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河粉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分析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幸芳 梁兰兰 +1 位作者 陈欣荣 余小敏 《粮油食品科技》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对广州市11家持有卫生许可证的湿河粉生产厂家进行了12个月的连续调查,对132份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仅58.3%的样品未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当二氧化硫残留量大于0.01g/kg时,湿河粉会有比较明显的异味,严重影响产... 对广州市11家持有卫生许可证的湿河粉生产厂家进行了12个月的连续调查,对132份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仅58.3%的样品未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当二氧化硫残留量大于0.01g/kg时,湿河粉会有比较明显的异味,严重影响产品的感官风味。二氧化硫残留量与环境温、湿度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湿河粉的食品安全状况值得担忧,应严格限制其二氧化硫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河粉 二氧化硫残留量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淀粉晶体特性对湿米粉质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梁兰兰 吴军辉 +2 位作者 幸芳 陈威 陈嘉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共5页
采用8种不同产地、混合品种以及不同储存时间的早籼稻米制备湿米粉,采用质构仪测定湿米粉的硬度、咀嚼性、最大剪切力和黏性,并采用感官评价法评价湿米粉的感官品质,同时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籼米淀粉的晶体特性,对湿米粉质构... 采用8种不同产地、混合品种以及不同储存时间的早籼稻米制备湿米粉,采用质构仪测定湿米粉的硬度、咀嚼性、最大剪切力和黏性,并采用感官评价法评价湿米粉的感官品质,同时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籼米淀粉的晶体特性,对湿米粉质构特性和晶体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述8种湿米粉在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上均有明显差异,但是湿米粉质构特性(硬度、咀嚼性、抗剪切力以及黏性)与米粉直链淀粉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湿米粉硬度、咀嚼性和黏性与早籼米淀粉结晶度、相对结晶度以及锐锋强度比值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但是湿米粉最大剪切力与早籼米淀粉23°2θ角的锐锋强度比值显著负相关(r=-0.716,P<0.05),这为根据早籼米淀粉晶体特性预测湿米粉的品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米粉 质构 晶体特性 X射线衍射光谱 品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入境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二龙 袁慕云 +6 位作者 邓建英 幸芳 吕英姿 蒋原 薛峰 邵景东 许龙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2-216,共5页
对出入境动物源性食品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了解其序列型分布特点及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提取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选择其7个管家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测序。... 对出入境动物源性食品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了解其序列型分布特点及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提取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选择其7个管家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截成标准序列的长度后上传到MLST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获得7个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谱和序列分型编码,并将结果采用不加权算术平均组对(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s,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89株单增李斯特菌共获得51个STs,其中26个为新获得的STs(STnew1-STnew26);数量最多的5个STs为ST8(9.0%),ST121(9.0%)、ST7(5.6%)、ST87(5.6%)及新发现的STnew3(7.8%);其中ST456、ST34、ST343、ST19、ST517、ST201、ST98、ST330和ST73为在国内首次获得。采用UPGMA算法得到的进化树可将89株菌株分为3大类群,分类的结果与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学家系分类结果一致。MLST结果对了解出入境动物源性食品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的亲缘关系及流行病学溯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