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疏血通静滴联合雷火灸治疗消渴病并发面瘫的中医护理个案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甘秀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249-252,共4页
周围性面瘫可以说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是患者的面部肌群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的,同时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患者因为机体感染水痘或者是带状疱疹病毒,而使得面部神经休眠。除此之外,糖尿病、免疫功...
周围性面瘫可以说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是患者的面部肌群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的,同时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患者因为机体感染水痘或者是带状疱疹病毒,而使得面部神经休眠。除此之外,糖尿病、免疫功能异常、创伤、肿瘤、代谢障碍疾病以及神经源疾病等都有可能诱发该病。临床中研究人员发现疏血通静滴联合雷火灸治疗消渴病并发面瘫的治疗效果理想。本研究在中医治疗的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
雷火灸
消渴病
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肢机器人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福强
庄妙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278-27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机器人与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联合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训练。治疗前...
目的探讨下肢机器人与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联合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FMA、FAC分级评分及BB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8.68±2.71)、(3.62±0.41)、(39.41±2.6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12±2.16)、(2.76±1.13)、(23.62±3.14)分(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与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下肢机器人
脑卒中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疏血通静滴联合雷火灸治疗消渴病并发面瘫的中医护理个案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甘秀军
机构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249-252,共4页
文摘
周围性面瘫可以说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是患者的面部肌群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的,同时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患者因为机体感染水痘或者是带状疱疹病毒,而使得面部神经休眠。除此之外,糖尿病、免疫功能异常、创伤、肿瘤、代谢障碍疾病以及神经源疾病等都有可能诱发该病。临床中研究人员发现疏血通静滴联合雷火灸治疗消渴病并发面瘫的治疗效果理想。本研究在中医治疗的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疏血通
雷火灸
消渴病
面瘫
Keywords
Shuxuetong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Diabetes mellitus
Facial paralysis
分类号
R248.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肢机器人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福强
庄妙玲
机构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康复科
石狮市华侨
医院
分院全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278-27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下肢机器人与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联合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FMA、FAC分级评分及BB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8.68±2.71)、(3.62±0.41)、(39.41±2.6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12±2.16)、(2.76±1.13)、(23.62±3.14)分(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与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下肢机器人
脑卒中
步行能力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疏血通静滴联合雷火灸治疗消渴病并发面瘫的中医护理个案分析
甘秀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肢机器人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陈福强
庄妙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