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高征孕妇多项生化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邱先桃 丘媛媛 +1 位作者 何家俊 王洁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 :探讨妊高征妇女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降低妊高征患者母子的危险 ,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方法 :采用日立 7170型全自动分析仪对 80例患妊高征的孕妇与 8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血液标本进行了 2 6项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 :总蛋白 (TP)、... 目的 :探讨妊高征妇女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降低妊高征患者母子的危险 ,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方法 :采用日立 7170型全自动分析仪对 80例患妊高征的孕妇与 8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血液标本进行了 2 6项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 :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钙 (Ca)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 (P <0 0 1) ,尿素氮 (BUN)、肌酐 (Crea)、氯 (Cl)、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Cho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ALP)、磷酸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HBDH )、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镁 (Mg)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 (P <0 0 1) ;钾 (K)、钠 (Na)、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升高 (P =0 0 4) ;尿酸 (UA)、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谷氨酰转酞酶 (GGT)、磷 (P)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对妊高征孕妇要严密监视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 ,适时纠正各器官的功能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生化指标 总蛋白 白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尿素氮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宫颈癌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亓涛 王前 +2 位作者 郑磊 杨红玲 包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4-757,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基因多态性位点以及相应血清IL-18含量与宫颈癌(cervi calcancer,C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宫颈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用直接测序法对IL-18基因启动子区rs5744224、rs1946...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基因多态性位点以及相应血清IL-18含量与宫颈癌(cervi calcancer,C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宫颈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用直接测序法对IL-18基因启动子区rs5744224、rs1946519、rs1946518、rs5744225、rs5744226等5个SNP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8含量。结果①5个SNP中有rs1946519(T/G)、rs1946518(A/C)2个SNP位点呈多态性并有连锁关系,以三种基因型存在:TT-AA、GG-CC、TG-AC。患者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28/50)、10%(5/50)、34%(17/50),对照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18%(9/50)、34%(17/50)、48%(17/50)。两组研究对象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97,P=0.000)。宫颈癌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T(A)、G(C)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62,P=0.000)。②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血清IL-18平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45,P=0.000);按照2个SNP位点TT-AA、GG-CC、TG-AC三个基因型分为3组,3组的血清IL-18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07,P=0.000);宫颈癌患病与否与不同IL-18基因型之间交互效应显著(F=4.223,P=0.018)。结论IL-18基因启动子位点多态性及其血清含量都与宫颈癌相关,rs1946519、rs1946518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影响可能是控制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宫颈癌 白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ns蓝用于鼠皮肤炎症反应损害程度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红玲 唐雯 +1 位作者 冯琼 陈劲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25-1627,共3页
目的:利用Evans蓝对由组胺和神经肽P物质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损害、渗出,进行量化分析。方法:从Balb/c鼠尾静脉注射标定浓度的Evans蓝100μL,麻醉后在脊背局部皮内分别注射20μL组胺、神经肽物质P及生理盐水,15min后处死动物,切下反应皮... 目的:利用Evans蓝对由组胺和神经肽P物质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损害、渗出,进行量化分析。方法:从Balb/c鼠尾静脉注射标定浓度的Evans蓝100μL,麻醉后在脊背局部皮内分别注射20μL组胺、神经肽物质P及生理盐水,15min后处死动物,切下反应皮肤区,取约1cm×1cm×1cm组织放入600μL二甲酰胺溶液的小瓶中保存。实验时取出组织55℃避光孵育24h,取200μL孵化液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测量渗出的Evans蓝的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Evans蓝注射后5min给予组胺3·0μg/0·2cm2诱导效果最佳,可得到最大的Evans蓝吸光度。Evans蓝注射后10min,给予0·1μg/0·2cm2神经肽P物质可得到最大的Evans蓝吸光度。Evans蓝在0·312-100mg/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结论:Evans蓝可用于由组胺和神经肽P物质诱导的鼠局部皮肤炎症损害渗出的定量监测分析,所建立的评估超敏反应程度的方法简单、敏感且可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文思蓝 组胺 神经肽P 炎症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应用舒芬太尼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琼 沈宁 +4 位作者 张永福 劳建新 赖国忠 肖丽环 陈小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3035-3037,共3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应用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以了解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5例,分为B组、S组、G组3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在L2~3...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应用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以了解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5例,分为B组、S组、G组3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在L2~3处穿刺行布比卡因15mg腰麻,B组为对照组,S组患者腰麻液中加舒芬太尼5μg,G组患者腰麻15min后行气管插管全麻。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患者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基础,腰麻后10min,气腹后0、10、20、30min,放气时,术毕各时点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分钟通气量(VE)、顺应性(C)。记录基础,气腹前、后10、20、30min,放气后10min时点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3组患者腰麻后VT略有下降,气腹后上升;B、S组患者RR在气腹后加快;G组患者在气腹后顺应性下降30%~40%;3组患者PaCO2、PETCO2在气腹后上升,至气腹后30min达高峰,放气后下降;3组患者PETCO2放气后10min仍高于基础值(P<0.05);S组PETCO2在放气后10min比B组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呼吸功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麻醉 脊髓 腹腔镜检查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β-HCG定量检测在异位妊娠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彩娇 刘运科 陈劲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异位妊娠(EP)尿β-HCG定量检测的快速酶联免疫检测法(E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以临床诊断为EP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作尿β-HCG-EIA快速定量检测,并同时抽取静脉血做常规β-HCG-RIA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尿β-... 目的:探讨一种异位妊娠(EP)尿β-HCG定量检测的快速酶联免疫检测法(E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以临床诊断为EP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作尿β-HCG-EIA快速定量检测,并同时抽取静脉血做常规β-HCG-RIA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尿β-HCG-EIA与血β-HCG-RIA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尿β-HCG-EIA快速定量检测可替代血β-HCG-RIA捡测,作为一种更方便快速诊断EP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Β-HCG 定量检测 异位妊娠 鉴别诊断 免疫酶技术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肖燕青 杨红玲 何家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00-1500,共1页
关键词 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小板计数 临床疾病 血常规检查 血小板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分化/发育基因pax2与WT1的序列启动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逆向分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傥 皮蕾 +2 位作者 袁飞 周青松 黄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75-1781,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TEC)胚胎分化/发育关键基因Wilm s肿瘤基因(WT1)和pax2的序列启动,探讨TEC逆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从胚胎肾、肾脏损伤模型及体外细胞培养3方面入手,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研... 目的:通过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TEC)胚胎分化/发育关键基因Wilm s肿瘤基因(WT1)和pax2的序列启动,探讨TEC逆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从胚胎肾、肾脏损伤模型及体外细胞培养3方面入手,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研究TEC逆向分化时,胚胎期控制TEC分化/发育的关键基因pax2和WT1的表达、pax2和WT1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TEC逆向分化间的关系。结果:(1)胚胎期:pax2和WT1mRNA先后在胚胎11.5 d及14 d时开始出现表达并逐渐增强,出生14 d后仅有痕量表达。免疫组化显示,成年大鼠中仅肾小球足突细胞表达WT1,TEC中pax2和WT1表达阴性。(2)5/6慢性肾损伤模型:损伤第2周,部分TEC重新出现pax2和WT1的表达,第4周达高峰,两者表达趋势相吻合。pax2在第10周尚有一个新的表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痕量。(3)TEC体外培养:经炎性因子IL-1α(10μg/L)、AngII(10-9mol/L)掺入培养后,TEC分别在0.5、24 h内重新表达pax2和WT1,随后α-SMA出现高表达,细胞呈现间充质样细胞特征。以WT1中和抗体、An-gII受体阻断剂封闭WT1和pax2基因的作用后,α-SM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基本保持原有特征不变。结论:控制胚胎肾分化/发育的关键基因pax2和WT1在成年肾遭受损伤时,可获得重新表达,呈现序列启动现象,TEC同时出现胚胎间充质细胞特征;pax2和WT1的重新表达与细胞浸浴环境(高浓度细胞因子)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内在启动机制参与TEC的逆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基因 PAX2 基因 WT1 逆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轻型地贫伴戈谢细胞增多症1例
8
作者 肖燕青 梁绮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增多症 轻型 β- 血红蛋白分析 HBA2 斑点杂交检测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输注 神经精神 骨髓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反向PCR技术优化适合毕赤酵母表达的截短型HPV58型L1基因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团 宇丽 +1 位作者 李发涛 周羽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反向PCR)技术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优化截短型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L1基因的研究。方法:设计PCR引物扩增截短型HPV58L1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入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C;测序并对目的基因进行序列... 目的:探讨利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反向PCR)技术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优化截短型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L1基因的研究。方法:设计PCR引物扩增截短型HPV58L1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入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C;测序并对目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利用反向PCR技术设计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结果:扩增了截短型HPV58L1基因并将其克隆入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C中;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优化了截短型HPV58L1基因。结论:成功构建经密码子优化截短型HPV58L1基因的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C-HPV58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HPV58L1基因 反向聚合酶链反应(反向PCR)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