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5例新生儿耳廓形态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小亚 黄靖茹 +2 位作者 魏玮 李玉云 罗仁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出生及1月龄时耳廓畸形的发病率,分析耳廓形态畸形的自愈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75例新生儿进行1月龄的随访观察,统计其耳廓形态畸形的发病率、畸形类别分布以及出生1月龄时的自愈情况等,并做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耳廓形... 目的调查新生儿出生及1月龄时耳廓畸形的发病率,分析耳廓形态畸形的自愈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75例新生儿进行1月龄的随访观察,统计其耳廓形态畸形的发病率、畸形类别分布以及出生1月龄时的自愈情况等,并做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耳廓形态畸形出生时的发病率为55.09%,出生1月龄仍有30.80%存在形态畸形,1月龄时耳廓畸形的自愈率为40.77%。发病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垂耳>耳轮畸形>环缩耳>混合畸形>猿耳>耳甲腔异常凸起>招风耳>杯状耳,自愈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猿耳>耳轮畸形>垂耳>环缩耳>招风耳>耳甲腔异常凸起=杯状耳=混合畸形。出生时各形态学分型发病率的比较,左耳猿耳高于右耳,男婴垂耳高于女婴,顺产的混合畸形高于剖宫产,其余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月龄时自愈率的比较,除顺产的环缩耳自愈率高于剖宫产外,左右耳间、男女性别间及剖顺产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耳廓形态畸形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高,但部分畸形可随年龄增长逐渐缓解。对于自愈率极高的猿耳可适当延长观察时间,而耳甲腔异常凸起、杯状耳和混合畸形建议早期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耳廓形态畸形 新生儿 自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2名1-36月婴幼儿的声能吸收率测试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熊琪 王小亚 +2 位作者 彭峤琛 谢小赳 罗仁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2-427,共6页
目的分析1-36月婴幼儿的宽频声能吸收率(wideband acoustic energy absorbance,WBA)测试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36月、声导抗测试结果正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正常的婴幼儿共172名(337耳)。根据月龄分组:1-2月... 目的分析1-36月婴幼儿的宽频声能吸收率(wideband acoustic energy absorbance,WBA)测试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36月、声导抗测试结果正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正常的婴幼儿共172名(337耳)。根据月龄分组:1-2月组,共86耳;3-6月组,共61耳;7-12月,共97耳;13月-36月组,共93耳。对各组婴幼儿进行宽频声能吸收率测试,比较各个月龄段的声能吸收率曲线分布特点,分析吸收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结果 1、声能吸收率随月龄变化,频率-吸收率曲线逐渐由"~"转变成"∧"形。2、7-12月和13-36月组中有1/2的频率的声能吸收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四组声能吸收率各个频率的标准差SD(standard deviation)的均值分别为0.2066、0.1731、0.1393、0.1583。结论1、随月龄增加,频率-吸收率曲线逐渐由"~"转变成"∧"形,中高频的声能吸收率效能逐渐高于低频和高频。2、7月以后,吸收率曲线形态逐渐趋于稳定,组内变化差异减小。3、随月龄的变化声能吸收率曲线范围也逐渐变化,当在容许的变化范围内波动时,仍可视为正常中耳。且月龄越小,声能吸收率值波动越大,表明中耳所处的发育状态越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能吸收率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婴幼儿 中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注射四氢姜黄素对卵清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武音帆 李琴 +4 位作者 邹进超 毛钰蘅 郭兴悦 陈彦球 杨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5-533,共9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四氢姜黄素(THC)对过敏性哮喘小鼠呼吸道症状和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卵清蛋白(OVA)诱导动物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THC治疗组。其中,阳性对照组和THC治疗组小鼠于实...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四氢姜黄素(THC)对过敏性哮喘小鼠呼吸道症状和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卵清蛋白(OVA)诱导动物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THC治疗组。其中,阳性对照组和THC治疗组小鼠于实验第21~25天,分别经腹腔注射2.5 mg/kg地塞米松(DEX)或20 mg/kg THC。记录小鼠激发前后体质量变化和挠鼻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采集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BALF)评估组织病理改变、检测T细胞亚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哮喘小鼠经THC腹腔注射治疗后挠鼻频率降低(P<0.05),两组均数之差为5.2,其95%置信区间(CI)为0.66~9.74;肺组织病理评分减少(P<0.05),两组均数之差为1.6,其95%CI为0.32~2.88;杯状细胞增生引起的粘液分泌水平减轻(P<0.0001),两组均数之差为9.56,其95%CI为5.05~14.07。此外,与OVA组相比,THC治疗组小鼠肺组织Th2、Th17细胞比例减少(P<0.01,两组均数之差分别为1.492和2.15,其95%CI分别为0.50~2.49和0.72~3.58),BALF中白细胞介素(IL)IL-4、IL-5、IL-13和IL-17A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数之差分别为5.45、4.13、5.17和2.44,其95%CI分别为1.95~8.94、1.08~7.19、0.80~9.54和-0.30~5.17。进一步比较发现THC与DEX治疗组间肺组织病理变化、Th17细胞以及IL-13和IL-17A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THC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哮喘小鼠呼吸道症状和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可能具有哮喘发作时替代性治疗手段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过敏性哮喘 治疗 腹腔注射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测试 被引量:2
4
作者 熊琪 罗仁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时,当外耳道和中耳功能异常,如:耳道内有胎脂、胎粪、羊水或中耳积液时,无论耳蜗和听神经正常与否,都会表现为听力筛查不通过。婴幼儿听力筛查不通过者多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为中耳积液,这与婴幼儿外... 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时,当外耳道和中耳功能异常,如:耳道内有胎脂、胎粪、羊水或中耳积液时,无论耳蜗和听神经正常与否,都会表现为听力筛查不通过。婴幼儿听力筛查不通过者多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为中耳积液,这与婴幼儿外耳及中耳的特殊解剖结构有关。新生儿鼓室内有间充质[1],乳突气化不全,随鼓室发育间充质可以逐渐被吸收,因此,其中耳积液所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可以随中耳发育成熟而逐渐恢复正常,无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积液 声导抗测试 听力筛查 传导性听力损失 间充质 胎粪 胎脂 听骨链 乳突气化 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CT征象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明 崔颖秋 +4 位作者 徐文彪 刘珍银 吴慧莹 钟建文 张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的CT征象。方法对42例小下颌伴OSAS的患儿(小下颌组)进行CT检查。同期选取26例下颌骨发育正常但因其他疾病接受颈、颌面部CT检查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测量下颌骨左右径(A_线)、... 目的探讨婴幼儿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的CT征象。方法对42例小下颌伴OSAS的患儿(小下颌组)进行CT检查。同期选取26例下颌骨发育正常但因其他疾病接受颈、颌面部CT检查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测量下颌骨左右径(A_线)、前后径(B_线)和下颌骨体夹角(α°),计算A线/B线比值;分别测量上气道腭咽区、舌咽区及喉咽区最狭窄处横截面积(CSA,CSA_腭、CSA_舌、CSA_喉)、矢状径(AP,AP_腭、AP_舌、AP_喉)和横径(LR,LR_腭、LR_舌、LR_喉)。并对各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下颌组下颌骨B线缩短,A线/B线比值、α°增大,CSA舌、AP舌减小,LR舌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下颌组的CSA_舌与A线、B线均呈正相关(r=0.30、0.41,P均<0.05),与A线/B线比值、α°均呈负相关(r=-0.36、-0.41,P均<0.05);CSA_喉与A线呈正相关(r=0.34,P<0.05)。结论小下颌畸形伴OSAS患儿同时存在下颌骨短小后缩和上气道的狭窄,颌面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早期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下颌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菊苣酸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体内调节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琴 申云琴 +5 位作者 郭兴悦 徐艺璇 李灵杰 武音帆 杨燕 陈彦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80,共8页
【目的】探讨膳食添加菊苣酸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体内调节作用。【方法】将16只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过敏性哮喘模型组(OVA)、膳食菊苣酸干预组(OVA+CA)和药物对照组(OVA+DEX)。使用卵清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 【目的】探讨膳食添加菊苣酸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体内调节作用。【方法】将16只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过敏性哮喘模型组(OVA)、膳食菊苣酸干预组(OVA+CA)和药物对照组(OVA+DEX)。使用卵清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并全程饲喂含有400 mg/kg菊苣酸的饲料或不含菊苣酸的普通饲料。观察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和鼻部症状,小鼠牺牲后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外周血炎症细胞数量和比例,检测肺组织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各亚型百分比。【结果】与过敏性哮喘模型组相比,膳食菊苣酸干预组的体质量减轻现象和挠鼻症状明显改善(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显著下降(P<0.05),肺部炎症浸润情况以及杯状细胞增生情况缓解(P<0.05),肺组织Th2、Th17、Tc2、Tc17百分比降低(P<0.001),Th1和Tc1百分比则没有变化(P>0.05)。【结论】膳食补充菊苣酸能有效改善过敏性哮喘小鼠体内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酸 过敏性哮喘 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高盐饮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兴悦 李琴 +4 位作者 申云琴 田泽众 邹进超 杨燕 陈彦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4-873,共10页
【目的】探讨短期高盐饮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20只4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和8%高盐饮食组。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 【目的】探讨短期高盐饮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20只4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和8%高盐饮食组。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普通饲料和饮水,高盐饮食组分别给予4%和8%的高盐饲料以及1%的盐水。25 d后,在最后一次激发时观察各组小鼠的鼻部症状,24 h后处死小鼠。五分类血细胞分析测定全血中各亚型炎症细胞,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肺组织杯状细胞增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Th2、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5、IL-13和IL-17的水平。【结果】与过敏性哮喘模型组相比,4%与8%高盐饮食均可以显著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肺组织Th17细胞比例以及BALF中IL-13与IL-17的水平,但8%高盐饮食降低IL-13水平的效果比4%高盐饮食更明显(P<0.05);而仅有8%高盐饮食可显著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鼻部症状,改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杯状细胞增生情况,降低肺组织Th2细胞比例和Th2/Th1比值,减少BALF中细胞因子IL-4和IL-5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短期高盐饮食可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且8%高盐饮食改善效果优于4%高盐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高盐饮食 气道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暴露致听神经到耳蜗核神经通路电生理特性的改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付连 冀旭颖 +1 位作者 冯爽 孙昌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噪声暴露致小鼠听力损伤后,耳蜗背侧核的兴奋性梭形神经元和耳蜗腹侧核的抑制性D型星形神经元接受听觉神经输入的电生理特性改变,探索噪声致听觉系统外周损伤后引起的中枢神经通路的变化。方法30只健康成年的转基因小鼠SOM-... 目的通过研究噪声暴露致小鼠听力损伤后,耳蜗背侧核的兴奋性梭形神经元和耳蜗腹侧核的抑制性D型星形神经元接受听觉神经输入的电生理特性改变,探索噪声致听觉系统外周损伤后引起的中枢神经通路的变化。方法30只健康成年的转基因小鼠SOM-tdTomato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不给予任何噪声暴露)、噪声暴露组(15只,120 dB SPL白噪声每天暴露4 h,连续暴露7 d)。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两组小鼠的听功能,应用膜片钳离体脑片技术分析比较两组小鼠听觉神经到耳蜗核的梭形神经元和D型星形神经元投射通路电生理特性的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确定记录神经元的类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噪声暴露组小鼠短声和短纯音ABR反应阈值升高,波Ⅲ潜伏期延长(P<0.05)。膜片钳离体脑片记录结果表明:两类神经元都表现有来自听神经的兴奋性突触后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噪声暴露组反应幅度降低、概率下降、延时延长,其中对D型星形神经元的支配效率降低更多。结论听觉神经可以直接支配耳蜗核的梭形神经元和D型星形神经元;噪声损伤听力后,这种支配效率和强度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暴露 听力损失 微环路 耳蜗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新生儿的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峤琛 高胜利 +1 位作者 罗仁忠 谢小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早产低体重和缺氧三个因素对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在本院听力中心行ABR检查的高危新生儿607例(1214耳),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394例(788耳)、早产低体重组122例...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早产低体重和缺氧三个因素对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在本院听力中心行ABR检查的高危新生儿607例(1214耳),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394例(788耳)、早产低体重组122例(244耳)和缺氧组29例(58耳),合并多种高危因素组62例(124耳),对以上组的ABR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早产低体重组、缺氧组、合并多种高危因素组的ABR异常率分别为27.79%、36.07%、34.48%、38.71%。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异常率和早产低体重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缺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低体重组的异常率和缺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多种高危因素组的异常率和高胆红素血症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早产低体重组及缺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这三种高危因素中,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较高,程度也较重。另外合并多种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几率和程度仅较高胆红素血症组的新生儿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性脑干反应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