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章淑华 罗文文 +1 位作者 何江 李明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0,共3页
分析了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实施可分“三步走”,重点是要抓好产业分工协作、官产学研合作、风险投资和互动交流等机制的建设,并提出了促进集群发展的系列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广州市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集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分析及其跨越
2
作者 郭艳华 邱志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141-143,共3页
本文从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出口、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以及深层原因分析,提出了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建议,即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重... 本文从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出口、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以及深层原因分析,提出了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建议,即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是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四大发展战略为实施改革创新统领、重塑动力机制、结构优化为先、社会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中等收入陷阱 风险思路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广州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测度 被引量:47
3
作者 蒋丽 吴缚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基于广州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单中心密度模型和多中心密度模型分析法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广州人口空间动态变化表现为"内圈层(近郊区)... 基于广州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单中心密度模型和多中心密度模型分析法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广州人口空间动态变化表现为"内圈层(近郊区)快速增长、外圈层慢速增长、核心圈层(核心区)和外圈低速增长",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增长并向四周扩散,表明广州人口变动的郊区化现象明显,已呈现多中心特征,由2000年的"1个中心(人民公园)2个次中心(白云区的新景街和海珠区的凤阳街)"演变至2010年的"1个中心(人民公园)4个次中心(白云区的同德街、海珠区的凤阳街、天河区的棠下街和沙河街)",次中心的人口集聚功能逐渐增强,对城市人口分布影响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对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蒋丽 吴缚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21,共7页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都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本文基于广州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外来人口数据,运用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茨曲线、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0-2010外来...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都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本文基于广州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外来人口数据,运用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茨曲线、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0-2010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是由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缓慢增长并向四周扩散(即郊区化,但只是近郊),与人口空间分布规律雷同,是形成广州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人口空间分布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艳华 阮晓波 周晓津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年第6期6-10,13,共6页
简述了广州生活垃圾生成与处理的现状。指出了广州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广州市未来10 a—15 a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成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行动内容。
关键词 广州 生活垃圾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跨省流动与中国省区经济收敛性研究:1986—2010年 被引量:3
6
作者 阮晓波 周晓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8,159-160,共5页
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规模庞大,劳动力跨省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前农村劳动力在中国省区大量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这是导致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后,由于跨省流动的劳动力规模没有纳入统计... 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规模庞大,劳动力跨省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前农村劳动力在中国省区大量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这是导致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后,由于跨省流动的劳动力规模没有纳入统计范畴从而导致省区经济发散;2000年之后,跨省流动劳动力更多地纳入各省区常住人口范畴,中国各省区经济收敛的趋势也逐步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流动劳动力 增长收敛(趋同) 增长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商业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蒋丽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3,共7页
商业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商业空间分布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广州第二次经济普查中的法人单位商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镇街就业人员数据,采用集中化指数、区位商、MapInfo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 商业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商业空间分布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广州第二次经济普查中的法人单位商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镇街就业人员数据,采用集中化指数、区位商、MapInfo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8年商业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用地理联系率分析了商业与人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商业空间分布特征是高度集中在CBD,并有郊区化趋势,但只是近郊;广州商业分布的集中程度极高,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的集中程度比批发和零售业的更高;广州商业已经形成位于CBD的上下九、北京路和天河南3个商业中心和位于番禺区的1个市桥商业次中心的空间结构;影响商业在广州城市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人口、交通和政策,商业与人口空间分布较为相似,存在着密切的地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部经济集聚机理研究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强 彭诗源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14-116,共3页
总部经济是知识信息时代国际大都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形态,总部集聚的形成反映了城市部门专业化到城市功能专业化的演变。本文在阐述总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对总部经济集聚机理进行研究,并得出政策启示。
关键词 总部经济 产业集聚 集聚机理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大都市工业布局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尹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31,共12页
本文对广州市工业布局及其变动特征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首先概述了2001-2005年间广州市工业总体布局的现状及变动特征,进而从地区专业化程度和集聚程度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各制造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 本文对广州市工业布局及其变动特征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首先概述了2001-2005年间广州市工业总体布局的现状及变动特征,进而从地区专业化程度和集聚程度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各制造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广州市工业布局在考察期间的变动比较剧烈,并呈现出近邻扩散、集聚发展和中心——外围圈层空间结构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州市工业布局的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工业布局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服务输出:广州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艳华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5-82,共8页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与形势下,扩大服务输出是广州提升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集聚度和辐射力的重要手段和实现方式。当前广州扩大服务输出的意识较强,但服务输出的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与形势下,扩大服务输出是广州提升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集聚度和辐射力的重要手段和实现方式。当前广州扩大服务输出的意识较强,但服务输出的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广州的服务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应通过创新发展、服务集聚、区域融合、服务提升、服务标准化、服务国际化等举措,使扩大服务输出成为广州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服务输出 服务集聚 服务标准化 服务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力评估:广州在国内外城市发展体系中的地位与启示
11
作者 张强 刘江华 《南方经济》 1998年第6期65-67,共3页
本文通过三个层次的比较,评估广州在国内外城市发展体系中的地位与实力。包括广州在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广州在国内发达中心城市的地位。
关键词 广州 城市发展体系 中国 国际比较 实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经济系统及经济结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晓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7,共4页
本文试图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去研究、解释经济,提出经济是由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构成的大系统;经济结构由要素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供需结构——组织和制度结构——运行机制结构构成;经济环境包括自然环... 本文试图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去研究、解释经济,提出经济是由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构成的大系统;经济结构由要素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供需结构——组织和制度结构——运行机制结构构成;经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政治、社会、文化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系统 经济结构 经济环境 经济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税收竞争、贸易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八大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风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1,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税收竞争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证考察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传导机理,发现贸易开放和税收竞争均为推动中国城市群区...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税收竞争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证考察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传导机理,发现贸易开放和税收竞争均为推动中国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税收竞争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珠三角、京津冀和北部湾等城市群税收竞争效应不显著,长三角等五大城市群税收竞争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长效应;税收竞争能够以本地贸易开放水平提升为中介渠道发挥显著的经济增长间接推动效应。因此,要谋划建立与城市群一体化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并合理兼顾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带来的影响。地方政府除了要更加积极地发挥财政政策“总量调控+结构优化”双轮驱动的调控效应外,还应结合城市群一体化战略,先行在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试点,加快研究如何形成有利于优化城市群区域连接性和提升经济集聚水平的减税方案,为探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方案积累经验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税收竞争 区域经济增长 贸易开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经济开放的探索与启示
14
作者 沈贵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1-24,29,共5页
一从1979—1990年历时12年的对外开放,广东经济发展基本上完成了从封闭循环到开放循环的转变,经济外向化程度大大提高:一是外资实际投入在全省社会总资金供给(由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外资投入资金三部构成)中比重迅速提高,由1979年的1.... 一从1979—1990年历时12年的对外开放,广东经济发展基本上完成了从封闭循环到开放循环的转变,经济外向化程度大大提高:一是外资实际投入在全省社会总资金供给(由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外资投入资金三部构成)中比重迅速提高,由1979年的1.2%上升到1989年的8.5%。这不仅反映广东经济发展中解决资金短缺制约出现了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经济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对企业多元化战略及企业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付瑶 尹涛 陈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5-188,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2004-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的存在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有效制衡为公司制定出科学的决策;多元化战略对公... 文章通过分析2004-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的存在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有效制衡为公司制定出科学的决策;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存在差异。就国有企业而言,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不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就民营企业而言,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公司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多元化战略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了吗?——以广东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晓珊 陈旭佳 陈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78,共5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的重要话题。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雄厚的财政收入和资源基础,以往不少文献观点认为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高。文章通过以全国GDP排名首位的广东省作为样本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的重要话题。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雄厚的财政收入和资源基础,以往不少文献观点认为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高。文章通过以全国GDP排名首位的广东省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达地区并不一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反而某些发达地区存在更大程度的不均等,凸显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以及转移支付结构的缺陷。因此,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这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估算与调控路径选择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强 周晓津 《西部论坛》 2014年第2期1-16,共16页
目前,人口大规模跨地区流动是我国大城市人口膨胀的主要推动因素。利用城市市辖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估计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市辖区人口规模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62个;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为例分析... 目前,人口大规模跨地区流动是我国大城市人口膨胀的主要推动因素。利用城市市辖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估计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市辖区人口规模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62个;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为例分析非市场手段调控人口规模的效果及其成本,结果表明以地方政府行政手段为主的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短期内效果明显,但一旦放松调控,城市人口在短期内即迅速回复到其应有的状态;对日本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增长演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人口在不同地区和城市流动的关键因素;对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口演变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由珠三角核心城市流向外围城市主要是伴随着产业转移的人口回流。在市场经济框架下,不能主要以行政手段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而应主要采用市场手段来调控城市人口结构,如产业升级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城市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 城市人口规模调控 城市人口膨胀 城市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 产业转移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车辆路径问题的混合启发式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江 黄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0-353,共4页
针对与城市物流密切相关的双层车辆路径问题(2E-VRP),提出了一种用来求解的混合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利用贪心算法的快速性、蚁群算法的搜索多样性以及邻域搜索算法较强的局部寻优能力来提高求解质量,加速算法的收敛性。把该算法应用于22... 针对与城市物流密切相关的双层车辆路径问题(2E-VRP),提出了一种用来求解的混合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利用贪心算法的快速性、蚁群算法的搜索多样性以及邻域搜索算法较强的局部寻优能力来提高求解质量,加速算法的收敛性。把该算法应用于22个测试算例和3个大规模的算例,并与同类研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启发式算法不仅能保证较高的精确性,而且具有很高的效率;与精确性最高的同类算法相比,虽然在解的质量方面稍逊,但在求解速度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实验结果还显示了构建双层城市物流系统的潜在收益,中转站的设置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显著提高城市物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车辆路径问题 混合启发式算法 城市物流 中转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果均等标准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陈旭佳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11期55-63,共9页
选择效果均等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双变量泰尔指数在区域和城乡维度的空间分解,考察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结果发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不均等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安排,但对供给... 选择效果均等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双变量泰尔指数在区域和城乡维度的空间分解,考察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结果发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不均等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安排,但对供给成本存在的区域城乡差异依然考虑不足。显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策略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财政配置平均化,而要侧重于社会民众公平享受公益性基本文化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机会,所强调的效果均等标准要更具有现实意义,这应作为下一阶段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战略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均等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双变量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产税改革的方案选择及财税效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旭佳 周晓津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3,共8页
对房产持有环节开征房产税具有国际通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房产税改革是新一轮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国内主要城市的房产税改革方案及其财税效应分析表明:采用无差别税率征税方案的优势在于减少征管成本、确保居民纳税义务的公... 对房产持有环节开征房产税具有国际通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房产税改革是新一轮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国内主要城市的房产税改革方案及其财税效应分析表明:采用无差别税率征税方案的优势在于减少征管成本、确保居民纳税义务的公平性,劣势在于造成纳税人税负过重、不利于调节财富分配差距;而按住房面积采用递进税率征税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调节贫富差距、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劣势在于容易被纳税人投机取巧而逃避高税率和监管。权衡利弊,"每人享受一定面积的减免,根据住房面积大小、基于公告价值或评估价值按不同税率征收"的方案,可作为今后房产税改革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税改革 房产税财税效应 无差别税率 递进税率 混合有差别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量能负担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