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儿童及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肥胖指标诊断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瑞娟 苏喆 +7 位作者 赵喆 孔卫乾 麦艳君 佘文 黎巨成 曾智勇 黄淑贤 黄志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8-722,共5页
目的:研究广州市6~18岁人群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的分布特征,在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提出6~18岁人群WC和WHtR的适宜界值。方法: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广州市15 000名6~18岁儿童及青少年身高、体质量... 目的:研究广州市6~18岁人群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的分布特征,在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提出6~18岁人群WC和WHtR的适宜界值。方法: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广州市15 000名6~18岁儿童及青少年身高、体质量、WC及其相关代谢指征数据(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探索预测心血管疾病的WC和WHtR的最佳界值点。结果:当WC百分比达到P85时,WHtR达到0.48时,空腹血糖、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建议将中国儿童青少年WC的第85百分位值,WHtR 0.48作为预测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增加的适宜界值。WC和WHtR作为相对简单的检查方法,能很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建议列入学生体检的常规测量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腰围 腰围身高比 适宜界值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骨相关细胞铁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婧 程璐璐 +2 位作者 何金花 姜珊 朱铎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7,共6页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高血糖环境及其导致的器官损伤和有害物质积累可以引起骨质量下降。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其特点是与细胞铁浓度有关的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质膜破坏。2型糖尿病环境下的骨相...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高血糖环境及其导致的器官损伤和有害物质积累可以引起骨质量下降。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其特点是与细胞铁浓度有关的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质膜破坏。2型糖尿病环境下的骨相关细胞被发现倾向于发生铁死亡从而导致骨质疏松,而调节骨相关细胞铁死亡则有望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起到治疗作用。笔者拟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骨相关细胞铁死亡的起因及特点进行综述,从而为明确2型糖尿病诱发骨质疏松的可能原因和靶向相关细胞铁死亡以缓解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角度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铁死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痛中心模式下不同到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1
3
作者 陈国钦 张稳柱 +4 位作者 李健豪 梁嘉永 梁伟杰 王大宇 宋明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在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模式下不同到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IM)患者的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在胸痛中心运行前后18个月收治的诊断STEIM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364例,根据患者到医院... 目的:探讨在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模式下不同到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IM)患者的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在胸痛中心运行前后18个月收治的诊断STEIM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364例,根据患者到医院的方式不同,将364例患者分为首诊PCI医院患者197例和首诊非PCI医院患者167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胸痛中心运行前后首诊PCI医院患者分为绿色通道组91例,胸痛中心组106例;首诊非PCI医院患者分为常规转诊组71例,胸痛中心转诊组96例。比较各组患者总缺血时间、发病-首次医疗接触(S-FMC)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球囊扩张(D2B)时间,并对总缺血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常规转诊组比较,胸痛中心转诊组患者的总缺血时间[325(236,1185)min vs 367(214,1 340)min,P<0.05]、FMC2B时间[115(82,227)min vs 149(94,483)min,P<0.05]、D2B时间[69(35,195)min vs 105(55,260)min,P<0.05]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胸痛中心转诊组比较,首诊PCI医院患者的总缺血时间[283(168,873)min vs 325(236,1185)min,P<0.05]、FMC2B时间[78(45,265)min vs 115(82,227)min,P<0.05]进一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影响总缺血时间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学历(β=-0.117,P=0.047)、60min内可到达PCI医院(β=-0.243,P=0.000)、首诊PCI医院(β=-0.175,P=0.000)是总缺血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能够缩短转诊的STEMI患者的FMC2B时间;但胸痛患者若能在60 min到达PCI医院,则尽快到PCI医院首诊是最好的就诊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总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三甲医院2012—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小燕 冼翠尧 +2 位作者 王法霞 周卫红 刘香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对2012—2015年某基层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 7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对2012—2015年某基层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 725例,2012—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00%、4.77%、3.93%、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0.56%,33.82%,32.84%,3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3.00%),其次为手术部位(16.43%);年龄≥65岁、慢性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病),免疫缺陷(白细胞<1.5×109/L)、昏迷、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应加强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感染部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8
5
作者 樊景辉 张文洁 +1 位作者 苏健芬 陈颖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6期29-31,共3页
基层医院以承担本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工作为首要任务,以临床工作为主,科研工作开展相对较少,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存在较大问题。针对基层医院伦理委员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独立性欠缺、规章制度不完善、人员组成及... 基层医院以承担本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工作为首要任务,以临床工作为主,科研工作开展相对较少,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存在较大问题。针对基层医院伦理委员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独立性欠缺、规章制度不完善、人员组成及审查不规范以及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管等问题,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和功能定位,在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组建全面合理代表性强的伦理委员会以及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等方面提出比较科学可行的对策,为基层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伦理委员会 规范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吸取栓术与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俊臣 曹文英 +3 位作者 罗燕君 何婉仪 朱真真 彭志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比较抽吸取栓术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脑前循环栓塞且接受急诊取栓手术治疗的病例,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抽吸取栓组(40例)和抽吸结合支架取... 目的比较抽吸取栓术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脑前循环栓塞且接受急诊取栓手术治疗的病例,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抽吸取栓组(40例)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64例)。比较两组NIHSS评分、良好预后率(mRS评分≤2分),取栓后血管再通率(mTICI评分≥2b),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术前较术后、术前较出院NIHSS评分变化,以及出院时、90 d良好预后率,抽吸取栓组显著优于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两组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前循环脑栓塞患者,抽吸取栓术相较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术可能具有更好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及预后,两者在血管再通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取栓 抽吸结合支架取栓 前循环 脑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反义核酸抑制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效果的差异 被引量:9
7
作者 蒋建伟 吴风云 +3 位作者 何金花 廖晓莉 王威 吴志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比较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致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合成靶向Bcl-2、Bcl-xl... 目的比较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致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合成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的反义核酸和随机序列反义核酸(randomolig odeoxynucleotide,RODN),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细胞,WST法检测相同浓度的5种ASOs对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致凋亡作用。结果 Bcl-2、Bcl-xl、Mcl-1、Bcl-w、A1等5种ASOs中,不论是对细胞增殖抑制还是致凋亡作用,均以Bcl-xlASO、Mcl-1ASO的作用效果较好。结论在Bcl-2、Bcl-xl、Mcl-1、Bcl-w、A1等5种ASOs中,Bcl-xlASO、Mcl-1ASO可明显抑制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BCL-2 BCL-XL MCL-1 增殖 凋亡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与晚发双相障碍I型稳定期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婵娟 周婷 +5 位作者 老帼慧 李烜 林鄞 关力杰 邓文皓 曹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研究早发和晚发的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纳入首次发病年龄≤21岁(早发组94例)和≥35岁(晚发组41例)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分别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35名(分别设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早发和晚发的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纳入首次发病年龄≤21岁(早发组94例)和≥35岁(晚发组41例)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分别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35名(分别设为对照组1共94名和对照组2共41名),均予以7个经典的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注意力/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等。结果早发组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A时间、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和c2、言语流畅性、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modified,WCST)分类数、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以及汉诺塔测验(tower of Hanoi,TOH)总分、完成任务数、计划时间和执行时间共14个指标的成绩较对照组1差(均P<0.05),其中言语流畅性、TMT-A时间、TMT-B时间和TOH执行时间的差异效应量均大于0.4;与对照组2比较,晚发组的TMT-A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c2和总分、WCST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以及TOH总分、完成任务数共9个指标成绩较差(均P<0.05),仅TOH两个指标的效应量大于0.4。结论早发和晚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仍存在多个维度的认知损害,前者的损害可能更广泛、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I型 早发 晚发 稳定期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对5-FU、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景红 张鹏 +3 位作者 陈庆 刘萍莉 王莉 蒋建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5-FU、顺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水飞蓟宾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其细胞核形态...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5-FU、顺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水飞蓟宾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其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采用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观察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水飞蓟宾对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随着水飞蓟宾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48 h的IC50为195.38μmol/L;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表明随着水飞蓟宾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克隆形成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细胞核固缩、边聚、裂解等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存在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和降解;150μmol/L的水飞蓟宾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化疗药物(5-FU,DDP)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48h,可提高HepG2细胞对这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敏倍数分别为39.63和21.54倍。结论:水飞蓟宾通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并提高HepG2细胞对5-FU,DD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等二氧化碳高通气过程中膈肌功能和中枢驱动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允 李寅环 +4 位作者 罗裕文 肖锐 黄锦伦 王凯 陈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等二氧化碳高通气(MIV)过程中膈肌功能和呼吸中枢驱动的影响。方法 47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n=12)、沙丁胺醇组(n=13)、异丙托溴铵组(n=10)和联合组(沙... 目的探讨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等二氧化碳高通气(MIV)过程中膈肌功能和呼吸中枢驱动的影响。方法 47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n=12)、沙丁胺醇组(n=13)、异丙托溴铵组(n=10)和联合组(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n=12)。所有患者在基础状态下进行3 min MIV,并按组别吸入安慰剂400μg,或沙丁胺醇400μg,或异丙托溴胺80μg,或沙丁胺醇400μg和异丙托溴胺80μg,30 min后再进行3 min MIV。连续监测并计算MIV过程中膈肌功能和中枢驱动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MIV过程中,在基础状态下的4组患者膈肌肌电均方根(RMS)呈线性增加,跨膈压(Pdi)、分钟通气量(VE)、通气-中枢偶联(VE/RMS)均呈线性下降(P均<0.05)。吸入药物后,沙丁胺醇组、异丙托溴铵组和联合组各项测量指标较前均有改善(P均<0.05);与安慰剂组比较,其余3组在同一时间段的RMS、呼吸困难评分(Borg score)均降低,Pdi、VE、VE/RMS均增加;与单药吸入比较,联合组同一时间段的VE/RMS显著增高(P均<0.05)。△Borg与△Pdi、△VE、△RMS、△VE/RMS均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改善COPD患者MIV过程中膈肌疲劳状态,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中枢驱动,提高通气-中枢偶联,从而缓解呼吸困难症状;联合用药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舒张剂 呼吸中枢驱动 等二氧化碳高通气 膈肌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活性单体PP-26抑制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家劲 王娟娟 +4 位作者 张鹏 王莉 王国才 蒋建伟 王跃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探讨重楼活性单体PP-26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重楼单体PP-26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重楼活性单体PP-26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重楼单体PP-26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P-26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相关蛋白以及Akt和ER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肝LO2细胞相比,重楼单体PP-26能显著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随着PP-26浓度的增加,细胞克隆形成逐渐减少,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PP-26作用后,细胞阻滞于G1期;PP-26作用细胞24 h后,CDK4、CDK6表达下降,P15、cyclin D1表达增加;不同浓度PP-26作用后,细胞晚期凋亡率增加,随浓度增加有上升趋势;PP-26作用细胞24 h后,线粒体相关凋亡信号通路蛋白Caspase-9、Caspase-3表达下降,PARP切割条带增加,细胞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 L减少,p-Akt和p-ERK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重楼活性单体PP-26通过上调p15促进结肠癌SW620细胞阻滞于G1期,通过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及ERK信号通路,活化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结肠癌 SW620 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鹏 林晨 +4 位作者 张晓凯 李宝霞 谭丹丹 王莉 蒋建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及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去甲斑蝥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e,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改变,膜连蛋白-异硫氰...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及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去甲斑蝥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e,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改变,膜连蛋白-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去甲斑蝥素作用MGC-803细胞后,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去甲斑蝥素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48 h和72 h的IC_(50)浓度分别为69.92μmol/L和31.27μmol/L;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去甲斑蝥素的浓度增加,细胞克隆逐渐减少;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去甲斑蝥素浓度的增加,胃癌MGC-803细胞出现明显G2/M期阻滞;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作用后,出现明显的凋亡细胞群;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去甲斑蝥素处理组细胞的Bcl-2蛋白家族中抗凋亡蛋白Bcl-2、Bcl-xL、Mcl-1表达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基本不变。Casepase-9、Caspase-3活化降解,PARP蛋白出现切割条带。结论:去甲斑蝥素能够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生长,使细胞周期抑制在G2/M期,并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胃癌MGC-803细胞 增殖抑制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联合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机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宝霞 张鹏 +4 位作者 杨雨虹 孟润莎 刘付仟 王莉 蒋建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探讨其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人正常肝L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20,IC50;采用IC20浓度的水飞蓟...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探讨其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人正常肝L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20,IC50;采用IC20浓度的水飞蓟宾联合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观察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水飞蓟宾单独或联合5-FU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碘化丙锭(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水飞蓟宾对胃癌MGC-80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弱.水飞蓟宾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48 h的IC20、IC50浓度分别为144.6、214.7μmol/L;水飞蓟宾与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联合作用于MGC-803细胞48 h,可提高MGC-803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增敏5.73倍.流式结果显示,无论是单独使用水飞蓟宾、5-氟尿嘧啶还是水飞蓟宾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都能使细胞抑制在G0/G1期和出现凋亡细胞群;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水飞蓟宾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能使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5表达升高,CDK6表达下降,Bcl-2蛋白家族中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基本不变,Casepase-9,Caspase-3活化降解.结论:水飞蓟宾提高胃癌MGC-803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水飞蓟宾在联合5-FU之后能够使MGC-803细胞抑制在G0/G1期,并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使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5-氟尿嘧啶 MGC-803细胞 SW1990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吴媛媛 闵瑜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2-994,998,共4页
目的:探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23例自愿参加本研究;1周内对所有病例应用WMFT和Fugl-Meyer量表中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进行2... 目的:探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23例自愿参加本研究;1周内对所有病例应用WMFT和Fugl-Meyer量表中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进行2次评定。将WMFT结果与U-FMA作相关性检验来验证WMFT的效度;对2次WMFT结果作相关性分析来测试WMFT的重复测量信度。结果:WMFT总分和U-FMA总分的高度相关(r=0.922、0.929,P<0.001)。WMFT各项内容的时间中位数和等级均数的2次重复测试结果高度相关,其组间相关系数ICC=0.989、0.997,组内相关系数ICC=0.980、0.991。结论: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上肢功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效度 信度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218靶向调控LASP1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邱瑜 黄建平 +3 位作者 周勤仙 王欢 石回刚 何金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探讨人微小RNA-218(Homo sapiens microRNA-218,hsa-miR-218)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hsa-miR-218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miR-218,并将pmiR-218感染至HeLa细胞,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数量的变化,WST-8法检... 目的:探讨人微小RNA-218(Homo sapiens microRNA-218,hsa-miR-218)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hsa-miR-218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miR-218,并将pmiR-218感染至HeLa细胞,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数量的变化,WST-8法检测细胞活力,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验证miR-218与LIM和SH3蛋白1(LASP1)的相互结合作用,real-time PCR检测LAS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AS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miR-218。pmiR-218转染HeLa细胞72 h后HeLa细胞存活数量为176±9,对HeLa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具有时间效应关系,较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萤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克隆LASP1-3’UTR的质粒与miR-218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引起萤光素酶活性的减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转染pmiR-218后,miR-218表达水平增加;过表达miR-128能下调LASP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pmiR-218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时间-效应关系,其机制可能是miR-218通过靶向结合LASP1的3’UTR,从而下调其在HeLa细胞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微小RNA-218 LIM和SH3蛋白1 宫颈癌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红痰咳液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伟 陈守强 +2 位作者 王檀 许鸿燕 杨忠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27-2329,共3页
目的:观察橘红痰咳液治疗感冒后咳嗽(寒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其用药剂量。方法:选取符合感冒后咳嗽标准的病例共24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120例。结果:咳嗽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低剂量组夜间咳嗽和日间咳嗽的总有... 目的:观察橘红痰咳液治疗感冒后咳嗽(寒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其用药剂量。方法:选取符合感冒后咳嗽标准的病例共24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120例。结果:咳嗽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低剂量组夜间咳嗽和日间咳嗽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9%和88.98%;高剂量组夜间咳嗽和日间咳嗽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2%和94.92%。咯痰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低剂量组痰量总有效率为89.09%,痰的性状总有效率为89.09%,咯痰难度总有效率为91.96%;高剂量组痰量总有效率为94.44%,痰的性状总有效率为91.67%,咯痰难度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不同剂量的橘红痰咳液治疗感冒后咳嗽(寒咳)的疗效均较好,高剂量组在保证高疗效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低剂量组则兼具了疗效与安全性,可为橘红痰咳液儿童剂型的开发提供了安全性和疗效性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红痰咳液 感冒后咳嗽 疗效 安全性 用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3提高白血病K562细胞对熊果酸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之虎 农朝赞 +4 位作者 农少云 郭凌霄 李育敏 何金花 韦仕喻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9-972,共4页
目的研究miR-203影响白血病K562细胞对熊果酸的敏感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203的真核表达载体PmiR-203转染K562细胞。MTT法检测单纯使用PmiR-203、熊果酸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 目的研究miR-203影响白血病K562细胞对熊果酸的敏感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203的真核表达载体PmiR-203转染K562细胞。MTT法检测单纯使用PmiR-203、熊果酸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cr/ab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熊果酸与PmiR-203联合使用后,IC50从44.3μmol·L-1降低到30.7μmol·L-1,敏感性提高到单纯使用熊果酸的1.55倍。PmiR-203联合熊果酸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PmiR-203组细胞内bcr/abl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PmiR-203可通过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白血病作用,与熊果酸联合使用可提高白血病K562细胞对熊果酸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3 熊果酸 白血病K562细胞 BCR ABL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抗高糖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美姬 梁伟杰 +4 位作者 李健豪 郑东诞 兰军 陈景福 廖新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7-1665,共9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nicorandil,Nic)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通路对抗高糖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方法应用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蛋白质免疫印迹...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nicorandil,Nic)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通路对抗高糖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方法应用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NF-κB、COX-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Hoechst 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凋亡细胞数量;罗丹明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35 mmol·L^(-1)葡萄糖(高糖,HG)作用H9c2心肌细胞24 h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存活率。在HG作用前,应用20~100μmol·L^(-1)Nic预处理60 min或50μmol·L^(-1)Nic预处理30~120 min均可明显对抗HG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HG可上调心肌细胞磷酸化(p)-NF-κB p65和COX-2的表达,50μmol·L^(-1)Nic预处理心肌细胞60 min能抑制HG诱导的p-NF-κB p65和COX-2表达的上调。此外,HG作用心肌细胞24 h可引起明显的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使培养液中LDH活性、ROS生成、凋亡细胞数量、cleaved caspase-3表达、MMP丢失及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分泌均增加;在HG作用前,应用50μmol·L^(-1)Nic预处理心肌细胞60 min或应用100μmol·L^(-1)PDTC(NF-κB抑制剂)或10μmol·L^(-1)NS-398(COX-2抑制剂)和HG共处理心肌细胞24 h能明显拮抗HG引起的上述损伤和炎症反应。结论 Nic通过抑制NF-κB/COX-2通路对抗HG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核因子-ΚB 环氧化酶-2 高糖 心肌细胞 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HGF/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严广东 李自成 +3 位作者 李健豪 张在勇 赵善隽 张稳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8-663,共6页
目的: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恶化较非糖尿病者更为明显。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是否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HGF/c-Met)信号通路... 目的: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恶化较非糖尿病者更为明显。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是否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HGF/c-Me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经链脲霉素(STZ,65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对糖尿病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AMI大鼠模型,术后存活3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AMI对照组(n=16)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16,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并在糖尿病大鼠中设假手术组(n=11),术后24 h予以灌胃给药。2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心肌细胞凋亡、HGF和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1)AMI对照组心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HGF及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2)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AMI对照组(P<0.05),心功能、HGF及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AMI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HGF/c-Met信号通路在AMI后会激活,阿托伐他汀的上述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进一步增强HGF/cMe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肝细胞生长因子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诱导的大鼠急性痛觉过敏和脊髓炎性反应有关 被引量:3
20
作者 常路 叶芳 +3 位作者 舒海华 李桥波 杨琳 黄文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索芬太尼诱导的急性痛觉过敏模型中,大鼠脊髓促炎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分为2组(n=32),实验组(Fentanyl组)皮下注射芬太尼60μg/Kg共4次,每次间隔15 min,对照组(Normal saline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4次。于注... 【目的】探索芬太尼诱导的急性痛觉过敏模型中,大鼠脊髓促炎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分为2组(n=32),实验组(Fentanyl组)皮下注射芬太尼60μg/Kg共4次,每次间隔15 min,对照组(Normal saline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4次。于注射前1 d(D-1)、注射后1、2、3、4 h及1~5 d对各组大鼠进行压尾机械伤害阈值(Tail flick threshold,TFT)和足底热伤害潜时(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两项疼痛行为学测试。注射前1 d,注射后4 h及1~4 d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处死,取腰段脊髓,以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NF-κB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GE2、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大鼠行为学(TFT和PWL)及脊髓NF-κBp65、PGE2、IL-1β,TNF-α分子水平与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大鼠注射后1h TFT及PWL值升高至最高水平(高于基础水平),随后下降,在注射后第1天降低至最低水平(低于基础水平),随后上升,在第3天恢复至基础水平;脊髓NF-κB、PGE2、IL-1β,TNF-α在注射后4 h、1及2 d表达升高,IL-6在注射后4 h及1 d表达升高。【结论】急性皮下注射芬太尼可引起大鼠的热及机械痛觉过敏和脊髓促炎症因子的升高,且行为学及分子学的改变在时间上平行,提示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和脊髓炎性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痛觉过敏 脊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