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属资源中心、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作用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文艳 林海程 +5 位作者 许明智 张献强 黄晓清 陈淑德 高云 全东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67-1870,1874,共5页
目的探讨家属资源中心和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分析接受家属资源中心和电话随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9例、57例,对患者每3个月评估一次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每6... 目的探讨家属资源中心和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分析接受家属资源中心和电话随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9例、57例,对患者每3个月评估一次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每6个月评估一次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和WHO生存质量量表简版(WHO-QOL-BREF)。结果两服务组随时间变化,PANSS、PSP、WHOQOL-BREF均呈现好的趋势。两组阳性症状得分变化与时间无交互效应(P>0.05),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得分变化与时间有交互效应(P<0.05),PSP和WHOQOL-BREF得分变化与服务时间无交互效应(P>0.05)。家属资源中心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好于电话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属资源中心和电话随访服务均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家属和专业人员的全程介入,更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属资源中心 电话随访 精神症状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1A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燕 范长河 +5 位作者 邓河晃 胡三红 廖湘交 吕德鹏 钟潇琦 施玉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细胞色素氧化酶迟发性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思通结合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严文琼 黄世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观察维思通结合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采用维思通治疗足够剂量和足够疗程但仍有阴性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改变用药剂量的前提下,合并职业治疗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住院患者... 目的观察维思通结合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采用维思通治疗足够剂量和足够疗程但仍有阴性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改变用药剂量的前提下,合并职业治疗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住院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在职业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合并职业治疗后,患者的SANS评分明显降低(P<0.01),社会功能改善(P<0.05)。结论维思通结合职业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并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治疗 维思通 慢性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用药抑郁症自杀者的临床特征与HPA轴功能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海兵 王丹逢 +3 位作者 高云 周婷 吴子兴 祁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的抑郁症自杀者与抑郁症非自杀者的临床特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状况。方法对112例首次发作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按是否存在自杀(含自杀观念或行为)分为抑郁症自杀组(49例)和抑郁症非自杀组(63例),采用自编...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的抑郁症自杀者与抑郁症非自杀者的临床特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状况。方法对112例首次发作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按是否存在自杀(含自杀观念或行为)分为抑郁症自杀组(49例)和抑郁症非自杀组(63例),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和早期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包括首发年龄、抑郁程度、强迫和焦虑症状、有无自杀观念或行为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l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和自杀评估量表评定,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和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结果两组间就诊年龄、首发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临床症状中,仅见抑郁症自杀组绝望感和性欲下降多于抑郁症非自杀组(P<0.05)。抑郁症自杀组HAMD总分及认知障碍因子分和绝望感因子分高于抑郁症非自杀组(P<0.01);HAMA总分、Y-BOCS总分和CORT与ACTH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自杀组自杀得分与早期临床特征、各量表总分、CORT和ACTH水平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自杀者相对无自杀者早期症状中性欲下降更明显,且认知障碍和绝望感等抑郁症状的程度更重。但早期临床特征和HPA轴功能状况尚不能为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观念或行为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