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对复杂性肾结石行微创PCNL的术前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亮 谭理连 +5 位作者 梁锦发 曾万文 陈汉威 黄益 李沛杰 陈丽颜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在复杂性肾结石微创PCNL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复杂性肾结石行微创PCNL患者80例分2组:实验组40例,常规术前检查外,加作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检查;对照组40例,术前只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在复杂性肾结石微创PCNL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复杂性肾结石行微创PCNL患者80例分2组:实验组40例,常规术前检查外,加作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检查;对照组40例,术前只进行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5±30)min、(100±30)min,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82.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5%;结论 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能较好显示结石与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的解剖关系,对缩短复杂性肾结石微创手术时间、提高清除率和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 PCN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例广州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T基因突变频率的检测
2
作者 陈俊文 冯锦辉 +3 位作者 江惠燕 马胜生 李琳 陈盛强 《现代医院》 2012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T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150例广州地区健康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T基因进行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地区间的分析比较。结果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C野...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T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150例广州地区健康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T基因进行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地区间的分析比较。结果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C野生型纯合子频率为78.67%,C/T杂合子频率为19.33%,T/T突变型纯合子频率为2.0%,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0.116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一般实验室检测及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地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区汉族人 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T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谢杏苗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1期92-94,共3页
为提供群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于2009年8月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所有政府公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必须实用国... 为提供群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于2009年8月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所有政府公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必须实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部分,是公众公平享用健康权的必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袁春辉 傅燕媚 +1 位作者 陈锦铭 龙定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7期239-241,248,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与实验组(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耗时、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血清CR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胃肠道功能Ⅰ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62.50% VS 53.13%),P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选择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胆囊切除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尿路造影对复杂性肾结石行PCNL的术前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梁锦发 黄益 +4 位作者 陈汉威 李耀国 郭冬梅 李亮 廖凤颜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技术在复杂性肾结石PCNL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复杂性肾结石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30例,术前行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进行图像重组,根据结石空间分布关系设计并建立PCNL通道进行腔内碎石取石术)和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技术在复杂性肾结石PCNL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复杂性肾结石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30例,术前行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进行图像重组,根据结石空间分布关系设计并建立PCNL通道进行腔内碎石取石术)和对照组(30例。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治疗而术前只进行B超、IVP等常规检查,未行CT尿路造影检查)。结果:60例手术均获成功。实验组手术时间(82±32)min,术中出血量(88±42)mL,结石残留率为6.7%;对照组手术时间(142±40)min,术中出血量(101±51)mL,结石残留率为19.5%;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以及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尿路造影能够清晰显示复杂性肾结石与肾动脉等重要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结构,有助于PCNL通道设计,提高了复杂性肾结石PCNL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CT尿路造影 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冯雪梅 董金涛 +1 位作者 冯锦辉 陈盛强 《现代医院》 2012年第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00例儿童哮喘及100例正常儿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结果儿童哮喘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 C/C、T/C、T/T表型频率...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00例儿童哮喘及100例正常儿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结果儿童哮喘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 C/C、T/C、T/T表型频率分别为:0.230 0、0.480 0、0.290 0,对照组分别为0.220 0、0.470 0、0.310 0;儿童哮喘组TGF-β1+869C、TGF-β1+869 T基因频率分别为:0.470 0、0.530 0,对照组分别为:0.455 0、0.545 0;TGF-β1+869T/C各种基因型频率在儿童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T/C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息肉352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黎俊勇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胃镜及病理确诊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年龄胃息肉检出率以及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胃息肉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年龄<45岁、≥45岁胃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58%和7.35%(P<0.05)...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胃镜及病理确诊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年龄胃息肉检出率以及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胃息肉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年龄<45岁、≥45岁胃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58%和7.35%(P<0.05);与<45岁比较,≥45岁患者胃底、胃体、胃窦息肉检出率较高(P<0.05),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的检出率较高(P均<0.01);男、女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88%和4.74%(P<0.05)。无痛胃镜胃息肉检出率高于普通胃镜(P<0.05)。结论胃息肉多见于女性、中老年人,无痛胃镜能提高胃息肉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胃镜检查 病理学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郑木周 尹转甜 +2 位作者 唐芬英 梁梦娜 李桂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2329-233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接受择期剖宫产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双层的方式进行缝合,而对照组则采用单层的方式进行缝合,采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 目的探讨超声在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接受择期剖宫产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双层的方式进行缝合,而对照组则采用单层的方式进行缝合,采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具体观察在术后5天、42天、3个月、6个月的子宫切口瘢痕愈合厚度,评估子宫复旧情况,为临床优化选择剖宫产切口缝合方式提供依据。结果研究组患者剖宫产术后42天发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8,P<0.05)。研究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42天发生子宫复旧不良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1,P<0.05)。结论使用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简便,直观、无创伤、可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 切口 愈合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查早期胃癌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本仲 李亮 +1 位作者 莫家彬 曾炳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760-176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为探索对象,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诊断正确率为62.50%,对胃体癌诊断正确率为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为探索对象,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诊断正确率为62.50%,对胃体癌诊断正确率为90.91%,对胃窦癌诊断正确率为50.00%,对贲门癌诊断正确率为55.56%;对隆起型(Ⅰ型)胃癌诊断正确率为92.31%,对表浅型(Ⅱ型)诊断正确率为47.50%,对凹陷型(Ⅲ型)诊断正确率为70.0%。同时多层螺旋CT对胃癌患者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分别为60.32%、52.94%、39.68%。结论多层螺旋CT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大有较大的帮助,对临床的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荣真 刘德祥 +1 位作者 曾炳恬 陈钜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18-2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应用于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已确诊食管癌患者95例,所有患者分别予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准确性和灵敏度均为100.0%;95例患者中,颈段病变11例,胸上段、... 目的对比分析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应用于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已确诊食管癌患者95例,所有患者分别予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准确性和灵敏度均为100.0%;95例患者中,颈段病变11例,胸上段、中断和下段病变分别为25例、40例和14例,腹段病变5例;病变长度≤3 cm 35例,3~5 cm 30例,5~10 cm 30例;腺癌25例,鳞状上皮癌70例;X线钡餐造影在癌变部位黏膜损坏、功能性分型诊断中占有较好优势,CT检查对病变部位管壁、管腔浸润程度和癌变转移、周围侵袭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对临床分期、指导手术等方面意义十分重要。结论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分别具有各自优势,两者联合使用对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学价值极高,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钡餐造影 CT检查 食管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黎俊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我院内镜室行胃镜检查的215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普通胃镜组(1293例),采用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行口腔咽喉部麻醉;无...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我院内镜室行胃镜检查的215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普通胃镜组(1293例),采用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行口腔咽喉部麻醉;无痛胃镜组(863例),采用丙泊酚单一药物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对胃镜检查成功率、慢性胃炎患者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小息肉检出率、检查中不适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无痛胃镜组与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异常发生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痛胃镜组检查中不适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组(P<0.01),无痛胃镜组操作时间比普通胃镜组明显缩短(P<0.05),小息肉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普通胃镜组(P<0.05)。结论两种胃镜检查方法均安全可靠,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痛苦更小、耐受性更好、安全性及有效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普通胃镜 临床研究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小肠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梁荣真 刘德祥 +1 位作者 李亮 曾炳恬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1期182-185,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小肠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小肠肠梗阻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及16排螺旋CT扫描,对CT扫描后数据进行薄层重...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小肠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小肠肠梗阻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及16排螺旋CT扫描,对CT扫描后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重建。结果 CT扫描结果显示31例患者CT轴位及MPR重建图像上可显现较为清晰的影像特征,患者肠管呈节段性扩张。低位梗阻者13例,高位梗阻者21例,CT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94.12%)显著高于X线平片(44.12%)(χ^2=19.91,P〈0.05)。CT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8.26%,其中肿瘤性肠梗阻11例(11/11),粘连性肠梗阻9例(9/12),肠套叠4例(4/5),腹内疝1例,肠系膜扭转1例,胆石性肠梗阻2例,外伤后肠梗阻1例,血运性肠梗阻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可较为清晰准确的显示小肠梗阻的存在、部位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梗阻 多层螺旋CT 后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治疗慢性胃炎43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丽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96-96,99,共2页
目的:分析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取于2009年6~11月在我院治疗的43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温胃和健脾等补阳方法治疗。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作对照组,给予洛赛克(奥... 目的:分析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取于2009年6~11月在我院治疗的43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温胃和健脾等补阳方法治疗。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作对照组,给予洛赛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临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有效率为64.4%,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胃散寒的方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 温胃健脾 补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素梅 郑木周 黄建雄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180-182,188,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方法应用常规超声检查方法及VTQ技术对2013年6月~2015年8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就诊并超声科检查的750例患者共75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测评估,并对照病...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方法应用常规超声检查方法及VTQ技术对2013年6月~2015年8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就诊并超声科检查的750例患者共75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测评估,并对照病理及细胞穿刺学检查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对比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分别为82.4%、76.7%、79.8%。甲状腺恶性结节SWV值2.12~9.00m/s,平均(4.55±2.20)m/s,良性结节SWV值1.03~2.68m/s,平均(2.03±0.36)m/s;甲状腺恶性结节SWV高于良性结节。当SWV截值=2.45m/s,VTQ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分别为86.8%、84.8%、85.0%。对于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常规超声为0.792,与VTQ相比明显较低(VTQ为0.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P〈0.05)。结论VTQ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高于常规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声触诊组织量化 甲状腺结节 敏感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染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实践及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淑贞 周红英 《北方药学》 2017年第7期186-187,共2页
目的: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实践与体会。方法:精选临床药师查房、会诊的典型病例,对其干预的治疗建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选择、用药剂量调整、多重耐药菌诊治、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 目的: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实践与体会。方法:精选临床药师查房、会诊的典型病例,对其干预的治疗建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选择、用药剂量调整、多重耐药菌诊治、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查房与会诊,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药学的影响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锦铭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9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78例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小肠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78例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小肠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结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疗效与安全性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切口甲级以下愈合、阴囊或阴唇血肿、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内复发、随访12个月内侧疝发生率分别为0、5.13%、2.56%、5.13%、2.56%,均低于常规组的15.38%、20.51%、15.38%、20.51%、15.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益,最大程度降低手术操作对于患者的负面损伤,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部分小肠切除术 修补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联合通脉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杏苗 《现代医院》 2016年第8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氟伐他汀联合通脉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接受氟伐他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氟伐他汀联合通脉颗粒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探讨两... 目的观察分析氟伐他汀联合通脉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接受氟伐他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氟伐他汀联合通脉颗粒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探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4.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血脂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氟伐他汀联合通脉颗粒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氟伐他汀 通脉颗粒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肺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燕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肺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硫酸沙丁胺醇,100~200μg/d,2次/d;异丙托溴铵,40~80μg/次,2次/d。治疗组45例补肾益肺... [目的]观察补肾益肺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硫酸沙丁胺醇,100~200μg/d,2次/d;异丙托溴铵,40~80μg/次,2次/d。治疗组45例补肾益肺健脾汤(肉苁蓉6g,冬虫夏草2g,党参10g,灵芝6g,白术10g,熟地6g,麦冬、补骨脂各10g,陈皮6g,五味子10g,胡桃肉研末另冲6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分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Ig G、Ig A、Ig M、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8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临床控制10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肺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缓解期 哮症 补肾益肺健脾汤 硫酸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IG G IG A IG M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部局部推拿结合常规推拿治疗急性期颈型颈椎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日强 林燕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5期207-20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评价胸锁乳突肌部局部推拿结合常规推拿治疗急性期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颈型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评价胸锁乳突肌部局部推拿结合常规推拿治疗急性期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颈型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45例,进行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有患者59例,进行胸锁乳突肌部局部推拿结合常规推拿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包括治疗总有效率、疼痛VAS评分和颈椎病功能障碍指数NDI等内容,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要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颈椎病功能障碍指数NDI,组内比较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更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的常规推拿治疗相比,胸锁乳突肌部局部推拿结合常规推拿治疗急性期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更优,在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减少颈椎病功能障碍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部 局部推拿 常规推拿 急性期颈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3279基因多态性与成人牙周炎的关系
20
作者 杨伟珍 邝桂星 +1 位作者 苏丹 陈盛强 《现代医院》 2015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行Foxp3-3279基因分型,探讨Foxp3-3279基因与牙周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技术为50例无亲缘关系的牙周炎患者和103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Foxp3-3279基因分型。结果 Foxp3-3279位点CC、CA、AA三种基...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行Foxp3-3279基因分型,探讨Foxp3-3279基因与牙周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技术为50例无亲缘关系的牙周炎患者和103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Foxp3-3279基因分型。结果 Foxp3-3279位点CC、CA、AA三种基因型频率在牙周炎患者中分别为74%,24%和2%;在正常对照中分别为72.82%,24.27%和2.91%。Foxp3-3279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牙周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oxp3-327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Foxp3-3279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