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系统状态与故障应对能力的关键线路综合辨识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婧 曾庆彬 李钦豪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现有研究普遍从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与物理运行方面对关键线路进行辨识,而对故障影响下系统的主动抵御能力考虑欠缺。为此,提出融合系统状态及故障应对能力的输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旨在兼顾多影响因素综合评估输电线路的重要程度。首先,... 现有研究普遍从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与物理运行方面对关键线路进行辨识,而对故障影响下系统的主动抵御能力考虑欠缺。为此,提出融合系统状态及故障应对能力的输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旨在兼顾多影响因素综合评估输电线路的重要程度。首先,兼顾阻断控制手段的经济性与快速性,基于时空层面提出线路故障后系统的min-max应对能力模型及高效求解方法,表征系统对故障冲击后的应对能力;然后,考虑系统拓扑结构状态、潮流分布状态及故障应对能力,提出融合多因素的关键线路综合辨识指标及辨识方法,全面衡量线路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逐条开断高风险关键线路可大幅降低系统网络效能,连续开断排序前10的关键线路网络效能可降低至40%以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线路 故障应对能力 拓扑联系度 加权潮流分布熵 输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次暴雨情景下变电站地下排水性能的有效评估
2
作者 陶冶 罗苑萍 +3 位作者 曾庆彬 梁伟强 陈江洪 胡立堂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273,共11页
【目的】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对于提升暴雨情景下变电站地下管网的排水能力和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东省揭阳市某待建变电站为研究区,设计了一种新的地下排水系统,并提出了“圆管模型”和渗流模型耦合模拟的... 【目的】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对于提升暴雨情景下变电站地下管网的排水能力和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东省揭阳市某待建变电站为研究区,设计了一种新的地下排水系统,并提出了“圆管模型”和渗流模型耦合模拟的等效渗透系数方法,构建了应对场次暴雨情景的地下管网排水效果评价数值模型。通过对变电站建设前的地下水调查数据进行参数校准,评估了新排水系统在6种暴雨情景下的排水流量、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积水区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新的地下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排水并降低管网周边的地下水位。暴雨后变电站核心区的地下水位变化呈现缓慢上升和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周边地下水位则表现出快速上升和快速下降的规律。在50 a一遇和100 a一遇的小时和分钟暴雨情景下,新地下排水系统表现出优良的性能,不会出现积水现象;然而,研究区西南侧出现明显积水,且持续7 d的暴雨所形成的积水在4 d后方可消退。【结论】基于等效渗透系数方法模拟的场次暴雨情景下新的地下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较好,可为变电站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评估及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数值模拟 暴雨情景 地下水 变电站 等效渗透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变电站地下水埋深智能预报预警模型
3
作者 罗苑萍 孙世泰 +4 位作者 黄旭斌 郑泽举 蔡镕鸿 梁伟强 胡立堂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30,共13页
【目的】设计一套准确且高效的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对于变电站排水系统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有效应用以及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方法】聚焦于220kV园区变电站的试点研究项目,针对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RF... 【目的】设计一套准确且高效的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对于变电站排水系统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有效应用以及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方法】聚焦于220kV园区变电站的试点研究项目,针对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RF)和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三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估,重点分析了三种模型在预测暴雨情景下地下水埋深动态方面的性能表现。模型的训练数据来源于经过校准和验证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结合多种暴雨情景下的地下水埋深动态预测结果作为基准参考值。为了较好地评估这些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了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均方根误差(RMSE)、Pearson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AE)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XGBoost、RF和LSTM三种模型均能在时间尺度上模拟出与基准结果相近的地下水埋深动态,NSE、RMSE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8、0.0031 m和0.9999,但在空间上表现差异大,RF模型模拟的AE小于0.01 m,XGBoost模型模拟的AE小于0.26 m,LSTM模型给出的AE小于0.12 m。使用20%网格点的模型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训练输入,RF模型的性能依然表现最佳,同时模型训练和预测的时间效率提升了5倍。【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的地下水埋深动态预测模型表现良好,在排水系统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地下水埋深预警系统 机器学习 智能监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能质量混合扰动检测与识别新方法
4
作者 王燕 曹浩敏 +2 位作者 刘世龙 骆玉深 卞安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2-165,共14页
随着高碳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转型和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及电力电子设备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产生更为复杂、多变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为快速、准确地检测与捕捉扰动数据,并针对传统扰动识别方法对复杂混合扰动适... 随着高碳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转型和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及电力电子设备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产生更为复杂、多变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为快速、准确地检测与捕捉扰动数据,并针对传统扰动识别方法对复杂混合扰动适用性降低、人工选取特征困难等不足,提出一种电能质量混合扰动检测与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所提出的峰差引导局部差和累加扰动检测方法,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与捕捉扰动数据。其次,采用改进迭代自适应核回归滤波方法对捕捉到的含噪扰动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有效抑制噪声干扰、保留扰动突变等细节特征的目的。最后采用所提出的改进可视化轨迹圆方法把一维扰动数据变换为形状特征更明显、更利于辨识的二维轨迹圆图像,并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自动特征提取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噪性和较高的扰动检测准确率,且对单一及复杂混合扰动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检测与识别 可视化轨迹圆 迭代自适应核回归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55
5
作者 谢小瑜 周俊煌 张勇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7,共11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高级应用形态,对电网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实现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基于此,总结了现有深度学习模型的主要组成及...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高级应用形态,对电网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实现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基于此,总结了现有深度学习模型的主要组成及技术特点;从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的技术需求出发,综述了深度学习在数据处理、边缘计算以及态势感知方面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合;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的典型场景,深入分析了深度学习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具体应用,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泛在电力物联网 态势感知 边缘计算 数据处理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形态与挑战 被引量:94
6
作者 李钦豪 张勇军 +2 位作者 陈佳琦 羿应棋 何奉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2,共10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首先,总结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作用和价值体现;其次,从智能电网各个环节概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已有研究和应用基础;进而,构思并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形态,包含现阶段...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首先,总结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作用和价值体现;其次,从智能电网各个环节概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已有研究和应用基础;进而,构思并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形态,包含现阶段智能电网、透明电网和零边际成本电网3个阶段的技术发展趋势,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深化提供一些思路;最后,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若干技术挑战,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 透明电网 零边际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补偿的电力负荷中长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强 刘林鹏 +3 位作者 邱剑洪 吕懿 李思凡 叶汉芳 《广东电力》 2021年第11期35-41,共7页
中长期负荷的预测具有预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使得其预测模型的精度难以得到保障,考虑到这些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电力负荷中长期预测模型。首先将中长期负荷分解为基本模型和误差补偿模型,并针对电力负荷在长时间尺度... 中长期负荷的预测具有预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使得其预测模型的精度难以得到保障,考虑到这些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电力负荷中长期预测模型。首先将中长期负荷分解为基本模型和误差补偿模型,并针对电力负荷在长时间尺度下呈现S形增长的特点,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中长期负荷的基本模型;随后为减小基本模型与实际负荷间的误差,综合考虑误差来源的不确定性,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构建误差补偿的概率模型;此外,误差补偿模型的输入量较多,存在维数灾问题,为解决该问题,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误差补偿模型的输入量进行降维。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海口市的实际负荷中长期预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LOGISTIC回归 高斯过程回归 主成分分析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重轮换调控的空调负荷调控潜力评估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8
作者 曾庆彬 梁伟强 +1 位作者 张勇军 邓文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1,共9页
调度空调柔性负荷是缓解电网高峰负荷的有效措施,对稳定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空调负荷模型,兼顾考虑空调可投切和空调允许关断时长,引入微元法的思想,提出考虑控制时长影响的空调调控潜力评估方法。其次,分析负荷聚合商系统... 调度空调柔性负荷是缓解电网高峰负荷的有效措施,对稳定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空调负荷模型,兼顾考虑空调可投切和空调允许关断时长,引入微元法的思想,提出考虑控制时长影响的空调调控潜力评估方法。其次,分析负荷聚合商系统发展需求,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提出空调状态监控系统架构。然后,以空调群聚合功率变化量与电网调控需求量差值最小为目标,以用户舒适度为重要约束,考虑空调投切状态与空调调控总时长,构建考虑多重轮换调控的空调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不仅能根据不同响应时长准确评估空调调控潜力,而且能够提升空调可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负荷 需求响应 微元法 负荷聚合商 多重轮换调控 潜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和潜在博弈的楼宇群电能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东铭 曾庆彬 +3 位作者 张勇军 邓文扬 张军 蒋崇颖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44,共9页
现阶段楼宇群用电负荷的种类繁多、用电习惯差别大,应在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用新型楼宇群对可控负荷进行集群调控。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楼宇群聚合商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用户动态用电满意度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实现对柔性负荷的... 现阶段楼宇群用电负荷的种类繁多、用电习惯差别大,应在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用新型楼宇群对可控负荷进行集群调控。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楼宇群聚合商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用户动态用电满意度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实现对柔性负荷的集群调控。基于用户的多种响应心理、禀赋效应,用连续区间数据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改进的加权方法对柔性负荷响应量期望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计及楼宇群用户的动态用电满意度,建立其与聚合商运营成本间的潜在博弈模型,并进行两阶段鲁棒优化。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方法有利于提高新型楼宇群电网及聚合商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群 集群调控 不确定性 两阶段鲁棒优化 潜在博弈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需求法的充电设施分区选址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俊乐 高源 +4 位作者 陈方华 胡胜前 邓明 梁伟强 张勇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5,共8页
为解决充电设施激增、充电桩容量不匹配等问题,平衡区域充电负荷,提升用户充电满意度,合理布局充电设施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面需求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选址方法。首先,根据慢充桩和快充桩的现有分布情况,对配电网区域进行分区... 为解决充电设施激增、充电桩容量不匹配等问题,平衡区域充电负荷,提升用户充电满意度,合理布局充电设施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面需求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选址方法。首先,根据慢充桩和快充桩的现有分布情况,对配电网区域进行分区建模。其次,结合电动汽车用户的分布和各区域的车流量,确定最佳充电设施布局区域。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施较多,为减少弃风弃光情况,分区选址过程需综合考虑分布式能源设施的位置。最后,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面需求法的充电设施分区选址优化方法可降低充电过载风险99.7%,提升充电设施功率稳定性63.2%,提高用户充电满意度3.2%,体现了分区选址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设施选址 配电网 源荷协调 Voronoi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输电网外送通道与储能分布鲁棒优化协同规划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思能 刘志勇 曾庆彬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针对具有强随机性、集中式、大容量的风电与光伏并网给输电网的安全运行及新能源消纳带来的巨大挑战,考虑风电与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时序相关性,提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输电网外送通道与储能的分布鲁棒优化协同规划方法。首先,以外送... 针对具有强随机性、集中式、大容量的风电与光伏并网给输电网的安全运行及新能源消纳带来的巨大挑战,考虑风电与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时序相关性,提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输电网外送通道与储能的分布鲁棒优化协同规划方法。首先,以外送通道与储能的规划共同作为决策变量,将富余的新能源资源通过规划的外送通道送出;其次,利用储能缓解和抑制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波动性,促进实现新能源的全额消纳;然后,应用二阶锥凸松弛、泰勒级数展开等技术,将原混合整数非凸非线性规划模型转化成混合整数凸规划模型,以实现高效求解。最后,以改进IEEE 39节点输电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输电网规划 协同规划 分布鲁棒优化 时序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尺度下计及光伏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 被引量:62
12
作者 黄伟 刘斯亮 +2 位作者 王武 羿应棋 张勇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162,共9页
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所引起的电压控制问题,分析了无功补偿型和电压控制型两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调控特点,在考虑负荷和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长时间尺度下考虑电压越限风险的... 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所引起的电压控制问题,分析了无功补偿型和电压控制型两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调控特点,在考虑负荷和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长时间尺度下考虑电压越限风险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模型。针对电压控制型光伏无功电压调控特点,提出了含PV类型节点的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时间解耦并采用灾变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含高渗透率光伏的配电网长时间尺度下的无功优化调度方案。仿真算例表明:与现有光伏无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光伏并网引起的电压越限风险,其中基于电压控制型光伏的配电网无功调度方案在降损和抑制电压波动方面的控制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调度 分布式光伏 不确定性 电压越限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并网点电压优化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趋优控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伟 刘斯亮 +2 位作者 羿应棋 伍肇龙 张勇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100,共9页
为应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引起的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问题,充分发挥光伏逆变器的实时无功调节能力,提高光伏消纳率,提出基于光伏并网点电压优化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趋优控制方法。长时间尺度下,建立以配电网运行成本期望值最小为目标,... 为应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引起的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问题,充分发挥光伏逆变器的实时无功调节能力,提高光伏消纳率,提出基于光伏并网点电压优化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趋优控制方法。长时间尺度下,建立以配电网运行成本期望值最小为目标,考虑状态变量机会约束的两阶段动态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制定传统无功电压设备和光伏并网点电压的经济趋优调度计划。短时间尺度下,以并网点电压调度值为追踪目标,提出基于并网点PV-PQ-QV节点类型转换的自适应趋优控制策略,实时调整光伏无功出力和有功削减量。为提高算法效率,提出二阶锥规划与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概率潮流交互迭代的随机最优潮流解耦法求解两阶段动态随机优化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配电网实时运行过程的电压安全问题,并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并网点电压 多时间尺度 趋优控制 随机最优潮流解耦法 节点类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99
14
作者 张勇军 刘斯亮 +2 位作者 江金群 羿应棋 李钦豪 《广东电力》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低压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对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提升用电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首先阐述了我国低压配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其次,通过综述国内外在智能配电网规划、运行控制、通信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未来低压智能配电... 低压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对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提升用电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首先阐述了我国低压配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其次,通过综述国内外在智能配电网规划、运行控制、通信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未来低压智能配电网在运维管理、运行方式、区域调控、用户用电、信息通道、公共用能方面的核心特征。然后从电网智能监控、用户互动服务、通信多类互补3方面对低压智能配电网的12种关键技术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发展方向进行评述。最后展望了低压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前景,探讨低压透明配电网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智能配电网 边缘计算 透明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管存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与高比例风电消纳 被引量:37
15
作者 陈泽兴 赵振东 +2 位作者 张勇军 林晓明 陈伯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40,49,共11页
面向高比例风电接入下电—气互联系统(IEGS)的日前优化调度问题,首先提出了风电并网功率比例因子,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风电的随机性模型中,使风电建模可反映风电不确定程度与并网功率的相关性。其次,基于天然气传输的动态管存模型及流... 面向高比例风电接入下电—气互联系统(IEGS)的日前优化调度问题,首先提出了风电并网功率比例因子,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风电的随机性模型中,使风电建模可反映风电不确定程度与并网功率的相关性。其次,基于天然气传输的动态管存模型及流量平衡方程,推导了动态管存特性在应对天然气负荷波动时所呈现的缓冲特性机理。进一步地,以IEGS外购能源费用最小为目标,计及动态管存特性,同时引入极限场景的优化方法,建立了含高比例风电的IEGS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线性化求解。最后,构建仿真系统,验证了动态管存特性对风电不确定性功率的缓解作用,可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同时,得出电转气(P2G)设备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结论,但该能力受到风电不确定程度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存 高比例风电 电-气互联系统 电转气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电压改善潜力的静态评估与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白先红 张勇军 +1 位作者 陈艳 韦任佳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3,共5页
为了实现对改善配电网电压的需求判断的评估,提出了配电网电压改善潜力的概念、评价指标及其定量评估体系。以配电线路主干线路末端节点作为评估点,末端电压幅值作为判据,在典型方式静态潮流下,计算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所能取得的电压改... 为了实现对改善配电网电压的需求判断的评估,提出了配电网电压改善潜力的概念、评价指标及其定量评估体系。以配电线路主干线路末端节点作为评估点,末端电压幅值作为判据,在典型方式静态潮流下,计算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所能取得的电压改善率,视为电压改善潜力。基于微观(配电线路)-宏观(规模配电网)模式建立电压改善潜力评估体系,采用分散微观计算与集中宏观评估模式,通过对分类典型线路在不同措施下的电压改善潜力的静态分析,对规模配电网总体电压改善潜力进行定量评估,实现了配电网规划、运行与管理领域对电压优化的宏观量化评估。算例表明,多种措施综合运用才能充分挖掘线路的电压改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配电网 分散微观计算 集中宏观评估 电压改善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储可持续带载能力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伟 陈伯达 +1 位作者 羿应棋 张勇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0-1517,共8页
建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出力时序模型,并提出光伏可信出力在线计算方法。通过定义持续带载功率裕度和持续带载能量裕度指标衡量光储系统可持续带载能力,据此提出含光储微电网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考虑光伏出力和负荷需求的波动性,对... 建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出力时序模型,并提出光伏可信出力在线计算方法。通过定义持续带载功率裕度和持续带载能量裕度指标衡量光储系统可持续带载能力,据此提出含光储微电网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考虑光伏出力和负荷需求的波动性,对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进行改进。最后对RBTS Bus6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算例结果表明考虑光储可持续带载能力的配电网动态孤岛划分策略能保证微网内重要负荷的持续稳定运行,提高配电网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源 储能 孤岛 可持续带载能力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分割式电池的换电站充电策略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毛海鹏 张勇军 +1 位作者 王浩林 羿应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换电模式因具有方便统一管理和利于快捷出行的特点,成为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供给模式,充分发挥换电模式的优势进行有序充电对换电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K最邻近算法对考虑变量间存在耦合关系的出行数据进行拟合的基础上... 换电模式因具有方便统一管理和利于快捷出行的特点,成为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供给模式,充分发挥换电模式的优势进行有序充电对换电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K最邻近算法对考虑变量间存在耦合关系的出行数据进行拟合的基础上,建立以电池间的状态转移关系为主要约束条件,以换电站的运营净利润为优化目标的模块分割式换电站有序充电模型,最后采用CPLEX求解器对该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并结合不同的电价策略加以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电价策略下,相较于整车式换电站,模块分割式换电站在提高运营净利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合理的电价策略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换电站的削峰填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分割式电池 K最邻近算法 换电站 换电模式 充电策略优化 混合整数规划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极限容量评估 被引量:23
19
作者 黄伟 高怡芳 +2 位作者 张勇军 陈伯达 周俊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16,共8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大量并网导致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风险增加的问题,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光伏出力特性,提出了基于光伏出力波动特性的广义天气类型聚类划分方法和基于净空理论的光伏出力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方法。所构建的模型能反映实际光伏出... 针对分布式光伏大量并网导致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风险增加的问题,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光伏出力特性,提出了基于光伏出力波动特性的广义天气类型聚类划分方法和基于净空理论的光伏出力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方法。所构建的模型能反映实际光伏出力的时序性和波动性,建立了基于各时段节点电压越限概率与严重度函数的系统电压越限风险评估指标,据此提出采用混合逼近法求解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的极限接入容量。最后,以典型IEEE33节点配电系统和南方电网某地区实际线路为例,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负荷水平和线路类型下的系统电压越限风险,从这三方面分别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极限容量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不确定性 概率评估指标 极限容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小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潜力评估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旭 杨柳 +2 位作者 杨振刚 何奉禄 晏寒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电动汽车的充电管理方式影响充电设施配电容量的规划设计,对住宅小区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可实现削峰填谷,提高配变利用率,增加充电设施接入容量。结合住宅小区住户充电行为习惯,建立住宅小区充电负荷概率模型,并提出充电负荷同时率和... 电动汽车的充电管理方式影响充电设施配电容量的规划设计,对住宅小区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可实现削峰填谷,提高配变利用率,增加充电设施接入容量。结合住宅小区住户充电行为习惯,建立住宅小区充电负荷概率模型,并提出充电负荷同时率和叠加率两个关键参数表征充电负荷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居民用电负荷规划计算模型,并通过数学解析法得出配变负载率与住宅小区电动汽车最大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对住宅小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潜力进行定量评估。该研究可为住宅小区充电负荷精益管理、充电设施配电容量合理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变重载 电动汽车 有序充电 潜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