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干眼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祁晓红 黎敏莹 韦晓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干眼症发生与视力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初中,自制问卷调查学生3 572名,同时现场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三项检... 目的:探讨广州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干眼症发生与视力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初中,自制问卷调查学生3 572名,同时现场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三项检查,采用SPSS19.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3 572名7 144眼对象中,视力不良总体人数为764名1 447眼,按眼数计算总体视力不良率为20.25%,其中小学视力不良率为14.08%,初中视力不良率为29.51%,初中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小学(P<0.05);干眼症总体人数为424例848眼,总体干眼症发生率为11.87%,其中小学干眼症发生率为5.14%,初中干眼症发生率为21.96%,初中干眼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学(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每天做作业时间1~3h及>3h、眼与书本距离<30cm,躺着看书、每天看电视玩电脑手机时间1~3h及>3h、干眼症和营养状况(肥胖和消瘦)是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OR=3.862、1.164、1.210、1.212、1.315、1.319、3.040、1.110、1.057、1.141)。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多,其中干眼症是广州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视力不良 中小学生 城乡结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实施病案管理的现状及改良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炳垣 林海桥 +1 位作者 陈玉兰 张镇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期139-140,共2页
医院进行病案管理能有效地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情况,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便医院管理层对医务人员和医疗工作进行管理。但现阶段医院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病案管理人才,管理模式也相对滞后。医院应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 医院进行病案管理能有效地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情况,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便医院管理层对医务人员和医疗工作进行管理。但现阶段医院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病案管理人才,管理模式也相对滞后。医院应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病案管理人才,制定一套有效的病案管理体系,提高病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病案管理 现状 改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42例分析
3
作者 梁结环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S1期29-30,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MI患病率日渐增多,基层医院在救治AMI中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42例,现回顾临床资料如下。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肌钙蛋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
4
作者 陈春凤 章超 洪宝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58-60,共3页
目的 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应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 10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牙周维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 目的 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应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 10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牙周维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治疗满意度、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LI(0.83±0.21)、SBI(1.32±0.27)、CAL(3.46±0.62)mm、PD(2.92±0.63)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0.34)、(2.44±0.40)、(4.54±0.57)mm、(4.98±0.6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牙周炎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8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3,P<0.05)。结论 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联合应用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复发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基础治疗 牙周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三种给药途径对老年性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围术期指标及静脉血栓的影响
5
作者 熊廷亮 周杏波 +2 位作者 邓黛丽 康正阳 王得全 《北方药学》 2024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三种给药途径对老年性粗隆间骨折行PFNAⅡ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骨科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三组,所有患者都行PFNAⅡ内固定术,A组为...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三种给药途径对老年性粗隆间骨折行PFNAⅡ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骨科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三组,所有患者都行PFNAⅡ内固定术,A组为术前静脉注射组,B组为术中局部注射组,C组为联合注射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术中隐性出血量、显性出血量、总失血量。比较三组的输血率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1d及术后3d,联合注射组患者的HGB水平均高于静脉注射组和局部注射组(P<0.05);联合注射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静脉注射组和局部注射组(P<0.05);术后输血率A组(26.09%)、B组(22.73%)均高于C组(12.77%)(P<0.05),A、B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A组(13.04%)、B组(11.36%)均高于C组(12.13%)(P<0.05),A、B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给药途径采用联合注射,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减少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改善机体血红蛋白水平,并降低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氨甲环酸 围手术期失血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石症术后不良反应多中心联合调查分析 被引量:65
6
作者 刘京山 荣万水 +11 位作者 邓勇 刘衍民 乔铁 周望先 胡乃海 李志东 贺宪 胡海 孙文生 杨玉龙 张阳德 张宝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了解胆囊切除术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术式的术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6月11所医院对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对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 目的了解胆囊切除术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术式的术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6月11所医院对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对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次调查实际随访病例10449例,其中胆囊切除术6750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3699例。保胆取石手术的胆囊结石复发率9.76%,复发时间多为术后6~36个月;胆囊切除术组中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发生率11.50%,肝外胆管损伤发生率0.61%,胆汁漏发生率1.90%,术后肠梗阻发生率2.01%,肝外胆管结石发生率5.67%,结肠癌发生率0.84%,术后腹泻发生率12.19%,反流性胃炎发生率5.72%,反流性食道炎发生率3.84%,均明显高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组(P<0.01)。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作为一种新的术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胆囊切除性手术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处理起来复杂,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且患者产生的影响深远,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胆囊切除术 保胆手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在保胆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乔铁 张阳德 +6 位作者 张宝善 冯禹阳 王兴强 王小锋 黄万潮 黄海仪 马瑞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为了准确了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胆囊、胆囊壁的病理变化,探讨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6月~11月,自主研发CHiAO(桥牌)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专利号:ZL200920005583.1),实施保胆取石(息肉)手术39例... 目的为了准确了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胆囊、胆囊壁的病理变化,探讨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6月~11月,自主研发CHiAO(桥牌)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专利号:ZL200920005583.1),实施保胆取石(息肉)手术39例。术中依据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的检查结果,用取石网、小结石吸取箱清除胆囊腔内结石、泥沙洋结石、胆泥;用推、挤、压、撕、撑、冲、吸7种手法清除胆囊黏膜下结石;对于息肉,根据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检查所显示胆囊黏膜的完整性、胆囊壁各层次的变化、息肉的形态等信息,判定息肉的性质并决定治疗方案,良性者保留胆囊,切除息肉。取4mm×5mm胆囊组织、胆汁、结石、息肉送去做相关检查。结果 39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min,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4d。单发结石6例,多发33例,数目1~80颗,直径2~34mm。合并胆囊息肉12例,直径1~1.5mm,数目1~20粒;黏膜下结石13例438窝,占33.33%,每例3~108窝。术中超声检查结石取净率100%。随访1~6个月,无特殊不适。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体表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号率100%。结论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是一种新设备,为保胆取石技术及胆囊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平台。对手术中准确了解胆囊结石(息肉)患者胆囊壁各层次的变化有重要意义。用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进行保胆取石(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内镜 超声内镜 胆囊息肉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乳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妮 郭海科 +3 位作者 金海鹰 郭月珍 陈开恩 李慧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180例180眼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排除术前有眼内手术史、葡萄膜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角膜白斑,...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180例180眼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排除术前有眼内手术史、葡萄膜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角膜白斑,术后出现严重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90例)术后立即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g,连续服用2wk;对照组(90例)患者不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观察两组术后1,7d;1,3,6,12mo的视力及黄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7d;1,3,6,12mo的视力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12例发生黄斑囊样水肿,对照组术后26例发生黄斑囊样水肿,研究组发生黄斑水肿几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28.9%,P<0.01)。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视神经视网膜缺血和缺氧状态,减少黄斑中心凹周围毛细血管渗漏,预防黄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胶囊 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超声胆道镜在胆囊息肉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乔铁 张阳德 +5 位作者 冯禹阳 王兴强 王小锋 马瑞红 蔡洪英 黄海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胆道镜诊断与治疗胆囊息肉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6~11月期间,采用自主研发的CHiAO(桥牌)三通道硬质胆道镜与微型超声探头等设备组成超声胆道镜,实施保留胆囊、切除胆囊息肉手术16例。术中根据超声胆道镜检查所显示胆囊黏膜... 目的探讨超声胆道镜诊断与治疗胆囊息肉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6~11月期间,采用自主研发的CHiAO(桥牌)三通道硬质胆道镜与微型超声探头等设备组成超声胆道镜,实施保留胆囊、切除胆囊息肉手术16例。术中根据超声胆道镜检查所显示胆囊黏膜的完整性、胆囊壁各层次的变化、息肉的形态等信息,判定息肉的性质并决定治疗方案,良性者保留胆囊,切除息肉。息肉及胆囊壁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16例手术均成功,过程顺利,无1例并发症出现,术中发现:单发息肉6例,多发10例;单纯息肉者5例,合并结石者11例;腺瘤1例,非瘤性15例,16例均为良性,病理符合率100%。结论超声胆道镜是一种新设备,对准确了解息肉的形态、结构、性质以及胆囊壁各层次的变化有重要意义,为胆囊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平台。用超声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 超声胆道镜 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力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妮 郭海科 +3 位作者 金海鹰 郭月珍 陈开恩 李慧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2,18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380例(380眼)手术顺利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排除术前有眼内手术史、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角膜白斑者,以...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380例(380眼)手术顺利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排除术前有眼内手术史、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角膜白斑者,以及术后出现严重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患者,分为研究组190例(190眼)和对照组190例(190眼)。研究组术后立即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g,每天3次,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视力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均值分别为0.45、0.62、0.78、0.81、0.83、0.86,明显高于对照组0.25、0.37、0.43、0.52、0.61、0.66,研究组各时间点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研究组术后7d矫正视力均值为0.62,对照组术后6个月视力均值为0.61,研究组矫正视力恢复到较好水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神经视网膜缺血和缺氧状态,具有提高视力、较快恢复良好视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胶囊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内镜领域的“医工贸结合”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铁 谢景夏 +2 位作者 黄万潮 何群芝 张阳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前,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逾八成被跨国公司垄断[1-2],高端医用内镜设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使得我国医疗器械的价格居高不下,加剧了百姓看病贵,也阻碍了中国内镜医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为此,2007~2008年我们专门调研和走访了江浙一带的4... 目前,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逾八成被跨国公司垄断[1-2],高端医用内镜设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使得我国医疗器械的价格居高不下,加剧了百姓看病贵,也阻碍了中国内镜医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为此,2007~2008年我们专门调研和走访了江浙一带的40多家内镜制造企业和30多家内镜经销商,又先后拜访了30多名国内著名内镜专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内企业与临床医生两者之间存在着莫大隔阂与相互不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工程 贸易 医学发展 内镜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针内关穴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林连枝 梁镇忠 陈嘉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2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指针内关穴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指针内关穴治疗组(B组)、针刺内关穴治疗组(C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A组),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目的:观察指针内关穴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指针内关穴治疗组(B组)、针刺内关穴治疗组(C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A组),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舒降之)心绞痛发作时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指针内关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用拇指指针双侧内关穴。针刺内关穴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组上应用针刺双侧内关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随访其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B组(87.5%)和C组(90.0%)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病情稳定。结论:指针内关穴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可靠,病情稳定,简单易学,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内关穴 冠心病 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外科手术为主的3种不同方式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三贵 乔铁 +6 位作者 刘衍民 田晓 叶锡银 李挺山 罗小兵 马瑞红 江志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3种不同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对比分析多项指标,评价3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233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制定的人选标准,共分成3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50例,对照Ⅰ组91例,对照Ⅱ组92例。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 目的探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3种不同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对比分析多项指标,评价3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233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制定的人选标准,共分成3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50例,对照Ⅰ组91例,对照Ⅱ组92例。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行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术,对照Ⅱ组在对照Ⅰ组基础上,术后第2日起加用自制的中药利胆护胆汤。3组术后均给予消炎、对症治疗,术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临床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漏、胆总管损伤、反流性胃炎食管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等10项指标。结果 LC组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均未发现胆总管损伤且在手术时间上没差异。但在手术出血量、胆漏、术后患者的消化功能、反流性食管炎、胆总管结石发生率5个指标上,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优于LC;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2年后,对照Ⅱ组的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胆囊结石复发率优于对照Ⅰ组。结论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其手术出血量、术后消化道症状和并发症较LC少。术后加用中药护胆治疗,能降低胆囊结石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保胆 中药 利胆护胆 胆囊结石 复发 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超声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丽萍 包金鼎 +4 位作者 陈芳 萧丽红 乔铁 黄万潮 张阳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超声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估。方法回顾该科2009年10月~2010年1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例,采用微型超声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微型超声宫腔镜发现宫内膜息肉、宫颈管息肉2... 目的探讨微型超声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估。方法回顾该科2009年10月~2010年1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例,采用微型超声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微型超声宫腔镜发现宫内膜息肉、宫颈管息肉21例,黏膜下肌瘤4例,壁间肌瘤2例,胚物残留2例,宫腔粘连后宫腔积血1例。结论微型超声宫腔镜将B超和宫腔镜有机结合,弥补了2种单项检查的不足和局限性,可减少宫内病变的漏诊率,并可了解宫内病变与肌层的关系,更加准确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超声宫腔镜检查及治疗 宫腔镜检查 B超检查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55
15
作者 何群芝 王兴强 +1 位作者 乔铁 王小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收集普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胆囊并胆管结石患者14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对照组71例采用常规开服手术取...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收集普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胆囊并胆管结石患者14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对照组71例采用常规开服手术取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7.39±9.47)min、术中出血量(21.42±6.93)mL,均少于对照组(123.53±19.31)rain和(78.36±12.15)mL;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8.17±7.35)h、住院天数(6.37±4.17)d,均少于对照组(71.24±6.1)h和(14.62±6.58)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7%),低于对照组(35.2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机体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道吻合及重建技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志华 吴思锋 刘小彭 《现代医院》 2020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中膀胱尿道吻合及重建技术对降低吻合口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行LRP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行膀胱颈及前列腺尖部精准游离,经筋膜内分离保留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中膀胱尿道吻合及重建技术对降低吻合口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行LRP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行膀胱颈及前列腺尖部精准游离,经筋膜内分离保留前列腺尖部“帽状”结构,膀胱颈及尿道精细吻合,分期高患者行膀胱颈前后壁重建,观察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吻合口尿漏、吻合口狭窄及排尿情况。结果27例患者手术时间114~189 min(平均142.2 min),出血量200~650 mL(平均420 mL),无直肠损伤,术后无引流液48 h内拔除引流管,7~10 d拔除尿管。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吻合口尿漏,吻合口狭窄1例(3.7%),无肿瘤复发,术后病理分期:pT2期19例,pT3期8例;切缘阳性0例。术后拔除尿管即刻控尿15例(55.56%),术后1个月恢复控尿8例(29.63%),术后3个月恢复控尿3例(11.11%),术后6个月恢复控尿1例(3.7%),无永久性尿失禁。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行膀胱颈及尿道精准吻合及膀胱颈重建可有效降低术后尿漏、吻合口狭窄及尿失禁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膀胱尿道吻合术 膀胱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Henry入路缝合旋前方肌对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斌 康正阳 +1 位作者 魏世坤 熊廷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改良Henry入路手术治疗中是否缝合旋前方肌对术后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改良Henry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20例,按照缝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术中缝合组112例,...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改良Henry入路手术治疗中是否缝合旋前方肌对术后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改良Henry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20例,按照缝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术中缝合组112例,男35例,女77例;年龄37~65(48.5±7.4)岁;骨折AO分型,B型46例,C型66例;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后将切开旋前方肌予以缝合。不缝合组108例,男32例,女76例;年龄34~67(47.6±7.8)岁;骨折AO分型B型41例,C型67例;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后对切开旋前方肌不予缝合,原位铺于钢板表面。分别于术后6周、6个月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旋前、旋后、掌倾、背伸),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22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8(8.5±1.3)个月。术后6周,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术中缝合组VAS评分(2.6±1.2)分,与不缝合组(5.8±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DASH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enry入路缝合旋前方肌在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上肢功能近期无明显优势,但术中缝合旋前方肌能减少早期术后疼痛,建议术中应缝合旋前方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旋前方肌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皱襞的异常存在对取石保胆术后胆囊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海仪 马瑞红 +2 位作者 乔铁 黄丽蓉 齐昀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皱襞的异常存在对胆囊结石患者取石保胆术后胆囊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随访观察221例在该院普外科接受取石保胆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分别于术前12 h、术后6个月及1年观察胆囊形态、胆囊内有无异常皱襞、胆囊腔... 目的探讨胆囊皱襞的异常存在对胆囊结石患者取石保胆术后胆囊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随访观察221例在该院普外科接受取石保胆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分别于术前12 h、术后6个月及1年观察胆囊形态、胆囊内有无异常皱襞、胆囊腔内情况,以及术后不同时间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221例胆囊结石患者中131例胆囊内无异常皱襞,90例有异常皱襞。1取石保胆术后半年复查:胆囊内有异常皱襞组胆囊沉积物发生率为55.6%,高于胆囊内无异常皱襞组(29%)(P=0.00)。2术后1年:同一组研究对象,胆囊内有异常皱襞组胆囊沉积物发生率(34.4%)与胆囊内无异常皱襞组(29%)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39)。3经服用硫酸镁等利胆药物后,术后1年与术后半年相比,胆囊内有异常皱襞组胆囊沉积物发生率降低(P=0.004),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P=0.036)。结论胆囊皱襞的异常存在是胆囊沉积物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经服用硫酸镁等利胆药物后,沉积物能明显减少,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胆囊结石 取石保胆手术 沉积物 胆囊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无痛分娩时机初产妇的妊娠及新生儿结局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章霞 胡玉明 侯小艳 《现代医院》 2021年第7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无痛分娩时机初产妇的妊娠及新生儿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8例初产妇,均给予无痛分娩,根据不同无痛分娩时机分为对照组(活跃期:宫口扩张≥3 cm,n=48)和观察组(潜伏期:宫口扩张<3 cm,n=60)。比... 目的研究不同无痛分娩时机初产妇的妊娠及新生儿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8例初产妇,均给予无痛分娩,根据不同无痛分娩时机分为对照组(活跃期:宫口扩张≥3 cm,n=48)和观察组(潜伏期:宫口扩张<3 cm,n=60)。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临床指标,分析两组用药前后VAS疼痛评分及分娩1 min、5 min后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PCA用药量、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VAS评分较用药前降低(P<0.05),分娩5 min后新生儿Apgar评分较分娩1 min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5 min后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剖宫产及阴道助产发生率分别为75.00%、20.00%、5.00%,较对照组的68.75%、20.83%、10.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64%,较对照组的12.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无痛分娩时机对初产妇均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且未对妊娠结局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但于宫口扩张<3 cm时选择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更明确,可结合初产妇实际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无痛分娩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时机 初产妇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对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群芝 乔铁 +1 位作者 王兴强 王小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对比分析,以提高对RAP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273例R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手术治疗组(手术组)以及内镜治疗组(内镜组),...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对比分析,以提高对RAP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273例R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手术治疗组(手术组)以及内镜治疗组(内镜组),随访治疗效果,并对各组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AP的主要病因包括胆道结石30.40%,其次为酒精性因素26.01%,高脂血症18.32%等,所有患者RAP平均复发(1.71±0.96)次,距初次发作时间为(20.67±9.61)个月,3年内复发201例,复发率73.63%。3组的治愈好转率差异无显著性。内镜组随访期内复发12例,复发率为13.04%,手术组随访期内复发19例,复发率为17.59%,两组复发情况与术前3年内复发情况(内镜组复发率73.91%,手术组复发率74.07%)比较显著下降(P〈0.01);药物组随访期内复发39例,复发率为53.42%,与术前3年内复发率72.60%比较有所下降(P〈0.05)。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同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能显著降低RAP的复发(P〈0.01)。结论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可有效减少其复发;内镜治疗、内镜下诊断和介入治疗是微创及疗效确切的手段,能显著地减少RAP的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内镜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