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监测鼻咽癌颞叶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曾斯慧 梁碧玲 +2 位作者 钟镜联 叶瑞心 陈志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由于鼻咽癌发生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目前大样本的综合性研究较少,也缺乏放疗后的纵向对比研究。研究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不同阶段颞叶白质水分子的弥散特征,探讨放疗对颞叶白质水分子弥散的影响,对放射性损伤的监测提供量化指标。方法... 目的由于鼻咽癌发生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目前大样本的综合性研究较少,也缺乏放疗后的纵向对比研究。研究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不同阶段颞叶白质水分子的弥散特征,探讨放疗对颞叶白质水分子弥散的影响,对放射性损伤的监测提供量化指标。方法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或放疗后行头颅常规MR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的患者共204例,其中放疗前患者44例,放疗后患者160例。测量所有患者双侧颞叶白质的各向同性表现弥散系数(isotropi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iso)值和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ic,FA)值,并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放疗后双侧颞叶白质的ADCiso值和FA值均下降,放疗后3~5个月变化最明显,随时间延长,6个月以后ADCiso值和FA值有回升趋势。结论 DTI可反映放疗后颞叶白质水分子的弥散特点,有助于监测放射线的损伤程度,以及了解其修复过程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放射性损伤 鼻咽癌 脑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壁横纹肌肉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邓立维 吴慧莹 +3 位作者 徐文彪 陈希文 黄杰灵 成官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4-937,942,共5页
目的原发于胸壁的横纹肌肉瘤(RMS)少见,关于儿童胸壁RMS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儿童胸壁RMS的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儿童胸壁RMS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壁RMS的5例患儿的CT影像资料,总结患儿RMS... 目的原发于胸壁的横纹肌肉瘤(RMS)少见,关于儿童胸壁RMS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儿童胸壁RMS的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儿童胸壁RMS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壁RMS的5例患儿的CT影像资料,总结患儿RMS的CT影像特点。结果 5例患儿中,病灶位于前胸壁1例,后胸壁2例,侧胸壁(腋下)2例。病灶形态呈类圆形或梭形,部分肿块呈浅分叶。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区2例,密度较均匀3例;5例病灶均未见钙化及脂肪组织。肿块侵犯邻近椎管1例;肿块突入胸腔压迫肺组织1例,压迫心脏及肝脏1例;肿块包绕血管生长2例。5例病灶均紧邻肋骨、肱骨、肩胛骨及脊柱骨等,有骨质破坏1例。增强扫描5例病灶呈不均匀轻-中强化,以周边强化明显,病灶内可见较多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影,其内坏死区不强化。2例出现肺转移灶,1例出现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儿童胸壁RMS的CT表现为胸壁较大或巨大软组织肿物,密度均匀或欠均匀,内无钙化及脂肪组织,部分有坏死区,邻近组织受推压甚至侵犯,可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以周边强化明显。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增强CT影像表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横纹肌肉瘤 胸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T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伟强 刘鸿圣 黄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99-601,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的CT影像特点,为其鉴别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我院2012年9月—2017年5月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且有术前CT平扫及增强图像的CCSK患儿共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月~4岁。结果:肿瘤血... 目的 :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的CT影像特点,为其鉴别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我院2012年9月—2017年5月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且有术前CT平扫及增强图像的CCSK患儿共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月~4岁。结果:肿瘤血供丰富,强化较明显(程度31~55 HU),动脉期多发扭曲细小血管影9例(81.8%),实质期"虎斑样"改变8例(72.7%);转移较常见(7例),NWTSG分期以Ⅲ、Ⅳ期居多,其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例,下腔静脉内瘤栓3例,骨转移1例,肺转移2例,肝转移1例。结论:CCSK在影像学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CT增强动脉期多发扭曲小血管影、实质期"虎斑样"改变及早期肾外转移是诊断CCSK的重要影像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肉瘤 透明细胞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消化道异物1257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34
4
作者 任路 耿岚岚 +1 位作者 肖伟强 龚四堂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消化道异物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消化道异物的病例,根据异物性质和位置确定门诊观察和住院观察取异物,建立资料采集表格,单人采集如下信息:... 目的总结儿童消化道异物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消化道异物的病例,根据异物性质和位置确定门诊观察和住院观察取异物,建立资料采集表格,单人采集如下信息:年龄、异物类型、停留部位、误吞时间、临床症状、取异物地点、取异物方式、并发症、异物去向。结果2006年5月至2016年10月1 257例消化道异物纳入分析,男845例,平均(3.0±2.1)岁,误吞异物时间(1.7±1.5)d。出现临床症状266例(21.2%),其中上消化道症状210例(78.9%)。硬币类异物比例最高(53.2%),其余为电池、磁铁、长条/尖锐异物和不规则异物。就诊时异物停留在胃内最多见(40.8%)。自行排出异物者215例,时间(3.5±2.5)d。门诊观察806例中自行排出185例(23.0%);住院观察治疗451例中自行排出30例(6.6%),干预取出420例,其中食管镜取出230例(54.8%),尝试胃镜取出169例(40.2%),外科手术取出21例(5.0%)。门诊观察和住院取异物病例中出现并发症110例(8.8%),其中98例(86.4%)出现黏膜损害,2例食管异物因并发食管穿孔、主动脉食管瘘导致消化道出血死亡。以Logistic二元回归对预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临床症状、停留部位、干预方式和异物类型是儿童消化道异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条/尖锐物的内镜干预率(49.2%)和临床症状出现率(32.3%)均最高,磁铁异物外科手术率(17.4%)最高,纽扣电池并发症发生率(25%)最高;食道异物的内镜干预率(78%)、症状出现率(68.8%)和并发症发生率(16.6%)均最高。结论儿童消化道异物类型多种多样,预后与异物类型、停留部位、临床症状和干预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异物 儿童 胃镜 食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上腺皮质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5
作者 黄莉 刘鸿圣 +1 位作者 田金生 余波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肾上腺皮质癌(ACC)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确诊的ACC患儿,其中11例术前接受肾上腺CT检查,4例术前接受肾上腺MRI,观察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ACC患儿中女性多见(10/13,76.92%),临床症状包括明显... 目的观察儿童肾上腺皮质癌(ACC)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确诊的ACC患儿,其中11例术前接受肾上腺CT检查,4例术前接受肾上腺MRI,观察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ACC患儿中女性多见(10/13,76.92%),临床症状包括明显男性化(9/13,69.23%)、库欣综合征(4/13,30.77%)、阴蒂肥大(3/13,23.08%)、阴毛早现(3/13,23.08%)及腹痛腹部包块(2/13,15.38%)等,多伴血清雄激素升高(10/13,76.92%)。CT显示肾上腺区较大肿物,最大径常>6 cm(7/13,53.85%),呈分叶状(8/13,61.54%),5例(5/11,45.45%)平扫密度不均匀,内见钙化灶;增强后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1/11,100%),8例(8/11,72.73%)可见"网络状"改变,并可累及周围组织(2/11,18.18%),局部形成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MR T2WI中,3例病灶呈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T1WI 3例呈稍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增强后4例病灶均不均匀强化。结论儿童ACC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横纹肌样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肖伟强 刘鸿圣 +1 位作者 刘振清 吴倩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横纹肌样瘤(RTK)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9年9月—2021年4月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RTK患儿共35例临床及影像资料行回顾分析,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71月。... 目的:探讨儿童肾横纹肌样瘤(RTK)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9年9月—2021年4月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RTK患儿共35例临床及影像资料行回顾分析,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71月。结果:本组RTK影像特点:瘤内出血12例(34.29%,12/35)、坏死31例(88.57%,31/35)、囊变9例(25.71%,9/35);钙化12例(34.29%,12/35);包膜下积液12例(34.29%,12/35)。增强其实质部分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坏死及囊变区不强化。其中3例(8.57%)为多部位生长,转移13例(37.14%,13/35),术后复发3例(8.57%,3/35)。结论:RTK的钙化、包膜下积液等影像学表现较具特点,结合其全身多发、容易转移和复发等特性,有助于RTK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横纹肌瘤 儿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与囊性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影像诊断 被引量:5
7
作者 田金生 吴慧莹 +5 位作者 周成 刘鸿圣 徐文彪 鹿连伟 李建明 刘玉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5-791,共7页
目的:比较儿童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PPB)与囊性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临床特征和CT征象,为临床儿童肺部囊性病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证实9例I型PPB及145例囊性CPAM临床及影像资料,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总结两... 目的:比较儿童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PPB)与囊性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临床特征和CT征象,为临床儿童肺部囊性病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证实9例I型PPB及145例囊性CPAM临床及影像资料,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总结两者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结果:154例囊性病灶CPAMⅠ型54例(35.1%),CPAMⅡ型72例(46.8%),CPAM4型19例(12.3%),IPPB型9例(12.3%)。手术年龄平均为33.8±39.1月,其中男90例(58.4%),女64例(41.6%)。126例(81.8%)出现症状而手术。囊性CPAM与I型PPB在手术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49/154)有产前诊断史,Ⅱ型CPAM产前诊断率高于Ⅰ型PPB(P=0.003)。20.1%(31/154)肺部囊肿儿童存在合并畸形,合并畸形的发生率在良恶性囊性病灶多重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病灶位于左肺71例(46.1%),右肺83例(53.9%),病灶位置在良恶性囊性病灶多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67)。囊壁钙化(11.1%)及囊壁结节(22.2%)是I型PPB特征,但敏感性低。囊肿、感染、纵膈移动及气胸是儿童肺部囊肿常见CT征象。囊肿最大径范围0.5~12.7 cm,平均(4.0±3.1) cm。囊肿最大径在良恶性多重比较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Ⅱ型CPAM囊肿直径较Ⅰ型PPB小(P=0.000);Ⅰ型(P=0.079)、Ⅳ型(P=1.000)与I型PPB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以囊肿最大径为变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916,提示囊肿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当囊肿最大径为5.2 cm时,鉴别良、恶性囊肿的敏感度100%,特异度74.1%。44.2%(68/154)病例合并感染,感染发生率在良恶性囊性病灶的多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纵隔移位和气胸发生率为20.1%及3.9%。纵隔移动在Ⅰ型、Ⅱ型CPAM发生率较I型PPB低;在Ⅳ型CPAM与I型PPB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01)。气胸在良恶性囊性病灶多重比较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3,P=0.111和P=0.360)。结论:胸部CT是儿童肺部囊肿最重要的诊断手段。囊壁出现钙化及壁结节时应高度怀疑I型PPB可能。儿童肺内囊肿直径>5.3 cm时应积极处理,降低囊性CPAM发展为Ⅰ型PPB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肿瘤 肺囊腺瘤样畸形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儿童脑寄生虫病临床特征及MRI表现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希文 张笑春 +3 位作者 陈连凤 鹿连伟 吴慧莹 周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 观察儿童脑寄生虫病临床特征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脑寄生虫病患儿,包括广州管圆线虫感染8例、弓形虫及裂头蚴感染各1例。结果 10例中,3例有流行病学史;发热9例,精神倦怠及呕吐各6例,运动障碍5例,头痛3例... 目的 观察儿童脑寄生虫病临床特征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脑寄生虫病患儿,包括广州管圆线虫感染8例、弓形虫及裂头蚴感染各1例。结果 10例中,3例有流行病学史;发热9例,精神倦怠及呕吐各6例,运动障碍5例,头痛3例,抽搐及意识障碍各1例。1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均升高;9例脑脊液白细胞升高,6例EOS比例升高,8例微量蛋白升高,8例葡萄糖降低。增强MRI中,8例脑广州管圆线虫病患儿均见软脑膜结节状和/或线样强化,其中1例伴左侧额叶单发圆形强化灶;1例脑弓形虫病延髓病灶呈结节状强化,软脑膜呈线样强化;1例脑裂头蚴病右侧额叶、顶叶等多发病灶呈结绳样、串珠样强化,邻近软脑膜呈线样强化。结论 脑寄生虫病患儿流行病学、外周血与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特征;其MRI表现多样,与寄生虫种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恶性横纹肌样瘤CT表现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兰 刘鸿圣 +1 位作者 田金生 艾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RTK)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MRTK患儿,观察其CT表现。结果19例MRTK中,11例以血尿为主诉就诊;病变位于左肾10例、右肾9例,均为单发病灶,位置多邻近肾门,最大径4.53~15.32 cm,平均(8.42&... 目的观察儿童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RTK)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MRTK患儿,观察其CT表现。结果19例MRTK中,11例以血尿为主诉就诊;病变位于左肾10例、右肾9例,均为单发病灶,位置多邻近肾门,最大径4.53~15.32 cm,平均(8.42±2.77)cm;其中11例呈类圆形,8例为不规则形;12例边缘呈分叶状,7例边缘基本光滑;13例边界不清,6例边界清楚;CT平扫呈混杂密度肿块,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内见多发坏死囊变;其中14例见较明显的偏心性囊变,囊实性交界区多模糊不清;12例瘤体内见出血,5例见细线状或砂砾状钙化;10例肾周包膜下积液/血,6例肾包膜增厚;9例侵犯肾盂或肾窦。术后病理提示9例侵犯肾包膜,4例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9例整合酶相互作用蛋白1(INI-1)均(-)。结论儿童MRTK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肾横纹肌样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粒细胞肉瘤MRI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望春 刘鸿圣 +2 位作者 邝民伟 李玉琼 陈希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粒细胞肉瘤(G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例GS患儿的MRI资料,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特点、骨质破坏情况及强化特点。结果 4例GS,3例为多发病变,1例单发。1例病灶位于T3~T7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 目的观察儿童粒细胞肉瘤(G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例GS患儿的MRI资料,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特点、骨质破坏情况及强化特点。结果 4例GS,3例为多发病变,1例单发。1例病灶位于T3~T7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双侧上颌窦及蝶窦窦壁、眶周;1例位于L1~L2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1例位于T2~T4、T10~T11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1例位于T11~T12、L4~S2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左侧眼眶、蝶骨及右侧额窦窦壁;均在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或经椎间孔达椎管外形成椎旁肿块。3例骨髓信号受到弥漫性抑制。所有病灶的T1WI信号均较周围正常肌肉稍高,脂肪抑制T2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均呈轻中度均匀强化。2例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明显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儿童G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本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髓样 儿童 白血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垣君 牛会林 +2 位作者 田金生 周爱珍 陈谨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8-349,共2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指一组病因未明的以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异常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影像分析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兰 刘鸿圣 +1 位作者 李建明 吴倩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71-1576,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影像资料。行CT检查13例,行MRI检查5例,同时行两种影像检查者3例。结果:患儿平均年龄(2.8±2.9)岁。...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影像资料。行CT检查13例,行MRI检查5例,同时行两种影像检查者3例。结果:患儿平均年龄(2.8±2.9)岁。肿瘤均为单发,位于左侧9例、右侧6例。瘤体最大径线1.6~11.0 cm,平均(5.4±2.4)cm。病灶呈类圆形12例,不规则形3例;边界清楚11例,边界模糊4例,其中肿瘤突破包膜向周围浸润生长者1例。所有肿瘤内均可见不同程度坏死,未见出血灶,瘤内出现钙化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瘤体内可见多条强化的肿瘤血管影迂曲穿行,使整个瘤体呈现网络状强化的特征;整个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肿瘤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3例出现转移灶,2例为肺转移,1例为右肾及肝脏多发转移。3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2例于术后1年复发,其中1例在第二次手术切除后2个月再次复发;1例于术后3年复发。结论: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儿年龄和临床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定量分析正常儿童前后髋臼发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振清 刘鸿圣 +2 位作者 黄莉 肖伟强 吴倩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以股骨头中心点至同侧髋臼最薄弱点之间连线为基线测量前后髋臼指数评价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的正常发育规律。方法收集165名1个月~12岁正常儿童髋关节MRI资料,分别以股骨头中心点到同侧髋臼最薄弱点之间的连线为基线(方法1)和... 目的探讨以股骨头中心点至同侧髋臼最薄弱点之间连线为基线测量前后髋臼指数评价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的正常发育规律。方法收集165名1个月~12岁正常儿童髋关节MRI资料,分别以股骨头中心点到同侧髋臼最薄弱点之间的连线为基线(方法1)和以双侧Y形软骨中点的连线为基线(方法2),测量前/后骨性髋臼指数(A/PBAI)和前/后软骨性髋臼指数(A/PCAI),观察2种方法、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上述指数的一致性,并分析以上指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2种方法测量ABAI(ICC=0.832)的一致性好,测量ACAI(ICC=0.535)、PBAI(ICC=0.565)、PCAI(ICC=0.472)的一致性均较好。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髋臼指数的一致性均好(ICC均>0.75)。ABAI、ACAI及PBAI与年龄呈负相关(r=-0.762、-0.475、-0.368,P均<0.001),PCAI与年龄无明显相关(r=-0.190,P<0.005);4岁前,ABAI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4岁后逐步趋于平稳;ACAI及PBAI随年龄增长稍有降低;PCAI随年龄变化不明显。结论以股骨头中心点至髋臼最薄弱点连线为基线测量前后骨性或软骨性髋臼指数,可准确评价髋关节前后髋臼的正常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髋臼 生长和发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完整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分型复习
14
作者 张明杰 吴慧莹 +3 位作者 周宁 徐文彪 罗源利 聂丽怡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54-657,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完整(PA/IVS)的CT影像表现及分型,讨论与PA/VSD的不同。方法:分析PA/IVS的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主动脉、三尖瓣及合并畸形的CT影像表现并分型。结果:5例右心室发育不良,1例右心室大小正常,1例右心... 目的:分析总结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完整(PA/IVS)的CT影像表现及分型,讨论与PA/VSD的不同。方法:分析PA/IVS的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主动脉、三尖瓣及合并畸形的CT影像表现并分型。结果:5例右心室发育不良,1例右心室大小正常,1例右心室增大。5例肺动脉瓣闭锁,肺动脉正常;2例主肺动脉闭锁,1例伴双肺动脉近端狭窄,1例伴双肺动脉发育不良。6例合并PDA,4例合并ASD,1例双侧冠状动脉共干起源,1例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1例伴降主动脉侧支。依据Greenwold分型,Ⅰ型5例,Ⅱ型2例。结论:PA/IVS的CT影像特点是室间隔完整,肺动脉瓣闭锁多见,主肺动脉和双侧肺动脉的形态多正常,多数没有降主动脉重要侧支,与PA/VSD的CT表现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硬化性胆管炎为首发表现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6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汪雪莲 房春晓 +7 位作者 陈敏霞 杨花梅 佘兰辉 龚余 徐翼 艾斌 黄莉 李旭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以硬化性胆管炎(SC)为首发表现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肝脏受累LCH的认识。方法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初步诊断为SC,其后确诊为LCH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 目的探讨以硬化性胆管炎(SC)为首发表现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肝脏受累LCH的认识。方法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初步诊断为SC,其后确诊为LCH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以SC为首发表现的LCH患儿6例。女∶男=5∶1。中位发病年龄为12(12~22)个月。6例患儿均以胆汁淤积为首发表现,表现为以γ-谷氨酰转肽酶和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肝功能异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均呈现局灶性肝内胆管狭窄和扩张,影像学诊断为SC。5例通过皮疹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确诊LCH,其中4例表现为SC同时伴有皮疹;1例仅表现为SC,其后近2个月出现皮疹增多并获得组织学诊断依据。1例表现为SC同时伴垂体受累所致的尿崩症,2次肝穿活检仅提示结节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肝大体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确诊LCH。6例病理诊断LCH后予LCH一线方案化疗。1例肝移植后进行化疗及对症治疗,全身病情获得缓解;4例至随诊结束全身病情较前好转,但肝脏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改善;1例发生肝衰竭死亡。结论SC是LCH肝脏受累的一种晚期及严重形式,可伴或不伴其他组织器官病变。诊断需结合特征性皮疹、溶骨性改变及垂体等组织受累表现,并获得病理诊断依据。LCH所致SC预后较差。SC如合并肝硬化,尤其伴有门静脉高压、顽固性皮肤瘙痒或生长发育迟缓,可考虑先进行肝移植,术后再进行化疗可能是获得较好预后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硬化性胆管炎 胆汁淤积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ovue排泄性超声尿路造影与X线膀胱尿路造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劲松 周路遥 +4 位作者 曾斯慧 张春丽 曾广绥 王洁 陈庆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探讨Sonovue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VUS)评估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价值。方法纳入36例[共72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yelo-Ureter Units,PUUs)]临床疑为膀胱输尿管返流且同时进行了VUS和排泄性X线膀胱尿路造影(VCUG)的儿童病人。比较VUS和V... 目的探讨Sonovue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VUS)评估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价值。方法纳入36例[共72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yelo-Ureter Units,PUUs)]临床疑为膀胱输尿管返流且同时进行了VUS和排泄性X线膀胱尿路造影(VCUG)的儿童病人。比较VUS和VCUG发现VUR的敏感性和一致性。根据返流分级标准比较两者判断返流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72个PPUs,VUS发现26个PUUs(36.1%,26/72),而VCUG发现21个PUUs(29.2%)存在返流,两者对返流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65个PUUs(90.3%,65/72)的结果在两种方法完全一样(McNemar检验,Kappa值=0.843),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好。另外,VUS经会阴部观察还显示了2个病例的后尿道瓣膜。结论 Sonovue介导的VUS在检测和分级膀胱输尿管反流上不差于甚至优于VCUG,且更安全,应该作为膀胱输尿管返流的首选筛查和随访工具。另外,VUS经会阴部观察对评估后尿道病变也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返流 超声检查 微气泡 逆行膀胱输尿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诊断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振清 刘鸿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17-1620,共4页
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是一种新兴的MR灌注加权成像方法,可通过测量Ktrans、Kep、Ve、Vp及iAUC值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定量评价组织的血流灌注、血管分布及微血管的通透性。本文旨在对DCE-MRI的基本原理、脑胶质瘤DCE-MRI的生物学基础及D... 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是一种新兴的MR灌注加权成像方法,可通过测量Ktrans、Kep、Ve、Vp及iAUC值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定量评价组织的血流灌注、血管分布及微血管的通透性。本文旨在对DCE-MRI的基本原理、脑胶质瘤DCE-MRI的生物学基础及DCE-MRI诊断脑胶质瘤的价值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对鉴别头皮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帅 刘强 +2 位作者 李琦 王百军 潘诗农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分析头皮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表现特点,提高头皮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近五年经病理证实、且具有影像资料的294例头皮占位性病变,观察其影像及临床表现,并利用统计学方法验证并分析头皮占位性病变... 目的分析头皮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表现特点,提高头皮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近五年经病理证实、且具有影像资料的294例头皮占位性病变,观察其影像及临床表现,并利用统计学方法验证并分析头皮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特征,并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方法优劣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良性病例272例,恶性22例;平均年龄(23.8±24.8)岁(0~82岁),头皮占位性病变好发于顶枕部(62.8%),以单发为主(95.6%),病变发病性别无差异。良性头皮占位大多单发(97.1%)、形态规整(98.5%)、体积较小(<234 mm2)、较少发生邻近颅骨破坏(94.1%)及颅内侵袭(99.6%);恶性占位易多发(18.2%)、形态不整(22.7%)、体积较大(>234 mm2)、易发生邻近颅骨破坏(27.3%)及颅内侵袭(13.6%)。上述影像指标良、恶性病变的发生率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头皮占位性病变病灶内密度或信号是否均匀,是否含有分隔、坏死、钙化、脂肪成分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病例中超声检查84例,CT 171例,MRI 80例,确诊率分别为67.9%、85.4%、91.3%;增强扫描23例,确诊率为82.6%。结论头皮占位性病变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增强MRI检查对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极高的诊断特异度,是区分头皮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占位病变 诊断显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右室通道1例病例报告
19
作者 陆叶 李健茹 +5 位作者 马力 张明杰 虢艳 王莉 梁小碧 刘特长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4-466,共3页
1病例资料女,3月龄,因“咳嗽伴发热1周”于2017年8月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我院)就诊。出生时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当地医院诊断为“左冠状动脉 右室瘘、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未行处理。患儿平素无反复呼吸道感... 1病例资料女,3月龄,因“咳嗽伴发热1周”于2017年8月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我院)就诊。出生时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当地医院诊断为“左冠状动脉 右室瘘、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未行处理。患儿平素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吃奶时有气促,有间断,无呛咳;大小便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心脏杂音 卵圆孔未闭 左冠状动脉 动脉导管未闭 病例资料 病例报告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观察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与肠系膜上动脉钙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佳莉 步军 +3 位作者 吴禹 刘晓雯 梁治平 黄乐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IC)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SMA CTA检查的605例患者,分为IC组(n=81)和非IC组(n=524),比较2组间SMA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分析IC组与非IC组SMA钙化斑块的数目、形态、部位、开...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IC)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SMA CTA检查的605例患者,分为IC组(n=81)和非IC组(n=524),比较2组间SMA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分析IC组与非IC组SMA钙化斑块的数目、形态、部位、开口处和最窄处的狭窄程度,绘制ROC曲线评价狭窄程度诊断IC的效能。结果 IC组SMA钙化斑块的发生率(13/81,16.05%)高于非IC组(33/524,6.30%;P=0.002)。IC组钙化斑块数目多于非IC组(P=0.043);2组间钙化斑块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组中,SMA钙化斑块多位于远段,非IC组多位于近段或中段;2组间斑块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IC组与非IC组间SMA最窄处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诊断I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P<0.001),敏感度为76.92%(10/13),特异度为87.88%(29/33)。结论当SMA钙化斑块数量较多,发生在远段,且其最窄段狭窄程度≥25%时,提示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缺血性 肠系膜上动脉 钙化斑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