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20年广州市肺结核死亡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雪秋 刘群 +1 位作者 唐科 吴迪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广州市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广州市全年龄段人群肺结核死亡率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广州市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广州市全年龄段人群肺结核死亡率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广州市20~85岁人群肺结核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广州市2011—2020年报告肺结核死亡患者2144例,年均报告标化死亡率为2.57/10万;男性肺结核标化死亡率为4.19/10万,约为女性标化死亡率(0.96/10万)的4.4倍。10年间广州市肺结核年龄标化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AAPC为-4.15%(95%CI:-6.41%~-1.85%,P=0.003);其中,女性肺结核死亡率下降速度高于男性,AAPC分别为-6.72%(95%CI:-10.38%~-2.92%,P=0.004)和-3.55%(95%CI:-6.19%~-0.85%,P=0.017)。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0~49岁和≥65岁年龄段人群肺结核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7.05%(95%CI:-11.52%~-2.34%,P=0.009)和-3.94%(95%CI:-6.22%~-1.62%,P=0.00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年龄效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结核死亡风险不断上升,≥65岁人群尤为显著,发病率由66~67岁年龄组的2.93/10万增长至84~85岁年龄组的6.10/10万。时期效应显示,肺结核死亡风险随着时期的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从2011—2012年时期组的1.35下降至2019—2020年时期组的0.81。队列效应显示,越晚出生的人群肺结核死亡风险越低,RR值从1926—1927年出生队列的5.91降低至1998—1999年出生队列的0.16。结论:广州市肺结核死亡率总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男性和女性肺结核死亡率差距较大。需重点关注男性和≥6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群,并实施针对性的防控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死亡率 回归分析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0年关于广州市民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基线调查 被引量:14
2
作者 秦鹏哲 李雨波 李泽荣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一般人群有关艾滋病的知、信、行基本情况。方法 抽取广州市 1 4岁以上人群进行无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率为 73 8% ,态度正确率为72 3 % ,对非危险行为判断正确率为 60 ...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一般人群有关艾滋病的知、信、行基本情况。方法 抽取广州市 1 4岁以上人群进行无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率为 73 8% ,态度正确率为72 3 % ,对非危险行为判断正确率为 60 6% ,各类人群对艾滋病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差异。有半数以上的人持有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继续其高危行为的观点。人们期望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均为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主流媒体。结论 广州市一般人群艾滋病总体知识和态度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在日后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9-2000年 广州市民 预防 艾滋病 知识 信念 行为 基线调查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执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梁伯衡 梁会营 +5 位作者 刘维斯 秦鹏哲 冯晶 利耀辉 蒋琴琴 陈思宇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2期124-125,129,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称《条例》)实施半年后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及各类场所执行情况。方法电话回访1200户居民,了解《条例》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类工作场所及公共场所,对禁烟标识张贴、吸烟... 目的了解《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称《条例》)实施半年后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及各类场所执行情况。方法电话回访1200户居民,了解《条例》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类工作场所及公共场所,对禁烟标识张贴、吸烟行为及吸烟痕迹等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并使用AM510便携式防爆智能数字粉尘仪进行30 min PM2.5的浓度测试。结果共调查1023名居民,对《条例》的知晓率为83.48%;43.70%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实施之后广州市公共场所的吸烟现象有所减少,吸烟者中主动减少吸烟量或尝试戒烟等有控烟意识烟民的比例则由43.23%上升为58.33%(χ2=10.69,P=0.001);仅有3.49%的观察点没有张贴禁烟标识,吸烟人数最多的是在食宿场所(61人);全市各类场所的PM2.5浓度中位数为54.00μg/m3,其中交通场所、健身场所和食宿场所高于无吸烟或烟头较少的其他场所(F=2.60,P=0.008)。结论《条例》对广州市控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居民控烟意识逐渐增强,社会支持环境逐步形成,但餐饮场所《条例》执行情况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对场所经营者及管理者开展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控制 法规 PM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弛 邱泉 +2 位作者 栾玉明 黄佩贞 肖青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血压控制达标的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根据海珠区2005年社区诊断资料,于2008年随机抽取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结果38.26...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血压控制达标的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根据海珠区2005年社区诊断资料,于2008年随机抽取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结果38.26%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其中3.59%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34.67%的在高血压前期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加体育活动是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OR=0.60(95%CI:0.38—0.97),P=0.04;腰围值增大是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OR=1.03(95%CI:1.01~1.05),P=0.02。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以健康促进为主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控制 社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大气NO_(2)污染对暴露人群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东杰 杨军 +5 位作者 黄琳 陈素娟 赵文龙 董航 林国帧 王伯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50-3956,共7页
通过收集广州市2011~2015年6种疾病(非意外因素、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日死亡人数、逐日NO_(2)浓度以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探讨了NO_(2)暴露对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相对危... 通过收集广州市2011~2015年6种疾病(非意外因素、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日死亡人数、逐日NO_(2)浓度以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探讨了NO_(2)暴露对不同疾病死亡的影响(相对危险度,RR值)和累积滞后效应,并进一步采用分层分析方法解析了冷季(11月至次年4月)和暖季(5~10月)NO_(2)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表明,NO_(2)影响急促短暂,通常持续4d.当NO_(2)浓度升高10μg/m^(3),在Lag0-4d时,人群非意外死亡人数将上升2.18%(RR=1.0218;95%CI:1.0167,1.0270),在冷季与暖季分别上升2.6%(RR=1.0260;95%CI:1.0191,1.0328)与0.57%(RR=1.0057;95%CI:0.9952,1.01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不同疾病中,NO_(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最大.因而NO_(2)仍然为广州地区人群健康重要的危险因素,需要加强NO_(2)排放的控制与治理,并且加强冷季健康风险预警以保护公共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 逐日死亡人数 健康风险 广义相加模型 季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环境污水中沙门菌耐药性及携带耐药基因分析
6
作者 苏碧慧 杜广泓 +3 位作者 伍小英 何刚 袁俊 谢朝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 探讨广州市环境污水中沙门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广州市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环境污水中分离培养的140株沙门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全基因组测序,通过CARD耐药数据库分析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目的 探讨广州市环境污水中沙门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广州市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环境污水中分离培养的140株沙门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全基因组测序,通过CARD耐药数据库分析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获取相应的耐药基因。结果 试验菌株对氨苄西林、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均达80%以上。多粘菌素E、环丙沙星的中介率较高,达60%以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率高达92.86%。菌株携带多种类型的耐药基因,特别是氨基糖苷类,携带率高达92.68%。结论 广州市环境污水中沙门菌的耐药以及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率整体呈逐渐上升的时间趋势,耐药谱具有多样性,耐药基因等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耐药机制为耐药和多重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水 沙门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居民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状况的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虹 敖彩玲 +2 位作者 周子雯 程金群 甄若楠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6-982,共7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对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s)的知识、态度和行为(the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状况,为今后开展高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382份18~60岁广州市居民关于反式...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对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s)的知识、态度和行为(the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状况,为今后开展高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382份18~60岁广州市居民关于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情况调查的问卷。数据分析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知识得分率54.7%,态度得分率为72.6%,行为得分率为67.8%,KAP总体得分率6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学历、职业、月消费水平对广州市居民TFAs的KAP总分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文化程度、职业、月消费水平均为广州市居民对TFAs的KAP得分总分的影响因素(P均<0.05)。广州市居民对TFAs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社会科普宣传讲座或活动、各种应用软件搜索或推送(如浏览器、小红书、知乎、微信、抖音、快手等)、电视广播,分别占56.3%、48.2%、39.8%,43.9%的居民在购买食品时会关注营养标签。结论广州市居民对于含TFAs食品及营养成分的知晓率较低,态度和行为不成正比。应该结合岭南膳食模式,利用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TFAs营养知识的宣传科普,提高对TFAs食品的知晓率,增强消费者使用营养标签的意识,减少居民对含TFAs食品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KAP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EIR模型定量评估广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晨 杨琳 +2 位作者 钱俊 罗雷 欧春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模拟并比较不同防控措施的干预效果,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考虑动态有效接触率及输入病例的影响,构建LSEIR模型,估计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基本参数,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疫情的影响。结果截至2020年3月17日... 目的模拟并比较不同防控措施的干预效果,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考虑动态有效接触率及输入病例的影响,构建LSEIR模型,估计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基本参数,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疫情的影响。结果截至2020年3月17日,广州共确诊354例,以输入病例为主。LSEIR模型R;为0.94。模拟估计广州综合防控效率约为94%,而若防控效率降低为80%、70%,疫情规模将扩大11.96%、24.73%。若杜绝发病者输入,疫情规模下降29.24%;若使发病者提前4天被发现,疫情规模下降15.83%。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的应急反应时间慢5天,疫情规模扩大29.01%;若快5天,疫情规模下降21.36%。若新冠疫苗接种率为30%、50%、70%时,本地疫情规模将分别下降37.85%、57.70%、76.24%。结论谨防输入,采取有力监控措施,缩短应急反应时间,提高综合防控效率是关键。新冠疫苗的研发和一定的人群接种率是防止新冠传播的最高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EIR模型 干预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8年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流行及血凝素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曹蓝 鲁恩洁 +4 位作者 陈艺韵 马钰 李魁彪 陆剑云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9-904,921,共7页
目的对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为H3N2流感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7年1月-2018年9月流感监测标本进行H3N2病毒检测和分离,并对HA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所监测... 目的对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为H3N2流感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7年1月-2018年9月流感监测标本进行H3N2病毒检测和分离,并对HA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所监测的8 535份标本中,检出H3N2流感阳性标本386份,阳性率为4.52%。对其中16株分离株H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同年度疫苗推荐株A/Hong Kong/4801/2014相比,2017年广州H3N2病毒A 区抗原位点变异频率较高,多发生于140位、144位和150位,其中有7株病毒发生新抗原漂移,变异毒株占比43.75%。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发生在前壁,位于T131K位和T135K(N)位。糖基化位点变异同样多发生于A区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前壁。2017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均位于3C.2a分支,但分支内又进一步进化形成3个不同的小流行分支,包括3C.2a1分支,以及与2016年北京、2017年美国分离株亲缘相近的另外两个小分支。结论 2017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HA蛋白重要氨基酸位点的变异表现遗传多态性,特别是在抗原性上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异。在基因进化上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多分支进化特点。因此有必要密切监测流行毒株的进化趋势,以期及时对疫苗株的匹配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流感病毒 血凝素 基因变异 基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广州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静雯 曾庆 +4 位作者 耿进妹 鲁影 李魁彪 狄飚 谢华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72-878,共7页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广州市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病例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各哨点监测医院的疑似及确诊腹泻病例标本,使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病毒...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广州市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病例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各哨点监测医院的疑似及确诊腹泻病例标本,使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5年内共采集粪便或肛拭子等标本共5364份,检测为阳性的有1583份,阳性率为29.51%;A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1.26%、20.74%;检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混合感染134份,GI和GII混合感染30份。诺如病毒GII型主要在秋冬季高发。轮状病毒全年均可发病,其高发季节为冬春季。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A组轮状病毒阳性者的男女比为1.27∶1,诺如病毒阳性者的男女比1.52∶1,GII.4[P31]型和GII.2[P16]型是诺如病毒最主要的2种基因亚型。A组轮状病毒以G9P[8]型最多,其次分别是G8P[8]、G2P[8]、G3P[8]型,同一病例多重基因型别感染的情况暂未发现。结论广州地区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为秋冬季,轮状病毒则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两种病毒均在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GII.4[P31]型和GII.2[P16]型是诺如病毒最主要的2种基因亚型,轮状病毒以G9P[8]型流行为主,G8P[8]型出现小流行。应加强病毒性腹泻的日常监测,分析该病毒病原谱的变化,做好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病原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监测与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蓝 李魁彪 +7 位作者 陆剑云 陈艺韵 刘艳慧 鲁恩洁 马钰 夏丹 刘文辉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2,119,共7页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重要蛋白突变情况和遗传进化特点。结果广州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同源性差异较大,大部分毒株基因与广东毒株同源性最高,部分毒株基因与河南、内蒙古等地毒株同源性最高。监测到5株病毒为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部分病毒出现了HA蛋白Q226L的突变,提示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α-2, 6Gal受体结合能力增加。HA蛋白和NA蛋白上糖基化位点均有一定的增加和缺失突变。HA、NA和M1蛋白上毒力相关位点均突变增强。M2蛋白均呈现耐药突变,同时监测到2株高致病性突变株出现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遗传进化结果显示,HA基因和NA基因在华南和华东分支均有分布,M1基因进化特点相对复杂,分别与华南地区H9N2、H7N9病毒,及北方地区的H7N9病毒重组。结论 2017年广州地区发现2株对达菲耐药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H7N9禽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不断发生进化重组,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提示高致病性耐药株有向华南以外地区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突变株 耐药 基因变异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部分地区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傅传喜 王大虎 +5 位作者 梁建华 谭慧峰 雷仁宇 林永杰 吴莉萍 李曦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3期1954-1955,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地区本地及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较多的两个区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集中检测脊髓灰质炎和麻疹抗体滴度。结果共调查281名儿童,建证率为84.0%。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低...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地区本地及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较多的两个区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集中检测脊髓灰质炎和麻疹抗体滴度。结果共调查281名儿童,建证率为84.0%。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低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基础5种疫苗的接种率低于本地儿童。除脊髓灰质炎(脊灰)Ⅱ型抗体本地和流动儿童的滴度没有差异外,其他均是本地儿童的抗体滴度高于流动儿童。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父亲职业和月生活费用对5种疫苗的接种率有影响。结论广州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形势严峻,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免疫 流动儿童 儿童保健服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克隆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云万 周勇 +3 位作者 张旭 李晓宁 赵正阳 刘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克隆相关性,明确其基因分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7所医院ICU环境中分离的39株CRAB,采用K-B法测定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 目的了解广州市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克隆相关性,明确其基因分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7所医院ICU环境中分离的39株CRAB,采用K-B法测定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的OXA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CRAB菌株进行克隆多态性分析。结果 39株CRAB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为56.4%,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0%。PCR扩增结果显示,39株(100%)CRAB均携带OXA-51基因,37株(94.9%)携带OXA-23基因,OXA-24和OXA-58基因未检出。PFGE技术显示,其中38株CRAB分为5个克隆群,A群为主要流行克隆;MLST分析结果显示,CRAB的主要流行克隆型为ST195。结论广州市ICU环境中存在携带OXA-23基因的CRAB克隆传播,应加强ICU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由CRAB引起的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克隆相关性 碳青霉烯酶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居民营养标签知信行情况及膳食消费行为调查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伯衡 黄婕 +3 位作者 张玉华 何洁仪 蔡文峰 陈嘉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2-985,共4页
目的了解居民对营养标签的知信行情况及相关膳食消费行为,为开展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广州市11个区拥有固定电话家庭中1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能理解营养标签部分或全部信息者有40.... 目的了解居民对营养标签的知信行情况及相关膳食消费行为,为开展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广州市11个区拥有固定电话家庭中1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能理解营养标签部分或全部信息者有40.5%,50.9%的居民不知道营养标签是否应该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居民获取营养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居民对食品标签关注度最高的是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对营养标签阅读率为21.5%,不看营养标签的主要是因为看不懂,认为营养标签可信或基本可信为44.9%。66.4%的居民表示看了营养标签后可能会影响购买计划。多重对应分析中,关注食品营养标签组中以女性、文化程度高、低年龄、会摄入零食、网购食品及在饮品店购买食品的群体为主;不关注食品营养标签组中则以男性、文化程度低、高年龄、从不吃零食、也不会网购食品及在饮品点购买食品的群体为主。结论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不高,对营养标签的关心、理解和信任度有待提高,不同的食品营养标签关注度中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膳食消费行为的差异,需继续加强对居民的营养教育,并在重点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知识普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标签 膳食消费 电话调查 多重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健 许建雄 +2 位作者 蔡衍珊 黄勇 刘文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740-2742,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27例在广州连续居住5年且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结果:70岁以上年龄组(OR=1.677,95%CI:1.156... 目的:研究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27例在广州连续居住5年且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结果:70岁以上年龄组(OR=1.677,95%CI:1.156~2.434)、脑力劳动者(OR=1.837,95%CI:1.214~2.779)、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者(OR=1.769,95%CI:1.039~3.012)、患慢性病(OR=1.659,95%CI:1.096~2.512)均是肺炎疫苗接种的有利因素。未见每月可支配收入与肺炎疫苗接种有关(OR=1.420,95%CI:0.895~2.251)。结论 :加大对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特征的人群,灵活采取应对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炎疫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医生吸烟及控烟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潘冰莹 刘伟佳 +3 位作者 徐浩峰 罗不凡 王建华 陈健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12期891-894,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生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医生戒烟活动、医生帮助吸烟者戒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询问调查抽中的广州市1级、2级和3级医院的一线临床医生.结果医生的总吸烟率17.3%,现吸烟率...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生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医生戒烟活动、医生帮助吸烟者戒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询问调查抽中的广州市1级、2级和3级医院的一线临床医生.结果医生的总吸烟率17.3%,现吸烟率为15.2%,其中40~岁年龄段现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现吸烟率25.9%,女性无人吸烟,影响现吸烟率的主要是男性吸烟者;1、2级医院现吸烟率明显高于3级医院.80.4%的医生赞成医生应该为病人树立不吸烟榜样,52.7%的医生赞成或不反对医生应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并希望了解更多吸烟和控烟有关知识.结论有必要在医生中开展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戒烟知识和方法培训,令医生自己减少吸烟,并使医生更主动地、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戒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吸烟 控烟 调查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新伟 杨霞 +6 位作者 蒋力云 沈纪川 谢华萍 李向忠 伍业健 刘于飞 高国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初步了解广州市社区食物中毒事件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在2003年10月至12月期间,从5个不同流行现场,采集急性期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76份,用RT-PCR对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扩增,将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 【目的】初步了解广州市社区食物中毒事件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在2003年10月至12月期间,从5个不同流行现场,采集急性期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76份,用RT-PCR对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扩增,将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76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36份,阳性率为47.37%。从5个流行现场获得5个代表株,分别为DX1106、PY1106、HM1121、PY1202和HD1219,其中DX1106与PY1202的序列完全一致,而其他毒株间的序列同源性在35%~85%之间。系统发生树分析发现5个代表株都属于GⅡ组诺如病毒,但分属于不同的基因型。其中DX1106与PY1202株属于GⅡ-3型,HM1121和HD1219株属于GⅡ-4型,PY1106株介于GⅡ-6、7、8型之间,尚不能确定型别。【结论】广州市存在诺如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优势株为GⅡ组,但其基因型别存在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食物中毒 分子流行病学 系统发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20年广州市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智强 刘伟 +4 位作者 胡文穗 侯建荣 孙丽丽 吴雪霁 刘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1-806,共6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2020年广州市0~14岁儿童肺结核发病报告数据,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同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发病率趋势分析。结果共报告0~14岁儿童肺... 目的分析广州市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2020年广州市0~14岁儿童肺结核发病报告数据,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同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发病率趋势分析。结果共报告0~14岁儿童肺结核1397例,占全人口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的0.66%,报告发病率由2006年的7.31/10万降至2020年的2.90/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3.90%(AAPC=-3.90,95%CI:-5.64~-2.13),男性年均下降速度(AAPC=-4.74,95%CI:-6.77~-2.66,P<0.01)较女性年均下降速度(AAPC=-2.86,95%CI:-4.78~-0.91,P<0.01)更快;城区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年均下降4.14%(AAPC=-4.14,95%CI:-5.99~-2.24,P<0.01),农村儿童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β=-0.02,t=1.00,P=0.34),但总体报告发生率略低于城区儿童;0~2岁组和10~14岁组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生率相对较高,除10~14岁组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其他年龄组儿童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广州市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村儿童以及10~14岁组儿童下降趋势不明显,需重点加强此类儿童结核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儿童 流行特征 Joinpoint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鼠形动物肠道产ESBL大肠埃希菌分布及病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建敏 侯水平 +4 位作者 张晶 陶霞 白志军 吴新伟 周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1-565,571,共6页
目的获得鼠形动物肠道产ESBL大肠埃希菌分布特征、菌型特点及相关耐药机制。方法2016年9月-11月,在广州市城区内某居民区捕捉鼠形动物。从鼠形动物肠道内容物中分离耐头孢噻肟大肠埃希菌并进行产ESBL表型确认实验。Vitek2 compact进行产... 目的获得鼠形动物肠道产ESBL大肠埃希菌分布特征、菌型特点及相关耐药机制。方法2016年9月-11月,在广州市城区内某居民区捕捉鼠形动物。从鼠形动物肠道内容物中分离耐头孢噻肟大肠埃希菌并进行产ESBL表型确认实验。Vitek2 compact进行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抗生素敏感实验。PCR检测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CTX-M、TEM、SHV和OXA等ESBL基因,并测序鉴定CTX-M亚型。对CTX-M大肠埃希菌进行MLST和PFGE分析。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23只,包括57只黄胸鼠、54只褐家鼠、11只臭鼩鼱和1只黑毛鼠。分离到35株耐头孢噻肟大肠埃希菌,经表型确认实验证实全部是产ESBL菌株,检出率为28.5%(35/123)。35株产ESBL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很高,分别为100%(35/35)、91.4%(32/35)、97.1%(34/35)、100%(35/35)、100%(35/35)、88.6%(31/35)、80%(28/35)和74.3%(26/35)。35株菌一共检出CTX-M耐药基因37个,有2株菌各携带2种CTX-M耐药基因,其中bla ctx-m-7923株,bla ctx-m-556株,bla ctx-m-1234株,bla ctx-m-152株,bla ctx-m-65和bla ctx-m-27各1株。MLST结果发现鼠形动物肠道分离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具有遗传多样性,无优势克隆。结论鼠形动物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很高,产ESBL耐药机制主要是菌株携带CTX-M型基因。本研究检出的几种CTX-M型ESBL基因也见于人临床或健康人群菌株。MLST和PFGE的结果发现产ESBL大肠埃希菌具有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鼠型动物是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重要储存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产超广谱beta内酰胺酶 CTX-M耐药基因 MLS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2015年禽类市场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蓝 陈艺韵 +7 位作者 鲁恩洁 苏文哲 刘静雯 陈宗遒 陆剑云 刘艳慧 马钰 李魁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8期8-12,共5页
为了解2015年广州市禽类市场的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科学制定人感染禽源流感病毒的防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对2015年广州市12个区部分禽类市场的3 447份样本进行了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的A型禽流感病毒和H9亚型... 为了解2015年广州市禽类市场的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科学制定人感染禽源流感病毒的防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对2015年广州市12个区部分禽类市场的3 447份样本进行了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的A型禽流感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2.56%和6.24%。1月份为A型和H9亚型禽流感阳性率最高的月份,阳性率分别为23.94%和14.73%。从化区的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4.48%),黄埔区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14.76%)。不同类型样品中,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砧板、刀具类(15.16%),最低为冰鲜生鲜(7.78%)。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笼具(8.25%),最低为置物台面(2.84%)。结果表明:广州市禽类市场冬春季节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全市各区禽类市场普遍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禽类交易各环节中,宰杀和饲养环节的污染最为严重。建议在加强活禽交易市场全面清洗消毒的基础上,对不同季节、不同交易环节,采取差异化的和基于风险的消毒、监测措施,以降低人通过禽类市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市场 禽流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