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磁刺激在儿童神经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严晓华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5-998,共4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利用时变磁场诱发出感应电场,即快速电流脉冲通过刺激线圈,产生瞬间磁场在脑组织里诱导产生平行于线圈的电流,进而对相关区域发挥影响作用。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脑卒中、帕金...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利用时变磁场诱发出感应电场,即快速电流脉冲通过刺激线圈,产生瞬间磁场在脑组织里诱导产生平行于线圈的电流,进而对相关区域发挥影响作用。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脑卒中、帕金森病和抑郁症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儿童神经 脑性瘫痪 TRANSCRANIAL 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 ADHD 康复技术 运动传导通路 ST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脑性瘫痪临床实践指南选题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史惟 张崇凡 +13 位作者 黄真 肖农 朱登纳 徐开寿 王素娟 汪军 李惠 尹欢欢 许业涛 翟淳 许磊 沈修姝 王慧珊 林伟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9-194,I0004-I0023,共36页
背景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的康复期望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导康复实践者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干预,改善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的健康状态。目的支持、改进和完善指南核心专家组提出的儿童和青少年脑性瘫痪临床实践指南(CANDLE)选题架构层次。... 背景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的康复期望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导康复实践者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干预,改善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的健康状态。目的支持、改进和完善指南核心专家组提出的儿童和青少年脑性瘫痪临床实践指南(CANDLE)选题架构层次。设计范围综述。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谷歌学术搜索)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灰色文献检索谷歌和百度网站;检索起止日期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2日。纳入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知识合成类文献(指南、共识、系统评价、范围综述)。根据谷歌学术搜索网站默认的智能排序依次筛选,阅读题目和摘要初筛直至连续50篇均无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为止;筛选保留文献下载全文再筛;再筛保留文献的参考文献与保留文献查重,不重复文献行题目和摘要筛选。自制文献数据提取表,提取文献一般特征;范围综述界定问题:《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ICF-CY)运用状况,功能是如何被表述的,儿童脑瘫康复的评估、发育、交互等如何被总结归纳的;6名数据提取员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总结结果,CANDLE核心专家成员通过讨论回答范围综述界定的问题。主要结局指标指南选题总体框架层次。结果372篇文献纳入本文范围综述,指南、共识、系统评价和范围综述均呈现随年份逐步增多趋势,英文范围综述2010至2018年7篇,~2022年42篇。英文文献研究者最关注干预技术、评估技术和功能状态,中文文献中干预技术占比66.7%。181篇英文干预技术文献中,涉及37种技术。整体架构采用了ICF-CY或ICF理念4篇,部分采用了为78篇。47篇共识和指南中,9篇共识和7部指南以功能为切入,与运动和姿势相关的功能切入点包括:肌张力、移动、手部活动、继发肌肉骨骼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休闲活动。104篇(31%)文献单独论述评估方法,采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SMIN)方法20篇。9篇(3%)单独阐述发育特性对功能的影响。41篇(12.1%)通过相关性、影响因素等方法分析了各种功能之间以及与背景性因素的交互作用。结论范围综述支持、改进和完善了CANDLE总体架构,修正为以功能为切入点建立8个维度,以ICF-CY定位、评估、发育、交互性、干预5要素表现维度,在要素下产生选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脑性瘫痪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 功能 指南 共识 系统评价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神经元理论在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构音障碍语音治疗中的应用:1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陶聪 麦坚凝 +2 位作者 徐开寿 杨思渊 郑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8-229,238,共3页
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生率较高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运动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学习能力为主要特征,常伴发心理行为的异常,
关键词 发育性协调障碍 语音治疗 构音障碍 障碍儿童 神经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发育障碍性疾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定量脑电图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雅妮 麦坚凝 +7 位作者 王秀英 杨思渊 李春青 杨丽 张凤琼 曾鹏 戴津 梁惠慈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汉族男童的脑电图特征。方法对70例ADHD汉族男童(包括混合型64例,注意缺陷为主型6例)及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汉族男童进行定量脑电图功率谱分析。记录安静闭目状态下的脑电图,经傅里叶转换得到总功率,α...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汉族男童的脑电图特征。方法对70例ADHD汉族男童(包括混合型64例,注意缺陷为主型6例)及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汉族男童进行定量脑电图功率谱分析。记录安静闭目状态下的脑电图,经傅里叶转换得到总功率,α、β、θ、δ频段绝对及相对功率,以及θ/α、θ/β等。结果 ADHD组较正常对照组δ活动增多,β活动减少,前脑区的总功率及θ/β升高。两亚型相比,混合型较注意缺陷为主型θ、δ活动增多,β活动减少,总功率、θ/α、θ/β升高。不同程度注意力缺陷患儿相比,重度组较轻中度组α活动减少,δ活动增多,θ/α升高。结论 ADHD汉族男童的脑电图与正常对照组显著不同。定量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对ADHD诊断、亚型区分及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鉴别作用,在ADHD研究与临床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图 男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文杰 洪小霞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07-1310,共4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常伴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目前应用于改善CP患儿功能障碍的...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常伴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目前应用于改善CP患儿功能障碍的技术主要有任务导向性训练、强制性运动疗法、力量训练、引导式教育、电刺激、辅助器具、A型肉毒毒素注射、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矫形手术等,这些治疗技术大多是通过改善末端效应器进而促进大脑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矫形手术 脑性瘫痪 辅助器具 强制性运动疗法 A型肉毒毒素 发育障碍 肢体残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设备的游戏康复干预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付超琼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13-1716,共4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胎儿或婴幼儿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造成的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的活动受限症候群[1],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2—4]。CP的发病率约为2‰...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胎儿或婴幼儿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造成的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的活动受限症候群[1],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2—4]。CP的发病率约为2‰—3.5‰,目前全世界约有CP患儿1700万[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行为障碍 肌肉骨骼 康复干预 发育障碍 智能设备 CEREBRAL 活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恐怖症儿童的焦虑情绪与养育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查彩慧 欧婉杏 +3 位作者 汪玲华 杨思达 李志斌 麦坚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探讨学校恐怖症儿童的焦虑情绪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31例学校恐怖症儿童(研究组)和43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了评估。结果:研究组SCARED量表总分及各因子... 目的:探讨学校恐怖症儿童的焦虑情绪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31例学校恐怖症儿童(研究组)和43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了评估。结果:研究组SCARED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EMBU中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偏爱被试因子和过度保护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过分干涉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和惩罚严厉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涉保护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和偏爱被试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因子与患儿的焦虑情绪呈负相关,而父母亲的严厉惩罚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干涉保护因子则是患儿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学校恐怖症患儿存在广泛的焦虑情绪,不良和矛盾的养育方式是患儿焦虑情绪的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症 焦虑情绪 父母养育方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改善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潘静 杨旭博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02-1605,共4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目前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最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临床上常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对CP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GMFCS为Ⅰ级和Ⅱ...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目前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最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临床上常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对CP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GMFCS为Ⅰ级和Ⅱ级的患儿可以独立行走,但运动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异常 脑性瘫痪 肢体残疾 运动障碍 CEREBRAL 流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高肌张力评估工具用于脑性瘫痪儿童评估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璐 徐开寿 +3 位作者 严晓华 郑韵 靳晓坤 麦坚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6-730,共5页
目的:分析中文版高肌张力评估工具(HAT)在脑性瘫痪儿童人群评估中的信度、效度等心理测量学特征,为HAT在国内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33例4—13岁(男24例,女9例,平均月龄84.24±34.36)的脑性瘫痪儿童参加此项研究,使用校正Kappa... 目的:分析中文版高肌张力评估工具(HAT)在脑性瘫痪儿童人群评估中的信度、效度等心理测量学特征,为HAT在国内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33例4—13岁(男24例,女9例,平均月龄84.24±34.36)的脑性瘫痪儿童参加此项研究,使用校正Kappa(PABAK)测定HAT的重测信度、评价者间信度;以小儿神经专科医师对33例脑性瘫痪儿童的高肌张力类型评价结果为效标确定HAT的效度。结果:HAT在鉴别肢体高肌张力类型方面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PABAK=0.82—1),同时具有良好的评价者间信度(PABAK=0.77—1);HAT与小儿神经专科医师的高肌张力类型评价结果间具有极好的一致性(PABAK=0.81—1)。结论:中文版HAT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中国脑性瘫痪儿童的高肌张力类型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肌张力评估工具 高肌张力 脑性瘫痪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运动捕捉系统对儿童脑性瘫痪步态特征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旭博 彭婷婷 +1 位作者 周洪宇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采用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运动捕捉系统分析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和正常儿童以自然步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行走时的步态特征。方法:2021年6—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招募20例6—12岁脑瘫患儿,面向社会招募同龄20例正常儿... 目的:采用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运动捕捉系统分析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和正常儿童以自然步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行走时的步态特征。方法:2021年6—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招募20例6—12岁脑瘫患儿,面向社会招募同龄20例正常儿童。采集所有儿童的年龄及性别等基本资料后,利用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并分析其以自然步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医院走廊,连续两次行走20m)行走时的步态时空、运动学参数和腰部活动角度。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脑瘫患儿的步行周期变长(P<0.05),支撑相在整个周期的占比增大,摆动相的占比减少(P<0.05);跨步长变短,步频加快(P<0.05);髋屈曲、伸展角度受限,髋内旋角度增大,膝屈曲、踝跖屈角度受限,腰后伸、侧屈及右旋转角度增大(P<0.05)。结论:脑瘫患儿的步行周期、支撑相、跨步长、步频、下肢及腰部关节活动度有明显异常。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运动捕捉系统可有效识别脑瘫患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行走时的步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步态分析 运动捕捉 惯性传感器 生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的康复:随访7年1例报告
11
作者 程亚慧 黄竟毓 +3 位作者 邱晒红 李金玲 王雨欣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9-1132,共4页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Hyperornithinemia-Hyperammonemia-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HHH)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编码线粒体内膜上1型鸟氨酸转运体的SLC25A15基因突变导致[1]。迄今为止,已有2...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Hyperornithinemia-Hyperammonemia-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HHH)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编码线粒体内膜上1型鸟氨酸转运体的SLC25A15基因突变导致[1]。迄今为止,已有20多个SLC25A15基因突变被发现,但并没有明确的基因型-表型关系[2]。HHH综合征可以在任何年龄起病,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3],其中约2/3的HHH综合征患者存在以锥体束征和痉挛性步态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征 高氨血症 基因突变 高鸟氨酸血症 瓜氨酸 线粒体内膜 痉挛性 鸟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加拿大儿科学会立场声明《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性评估标准》解读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芸 李志斌 徐开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3-900,共8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慢性的、持续终生的神经发育障碍,大多发病于儿童早期,随着其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ASD严重影响了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和沉重精神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和及...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慢性的、持续终生的神经发育障碍,大多发病于儿童早期,随着其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ASD严重影响了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和沉重精神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断ASD,并尽早实施行为和教育干预,对改善ASD患儿的预后及家庭社会生活可带来积极影响。2019年11月加拿大儿科学会(CPS)发布了《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性评估标准》立场声明,是首部指导社区基层医务人员诊断ASD的声明,为社区儿科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或协助ASD的诊断性评估提供了建议、工具和资源。本文就该声明进行解读,以期对我国ASD的诊治与评估提供指导,并且帮助社区儿科相关医务人员对ASD进行早期诊断及优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偏瘫型脑性瘫痪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唐红梅 刘力茹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50-1253,共4页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儿童肢体残疾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1.5%。—4%[1]。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提高及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高危儿和极低体重儿生存率大幅度提高,脑瘫的发生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儿童肢体残疾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1.5%。—4%[1]。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提高及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高危儿和极低体重儿生存率大幅度提高,脑瘫的发生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脑瘫患者约530万,其中0—6岁患儿约占50%,且以每年约5万的速率递增。在所有类型脑瘫患儿当中,偏瘫型脑瘫(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HCP)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约占44%[2],主要表现为偏侧肢体功能障碍,尤以手功能障碍最为显著。研究发现,HCP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水平绝大多数可达I级或Ⅱ级,其社会生活能力可接近正常人的82%[3],单侧肢体功能障碍最为突出;其中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比下肢功能障碍较为明显。此外患儿上肢肌力、感觉也会有不同程度减退,并伴手部精细活动功能及协调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型脑性瘫痪 强制性运动疗法 侧上肢功能障碍 CEREBRAL 肢体功能障碍 脑瘫患儿 粗大运动功能 社会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吴文华 凡伟 +5 位作者 成艳玲 林秋容 黄玉莹 郭碧华 温慧玲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8-932,共5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ASD共患睡眠障碍患儿按监护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共治疗16周;前4周对照组采用睡眠行为教育与治疗,研究组则采用r TMS结合...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ASD共患睡眠障碍患儿按监护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共治疗16周;前4周对照组采用睡眠行为教育与治疗,研究组则采用r TMS结合睡眠行为教育与治疗;后12周两组患儿都采用睡眠行为教育与治疗。在基线期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患儿核心症状严重程度,在基线期、治疗4周时及治疗16周时分别采用儿童睡眠习惯调查问卷(CSHQ)、家庭睡眠习惯调查(FISH)评估患儿睡眠症状、睡眠习惯。结果:睡眠症状改善情况,在CSHQ总分、睡眠抵触、入睡延迟、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方面,研究组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改善睡眠持续时间、睡眠呼吸障碍、白天睡眠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睡眠习惯改善情况,FISH各睡眠习惯因子及FISH总分,研究组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TMS能显著改善ASD患儿的睡眠抵触、入睡延迟、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及睡眠习惯,且疗效在rTMS治疗结束后仍能持续。rTMS应用于学龄前ASD患儿安全可耐受,未见严重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睡眠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睡眠行为教育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牵伸结合音频电疗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颈部姿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丽英 何璐 +4 位作者 李金玲 郑韵 林秋金 邱晒红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5-1417,共3页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一种良性的儿童骨关节肌肉畸形常见病,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muscle,SCM)的增厚和缩短导致的,在出生后或不久就出现头部偏斜在一侧、下巴转向对侧的自...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一种良性的儿童骨关节肌肉畸形常见病,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muscle,SCM)的增厚和缩短导致的,在出生后或不久就出现头部偏斜在一侧、下巴转向对侧的自发性斜颈不良姿势,除了颈部活动度受限外,患侧胸锁乳突肌还可能触摸到肌性肿块或者肌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颈部姿势 肌肉畸形 疗效分析 音频电疗 胸锁乳突肌 患儿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3
16
作者 李志斌 江慧敏 肖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734-2736,共3页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门诊治疗的癫痫患儿,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一组单用奥卡西平,另一组联用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脑电图改善效果以...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门诊治疗的癫痫患儿,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一组单用奥卡西平,另一组联用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脑电图改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OX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联用LEV组总有效率为95.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痫样放电的改善情况,OXC组的总有效率为52.5%,联用LEV组的总有效率为81.8%,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用左乙拉西坦患儿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单用奥卡西平组患儿。结论:单用奥卡西平与联用左乙拉西坦在治疗效果上相当,联用左乙拉西坦对灰质痫样放电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儿童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70年:从Kanner到DSM-V 被引量:41
17
作者 陈文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2013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V)的孤独症诊断标准再次修订,同时今年也是Kanner首次临床描述孤独症的70周年。70年来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变迁折射出孤独症诊断的困难性与挑战性。最新修订的DSM-Ⅴ将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 2013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V)的孤独症诊断标准再次修订,同时今年也是Kanner首次临床描述孤独症的70周年。70年来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变迁折射出孤独症诊断的困难性与挑战性。最新修订的DSM-Ⅴ将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归到神经发育障碍(Nue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范畴,取消广泛性发育障碍概念;强调其具有持续的社会沟通及社会交往缺失,以及限制性的、重复的行为模式;症候必须发生在早期发育时期。相比DSM-Ⅳ,DSM-Ⅴ将其中的"非连续"的亚分类,孤独症、Asperger障碍、儿童瓦解综合征及未分类广泛性发育障碍移除,归为单一分类,孤独症谱系障碍;总的诊断条目减为7条,需要诊断的最小条目减为5条。DSM-V以单一分类概念定义孤独症谱系障碍将对孤独症的发病率、诊断、治疗、预后及其他相关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诊断标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毒素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肌肉形态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莹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2,共5页
脑性瘫痪是指发生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可引起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性持续障碍的一组疾病,常伴有感知觉行为障碍及继发性肌肉骨骼变形等问题^([1])。80%—90%的脑性瘫痪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由于... 脑性瘫痪是指发生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可引起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性持续障碍的一组疾病,常伴有感知觉行为障碍及继发性肌肉骨骼变形等问题^([1])。80%—90%的脑性瘫痪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由于痉挛肌肉的生长速度较慢,仅达骨骼生长速度的55%^([2]),容易导致肌肉骨骼变形(如跟腱挛缩和髋关节发育不良等),进而影响其日常社会生活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骨骼变形 髋关节发育不良 肉毒毒素 非进行性 行为障碍 发育性 日常社会生活 肢体痉挛 跟腱挛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苷治疗2~4岁幼儿暂时性抽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潘丽雯 梁惠慈 肖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516,共2页
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暂时性抽动障碍是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一般起病年龄多见于4~7岁,在近年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患儿是在婴儿期发病,越来越多的幼儿期暂时性抽... 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暂时性抽动障碍是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一般起病年龄多见于4~7岁,在近年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患儿是在婴儿期发病,越来越多的幼儿期暂时性抽动障碍患儿前来就诊.对这部分患儿,常规的氟哌啶醇首选用药治疗不良反应尤为明显.影响了治疗的安全性及依从性。本文仅从药物治疗方面选用了肌苷和氟哌啶醇治疗作了相关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性抽动障碍 用药治疗 幼儿期 疗效观察 肌苷 氟哌啶醇 主要表现 发声抽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