和零售业的更高;广州商业已经形成位于CBD的上下九、北京路和天河南3个商业中心和位于番禺区的1个市桥商业次中心的空间结构;影响商业在广州城市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人口、交通和政策,商业与人口空间分布较为相似,存在着密切的地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部经济集聚机理研究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强 彭诗源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14-116,共3页
总部经济是知识信息时代国际大都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形态,总部集聚的形成反映了城市部门专业化到城市功能专业化的演变。本文在阐述总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对总部经济集聚机理进行研究,并得出政策启示。
关键词 总部经济 产业集聚 集聚机理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分析及其跨越
7
作者 郭艳华 邱志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141-143,共3页
本文从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出口、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以及深层原因分析,提出了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建议,即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重... 本文从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出口、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以及深层原因分析,提出了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建议,即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是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四大发展战略为实施改革创新统领、重塑动力机制、结构优化为先、社会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中等收入陷阱 风险思路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税收竞争、贸易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八大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程风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1,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税收竞争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证考察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传导机理,发现贸易开放和税收竞争均为推动中国城市群区...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税收竞争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证考察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传导机理,发现贸易开放和税收竞争均为推动中国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税收竞争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珠三角、京津冀和北部湾等城市群税收竞争效应不显著,长三角等五大城市群税收竞争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长效应;税收竞争能够以本地贸易开放水平提升为中介渠道发挥显著的经济增长间接推动效应。因此,要谋划建立与城市群一体化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并合理兼顾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带来的影响。地方政府除了要更加积极地发挥财政政策“总量调控+结构优化”双轮驱动的调控效应外,还应结合城市群一体化战略,先行在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试点,加快研究如何形成有利于优化城市群区域连接性和提升经济集聚水平的减税方案,为探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方案积累经验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税收竞争 区域经济增长 贸易开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广州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测度 被引量:47
9
作者 蒋丽 吴缚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基于广州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单中心密度模型和多中心密度模型分析法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广州人口空间动态变化表现为"内圈层(近郊区)... 基于广州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单中心密度模型和多中心密度模型分析法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广州人口空间动态变化表现为"内圈层(近郊区)快速增长、外圈层慢速增长、核心圈层(核心区)和外圈低速增长",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增长并向四周扩散,表明广州人口变动的郊区化现象明显,已呈现多中心特征,由2000年的"1个中心(人民公园)2个次中心(白云区的新景街和海珠区的凤阳街)"演变至2010年的"1个中心(人民公园)4个次中心(白云区的同德街、海珠区的凤阳街、天河区的棠下街和沙河街)",次中心的人口集聚功能逐渐增强,对城市人口分布影响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艳华 阮晓波 周晓津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年第6期6-10,13,共6页
简述了广州生活垃圾生成与处理的现状。指出了广州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广州市未来10 a—15 a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成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行动内容。
关键词 广州 生活垃圾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果均等标准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陈旭佳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11期55-63,共9页
选择效果均等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双变量泰尔指数在区域和城乡维度的空间分解,考察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结果发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不均等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安排,但对供给... 选择效果均等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双变量泰尔指数在区域和城乡维度的空间分解,考察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结果发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不均等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安排,但对供给成本存在的区域城乡差异依然考虑不足。显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策略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财政配置平均化,而要侧重于社会民众公平享受公益性基本文化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机会,所强调的效果均等标准要更具有现实意义,这应作为下一阶段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战略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均等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双变量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支出、城市人口规模与住宅价格——基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祝宪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3,共6页
财政支出的增加提高了本地区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进而提升了住宅的价值;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提高了对本地住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住宅的价格。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所作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和城市人口规模... 财政支出的增加提高了本地区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进而提升了住宅的价值;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提高了对本地住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住宅的价格。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所作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对本地住宅价格有着显著地正向促进作用,无论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这一结论都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城市规模 住宅价格 广义虚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的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双重属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祝宪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在梳理有关房地产实物资产与虚拟资产双重特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水平及其增速既取决于人均GDP这类实体经济因素,也取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这类... 本文在梳理有关房地产实物资产与虚拟资产双重特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水平及其增速既取决于人均GDP这类实体经济因素,也取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这类虚拟经济因素,具有显著的双重特性。同时,地方政府支出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实物资产 虚拟经济 双重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准入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晓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9-178,共10页
本文在构建地铁网络客运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中国城市建设地铁的准入标准。模型表明,地铁客运量与地铁网络规模及其连通性有关,三线路环形正交地铁网络客运量是单线路客运量的16倍,在每公里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单线路每单位投资收益只有... 本文在构建地铁网络客运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中国城市建设地铁的准入标准。模型表明,地铁客运量与地铁网络规模及其连通性有关,三线路环形正交地铁网络客运量是单线路客运量的16倍,在每公里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单线路每单位投资收益只有三线路环形正交地铁网络的四分之一。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地铁建设的首要准入标准是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上,其次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20亿元标准,而国内生产总值的1000亿元以上的标准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在满足人口标准和采用三线路环形正交地铁网络情况下,最大单向客运量标准也无存在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建设准入标准 三线路环形正交网络 地铁网络客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效率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覃剑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共11页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效率和能力,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至关重要.基于金融区位商、金融POI核密度等指标,对金融业增加值以及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机构网点的空间布局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高度集中在香港、深圳、...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效率和能力,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至关重要.基于金融区位商、金融POI核密度等指标,对金融业增加值以及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机构网点的空间布局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高度集中在香港、深圳、广州三座核心城市,其他节点城市的金融资源分布相对稀疏.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运用因子分析法、Wurgler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金融资源外部空间配置效率和内部空间配置效率两个维度进行测度评估,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整体灵活有效,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面临瓶颈制约.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效率,要打造具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型金融机构,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交易平台,提高金融资源集聚能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的金融创新试验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建设具有合作分工优势的区域金融网络,增强区域整体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优化区域金融市场环境,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经济学 湾区经济 资源配置效率 Wurgl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财政支出的资源环境偏向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旭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3-151,共9页
构建政府异质性偏好的理论模型,选取广东省为样本进行研究,测算不同主体功能定位下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结果发现:优化开发区域公共财政支出偏向于经济建设领域,重点开发区域公共财政支出侧重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模式,限制... 构建政府异质性偏好的理论模型,选取广东省为样本进行研究,测算不同主体功能定位下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结果发现:优化开发区域公共财政支出偏向于经济建设领域,重点开发区域公共财政支出侧重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模式,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公共财政支出则以资源环境保护为重点,这是由于:对国土资源空间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决定不同功能区域所承担的职能也不尽相同,政府在公共财政资金支出偏好选择上相应有所侧重,因而也造成各功能区财政支出偏向的不同。应该指出的是,各类主体功能区政府要在"经济建设偏好"和"资源环境偏好"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国家的主体功能区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财政支出 资源环境偏向 异质性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珠三角城市群金融业与制造业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91,82,共6页
在我国服务业外部化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日益复杂。本文运用区位商、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珠三角各个城市金融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指向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大珠三角城市群的金融... 在我国服务业外部化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日益复杂。本文运用区位商、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珠三角各个城市金融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指向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大珠三角城市群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在空间上既有分离性也有相吸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般性解释,并由此得出应不断优化金融业和制造业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空间分工布局、不同城市要适当进行产业取舍和协同发展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三角金融圈 城市群 金融业 制造业 空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旭佳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共7页
利用时间序列泰尔指数,测算现有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应,发现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收入均等化方面效果较为明显,但在均衡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面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这是因为现有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倾向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均衡作用,缺乏对公... 利用时间序列泰尔指数,测算现有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应,发现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收入均等化方面效果较为明显,但在均衡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面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这是因为现有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倾向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均衡作用,缺乏对公共物品支出需求和成本约束的考虑。事实上,中国均等化转移支付设计需要考虑地方政府公共物品支出需求和财政收入能力在内的双重标准,这应作为下一步公共财政框架下完善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转移支付 均等化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等化视阈下中国区域间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旭佳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3期34-40,共7页
通过时间序列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考察中国区域间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较为均衡,但华北、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却处于失衡状态,这是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各不相... 通过时间序列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考察中国区域间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较为均衡,但华北、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却处于失衡状态,这是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客观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直接导致公共服务资源在各区域的配置失衡。应该指出的是,中央政府要继续推进以均衡地方政府财力为目标的一般转移支付,增加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均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资源 均衡配置 均等化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城市发展转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覃剑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更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城市是好或是坏?是健康或是病态?如何在这个“城市星球”中推动城市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城市发展转型是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更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城市是好或是坏?是健康或是病态?如何在这个“城市星球”中推动城市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城市发展转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是城市要素、产业、功能、空间和制度五大维度协同转型的有机统一体。根据世界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城市发展转型将呈现出八大趋势:即城市价值从强调经济价值转向综合价值;城市功能从强调流量集聚转向决策控制;城市实力从强调硬实力转向软实力;城市发展动力从强调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城市空间从强调单体城市转向城市区域;城市联系从强调垂直联系转向网络联系;城市发展路径从强调综合性转向多样性;城市制度从强调优惠政策转向优化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供给侧改革 结构性改革 城市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