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医改背景下广州市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1
作者 郑琦 林雨珊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4年第14期92-94,共3页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变革成为题中之义。因其自身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的特殊性,广州市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考验与问题。本文探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优化现实价值,以广州市公立医...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变革成为题中之义。因其自身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的特殊性,广州市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考验与问题。本文探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优化现实价值,以广州市公立医院发展现状为参考,识别并剖析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能力和公共医疗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例广州市海珠区五社区高脂血症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丹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65岁以上高脂血症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以期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为临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广州市海珠区五社区内65~95岁9706例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检测其... 目的探讨65岁以上高脂血症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以期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为临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广州市海珠区五社区内65~95岁9706例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检测其血脂水平,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主导,排除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拒绝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患者,筛选并随机抽取高脂血症患者2378例,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经血脂水平检测,HLP检出率为35.93%;经问卷调查筛选,有效回收率为68.37%;经中医体质类型鉴定,HLP患者偏颇体质痰湿质、气虚质及阳虚质多见,而血瘀质、特禀质及湿热质中医体质少见;从不同性别判定:男女双方偏颇体质均以痰湿质、气虚质及阳虚质多见,但男性偏颇体质以气郁质、特禀质少见,女性则以血瘀质、特禀质少见;从不同年龄段判定:65~69岁、70~74岁HLP患者以痰湿质、气虚质多见,75~79岁、80~84岁、85~89岁、90~95岁HLP患者以气虚质为多见。结论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均是广州市海珠地区人群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密切关注此类中医体质人群血脂变化,对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脂 中医体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某院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梁艳 李敏 刘梅 《现代医院》 2019年第8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调查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白内障手术病例188例,对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188例病例均只在术前应用局部抗菌药物滴眼,合理使用的128例... 目的调查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白内障手术病例188例,对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188例病例均只在术前应用局部抗菌药物滴眼,合理使用的128例,术前局部用抗菌药物合理率为68.08%。185例术中采用1mg/0.1mL的头孢呋辛前房注射,所有病例在手术完成时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手术时间≥3h的2例,术中并未追加全身抗菌药物,术中抗菌药物合理率98.94%。术后全部采用局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发生眼内感染0例。结论本院白内障手术围术期主要采用局部给药方式,抗菌药物运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个别病例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局部用抗菌药物的指南,指导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预防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4
作者 徐珊 王袖平 温如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7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就诊序号为奇数纳入观察组(30例),偶数纳入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实施早期运动疗...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就诊序号为奇数纳入观察组(30例),偶数纳入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实施早期运动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上肢运动功能、疼痛情况、肿胀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清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66.67%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34.53±5.12)、(61.33±14.32)、(3.83±1.90)、(1.47±0.97)分比较,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43.57±8.66)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70.33±11.29)分明显更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43±1.50)分、肿胀得分(0.97±0.93)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13.99±4.00)ng/ml、(0.86±0.40)mg/L、(9.11±7.12)pg/ml比较,观察组NSE(11.90±2.84)ng/ml、Cys-C(0.65±0.23)mg/L、IL-6(5.23±4.18)pg/m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疗法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后SHS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症状,改善上肢功能,提升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运动疗法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探讨
5
作者 谢晓娜 钟浩志 +1 位作者 方亮 黄卫铭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相...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相关肺炎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反复唾液吞咽试验(RSST)评分、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误吸程度。结果观察组脑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前,两组WST分级、RSST评分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ST分级较治疗前降低,RSST评分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WST分级(1.72±0.25)级低于对照组的(2.41±0.46)级,RSST评分(3.53±0.95)分、血清白蛋白(42.27±2.62)g/L、血红蛋白(128.88±5.17)g/L高于对照组的(2.46±0.61)分、(38.88±2.94)g/L、(104.41±5.63)g/L(P<0.05)。治疗前,两组误吸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误吸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吞咽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PSD患者可降低脑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吞咽功能和机体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脑卒中相关肺炎 洼田饮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静滴联合雷火灸治疗消渴病并发面瘫的中医护理个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甘秀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249-252,共4页
周围性面瘫可以说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是患者的面部肌群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的,同时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患者因为机体感染水痘或者是带状疱疹病毒,而使得面部神经休眠。除此之外,糖尿病、免疫功... 周围性面瘫可以说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是患者的面部肌群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的,同时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患者因为机体感染水痘或者是带状疱疹病毒,而使得面部神经休眠。除此之外,糖尿病、免疫功能异常、创伤、肿瘤、代谢障碍疾病以及神经源疾病等都有可能诱发该病。临床中研究人员发现疏血通静滴联合雷火灸治疗消渴病并发面瘫的治疗效果理想。本研究在中医治疗的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 雷火灸 消渴病 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徐骅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7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探索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在医院血透室东、西区各接受规范性血透治疗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东区组41例和西区组41例;东区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常规管理组),... 目的:探索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在医院血透室东、西区各接受规范性血透治疗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东区组41例和西区组41例;东区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常规管理组),西区组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组),比较两组实施管理后的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无菌技能水平的评分值差异。结果: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发生4例感染其感染率为9.76%,而风险管理组仅发生1例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2.43%,风险管理优于常规管理(χ2=6.447,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总满意度为95.12%高于常规管理组为78.05%(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无菌技能得分值为(94.22±4.31)分高于常规管理组为(84.41±5.56)分(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效地减少血透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无菌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防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例焦虑性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婵 周啟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2期39-40,共2页
近年来,我国焦虑性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患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焦虑性失眠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中医认为,焦虑性失眠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肝郁化火,使其情绪不稳定所致。中医疗法在治疗焦虑性失眠方面有着独特的... 近年来,我国焦虑性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患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焦虑性失眠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中医认为,焦虑性失眠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肝郁化火,使其情绪不稳定所致。中医疗法在治疗焦虑性失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本次研究中,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了对2例焦虑性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诊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施治 焦虑性失眠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内容属下中医骨伤科学人才的目标培养研究
9
作者 陈晓江 朱穗鹰 孙素烨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3期42-45,共4页
中医骨伤专业是基于中医学类专业的整体观念,以培养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初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中医骨伤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虽然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存在培养中医骨伤专门... 中医骨伤专业是基于中医学类专业的整体观念,以培养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初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中医骨伤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虽然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存在培养中医骨伤专门人才认可度低、培养途径局限等问题,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中医骨伤专门人才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教育教学方面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中医骨伤 人才培养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阻滞麻醉对全身麻醉肩关节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10
作者 彭小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术中臂丛上干阻滞麻醉对肩关节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择取在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全身麻醉肩关节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两组的例数相同。对...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术中臂丛上干阻滞麻醉对肩关节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择取在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全身麻醉肩关节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两组的例数相同。对照组施以全身麻醉,观察组则实施臂丛上干阻滞麻醉。对不同麻醉方式起到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术毕时的MAP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术后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阻滞后3 h平静呼吸、最大深呼吸状态下的膈肌移动度小于对照组,苏醒即刻、术后6 h的屈肘肌力、屈髋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臂丛上干阻滞麻醉的苏醒质量与安全性均较高,不仅能够提升麻醉效果,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手术 全身麻醉 七氟烷 臂丛上干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喘巴布剂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兰小群 叶秀波 +1 位作者 黄雨威 王利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108-111,共4页
目的优选平喘巴布剂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药材乙醇提取时间、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等影响因素,以芥子碱硫氰酸盐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平喘巴布剂药材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6倍量70%的乙醇回... 目的优选平喘巴布剂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药材乙醇提取时间、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等影响因素,以芥子碱硫氰酸盐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平喘巴布剂药材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6倍量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为该复方的透皮吸收特性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巴布剂 提取工艺 芥子碱硫氰酸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促渗剂对复方蛇床子凝胶的透皮吸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庞帼敏 叶秀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2期16-18,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促渗剂对复方蛇床子凝胶的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用HPLC法测定蛇床子素的累积渗透量、渗透吸收速率、增渗倍数等参数,以考察3%氮酮、3%冰片、3%薄荷油的促渗效果。结果不含促渗剂... 目的考察不同促渗剂对复方蛇床子凝胶的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用HPLC法测定蛇床子素的累积渗透量、渗透吸收速率、增渗倍数等参数,以考察3%氮酮、3%冰片、3%薄荷油的促渗效果。结果不含促渗剂的复方蛇床子凝胶渗透吸收速率为1.3063(μg/cm2)/h,含3%氮酮、3%冰片和3%薄荷油促渗剂的复方蛇床子凝胶渗透吸收速率分别为2.5669、4.4063、3.4006(μg/cm2)/h,增渗倍数分别为1.97、3.37和2.60。结论中药冰片和薄荷油的促渗效果均优于相同用量的氮酮,为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蛇床子凝胶 蛇床子素 促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透析患者诱发高磷血症的风险因素及低磷饮食执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倩 杨启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8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诱发高磷血症的风险因素并调查其低磷饮食执行现状。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MHD治疗的1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向患者发放低磷饮食依从性问卷... 目的分析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诱发高磷血症的风险因素并调查其低磷饮食执行现状。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MHD治疗的1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向患者发放低磷饮食依从性问卷、低磷饮食健康信念量表,评估其低磷饮食执行现状。按照行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诱发患者高磷血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行MHD患者的低磷饮食依从性普遍中等,低磷饮食的健康信念处于中上水平。行MHD的169例患者中,69例(40.83%)发生高磷血症。2组间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状态、饮食习惯、饮食依从性及健康信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在职、饮食依从性<平均值及健康信念<平均值均为影响行MHD患者诱发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规饮食习惯为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行MHD患者缺乏低磷饮食的依从性与健康信念均是诱发高磷血症的常见风险因素,且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和饮食习惯也均与患者发生高磷血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风险因素 低磷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对肉鸽的购买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446份消费者数据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慧璇 方凯 +1 位作者 郑琦 黄灏然 《南方农村》 2022年第6期17-21,共5页
民以食为天,肉鸽产业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内消费者为分析对象,深入探究消费者对肉鸽的消费需求及相关要素。结果发现:尽管消费者对肉鸽产品质量安全存在怀疑态度,但还是有很强的意愿选择购买;肉鸽的质量安... 民以食为天,肉鸽产业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内消费者为分析对象,深入探究消费者对肉鸽的消费需求及相关要素。结果发现:尽管消费者对肉鸽产品质量安全存在怀疑态度,但还是有很强的意愿选择购买;肉鸽的质量安全和内在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据此,从产品质量、产品多元化、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肉鸽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消费者 购买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序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创豪 邓琪武 +4 位作者 梁惠贤 张丹婷 康奕飞 薛瑞君 刘付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采用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组(19例)与序贯组(22例)。联合组采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 目的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采用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组(19例)与序贯组(22例)。联合组采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序贯组先使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后改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T),同时对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合并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肺功能指标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急性发作次数为(1.7±0.6)次,少于联合组的(3.2±0.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合并症发生率为4.55%,均明显低于联合组的26.32%、3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COPD采用序贯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更好,不良反应、合并症更低,经济负担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序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机器人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福强 庄妙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278-27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机器人与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联合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训练。治疗前... 目的探讨下肢机器人与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联合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FMA、FAC分级评分及BB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8.68±2.71)、(3.62±0.41)、(39.41±2.6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12±2.16)、(2.76±1.13)、(23.62±3.14)分(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与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下肢机器人 脑卒中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立英 陈佩怡 +1 位作者 赵梁艳 陈文苑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154-15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对震动感觉阈值(VPT值)的影响,评价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的疗效.方法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对震动感觉阈值(VPT值)的影响,评价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的疗效.方法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对照组1给予中药热奄包外敷穴位治疗,对照组2给予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肌内注射治疗.比较三组干预前后VPT值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双足VP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患者双足VPT值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双足VPT值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1的66.7%与对照组2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的疗效优于单用中药热奄包或胰激肽原酶,可明显改善VPT值,减轻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热奄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胰激肽原酶 震动感觉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注意力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凤其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注意力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rTMS组、注意力训练组、联合组,各32例。四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rTMS...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注意力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rTMS组、注意力训练组、联合组,各32例。四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rTMS组加用rTMS治疗,注意力训练组加用注意力训练,联合组加用rTMS和注意力训练。比较四组疗效、神经心理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检测结果 (P300潜伏期、P300波幅)。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r TMS组的75.00%、常规药物组的75.00%、注意力训练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的MoCA、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MoCA、FMA、MBI评分均高于rTMS组、常规药物组、注意力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P300潜伏期低于治疗前, P300波幅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P300潜伏期(341.27±28.31)ms低于rTMS组的(362.39±23.26)ms、常规药物组的(361.53±23.25)ms、注意力训练组的(360.98±23.21)ms, P300波幅(8.35±1.21)μV高于rTMS组的(6.49±1.02)μV、常规药物组的(6.57±1.06)μV、注意力训练组的(6.58±1.09)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注意力训练用于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注意力训练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临床研究
19
作者 卢冬焱 王延斌 +6 位作者 高洪辉 王霄汉 杨波 王簕 寇程新 蒲元广 蒋柒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辅助腰椎椎弓根钉置入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行腰椎椎间融合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随...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辅助腰椎椎弓根钉置入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行腰椎椎间融合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虚拟三维模型辅助置钉组)和对照组(传统徒手置钉组),每组20例,试验组予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辅助置入腰椎椎弓根钉,对照组采用解剖标志及术者经验置入腰椎椎弓根钉。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4天、术后第1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置钉完成平均时间、平均失血量、总透视次数、钉道调整次数、置钉准确度(一次性置钉成功率、置钉准确率及置钉优良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第14天、术后第1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钉完成平均时间(试验组为5.25±1.33 min,对照组为10.10±3.42 min)、平均失血量(试验组为10.05±1.82mL,对照组为17.20±3.05mL)、总透视次数(试验组为2.35±0.59次,对照组为3.35±0.76次)、钉道调整次数(试验组为1.2±0.52次,对照组为1.90±0.73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7.23%)(P<0.05)。结论:脊柱手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应用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进行虚拟三维模型重建可获得更满意的置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骨科技术 前瞻性研究 术前规划 腰椎椎弓根螺钉 3D重建 虚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叶黄素摄入水平与眼部相关症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健欢 何韦然 廖志群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收集中小学生日常摄入叶黄素的含量,并分析其眼部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9月5日—2020年9月11日参与问卷调查的100名中小学生,收集其一般资料、膳食情况、健康状况、电脑荧幕或手机等电子设备暴露史、眼痛眼... 目的:收集中小学生日常摄入叶黄素的含量,并分析其眼部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9月5日—2020年9月11日参与问卷调查的100名中小学生,收集其一般资料、膳食情况、健康状况、电脑荧幕或手机等电子设备暴露史、眼痛眼干等眼部症状等,分析导致眼部相关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日常叶黄素摄入量为0.09~16.18 mg/d,其叶黄素的来源主要是菠菜、韭菜、西兰花、豆角等;眼部相关症状的发生率为63%,主要症状是视力下降和视物模糊;眼部相关症状与叶黄素摄入含量、户外活动时间、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睡眠状况和不良用眼习惯等有关,其中叶黄素摄入含量和户外活动时间与眼部相关症状发生呈负相关,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睡眠状况和不良用眼习惯与眼部相关症状发生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部相关症状的发生与叶黄素的摄入量有关,中小学生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多摄入叶黄素,降低眼部相关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相关症状 叶黄素 中小学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