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电梯液压系统及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英杰 武星军 +3 位作者 徐兵 王伟雄 宋月超 王新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7,43,共7页
液压电梯相比曳引式电梯具有高的功率质量比和良好的可靠性,适合中低层建筑。但是液压电梯主控阀结构较复杂,系统安装、调试及日常维修保养的技术要求较高,某种程度上影响其广泛应用。介绍现有的几种典型的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液压电梯相比曳引式电梯具有高的功率质量比和良好的可靠性,适合中低层建筑。但是液压电梯主控阀结构较复杂,系统安装、调试及日常维修保养的技术要求较高,某种程度上影响其广泛应用。介绍现有的几种典型的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主控阀结构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其定期检验的液压主控阀压力设定、流量特性、防沉降功能等参数的检测方法和评判准则。该研究有利于技术人员加深对液压电梯的认识,以促进其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电梯 主控阀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率修正的电梯系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国华 李刚 +2 位作者 王新华 王新华 刘英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4,共6页
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提高电梯风险评价精度,从电梯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2方面出发,在统计、分析运行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改造/重大维修、使用、管理、检验等电梯全寿命周期内的8个环节为主要指... 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提高电梯风险评价精度,从电梯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2方面出发,在统计、分析运行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改造/重大维修、使用、管理、检验等电梯全寿命周期内的8个环节为主要指标,建立风险评价影响因素体系及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基于故障率修正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估电梯系统风险,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等级划分准则。运用风险评价方法对广州某大厦电梯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故障率修正系数的引入有利于实现电梯系统风险动态评价,采取加强维保、使用、管理环节以及应急处理等措施能够明显降低电梯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系统 故障率修正 风险 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伺服驱动机械手运动轨迹跟踪控制误差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鸿儒 刘益标 陈均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7-430,435,共5页
针对液压伺服驱动机械手运动轨迹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引用改进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对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创建了机械手运动机构平面简图,推导出机械手末端执行器运动的几何关系式,阐述了伺服阀控制工作原理,给出了压力和流量控制方程式.... 针对液压伺服驱动机械手运动轨迹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引用改进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对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创建了机械手运动机构平面简图,推导出机械手末端执行器运动的几何关系式,阐述了伺服阀控制工作原理,给出了压力和流量控制方程式.采用改进粒子算法优化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给出了机械手液压驱动控制的在线控制流程图.结合具体实例,将初始参数输入到Matlab软件中进行轨迹误差仿真,并与PID控制误差进行比较.误差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神经网络PID控制,产生的最大误差为3.3×10^(-2) m,误差波动程度较小;采用PID控制,产生的最大误差为6.7×10^(-2) m,误差波动程度较大,机械手液压伺服驱动采用改进神经网络PID控制,能够提高机械手运动轨迹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液压伺服驱动 改进粒子群算法 神经网络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1451智能传感器多传感信息自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廷东 黄国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针对多传感信息耦合问题,基于IEEE1451标准,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多传感信息自校正模型。模型根据传感元件输出信号额定特征,从信号幅度、变化趋势等方面,实现对传感器的故障判断和自免疫处理;然后基于多传感信息插值解耦数学原理,建立了基... 针对多传感信息耦合问题,基于IEEE1451标准,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多传感信息自校正模型。模型根据传感元件输出信号额定特征,从信号幅度、变化趋势等方面,实现对传感器的故障判断和自免疫处理;然后基于多传感信息插值解耦数学原理,建立了基于特定TEDS格式的校正引擎,通过将标定点数据以矩阵表格形式输入TEDS中来实现解耦校正。试验研究表明:通过TEDS解耦校正引擎,可实现对多传感耦合信息的良好校正补偿,提高检测准确度,在解耦校正的前端引入传感元件的自评估技术,可有效提高智能传感器自校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自校正 解耦 自评估 IEEE14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齐凯 王新华 何成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根据现有安全预警理论以及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起重机危险源辨识和报警的机制。该机制由先进的测试与分析系统、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企业单位的配合与支持以及足够的经费4部分支撑,利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警报处理... 根据现有安全预警理论以及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起重机危险源辨识和报警的机制。该机制由先进的测试与分析系统、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企业单位的配合与支持以及足够的经费4部分支撑,利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警报处理和修理排除故障4个环节的循环运行,使得安全监控与起重机作业同步进行。起重机安全预警机制的引入,可降低起重机械的使用风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经济效益,也是起重机安全运行的一个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安全 预警 机制 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船厂造船门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健华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对起重机监控装置的发展滞后于起重机产业发展的现状,对近年来的起重机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介绍了GB/T28264-2012对大型起重机械的监控管理要求,提出了建立起重机监控信息源和故障报警的机制,并且结合某船厂大... 针对起重机监控装置的发展滞后于起重机产业发展的现状,对近年来的起重机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介绍了GB/T28264-2012对大型起重机械的监控管理要求,提出了建立起重机监控信息源和故障报警的机制,并且结合某船厂大型造船门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对起重机运行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了分类并实时监测,实现了这些参数的实时显示、危险报警和紧急控制,对该装置的信号采集、传送、处理以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交互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研究结果表明,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的引入可有效地帮助操作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GB T28264 安全监控 管理 系统 GB T282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座起重机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金 黄国健 +1 位作者 王新华 黄志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42-145,151,共5页
门座起重机存在大量因疲劳裂纹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所以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预测起重机剩余安全使用期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先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理论推导,在此理论基础上,制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的流程;接着以某台100t门... 门座起重机存在大量因疲劳裂纹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所以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预测起重机剩余安全使用期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先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理论推导,在此理论基础上,制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的流程;接着以某台100t门座起重机的一处裂纹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损探伤确定裂纹尺寸和位置,获取准确的应力谱,在各种典型工况下,对该裂纹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研究.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裂纹为安全裂纹.该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门座起重机的剩余寿命状况,为解决剩余寿命分析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裂纹扩展 起重机 无损探伤 应力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模型双谱分布与FCM方法的轴承故障识别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红波 陈国华 王新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82,89,共6页
针对滚动轴承信号非线性和非高斯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双谱分布特征与模糊c均值(FCM)聚类分析的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改善信号,对获得的信号主分量建立ARMA模型;然后,对ARMA模型进行双谱分析;最后... 针对滚动轴承信号非线性和非高斯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双谱分布特征与模糊c均值(FCM)聚类分析的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改善信号,对获得的信号主分量建立ARMA模型;然后,对ARMA模型进行双谱分析;最后,以阈值化的双谱分布二值图为特征向量,借助FCM聚类算法构建类模板与最近邻模板分类器,实现故障识别.滚动轴承实例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判断轴承的实际性态,是一种有效的故障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识别 轴承 ARMA模型 双谱 模糊C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观览车滚动轴承的声发射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存富 张君娇 +2 位作者 沈功田 吴占稳 袁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3-659,共7页
介绍了观览车模拟装置低速滚动轴承的声发射试验,从累加值和平均值2个方面进行了声发射信号的参数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观览车在整个运行历程中,部分参数的累加值和平均值随运转圈数的变化呈"上升—下降—水平"的趋势,且以有效... 介绍了观览车模拟装置低速滚动轴承的声发射试验,从累加值和平均值2个方面进行了声发射信号的参数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观览车在整个运行历程中,部分参数的累加值和平均值随运转圈数的变化呈"上升—下降—水平"的趋势,且以有效值电压(RMS)最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应RMS曲线峰值点的信号,其RMS历程图有明显的四峰值特征,且在能量与幅度关联图中明显地被区分,这为观览车轴承的健康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观览车模拟装置 声发射 参数统计 信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时差的回转支承声发射源定位及修正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国华 梁峻 王新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利用线性时差定位法实现了回转支承声发射源的粗略定位,但基于阈值的时差估计使定位精度不高.为提高声发射源定位精度,通过构造时差修正信号并计算修正信号的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得到阈值时差的修正值.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后的时差进... 利用线性时差定位法实现了回转支承声发射源的粗略定位,但基于阈值的时差估计使定位精度不高.为提高声发射源定位精度,通过构造时差修正信号并计算修正信号的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得到阈值时差的修正值.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后的时差进行声发射源定位可提高定位精度,源定位最大绝对误差从未修正时的23.63 mm降低到11.5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源定位 线性时差定位 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 回转支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染色体模型的机构仿生变异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毅雄 麦泽宇 谭建荣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41-2551,共11页
分析了在运动输入不变的前提下控制机构运动输出的影响因子,借鉴遗传学中的若干概念和原理,将这些影响因子分别表达为运动副染色体序号、运动副特性基因和距离关系矢量基因,并对其进行编码,建立了由机构染色体关系图和机构染色体矩阵组... 分析了在运动输入不变的前提下控制机构运动输出的影响因子,借鉴遗传学中的若干概念和原理,将这些影响因子分别表达为运动副染色体序号、运动副特性基因和距离关系矢量基因,并对其进行编码,建立了由机构染色体关系图和机构染色体矩阵组成的机构染色体模型,借鉴遗传学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等原理提出了三种对机构染色体模型的运动副染色体基因重组运算——显性、易位和转移。利用该设计方法由牛头刨床原机构获得变异机构,证明了该方法的简便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输出的影响因子 运动副染色体 机构染色体模型 基因重组运算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演化过程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峻 陈国华 王新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为深入分析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形成机理,从运动、受力、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流程四个方面分析了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的影响因素,按照故障形成原因及故障发生部位对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指出这些常见故障的早期形式主要表现为... 为深入分析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形成机理,从运动、受力、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流程四个方面分析了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的影响因素,按照故障形成原因及故障发生部位对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指出这些常见故障的早期形式主要表现为微裂纹和轻度磨损两类,在此基础上对连接螺栓、滚道与滚动体、齿圈常见故障的演化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的演化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演化过程复杂且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对故障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起重机械事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回转支承 故障 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门座式起重机SHM实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国健 王东辉 +1 位作者 刘奕敏 王新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能在线实时监测结构健康情况、切实提高设备安全性能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引入起重机SHM中,以一台MQ2533门座式起重机为试点,以有限元方法得出结构应力集中点作为传感器布点依据。采用32个光... 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能在线实时监测结构健康情况、切实提高设备安全性能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引入起重机SHM中,以一台MQ2533门座式起重机为试点,以有限元方法得出结构应力集中点作为传感器布点依据。采用32个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路复用成11路传感通道进行实时应变数据的采集。针对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推导出光纤光栅温度式传感器和应变式传感器的一次线性拟合算法。利用该算法编写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软件平台。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关键点和重要点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并给予一定的余量,计算出了各个关键点的预警值和报警值。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表明所开发的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门座式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能较好地实时在线监测起重机的结构状况,在发生危险前能发出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式起重机 MQ2533 光纤光栅传感器 结构健康监测 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含量对Zn-xAl-4Sb合金平衡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曙 卢锦堂 +2 位作者 车淳山 孔纲 王新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1-805,共5页
利用SEM、EDS、XRD研究了不同Al含量的Zn-xAl-4Sb(x=0、0.5、1.0、2.0、4.0、6.0)合金在炉冷条件下(冷却速度0.04℃/s)的凝固组织,探讨了Al和Sb以Zn-Al-Sb三元中间合金加入锌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合金中的Al优先与Sb生成AlSb相;当Al含... 利用SEM、EDS、XRD研究了不同Al含量的Zn-xAl-4Sb(x=0、0.5、1.0、2.0、4.0、6.0)合金在炉冷条件下(冷却速度0.04℃/s)的凝固组织,探讨了Al和Sb以Zn-Al-Sb三元中间合金加入锌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合金中的Al优先与Sb生成AlSb相;当Al含量小于1.0%时,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中AlSb相的量增加,β-Sb3Zn4相逐渐减少;当Al含量为1.0%时,β-Sb3Zn4相消失,合金组织为Zn基体上分布AlSb相;当Al含量大于1.0%时,合金中出现Zn-Al共晶,且共晶的量随Al含量的增加而增多;用Zn-Al-Sb室温下等温截面的富锌角表示了Zn-xAl-4Sb体系的室温相组成.因Al和Sb形成高熔点AlSb相,很难在锌液中溶解,故Al和Sb不宜以Zn-Al-Sb三元中间合金的方式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l-Sb合金 热镀锌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用Zn-(0~6.0%)Al-4.0%Sb合金的凝固组织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曙 卢锦堂 +1 位作者 车淳山 王新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0-935,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背散射成像、能谱分析及X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热镀锌用中间合金Zn-xAl-4.0%Sb(x=0,0.5%,1.0%,2.0%,4.0%,6.0%)在炉冷、空冷和水冷(冷却速度分别为0.04,1.06和36℃/s)条件下的凝固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当x=0时,合金的凝... 采用扫描电镜、背散射成像、能谱分析及X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热镀锌用中间合金Zn-xAl-4.0%Sb(x=0,0.5%,1.0%,2.0%,4.0%,6.0%)在炉冷、空冷和水冷(冷却速度分别为0.04,1.06和36℃/s)条件下的凝固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当x=0时,合金的凝固组织为先共晶相(β-Sb3Zn4或ζ-Sb2Zn3)加共晶体(β-Zn共晶或ζ-Zn共晶)的过共晶组织;当0<x<1.0%时,组织中出现AlSb相粒子,并随着Al含量的增加,AlSb含量增多而SbZn化合物含量减少;当x=1.0%时,SbZn化合物相消失,组织为锌基体上分布AlSb相粒子;当1.0%<x<6.0%时,组织为Zn-Al亚共晶和AlSb粒子。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合金组织细化,且水冷可抑制亚稳态ζ相向β相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l-Sb合金 凝固组织 冷却速度 热镀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的LSSVM结构损伤评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红波 陈国华 王新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2-436,516,共5页
为改善结构动力损伤的识别效果,提出了刚度变化指标构架下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结构损伤评估方法。首先,通过由试验技术修正的有限元模型来计算刚度变化指标(stiffness variation index,简称SVI),并进行损伤定位;然... 为改善结构动力损伤的识别效果,提出了刚度变化指标构架下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结构损伤评估方法。首先,通过由试验技术修正的有限元模型来计算刚度变化指标(stiffness variation index,简称SVI),并进行损伤定位;然后,在SVI基础上,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超参数,建立结构损伤评估优化模型,计算损伤大小。将该方法用于起重机主梁的损伤评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能准确地判断结构的实际性态,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变化指标 改进粒子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损伤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1451的智能监控系统数据交换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廷东 黄国健 洪晓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3-1186,共4页
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和监控系统数据统一建模的需求,在IEEE1451标准的架构下,设计一种具有传感器即插即用、IPv6数据通信功能的智能监控系统结构,并利用UML建模实现从工业底层传感器、智能监控节点到远程监控应用的网络数据流的动态... 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和监控系统数据统一建模的需求,在IEEE1451标准的架构下,设计一种具有传感器即插即用、IPv6数据通信功能的智能监控系统结构,并利用UML建模实现从工业底层传感器、智能监控节点到远程监控应用的网络数据流的动态描述,完成XML通用数据交换接口的设计。将智能监控系统应用于乙醇生产流程工业中,结果表明:基于IEEE1451标准,运用XML数据交换技术,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准确、高效传输,数据交换时延约0.51 ms,可满足应用系统的开放性、跨平台和网络化实时监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控系统 IEEE1451 可扩展标记语言 数据交换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整流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益标 陈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X期22-24,共3页
随着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高功率的电子器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文主要研究高压整流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阐述功率器件和电压的选择,然后对高压整流输入的控制进行说明,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高功率的电子器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文主要研究高压整流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阐述功率器件和电压的选择,然后对高压整流输入的控制进行说明,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三电平高压整流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整流 船舶电力推进 三电平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爆起重机轮轨机械摩擦危险工况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迎新 王新华 +2 位作者 顾锡文 谢小鹏 吴增彬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97,共3页
讨论防爆起重机轮轨摩擦危险爆炸引燃源,指出轮轨接触相对运动产生的高温表面或者摩擦火花,是潜在的爆炸引燃源;通过轮轨摩擦接触理论的分析,指出轮轨摩擦爆炸引燃源的产生和轮轨接触情况、载重、运行速度、摩擦系数等有关;通过对防爆... 讨论防爆起重机轮轨摩擦危险爆炸引燃源,指出轮轨接触相对运动产生的高温表面或者摩擦火花,是潜在的爆炸引燃源;通过轮轨摩擦接触理论的分析,指出轮轨摩擦爆炸引燃源的产生和轮轨接触情况、载重、运行速度、摩擦系数等有关;通过对防爆起重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7种工况的分析,确定防爆起重机原地打滑、发生啃轨、过轨道接缝处和刹车抱死向前全滑动4种工况时易产生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起重机 爆炸引燃源 危险工况 轮轨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爆起重机车轮在钢轨上全滑动摩擦温升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迎新 王新华 +1 位作者 吴增彬 谢小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4,5,共6页
防爆起重机在钢轨上紧急制动或车轮卡死时可能产生全滑动工况,由于硬摩擦作用,该工况下起重机车轮和钢轨接触踏面温升显著,对工作在含有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起重机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源。建立起重机轮轨之间的接触模型,采用Ansys软件仿真... 防爆起重机在钢轨上紧急制动或车轮卡死时可能产生全滑动工况,由于硬摩擦作用,该工况下起重机车轮和钢轨接触踏面温升显著,对工作在含有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起重机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源。建立起重机轮轨之间的接触模型,采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起重机在钢轨上全滑动时的温升情况,探究摩擦因数、滑动速度对起重机轮轨温度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全滑动工况下,起重机最高温升发生在车轮接触面上,轨道上的温升较低,其温度场分布为一条长轨迹;表面摩擦因数和滑动速度越大,轮轨踏面温升也越大,但对踏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起重机 钢轨 全滑动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