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痫前期相关循环microRNA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龙江 杜丹 +1 位作者 傅强 李志樑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期47-50,共4页
子痫前期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孕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micro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后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重要生物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与... 子痫前期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孕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micro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后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重要生物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循环中存在一系列表达失衡的microRNAs,表明microRNAs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子痫前期相关循环microRNAs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循环microRNAs 诊断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康胶囊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0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后止血、止痛的疗效。方法:对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4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组210例术后口服致康胶囊,对照组210例术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人工流产术后增加服用益母草胶囊,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加服...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后止血、止痛的疗效。方法:对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4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组210例术后口服致康胶囊,对照组210例术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人工流产术后增加服用益母草胶囊,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加服安络血片。结果:治疗组术后出血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致康胶囊有良好的止血、止痛、消炎作用,是计划生育手术后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康胶囊 计划生育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D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臧志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1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补充常规的营养物质。观察组:在对照组补充营养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滴剂治疗产妇,并给予产妇充足的阳光和鱼类食品。结...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补充常规的营养物质。观察组:在对照组补充营养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滴剂治疗产妇,并给予产妇充足的阳光和鱼类食品。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DS评分41.56±11.3、VAS评分4.70±0.68、自然分娩率为87.00%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SDS评分56.25±12.5、VAS评分6.12±0.53、自然分娩率为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防治产后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滴剂 产后抑郁症 阳光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梅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556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患者,分别采用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结果多项目联合检测法阳性检测率(18.35%)高于Amsel法阳性检测率(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556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患者,分别采用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结果多项目联合检测法阳性检测率(18.35%)高于Amsel法阳性检测率(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项目联合检测法诊断妇科阴道疾病简便客观,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目联合检测法 细菌性阴道病 AMSE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护在472例社区孕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湘晖 徐剑 王志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4期113-115,14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护在社区孕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在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9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护在社区孕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在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9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2例孕妇采用常规居家护理;研究组472例孕妇采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护。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分娩时间、分娩出血量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分娩时间为(4.32±0.43)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41±0.6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分娩出血量为(201.56±32.23)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21.43±54.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护能够有效保障孕妇以及胎儿的安全,有效减少孕妇的分娩时间和分娩出血量,还可以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远程监护 居家 孕期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宫颈峡部环扎术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臧志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3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宫颈峡部环扎术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晚期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加经阴宫颈峡部环扎术。结果观察组平均分娩孕周、流产率、早产... 目的探讨经阴宫颈峡部环扎术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晚期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加经阴宫颈峡部环扎术。结果观察组平均分娩孕周、流产率、早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和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宫颈峡部环扎术治疗复发性流产,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宫颈峡部环扎术 复发性流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