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谢有彩 植妙演 +1 位作者 冯金葵 张小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7期77-79,88,共4页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的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结果,分析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预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有关机构及部门如何制定对策,预防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的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结果,分析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预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有关机构及部门如何制定对策,预防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乳腺检查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番禺区大石街1428名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的知信行现状,回收有效问卷1420份。结果受调查者对乳腺癌的12项危险因素平均知晓率为42.25%,乳腺癌的5项征兆的平均知晓率为41.06%;对乳腺癌预防的3项态度调查,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平均占89.74%,不一定及不同意的平均占10.26%;乳腺彩超或X线检查中从未检查的13.73%,定期检查的18.31%,乳腺自检中从未自检的37.75%、定期自检的仅0.99%;乳腺癌患病率为0.14%,其他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和乳腺囊肿为主,患病率依次为29.44%、6.55%。结论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对乳腺癌预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低,约10%对乳腺癌预防持消极态度,乳腺定期检查率低,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有效防控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患病率 预防 知信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护理需求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植妙演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X期156-157,共2页
对116例社区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临床资料及护理操作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社区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情况。社区护士中医辩证施护应用较多,主要包括用药指导、生活起居指导、膳食指导、情志调护以及康复指导等。社区中医护理... 对116例社区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临床资料及护理操作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社区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情况。社区护士中医辩证施护应用较多,主要包括用药指导、生活起居指导、膳食指导、情志调护以及康复指导等。社区中医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需要通过积极的对策,提高社区中医护理服务的应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护理 需求及应用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18
3
作者 廖路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258-259,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糖尿病并发症发...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社区糖尿病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力学刺激对三维培养软骨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建文 张姝江 +3 位作者 董伟强 李波 陈艺 李立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4期11-12,15,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三维多孔支架环境里动态循环压力刺激对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兔软骨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于1.5 cm×0.5 cm×0.5 cm聚乳酸多孔(polylactic acid,PLA)支架,培养5 d后,施加0.5、1、2 N的正弦动态循环压力,频率0.... 目的探讨在三维多孔支架环境里动态循环压力刺激对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兔软骨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于1.5 cm×0.5 cm×0.5 cm聚乳酸多孔(polylactic acid,PLA)支架,培养5 d后,施加0.5、1、2 N的正弦动态循环压力,频率0.017 Hz,加压8 h,以无压力组(0 N)作为对照。标本做扫描电镜及组织学切片染色,观察细胞数量、形态及排列的变化。结果在三维PLA多孔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到,动态压力组细胞的增殖比无压力组更多,排列也更加有序;动态压力为2 N的时候,细胞增殖、形态比1、0.5 N及无压力组更好,贴附细胞计数与1、0.5 N及无压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循环压力对于三维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有促进增殖和有序排列的作用,但何种强度的压力更适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动态压力 三维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评价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咽部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原彩琼 黎坤境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0期1481-1483,1485,共4页
目的探索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法在评估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咽部功能变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 目的探索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法在评估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咽部功能变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通过吞咽造影评估与数字化测量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咽收缩率(PCR)与咽收缩时间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PCR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PCR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咽收缩持续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咽收缩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技术可有效评估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咽部功能变化,可作为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卒中 吞咽障碍 球囊扩张术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朝旭 李旭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究脂蛋白a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脑卒中患者86例,其中脑出血40例,脑梗死患者46例,另选择院内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各组脂蛋白a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目的探究脂蛋白a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脑卒中患者86例,其中脑出血40例,脑梗死患者46例,另选择院内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各组脂蛋白a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予以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脂蛋白a以及同型半胱氨酸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脂蛋白a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组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单一指标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蛋白a与同型半胱氨酸是脑卒中的有效预测因子,可以作为脑卒中的诊断、预后指标,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单一检测高,检测效果优于单一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肾功能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春华 吴祥钺 植妙演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129-131,16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肾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1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受试者各项生化指标,根据UACR[尿微量白蛋白(MAU)...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肾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1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受试者各项生化指标,根据UACR[尿微量白蛋白(MAU)与尿肌酐(UCR)的比值]分为MAU阳性组(UACR=30~300mg/g)和MAU阴性组(UACR<30mg/g)。结果 MAU阳性组24h舒张压(DBP)、24h收缩压(SBP)-标准差(SD)显著高于MAU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24h SBP-SD、昼间SBP-SD、昼间DBP-SD与BPV呈负相关(P<0.05),24h DBP-SD、夜间SBP-SD、夜间DBP-SD与BPV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24h SBP-SD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4h SBP-SD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尿微量白蛋白 肾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