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住院患者17例猝死死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宋真 夏志春 +3 位作者 邝启杰 邱允 佘生林 郑英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研究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可能原因,为猝死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病房住院的2970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符合猝死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 目的研究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可能原因,为猝死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病房住院的2970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符合猝死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29702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中17例猝死,猝死率为0.57‰,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猝死(6例)和异物吸入性窒息(3例)。结论应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吞咽功能进行定期监测,动态评估猝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住院 猝死 死亡原因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期与恢复期老年抑郁症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敏 钟笑梅 +8 位作者 陈贲 陈辛茹 彭琪 麦乃铿 张蔚茹 欧阳聪 吴玉洁 梁琬苑 宁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66-470,共5页
目的比较发作期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恢复期LLD患者及对照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纳入发作期LLD患者96例,恢复期LLD患者76例,正常对照125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目的比较发作期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恢复期LLD患者及对照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纳入发作期LLD患者96例,恢复期LLD患者76例,正常对照125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mory and executive screening,MES)、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进行精神行为症状评估。结果 认知方面,发作期、恢复期LLD患者MMSE、MES、ADAS-cog评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而发作期LLD与恢复期LLD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行为症状方面,发作期LLD组NPI总分,以及激越、抑郁、焦虑、淡漠、易激惹、睡眠行为障碍、食欲障碍得分均高于恢复期LLD组与对照组(P<0.05),恢复期LLD组则在NPI总分及抑郁、焦虑、淡漠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恢复期LLD患者持续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同时也残留抑郁、焦虑、淡漠等精神行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蔡东滨 杨欣湖 +3 位作者 郑伟 宁玉萍 项玉涛 吴智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251-3256,3263,共7页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两位研究者分别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 Med、EMBase、Psyc INFO、Cochrane Library),检索...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两位研究者分别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 Med、EMBase、Psyc INFO、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07-09,纳入关于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两位研究者同时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筛检、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脱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51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59例,对照组2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分[标准化均数差(SMD)=-0.56,95%CI(-1.01,-0.11),P=0.02]、阴性症状得分[SMD=-0.80,95%CI(-1.24,-0.36),P=0.000 4]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阳性症状得分[SMD=-0.20,95%CI(-0.48,0.08),P=0.16]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SMD=-0.27,95%CI(-0.64,0.10),P=0.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加权均数差(WMD)=3.09,95%CI(1.77,4.42),P<0.000 01];两组脱落率[优势比(RR)=1.34,95%CI(0.76,2.37),P=0.3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总分、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精神分裂症 META分析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MRI精神分裂症脑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孔令茵 吴逢春 +3 位作者 雷炳业 柯鹏飞 陈军 吴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50-1554,共5页
精神分裂症(SZ)为慢性精神疾病,常伴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MRI可用于观察SZ患者脑结构及功能异常,为识别精神障碍生物标记物提供重要支持。多项研究基于多模态MRI构建脑结构及功能网络,采用人脑连接组学分析方法,发现SZ... 精神分裂症(SZ)为慢性精神疾病,常伴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MRI可用于观察SZ患者脑结构及功能异常,为识别精神障碍生物标记物提供重要支持。多项研究基于多模态MRI构建脑结构及功能网络,采用人脑连接组学分析方法,发现SZ脑复杂网络异常,如最短路径长度增大、聚类系数及网络效率下降、核心节点受损等,进一步支持SZ失连接假说。本文针对SZ脑结构及功能网络、多模态网络等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探讨SZ脑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及属性特异性的特点,讨论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神经网络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唐利荣 郑伟 +5 位作者 赵秀芹 任艳萍 向应强 高越 徐秋月 马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接受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对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每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评估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17 item,HAMD-17)、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Abbreviated Version,WHOQOL-BREF)。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HAMD-17总分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3、6、9、12个月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组(均P <0.05)。(2)WHOQOL-BREF自评总分及生存质量自评、健康状况满意度自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6、9、12个月各因子分均高于健康教育组(均P <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康复 技能训练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用药抑郁症自杀者的临床特征与HPA轴功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海兵 王丹逢 +3 位作者 高云 周婷 吴子兴 祁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的抑郁症自杀者与抑郁症非自杀者的临床特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状况。方法对112例首次发作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按是否存在自杀(含自杀观念或行为)分为抑郁症自杀组(49例)和抑郁症非自杀组(63例),采用自编...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的抑郁症自杀者与抑郁症非自杀者的临床特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状况。方法对112例首次发作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按是否存在自杀(含自杀观念或行为)分为抑郁症自杀组(49例)和抑郁症非自杀组(63例),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和早期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包括首发年龄、抑郁程度、强迫和焦虑症状、有无自杀观念或行为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l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和自杀评估量表评定,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和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结果两组间就诊年龄、首发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临床症状中,仅见抑郁症自杀组绝望感和性欲下降多于抑郁症非自杀组(P<0.05)。抑郁症自杀组HAMD总分及认知障碍因子分和绝望感因子分高于抑郁症非自杀组(P<0.01);HAMA总分、Y-BOCS总分和CORT与ACTH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自杀组自杀得分与早期临床特征、各量表总分、CORT和ACTH水平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自杀者相对无自杀者早期症状中性欲下降更明显,且认知障碍和绝望感等抑郁症状的程度更重。但早期临床特征和HPA轴功能状况尚不能为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观念或行为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