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5b在儿童AML中的表达及其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丹 徐令 +1 位作者 檀卫平 颜慕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8-741,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及miR-125b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儿童AML治疗前后骨髓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采用电转法...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及miR-125b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儿童AML治疗前后骨髓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采用电转法将与miR-125b序列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L-60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转染后24 h、48 h、72 h、96 h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芯片结果显示miR-125b在儿童AML中表达明显增高,约为正常的12倍,qRT-PC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miR-125b在儿童AML中异常高表达,同时还发现miR-125b在儿童AML部分缓解的患者骨髓细胞中表达下降,在完全缓解患者骨髓细胞中降至正常水平。CCK-8结果显示,针对miR-125b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miR-125b在儿童AML中可能起"癌基因"作用,以miR-125b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可能为儿童AML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 寡核苷酸类 反义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韶清 廖灿 +4 位作者 谢闺娥 孙新 黄以宁 叶铁真 赖冬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初诊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和CD45/CD19双参数散点图设门,以CD19-APC/CD45-PerCP/CD10-FITC/...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初诊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和CD45/CD19双参数散点图设门,以CD19-APC/CD45-PerCP/CD10-FITC/CD34-PE为主的抗体组合检测53例68份完全缓解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微量残留病细胞。结果:53例初发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出18种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98.11%患儿存在CD45、CD10、CD19、CD34表达量的异常。12例存在0.012%~0.55%的白血病细胞,为微量残留病阳性,5例保持初诊时的免疫表型异常,7例发生免疫表型变化,占58.33%,只用CD19-APC/CD45-PerCP/CD10-FITC/CD34-PE一组抗体组合发现10例微量残留病阳性(83.33%)。结论:根据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用CD19/CD45/CD10/CD34为主的抗体组合能够有效监测微量残留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ZF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洪燕 王强 +3 位作者 宋永玲 刘光明 杨旭 颜慕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0-695,共6页
目的:探讨IKAROS家族锌指蛋白3(IKZF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86例ALL患儿以及382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样本,分别作为ALL组和对照组。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IKZF3基因rs... 目的:探讨IKAROS家族锌指蛋白3(IKZF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86例ALL患儿以及382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样本,分别作为ALL组和对照组。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IKZF3基因rs62066988 C> T和rs12946510 C> T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二者与ALL的相关性。结果:rs62066988位点的CC、CT和TT基因型在ALL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39%、37.06%和4.55%,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9.19%、27.68%和3.13%。rs12946510位点的基因型CC、CT和TT在ALL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16%、34.75%和7.09%,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5.76%、37.43%和6.81%。与对照组相比,rs62066988位点的CT/TT基因型在ALL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增加(CT/TT vs CC:校正后OR=1.59,95%CI:1.16-2.19,P=0.004),而rs12946510 C> T的多态性分布在ALL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IKZF3基因rs62066988位点的CT/TT基因型与儿童ALL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IKZF3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