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椎旁交感神经系统。新生儿发病率约1/7000,15岁以内患儿发病率约10.5/1000000。纵隔神经母细胞瘤多起源于后纵隔椎旁交感神经系统。本中心手术治疗的除血液相关肿瘤以外...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椎旁交感神经系统。新生儿发病率约1/7000,15岁以内患儿发病率约10.5/1000000。纵隔神经母细胞瘤多起源于后纵隔椎旁交感神经系统。本中心手术治疗的除血液相关肿瘤以外316例纵隔肿瘤中,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约占46%,1岁以内者均为神经母细胞瘤。现对本中心多年来采取手术治疗的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从事儿童胸外科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外科治疗 新生儿发病率 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源性肿瘤 手术治疗 肾上腺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部侵袭性纤维瘤病2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曾嘉航 汪凤华 +1 位作者 唐决 刘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05-206,共2页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也称硬性纤维瘤(desmoid tumor)、韧带样瘤、肌腱膜纤维瘤病。本院近期收治2例,现回顾2例儿童胸部纤维瘤病诊疗经过,并对其相关特点进行文献复习。病例一,男,3岁,因气促1月余在本...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也称硬性纤维瘤(desmoid tumor)、韧带样瘤、肌腱膜纤维瘤病。本院近期收治2例,现回顾2例儿童胸部纤维瘤病诊疗经过,并对其相关特点进行文献复习。病例一,男,3岁,因气促1月余在本院经胸片(图1)及胸部CT(图2)检查提示前纵隔占位,大小约35mm×74mm×80mm,跨中线并贯通前纵隔生长,平扫呈较均匀低密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纤维瘤病 胸部CT 文献复习 儿童 腱膜纤维瘤病 韧带样瘤 纵隔占位 低密度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漏斗胸伴先天性肺囊性病变同期手术治疗5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会 汪凤华 +5 位作者 梁建华 曾嘉航 唐决 李秀莲 肖娟 刘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总结重度漏斗胸伴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的同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开展Nuss术至今所收治的漏斗胸病例资料,分析重度漏斗胸伴先天性肺囊性病变同期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患儿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4个... 目的总结重度漏斗胸伴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的同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开展Nuss术至今所收治的漏斗胸病例资料,分析重度漏斗胸伴先天性肺囊性病变同期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患儿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4个月、8个月、3岁、1岁9个月、11岁,漏斗胸Hailer指数平均5.12(3.57-7.19),肺囊性病变的病理类型:先天性囊腺瘤样畸形3例,先天性囊腺瘤样畸形并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大叶性肺气肿1例。手术方式:先行肺囊性变肺叶切除,再行胸腔镜辅助Nuss术,平均手术时间176(90—300)min,手术失血量80(30-120)mL,术后8.2(3—19)h撤离呼吸机。术后并发症:胸部皮下气肿1例,随访13(1-2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重度漏斗胸伴先天性肺囊性病变肺叶切除同期手术治疗方案可行,胸壁畸形矫治近中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囊腺瘤样畸形 先天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疝针在胸腔镜膈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嘉航 刘威 +1 位作者 梁建华 李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疝针在胸腔镜膈肌手术的应用技巧与实用性。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2月,在胸腔镜治疗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4例、膈膨升2例中,应用疝针行膈疝直接缝合、补片缝合,或膈肌折叠间断缝合。结果全部手术顺利,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4~92 h... 目的探讨疝针在胸腔镜膈肌手术的应用技巧与实用性。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2月,在胸腔镜治疗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4例、膈膨升2例中,应用疝针行膈疝直接缝合、补片缝合,或膈肌折叠间断缝合。结果全部手术顺利,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4~92 h,中位数5 h。2例膈疝放置胸腔引流管,术后2天拔管。1例膈膨升有少量胸腔积液。出院前均复查胸片及B超,未见异常。随访1~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利用疝针可以在胸腔镜下完成胸壁膈肌缺损的膈疝修补和膈肌折叠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疝 膈膨升 疝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疝针在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嘉航 李乐 +1 位作者 刘威 梁建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疝针在胸腔镜下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技巧与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的3例胸腔镜下疝针修补儿童膈疝的手术经验,3例均为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其中1例需补片修补。结果 3例均... 目的探讨儿童疝针在胸腔镜下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技巧与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的3例胸腔镜下疝针修补儿童膈疝的手术经验,3例均为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其中1例需补片修补。结果 3例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5~120min;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4~92h;2例需补片的患儿放置胸腔引流管,术后2d拔管;出院前均复查胸片及B超,未见异常,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利用疝针可以在胸腔镜下更容易、更牢固地完成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的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再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Ravitch结合Nuss术治疗小儿鸡胸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建华 刘威 +1 位作者 曾嘉航 唐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3-154,15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Ravitch结合Nuss术治疗小儿鸡胸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采取手术治疗鸡胸10例,男8例,女2例,对称型7例,非对称型3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6岁,均行改良Ravitch结合Nuss术。结果对称型和非对... 目的:探讨改良Ravitch结合Nuss术治疗小儿鸡胸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采取手术治疗鸡胸10例,男8例,女2例,对称型7例,非对称型3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6岁,均行改良Ravitch结合Nuss术。结果对称型和非对称型鸡胸患儿术后胸廓外观均满意。2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2例气胸,均自行吸收。1例术后3个月钢板固定片处感染,需再次手术拔除固定片。6例已经拔除钢板,随访12~26个月,平均(20.6±2.5)个月,均无胸廓变形。结论改良Ravitch和Nuss术均是较成熟和易于掌握的手术方法,两者结合矫正小儿鸡胸,矫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 畸形 胸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疝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威 汪凤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膈疝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收治的7例复发性膈疝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初次手术时有3例膈肌缺损边缘分辨不清;1例胸壁缘膈肌缺损,未完全修补;2例膈肌撕裂;另1例未见明显手术痕迹。7例... 目的探讨膈疝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收治的7例复发性膈疝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初次手术时有3例膈肌缺损边缘分辨不清;1例胸壁缘膈肌缺损,未完全修补;2例膈肌撕裂;另1例未见明显手术痕迹。7例患儿均再次行膈疝修补术,其中1例患儿术后因合并脓毒血症治疗无效死亡,6例患儿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至4年8个月,均未见再复发。结论膈疝复发除与膈疝本身的特点有关外,更多的是与术者手术操作有关。把握一定的手术原则,能明显降低膈疝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先天性 复发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原发性纵隔肿瘤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决 刘威 +3 位作者 汪凤华 梁建华 曾嘉航 王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婴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疗效与并发症,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叭4年12月间本院经手术治疗的5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原发部位、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8... 目的通过分析婴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疗效与并发症,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叭4年12月间本院经手术治疗的5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原发部位、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8例中,男33例,女25例,最小年龄15天,最大年龄12个月(平均4.5个月)。原发肿瘤中,神经源性肿瘤占51.7%,生殖细胞瘤占24.1%,间叶组织肿瘤占20.7%。42例出现临床症状,其中气促26例,占46.5%,发热5例,占8.6%,咳嗽5例,占8.6%,呼吸窘迫3例,占5.2%。良性肿瘤24例(占41.4%),恶性肿瘤34例(占58.6%)。均予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手术53例,大部分切除术5例,仅1例予术后化疗。58例已随诊2个月至5年,无手术相关死亡,无一例复发,术后出现霍纳氏综合征2例,膈神经损伤1例。结论婴儿纵隔肿物的早期诊断较困难,需依赖临床症状和胸部CT检查。手术是治疗婴儿纵隔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并发症 外科手术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隔离症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建华 刘威 +1 位作者 汪风华 曾嘉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隔离症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0例小儿肺隔离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小儿肺隔离症由于合并病变的影响,术前确诊率并不高。对所有病...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隔离症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0例小儿肺隔离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小儿肺隔离症由于合并病变的影响,术前确诊率并不高。对所有病例行隔离肺切除或病变所在肺段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肺隔离症术前极易误诊,一旦确诊,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同时矫正伴发畸形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