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个体化处置疝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1
1
作者 莫智峰 何汉忠 +1 位作者 张焯荣 余家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根据疝内环口的分型个体化处置疝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102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41例根据疝内环口分型在腹腔镜下选择不同...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根据疝内环口的分型个体化处置疝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102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41例根据疝内环口分型在腹腔镜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单纯内环结扎术、双重内环结扎术、双重高位结扎加缝脐内侧韧带)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组,其余380例行腹腔镜下内环口双重结扎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术后1年随访观察,发现对照组有6例复发,而研究组只有1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据患者内环口的分型个体化处置疝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外科学 腹股沟/先天性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斐 徐晓钢 +5 位作者 朱德力 李乐 兰梦龙 吴强 柴成伟 曾纪晓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563-56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完全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间10例于3D完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7例... 目的初步探讨完全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间10例于3D完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7例;Ⅰ型6例,Ⅳ型4例。随访7~16个月,通过患儿的手术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状况总结治疗经验。结果10例均成功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38±60)min,出血量5~10mL。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平均为(3.4±0.9)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6±1.5)d。10例患儿术前ALT、AST、TBIL、DBIL、SAMY中位数分别为49.5U/L、38.5U/L、12.25μmol/L、7.45μmol/L、87.5U/L,术后中位数分别为20U/L、29.5U/L、5.75μmol/L、2.4μmol/L、56.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儿术后1个月因胆支肠袢梗阻导致肠坏死,再次接受手术后痊愈,其余患儿均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出现,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完全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安全可行、效果良好,但手术难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的遗传发病机制及前瞻性队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彦 夏慧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90-93,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disease,HSCR)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由肠神经节细胞缺乏所致.其发病率约为1/4000~1/5000,男女发病率比约为41∶1[1].按神经节细胞缺乏所累及肠管的长度不同,国际上常将HSCR分为三型:短段型(...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disease,HSCR)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由肠神经节细胞缺乏所致.其发病率约为1/4000~1/5000,男女发病率比约为41∶1[1].按神经节细胞缺乏所累及肠管的长度不同,国际上常将HSCR分为三型:短段型(short-segmentHSCR,SHSCR)、长段型(long-seg-mentHSCR,LHSCR)和全结肠型(totalcolonagangli-onosis,T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前瞻性队列研究 发病机制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肠神经节细胞 遗传 全结肠型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Rex手术后桥血管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珍银 温哲 +3 位作者 刘涛 申刚 张宾宾 张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Rex手术后桥血管与肝内门静脉左支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CTPV Rex手术后...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Rex手术后桥血管与肝内门静脉左支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CTPV Rex手术后桥血管吻合口狭窄并行介入治疗的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2例,女童3例,年龄1.9~11岁。术前超声或CT检查显示桥血管吻合口不同程度狭窄,狭窄口内径为1~3.5 mm。结果5例CTPV患儿共行8次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入路血管扩张介入术,其中3例患儿仅行1次介入术(2例成功,另1例未成功);1例行2次介入(第1次未成功,第2次成功实施血管狭窄吻合口球囊扩张术);1例患儿因吻合口极度狭窄,约1 mm,前2次均未成功将导丝通过血管吻合口狭窄部,第3次联合肝胆外科,成功实施球囊扩张术。球囊扩张术后随访6~9个月,超声复查显示血管吻合口内径较术前扩大。5例CTPV患儿8次介入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皮肝穿刺肝内门静脉入路,对门静脉海绵样变Rex手术后桥血管吻合口狭窄的患儿实施球囊扩张术创伤小,疗效显著,有助于完善儿童CTPV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 血管 吻合口 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患儿产前产后程序化管理
5
作者 吴强 钟微 +6 位作者 吕俊健 林土连 侯龙龙 夏波 顾圆圆 牛传强 何秋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26-730,共5页
目的总结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cervical lymphatic malformation with airway obstruction,CLMAO)患儿从产前评估到出生后干预程序化诊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 目的总结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cervical lymphatic malformation with airway obstruction,CLMAO)患儿从产前评估到出生后干预程序化诊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室收治的22例CLMA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于本院出生,13例由外院转入。收集并分析患儿胎儿期评估、产时处理、出生后治疗及预后等资料。根据出生后治疗方案分为早期治疗组(6例)和程序化治疗组(16例),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9例本院出生的患儿均在产前行胎儿MRI评估气管食管位移指数(tracheoesophageal displacement index,TEDI)或羊水量。其中,8例存在TEDI>12 mm或羊水过多,出生后因呼吸困难实施产时子宫外处理(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1例TEDI≤12 mm且羊水量正常者于断脐后出现呼吸困难而行气管插管。产前对气道梗阻评估准确性为88.9%(8/9)。程序化治疗组最终3例经手术治疗脱离呼吸支持。程序化治疗组与早期手术治疗组相比,气管造口例数、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9个月,两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怀疑为CLMAO的胎儿应进行TEDI及羊水量评估。与早期手术相比,程序化治疗可取得相似预后,可考虑作为CLMAO的一种新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气道梗阻 程序化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年第2期导读
6
作者 陈家乐 张锐忠 +1 位作者 钟微 夏慧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70-373,共4页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年第2期刊出文章30余篇,开篇回顾了第66届英国小儿外科医师协会大会的情况,接着刊登了胸外科、结直肠、泌尿外科及创伤等相关疾病的研究文章,对临床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此进行归纳、总结...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年第2期刊出文章30余篇,开篇回顾了第66届英国小儿外科医师协会大会的情况,接着刊登了胸外科、结直肠、泌尿外科及创伤等相关疾病的研究文章,对临床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此进行归纳、总结。一、胸外科疾病胸腔镜下主动脉固定术是治疗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TBM)的术式之一,英国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回顾分析了21例胸腔镜下主动脉固定术治疗TBM患儿的临床资料,17例为中、远端气管软化,4例为支气管软化。14%的TBM患儿需要再次干预,其中29%接受了气管切开术。平均随访1年,17例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SURGERY 临床决策 胸外科 气管切开术 气管软化 泌尿外科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