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儿童腹膜后畸胎瘤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罗真东
郑曼娜
李嘉豪
杨天佑
邹焱
-
机构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外科
-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47-35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602199)。
-
文摘
目的儿童腹膜后畸胎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手术危险因素,以期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手术治疗的腹膜后畸胎瘤病例。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体重、主要症状、甲胎蛋白、影像学特征、术中发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理结果。结果152例腹膜后畸胎瘤患儿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女童102例,男童50例,中位年龄为5.7个月。152例中63例共发生84起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2%。113例有术前CT或MRI影像学资料,分别有112例(99%)、111例(98%)、113例(100%)出现动脉、静脉或器官移位,28例(25%)表现为肿瘤包绕血管。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1岁(OR=0.29,95%CI:0.12~0.71)、体重较高(OR=0.87,95%CI:0.78~0.97)的患儿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降低;静脉移位(OR=1.52,95%CI:1.15~2.00)、器官移位(OR=1.74,95%CI:1.23~2.47)、血管包绕(OR=1.53,95%CI:1.06~2.19)显著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肿瘤跨越中线显著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OR=2.91,95%CI:1.28~6.60);左侧腹膜后畸胎瘤较右侧具有更高的手术风险(OR=2.01,95%CI:0.99~4.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包绕(OR=1.45,95%CI:1.00~2.10)和器官移位数量(OR=1.69,95%CI:1.19~2.41)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腹膜后畸胎瘤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肿瘤包绕血管或推移器官显著增加手术风险。
-
关键词
畸胎瘤
腹膜后肿瘤
手术中并发症
危险因素
儿童
-
Keywords
Teratoma
Retroperitoneal Neoplasms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isk Factors
Child
-
分类号
R726.1
[医药卫生—儿科]
R735.4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