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6336例老年患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唯 梁永晴 +3 位作者 张湛 徐昌圆 曹彦 夏苏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9-631,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老年患者的急救高峰时段和疾病谱分布特点,为院前急救老年人群急救效率的提高以及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急救医疗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对46336例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谱等指标进行描...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老年患者的急救高峰时段和疾病谱分布特点,为院前急救老年人群急救效率的提高以及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急救医疗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对46336例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谱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出诊量使用圆形分布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336例老年患者中男女比例1.07:1,平均年龄(77.0±9.7)岁。老年人群疾病谱排名前3位的系统疾病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和呼吸系统疾病。一年中的急救高峰期为9月17日至次年5月19日;一天中的急救高峰时段为6:45至20:26。结论老年人群的急救出车量具有一定的集中趋势,相关部门可据此合理配置急救资源,重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呼吸系统疾病的现场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老年人 流行病学 圆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时剂量与肌松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立贤 曹阳 +4 位作者 李德维 梁冰 王爱群 彭亮 王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使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全麻诱导及术中采用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其肌松效应及术后肌松残余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烧伤中心90例ASAⅠ~Ⅲ级拟行全麻择期手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者入室后接多... 目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使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全麻诱导及术中采用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其肌松效应及术后肌松残余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烧伤中心90例ASAⅠ~Ⅲ级拟行全麻择期手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者入室后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 O2),用TOF-WATCH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诱发肌颤搐反应。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实验Ⅰ: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1~2 mg/kg、舒芬太尼0.5μg/kg,Cis的诱导剂量依据分组而定:C1组(0.1 mg/kg)、C2组(0.15 mg/kg)和C3组(0.2 mg/kg),到TOF的值为0时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待T1恢复到基础值的95%以上和TOFr〉0.75时结束观察。实验Ⅱ:上述3组患者的TOF的T1恢复到基础值95%时,C1组以2μg/(kg·min)作为起始速度持续输注Cis,C2组以3μg/(kg·min)速度持续输注Cis,C3组间断静脉注射Cis 0.03 mg/kg,根据T1值调整Cis用量,在开始缝皮时停止给予Cis。记录阶段Ⅰ全麻诱导给予Cis后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和TOFr=0.75的时间;记录实验Ⅱ3组患者的恢复指数、T95、TOFr=0.75的时间、Cis的用药量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实验ⅠC3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与C1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与C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3组患者的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及TOFr=0.75与C1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但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ⅡC3组患者的恢复指数、T95、TOFr=0.75及Cis的用量与C1组比较(P〈0.05),与C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2组各项指标与C1组比较(P〉0.05),C3组出现2例呼吸抑制。结论 :Cis应用于烧伤病人随剂量增加起效时间缩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肌松的恢复虽延长但并不明显;用持续静脉输注的方式可维持稳定的肌松状态,肌张力及自主呼吸恢复快,无术后肌松残余的风险。使用Cis 0.2 mg/kg进行全麻诱导以及采用3μg/(kg·min)静脉持续输注的方式维持肌松,是比较合理的剂量及用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顺式阿曲库铵 肌松效应 肌松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FGF用于临床治疗脊髓半离断继发脑病变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宿宝贵 潘三强 +1 位作者 韩辉 杨晓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bFGF是否对脊髓损伤后的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用Nissl染色和GFAP免疫染色对脊髓半离断后的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 :1 Nissl染色显示 :( 1)在对照组大鼠额皮质内神经... 目的 :探讨bFGF是否对脊髓损伤后的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用Nissl染色和GFAP免疫染色对脊髓半离断后的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 :1 Nissl染色显示 :( 1)在对照组大鼠额皮质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未见异常 ;( 2 )在损伤组大鼠额皮质内见到大量神经元变性和胶质细胞增生明显以及胶质细胞嗜神经元现象 ;( 3 )在治疗组大鼠额皮质区内未见嗜神经元现象 ,但胶质细胞增生仍较明显。 2 GFAP免疫染色显示 :( 1)在对照组大鼠额皮质内见GFAP免疫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分布 1、2层和胼胝体内 ;( 2 )在损伤组大鼠额皮质和胼胝体内见到大量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 ;( 3 )在治疗组大鼠额皮质和胼胝体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分布与对损伤组的一致。 3 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统计显示 ,三组大鼠额皮质和胼胝体内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为损伤组 >治疗组 >对照组的趋势 ,但损伤组与治疗组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据上述结果 ,作者认为在脊髓半离断后外源性bFGF在功能上代替了部分损伤后引致大脑皮质内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内源bFGF ,两者共同对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产生保护性作用 ,即外源性bFGF对脊髓损伤的继发性脑病变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脊髓损伤 脑保护 RH-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羊水置换术治疗产时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碧云 肖小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研究产时应用羊水置换技术对治疗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产时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的足月单胎头位分娩孕妇 88例 ,其中的 4 4例进行羊水置换术的作为研究组 (A组 ) ;未进行羊水置换操作的另外 4 4例作为对照组 (B... 目的 :研究产时应用羊水置换技术对治疗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产时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的足月单胎头位分娩孕妇 88例 ,其中的 4 4例进行羊水置换术的作为研究组 (A组 ) ;未进行羊水置换操作的另外 4 4例作为对照组 (B组 ) ;另选羊水无胎粪污染的 4 4例孕妇作为实验研究的空白对照组 (C组 )。观察其VD波缓解率、剖宫产率、新生儿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结果 :A组变异减速 (VD)波的缓解率高于B组 (6 4.0 0 % ,2 9.17% ,P <0 .0 5 ) ;A组新生儿出生后 1分钟的脐血血气的pH值较B组高 (P <0 .0 5 ) ;A组的剖宫产率 (45 .4 5 % )低于B组(6 8.18% )。结论 :羊水置换对产时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有显著的疗效 ,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的酸中毒与预后 ,且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置换 羊水胎粪污染 胎心变异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贤 彭亮 +4 位作者 陈伟业 王琳 王爱群 张志 曹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第1、3、5天的心率变异性(HRV);取患者入院后1(T1)、12(T2)、24(T3)、48(T4)、72 h(T5)的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c Tn 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T2时,c Tn T达到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在烧伤后持续上升,第3、5天时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则逐渐下降;TNF-α、IL-6在烧伤后持续升高,TNF-α在T5时最高,IL-6在T4达到峰值,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调控烧伤患者的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调节植物神经的均衡性而改善心肌血流,从而在烧伤早期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经皮穴位电刺激 心率变异性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腱索断裂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宏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E)诊断二尖瓣腱索断裂 (RMCT)的价值。方法 对 2 0例 RMCT患者行 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及彩色多普勒 (CD)检查。在 2 DE检查时 ,特别注意与二尖瓣相连的断裂腱索及二尖瓣运动形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E)诊断二尖瓣腱索断裂 (RMCT)的价值。方法 对 2 0例 RMCT患者行 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及彩色多普勒 (CD)检查。在 2 DE检查时 ,特别注意与二尖瓣相连的断裂腱索及二尖瓣运动形态。结果  2 0例患者 2 DE均显示二尖瓣与一段断裂腱索相连。断裂腱索活动度大 ,在收缩期进入左心房。二尖瓣运动呈如下三种改变 :19例患者腱索断裂的二尖瓣呈“连枷样”或“挥鞭样”活动。 2 6例患者二尖瓣尖在收缩期不能合拢 ,对合错位。 3 5例患者表现为二尖瓣脱垂改变。 CD检测在 2 0例患者中均显示“偏心型”二尖瓣反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腱索断裂 彩色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众捐献尸体眼球态度的调查
7
作者 姚晓明 王丽娅 +9 位作者 徐锦堂 李辰 叶喜阳 高翔 王智崇 任唯娜 李舒茵 陈秋君 王俊英 彭广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1-62,共2页
1992~1994年对国内部分省、市民众对捐献尸体眼球/角膜态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影响眼球/角膜捐献率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认为,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与器官移植法律制度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捐献尸体眼球/角膜的重要因素。建议大力宣传... 1992~1994年对国内部分省、市民众对捐献尸体眼球/角膜态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影响眼球/角膜捐献率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认为,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与器官移植法律制度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捐献尸体眼球/角膜的重要因素。建议大力宣传捐献尸体器官的意义,确立器官移植伦理原则,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器官移植的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献眼球 损献角膜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影像诊断
8
作者 陈棣华 陈金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主要探讨胃肠道息肉之少见情况及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像诊断问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包括胃肠道息肉404例,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1例,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2例。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道气钡低张... 目的:主要探讨胃肠道息肉之少见情况及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像诊断问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包括胃肠道息肉404例,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1例,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2例。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道气钡低张双重造影,部分病例作了超声及CT检查。结果:胃肠道息肉中,腺瘤性息肉216例,炎性息肉114例,增生性息肉48例,幼年性息肉14例,乳头状腺瘤2例,绒毛状腺瘤10例。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3例,均为年青女性患者,胃、小肠之隆起性病灶,最大直径1.3cm,小者0.1~0.2cm,病灶中央见“靶征”。绒毛状腺瘤病灶最大6cm×8cm,最小1.5cm×2cm,边缘呈分叶状6例,1例伴有较大溃疡。息肉癌变13例,发生于直肠者占9例。较为特别的是本组息肉癌变病例中,2例为多发,各仅一处息肉有恶变。病灶基底部肠壁切迹样凹入及顶部出现溃疡是息肉恶变的征象。2例肿块状静脉曲张,单独发生于胃底,而食管表现正常。结论:胃肠道双重造影仍然是诊断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首选、安全而准确的方法。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良性隆起性病灶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