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矫形外科术后综合康复治疗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海燕 周玉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矫形外科术后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根据康复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矫形外科手术,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实施综合康复... 目的探讨矫形外科术后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根据康复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矫形外科手术,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运动功能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为(54.10±2.89)°、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为(45.21±4.0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39±0.28)°、(2.1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站立、走跑跳评分分别为(33.09±2.29)、(32.47±2.5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79±4.03)、(22.60±3.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形外科术后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综合康复治疗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痉挛型双瘫 脑瘫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技术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唐广泉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悬吊技术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瘫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悬吊技术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瘫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D、E功能区)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悬吊技术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技术 综合康复疗法 儿童 脑瘫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儿童悬吊训练系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悬吊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儿童悬吊训练联合常... 目的探讨儿童悬吊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儿童悬吊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儿童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20 cm宽步道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以及NGF、ET水平。结果训练6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评分、BBS评分、MWS水平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GMFM-88评分(134.52±12.01)分、BBS评分(34.52±5.01)分、MWS(14.74±1.81)m/min均高于对照组的(112.69±11.35)分、(29.69±4.35)分、(11.63±1.70)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两组患儿ADL评分较训练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ADL评分(45.29±5.36)分高于对照组的(40.16±4.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69,P<0.05)。训练6个月后,两组患儿NGF、ET水平均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NGF(45.67±5.02)ng/L高于对照组的(39.89±4.45)ng/L, ET(354.61±43.25)pg/ml低于对照组的(418.45±52.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儿童悬吊训练可更好的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平衡功能,改善患儿日常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训练 痉挛型脑瘫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志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9期190-192,共3页
目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 目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88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88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明显提高高危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感觉统合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