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肉鸽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流行血清型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梁德媚 许学斌 +5 位作者 王伟芳 詹泽强 任行星 林嘉特 廖明 张建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22-3328,共7页
为了解上海市农贸市场肉鸽群体中沙门氏菌流行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于2011—2014年间从上海市各区农贸市场采集肉鸽新鲜粪便样本92份,用XLD平板和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分离疑似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进行生化试验,共获得沙门氏... 为了解上海市农贸市场肉鸽群体中沙门氏菌流行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于2011—2014年间从上海市各区农贸市场采集肉鸽新鲜粪便样本92份,用XLD平板和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分离疑似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进行生化试验,共获得沙门氏菌24株,分离率为26.1%。采用Kauffmann-White法和K-B纸片法对24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1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显示,24株沙门氏菌可分为鼠伤寒(66.7%)、阿贡纳(25.0%)和科瓦利斯(8.3%)3种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有75.0%(18株)的分离株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其中分离株对四环素和磺胺异唑耐药率最高,均达到62.5%,其次为链霉素(58.3%)、萘啶酸(50.0%)、氨苄西林(20.8%)。多重耐药菌株15株(62.5%),耐4种抗菌药物的菌株最多,占16.7%(7株)。另外,分离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噻甲羧肟、亚胺培南、氧氟沙星等5种药物的敏感率为100.0%,对奥格门丁和环丙沙星有12.5%的中介敏感率。本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肉鸽中沙门氏菌的携带率较高,且菌株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这为食品中沙门氏菌的防控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和风险,肉鸽沙门氏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应值得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沙门氏菌 血清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部分地区禽源和猪源沙门菌血清型与耐药性及Ⅰ类整合子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嘉特 任行星 +6 位作者 符颖 王伟芳 詹泽强 张红霞 梁德媚 廖明 张建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了解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2015年从广东省多个养殖场共采集样品126份,分离出沙门菌24株,分离率为19.04%。采用Kauffmann-White法、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Ⅰ类整... 为了解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2015年从广东省多个养殖场共采集样品126份,分离出沙门菌24株,分离率为19.04%。采用Kauffmann-White法、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Ⅰ类整合子检测。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24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种血清型,分别是鼠伤寒沙门菌(14株)、印第安纳沙门菌(8株)、科瓦利斯沙门菌(1株)和阿尔巴尼沙门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四环素(83.33%)、氨苄西林(70.83%)、磺胺异恶唑(70.83%)、萘啶酸(66.67%)、复方新诺明(58.33%)、卡那霉素(54.17%)、阿米卡星(54.17%)、庆大霉素(50.00%)的耐药率较高,有54.17%(13/24)的菌株对8种及8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Ⅰ类整合子检测结果显示,Ⅰ类整合酶阳性率为29.17%(7/24),整合酶阳性菌株中仅有1株扩增到携带耐药基因aadA2的基因盒。上述结果表明,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分离率较高,耐药情况严重,菌株的耐药性与其血清型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耐药性 Ⅰ类整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先打后补”政策应用优势、存在问题与优化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爱荣 叶盛恒 +2 位作者 张健 刘伟明 伍广智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17期83-84,共2页
当前在畜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的现状下,动物防疫工作日渐严峻,原有的动物疫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动物疫病持续增加。为此,农业农村部提出“先打后补”政策以推进强制免疫,保证动物接种疫苗的质量和效果,减少疫苗闲置浪费。该文分析了... 当前在畜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的现状下,动物防疫工作日渐严峻,原有的动物疫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动物疫病持续增加。为此,农业农村部提出“先打后补”政策以推进强制免疫,保证动物接种疫苗的质量和效果,减少疫苗闲置浪费。该文分析了“先打后补”政策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广东省落实和推进“先打后补”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设置准入标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等优化措施,以期促进该政策的更好落实,保证广东省畜牧业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打后补” 政策落实 应用优势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呼吸道传染病防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芳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猪呼吸道传染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病原较多,但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以呼吸系统为主;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临床常见病原;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本类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对本病的防疫要把... 猪呼吸道传染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病原较多,但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以呼吸系统为主;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临床常见病原;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本类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对本病的防疫要把握好环境消毒和降低饲养密度这两道关,同时配合疫苗免疫并加强管理,可防止疫情爆发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传染病 防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泡三氧(O_3)水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杀灭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天成 康桦华 +2 位作者 王伟芳 林万泉 邝元成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6年第3期9-11,共3页
为了检验微纳泡三氧(O3)水(气)农业养殖机产生的臭氧水溶液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杀灭作用,用该机器制备不同浓度的臭氧水,与一定浓度的病毒混合后作用不同时间,测定臭氧水对病毒的杀灭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微纳泡臭氧水溶液与... 为了检验微纳泡三氧(O3)水(气)农业养殖机产生的臭氧水溶液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杀灭作用,用该机器制备不同浓度的臭氧水,与一定浓度的病毒混合后作用不同时间,测定臭氧水对病毒的杀灭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微纳泡臭氧水溶液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作用5 min,当臭氧浓度为9.0、4.5 mg/m L时,可100%杀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当臭氧浓度为4.5 mg/m L时,作用1~5 min,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均100%被杀灭。可见,采用微纳泡三氧(O3)水(气)农业养殖机制备的臭氧水,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泡三氧 臭氧水溶液 猪腹泻病毒 杀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