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立英
陈佩怡
+1 位作者
赵梁艳
陈文苑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154-15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对震动感觉阈值(VPT值)的影响,评价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的疗效.方法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对震动感觉阈值(VPT值)的影响,评价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的疗效.方法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对照组1给予中药热奄包外敷穴位治疗,对照组2给予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肌内注射治疗.比较三组干预前后VPT值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双足VP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患者双足VPT值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双足VPT值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1的66.7%与对照组2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的疗效优于单用中药热奄包或胰激肽原酶,可明显改善VPT值,减轻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热奄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胰激肽原酶
震动感觉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立英
陈佩怡
赵梁艳
陈文苑
机构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内一科
广州市
海珠区
中医医院
药剂
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154-155,共2页
基金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海科工商信计2018-45)。
文摘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对震动感觉阈值(VPT值)的影响,评价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的疗效.方法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对照组1给予中药热奄包外敷穴位治疗,对照组2给予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肌内注射治疗.比较三组干预前后VPT值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双足VP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患者双足VPT值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双足VPT值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1的66.7%与对照组2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的疗效优于单用中药热奄包或胰激肽原酶,可明显改善VPT值,减轻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中药热奄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胰激肽原酶
震动感觉阈值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R747.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陈立英
陈佩怡
赵梁艳
陈文苑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