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与凝血状态的相关性及预后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罗辉遇 李奕华 +10 位作者 胡燕怡 詹丽璇 伍尚伟 杨文娟 周旭红 任海红 黄淑妍 宫雅南 陈飞鹏 许博裳 徐米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31-3334,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AECCP)患者炎症与血液凝固状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及预后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141例AECCP患者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成分3...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AECCP)患者炎症与血液凝固状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及预后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141例AECCP患者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成分3(C3)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1Tr)的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研究患者炎症与血液凝固状态的量变关系及其预后影响。结果:患者WBC、NEUT、hs—CRP、PT、APrr、FIB、TT高于正常人(均P〈0.001),c3低于正常人(P〈0.001);WBC、NEuT与nB呈正相关(分别为r=0.196和r:0.199,均P〈0.05);hs£RP与A盯r、FIB呈正相关(分别为r=0.234,P〈0.01和r=0.466.P〈0.001);C3与FIB呈正相关(r=0.466,P〈0.001),与PT、A即r、1Tr呈负相关(分别为r=-0.258,P〈0.01;r=-0.279,P〈0.01和r=-0.168,P〈0.05)。死亡组WBC、NEUT高于生存组(均P〈0.01);WBC、NEUT预计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6(95%c,0.552—0.780;P〈0.01)和0.695(95%C,0.558-0.801;P=0.001)。结论:炎症与凝血功能紊乱通常同时存在于AECCP患者当中.两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WBC、NEUT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凝血机制 炎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信号在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2
作者 区文超 刘世明 +2 位作者 熊龙根 李国强 谭孟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迁移前后CD34+细胞的S1PRs的表达情况。另用FTY720处理脐血CD3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1、8、1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的表达。结果FTY720不影响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但明显促进SDF-1诱导的CD34+细胞迁移(15.262.14vs28.642.37),这种作用可以被PTX和CXCR4单抗完全阻断。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S1P1-5,但在FTY720和SDF-1作用下发生迁移的CD34+细胞只表达S1P1、S1P3,S1P4。CD34+细胞在FTY720作用下各个时间点测得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无差别。结论S1PRs可能与CD34+细胞快速迁移有关,激活S1PRs能够增加SDF-1对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CXCR4介导的,信号传递偶联PTX敏感的Gi蛋白受体家族。表达特定S1PRs的CD34+细胞才容易发生快速迁移。FTY720不改变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归巢 1-磷酸鞘氨醇 1-磷酸鞘氨醇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高血压病血瘀证血清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江小梨 邓波 +2 位作者 刘彬 张双伟 张竞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索丹参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丹参保护内皮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利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内皮... 目的:探索丹参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丹参保护内皮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利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用不同浓度的丹参(50、100μg/mL)处理24 h后,采用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及总的一氧化氮合酶(e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磷酸化及总的AMPK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丹参能剂量依赖性的增加NO的含量、降低ET-1的含量、增加eNOS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减少单核细胞黏附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升高AMPK磷酸化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能够改善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高血压病 血瘀证 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摄取及外排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温柱华 付大伟 +3 位作者 王静 徐如芹 吴功雄 刘世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4-1620,共7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r)对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摄取及外排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细胞经处理后,利用荧光探针Di I-ox-LDL检测泡沫细...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r)对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摄取及外排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细胞经处理后,利用荧光探针Di I-ox-LDL检测泡沫细胞摄取ox-LDL的能力,NBD标记胆固醇外排实验检测泡沫细胞的胆固醇外排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LC3II、P62、CD36、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ysosomal acid lipase,LAL)以及p-AMPK的蛋白水平。结果: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经Pur处理后胆固醇摄取减少、胞内胆固醇外排增加并且自噬相关蛋白LC3II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脂质吸收相关蛋白CD36表达减少,胆固醇外排相关蛋白ABCA1和LAL表达增加,其变化与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处理后改变类似。Pur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共处理后,胆固醇摄取增加、胆固醇外排功能减弱,并且ABCA1、LAL和p-AMPK的蛋白水平减少,但CD36表达未有明显改变。结论:Pur可使得泡沫细胞LAL和ABCA1介导的胆固醇外排能力有所增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AMPK通路增强自噬对胆固醇外排的调控;又可通过对CD36负向调节而使得泡沫细胞对脂质的摄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泡沫细胞 胆固醇代谢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