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脐血库3605脐血供者6个月后随访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劲松 廖灿 +4 位作者 黎丽仙 辜少玲 许遵鹏 吴韶清 钟惠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17-319,共3页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脐血库对库存3 605份脐血所进行的脐血供者6个月后的随访情况,探讨供者随访制 度在脐血库运作过程中的作用。1998年6月至2004年2月间,通过电话、信函方式对捐献脐血满6个月的母亲进 行了母婴健康调查随访,对脐血的质量...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脐血库对库存3 605份脐血所进行的脐血供者6个月后的随访情况,探讨供者随访制 度在脐血库运作过程中的作用。1998年6月至2004年2月间,通过电话、信函方式对捐献脐血满6个月的母亲进 行了母婴健康调查随访,对脐血的质量作出了评估。结果表明:有3 195人接受了电话随访,18人婉拒。对于无法 通过电话随访的,则采用信函调查形式,共发信392封,回信15封。电话随访每例平均耗时12分钟。随访资料显 示婴儿染色体异常2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粒细胞减少症1例、白化病1例、不明原因死亡5例。所有这 些被查明为非正常婴儿供者的脐血均被废弃。总之:脐血库进行脐血供者6个月后的随访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库 存脐血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供者随访 脐血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高分辨测序分型与48例非亲缘性脐血移植者GVHD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昕 廖灿 +6 位作者 李焱 黄以宁 许遵鹏 汤雪薇 吴洁莹 陈劲松 吴韶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6-118,共3页
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广州脐血库向国内21家移植中心提供非亲缘异基因脐血移植54例。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HLA-DRB1进行高分辨分型(PCR-sequencing based typing PCR-SBT),并结合HLA-SSP低分辨分型结果,探讨非亲缘性脐血移植... 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广州脐血库向国内21家移植中心提供非亲缘异基因脐血移植54例。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HLA-DRB1进行高分辨分型(PCR-sequencing based typing PCR-SBT),并结合HLA-SSP低分辨分型结果,探讨非亲缘性脐血移植供/受者HLA-DRB1等位基因及其亚型与脐血移植GVHD发生率的关系。利用盐析或柱提法提取48例非亲缘性脐血及移植患者全血DNA,采用HLA-SBT方法分别对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高分辨分型,并与HLA-SSP(HLA-sequencing specific primers)低分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盲法对48例非亲缘性脐血移植供/受者样本HLA-DRB1进行高分辨分型,结果HLA-DRB1等位基因亚型匹配全相合病例的GVHD发生率(25%)显著低于不完全相合病例的GVHD发生率(65.6%)(P=0.008)。结论:对HLA-DRB1采用高分辨分型方法在非亲缘性脐血移植HLA分型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亲缘性脐血移植 HLA—DRB1等位基因 GV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非亲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廖灿 刘斌 +7 位作者 黄以宁 许遵鹏 辜少玲 吴韶清 陈劲松 李焱 汤雪薇 谢杏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0-244,共5页
本研究对广州市脐血库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提供的54例非亲缘脐血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 脐血移植的相关影响因素。脐血均采自广州市妇婴医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孕妇,脐血分离、冻存、复温方法参照 纽约脐血库标准及相关文献;选择... 本研究对广州市脐血库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提供的54例非亲缘脐血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 脐血移植的相关影响因素。脐血均采自广州市妇婴医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孕妇,脐血分离、冻存、复温方法参照 纽约脐血库标准及相关文献;选择脐血的依据是HLA相合程度及有核细胞数量。结果表明:1998年6月至2003 年7月间,库存脐血3475份,与21家移植中心合作提供脐血99份,治疗患者85例。其中同胞脐血移植11例。时 54例非亲缘关系脐血移植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在54例受者中,恶性病患者43例,占79.6%,非恶性病患者11 例,占20.4%,受者中位年龄9.5(1.2-33)岁,中位体重27(10-60)公斤,TNC中位输入量6.82×107/k异,移植后 60天植入43例(ANC>500/μl的中位时间为17天),植入率为79.6%。脐血移植有核细胞重建时间与输入的有 核细胞数以及疾病类型相关,同HLA相合程度不相关。急性Ⅲ-Ⅳ度GVHD发生率为21.6%,慢性GVHD发生率 为5.4%。6例患者出现自体恢复(11.1%)。存活率42.6%。结论:非亲缘性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在治疗小 儿白血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GV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盐酸胍法提取脐血DNA用于HLA基因分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汤雪薇 廖灿 +2 位作者 李焱 谢杏梅 黄以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63-365,共3页
为了比较经典的盐酸胍(Gu·HCl)抽提DNA法和改良盐酸胍抽提DNA法在提取脐血DNA的效果,探讨这两种方法在脐血组织相溶性抗原(HLA)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使用盐酸胍抽提DNA法和改良盐酸胍抽提DNA法提取72例脐血标本的DNA,并分别测定其DNA... 为了比较经典的盐酸胍(Gu·HCl)抽提DNA法和改良盐酸胍抽提DNA法在提取脐血DNA的效果,探讨这两种方法在脐血组织相溶性抗原(HLA)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使用盐酸胍抽提DNA法和改良盐酸胍抽提DNA法提取72例脐血标本的DNA,并分别测定其DNA的浓度和纯度,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反应方法(PCR-SSP)比较这两种方法所提取的DNA。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脐血DNA均获成功;根据对DNA的质量监测发现,用改良盐酸胍抽提DNA在质量上较盐酸胍法好;用于HLA基因分型时,改良盐酸胍抽提DNA法可减少非特异性条带的出现。结论:改良盐酸胍抽提DNA法不但操作简便,成本下降,而且在最少血量中能提取出高纯度的DNA,减少非特异性条带的出现。该法完全可以满足脐血库的日常脐血样品DNA的提取以及脐血HLA基因分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 盐酸胍法 改良盐酸胍法 HLA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中CD34^+CD38^+细胞含量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辜少玲 廖灿 +3 位作者 吴韶清 陈劲松 许遵鹏 刘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2-433,共2页
为了探讨非亲缘脐血移植中CD34+ CD38+ 细胞回输量对造血重建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复苏后的CD34+ CD38+ 细胞数 ,并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体重、中性粒细胞 (ANC)和血小板 (Plt)恢复时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2 0例接受的CD34+ ... 为了探讨非亲缘脐血移植中CD34+ CD38+ 细胞回输量对造血重建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复苏后的CD34+ CD38+ 细胞数 ,并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体重、中性粒细胞 (ANC)和血小板 (Plt)恢复时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2 0例接受的CD34+ CD38+ 细胞输入量为 (9.85 - 32 5 .71)× 10 4/kg ,其ANC恢复 >5× 10 8/L的中位时间为 18 5 (11- 32 )天。在 19例患者中Plt恢复 >2× 10 10 /L的中位时间为 4 5 (12 - 118)天。CD34+ CD38+ 细胞输入量与ANC和Plt恢复时间存在相关 ,r值分别为 - 0 .5 77(P <0 .0 1)和 - 0 .5 0 3(P <0 0 5 )。结论 :CD34+ CD38+细胞含量与造血恢复时间相关 ,足量输入CD34+ CD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CD38^+细胞 脐血移植 造血重建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中造血细胞CD34^+CD29^+细胞含量对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
6
作者 辜少玲 廖灿 +3 位作者 吴韶清 陈劲松 许遵鹏 刘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脐血 造血细胞 CD34^+ CD29^+ 细胞含量 HSCT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测序技术在非亲缘性脐血移植应用价值探讨
7
作者 廖灿 杨昕 +6 位作者 李焱 黄以宁 许遵鹏 吴洁莹 汤雪薇 陈劲松 吴韶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41-944,共4页
1998年6月至2004年7月,广州脐血库向国内21家移植中心54例患者提供了非亲缘性异基因脐血。为了探讨非亲缘性脐血移植供/受者HLA等位基因及其亚型与脐血移植GVHD发生率的关系,对54例非亲缘性脐血移植病例中,半年后有反馈随访资料的48例,... 1998年6月至2004年7月,广州脐血库向国内21家移植中心54例患者提供了非亲缘性异基因脐血。为了探讨非亲缘性脐血移植供/受者HLA等位基因及其亚型与脐血移植GVHD发生率的关系,对54例非亲缘性脐血移植病例中,半年后有反馈随访资料的48例,利用盐析或柱提法提取移植的非亲缘性脐血的DNA及移植病例的全血DNA,采用HLA-SBT方法分别对HLA-A、B、DRB1位点进行了高分辨分型,并与我库脐血收集常规采用的HLA-SSP(HLA-Sequencingspecificprimers)低分辨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HLA不合位点不多于2个和HLA不合位点不少于3个的病例GVHD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HLA-A、B、DRB1等位基因高分辨单因素分型结果中,HLA-B和HLA-DRB1等位基因匹配全相合的病例GVHD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相合病例GVHD的发生率(P=0.000,P=0.005)。结论:PCR-SBT技术在非亲缘性脐血移植HLA配型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亲缘性脐血移植 HLA配型 HLA测序技术 HLA—SBT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洁莹 廖灿 +2 位作者 许遵鹏 陈劲松 辜少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57-560,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分离、培养、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方法,为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采用Percoll分离液(1.073g/ml)从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MSC,应用贴...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分离、培养、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方法,为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采用Percoll分离液(1.073g/ml)从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MSC,应用贴壁筛选法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地塞米松0.1μmol/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抗坏血酸磷酸盐50μmol/L)及脂肪诱导体系(地塞米松1μmol/L、牛胰岛素5mg/L、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0.5mmol/L、消炎痛60μmol/L)分别诱导MSC定向分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及免疫化学染色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成人骨髓液中分离培养出MSC,稳定表达CD73、CD105、CD166,不表达CD34、CD45。定向诱导的成骨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脂肪细胞内出现明显的脂滴。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及定向诱导分化,能够从成人骨髓液中分离出MSC,并完成细胞表型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初步鉴定。本操作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方法 鉴定方法 细胞培养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内皮细胞有免疫调控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江小霞 陈劲松 +3 位作者 苏永锋 廖灿 刘兵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5-178,共4页
为了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诱导而来的内皮细胞的免疫调控能力,将人骨髓MSC在体外经VEGF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和检测细胞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观察其免疫... 为了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诱导而来的内皮细胞的免疫调控能力,将人骨髓MSC在体外经VEGF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和检测细胞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观察其免疫调控能力。结果表明:MSC在向内皮细胞分化的体系中生长迅速,诱导后的细胞经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能在Matrigel上形成毛细血管样网状结构。细胞表面标记无明显改变,即CD73、CD105、HLA-ABC仍阳性,CD34、CD80、CD86、HLA-DR、CD31仍为阴性。由MSC诱导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内皮细胞加入量的增多而增强。结论:由骨髓MSC来源的内皮细胞对T淋巴细胞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洁莹 张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4-517,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已成功地从人骨髓、外周血、肌肉、脂肪、脐血、羊水及胎儿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出MSC。胎盘作为胚胎发育中维系母体和胎儿氧气及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已成功地从人骨髓、外周血、肌肉、脂肪、脐血、羊水及胎儿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出MSC。胎盘作为胚胎发育中维系母体和胎儿氧气及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暂时性器官,由起源于细胞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的胎儿丛密绒毛膜和母体子宫基蜕膜共同组成,无论从解剖结构还是在发育行为上,都包含了较为幼稚的胚胎及趋于成熟的成体干细胞成分;胎盘在胎儿娩出后即完成使命,成为“废弃”物,对其研究不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因此目前已成为寻找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新来源及提高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胎盘MSC的来源、分离、特征及可能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羊水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脐血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