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的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果关系分析
1
作者 崔娟 陈毅盛 +2 位作者 温惠红 曾林琳 闫海震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目的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BD)、银屑病(PsO)、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因果关系,为免疫性疾病与NAFLD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 目的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BD)、银屑病(PsO)、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因果关系,为免疫性疾病与NAFLD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采用MR 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模型和简单模型5种回归模型对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NAFLD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IVW分析结果显示,IBD与NAFLD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β=0.0466,SE=0.0157,P=0.003),效应值为正相关(OR=1.0477,95%CI:1.0160~1.0805);简单模型结果方向与IVW一致且显著(β=0.1266,SE=0.0541,P=0.0212),进一步支持因果关联的稳健性。IVW未发现RA与NAFLD的显著关联(β=0.0169,SE=0.0187,P=0.3658)。剩余工具变量单核苷酸多态性数量均不足10个,存在统计效力不足或偏倚风险,被排除。结论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IBD与NAFLD的发病存在因果关系,IBD可能会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免疫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 共病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湛浠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第8期16-19,共4页
一、前言为构建科学、规范的会计体系,财政部门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的通知》(下文简称“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各级单位自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而在此之前,各级单位均执行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不同单位之... 一、前言为构建科学、规范的会计体系,财政部门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的通知》(下文简称“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各级单位自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而在此之前,各级单位均执行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不同单位之间会计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各级单位会计制度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强化财务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会计制度 财政部门 会计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财务监管 会计核算 单位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GF、MT-1E水平变化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廖柳清 唐艳青 +1 位作者 钟荣德 翁艺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金属硫蛋白1E(MT-1E)水平变化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90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90例(良性组),ELISA法检测血清NGF、MT-1E,并根据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金属硫蛋白1E(MT-1E)水平变化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90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90例(良性组),ELISA法检测血清NGF、MT-1E,并根据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层比较。结果乳腺癌组血清NGF、MT-1E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均<0. 05)。乳腺癌组不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直径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N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组织学分级G3级、TNM分期Ⅲ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T-1E水平高于组织学分级G1+G2级、TNM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均<0. 05),不同肿瘤直径患者血清MT-1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NGF、MT-1E水平升高,MT-1E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增加有关;二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金属硫蛋白1E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进森 列敏冬 黃伟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1期164-166,179,共4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THH)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CIMT)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THH患者178例,依据CIMT分为正常组(CIMT <0.9mm,62例)、增厚组(CIMT0.9~1.2mm,86例)、斑块组(CIMT> 1.2mm,3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THH)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CIMT)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THH患者178例,依据CIMT分为正常组(CIMT <0.9mm,62例)、增厚组(CIMT0.9~1.2mm,86例)、斑块组(CIMT> 1.2mm,30例),同期选取体检健康人员50例,所有人员均检测CIMT、血浆HCT。结果 THH患者CIMT、血浆HCT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斑块组CIMT、血浆HCT明显高于增厚组,增厚组CIMT、血浆HCT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IMT与血浆HCT呈正相关(P <0.05)。结论 THH患者CIMT、血浆HCT较高,其血浆HCT与CI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颈动脉中层厚度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钢丝硬膜外导管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阮玉芬 邓淦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6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一次性钢丝硬膜外导管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采用双盲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麻醉中置入一次性钢丝硬膜外导管,对照组在麻醉中置入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比较两组产妇麻醉... 目的研究一次性钢丝硬膜外导管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采用双盲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麻醉中置入一次性钢丝硬膜外导管,对照组在麻醉中置入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为(49.48±5.37)min,对照组产妇手术时间为(49.52±5.71)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病毒性肝炎、妊娠高血压、贫血及糖尿病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注药困难、误入血管、置管时异感及置管不畅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剖宫产麻醉中应用一次性钢丝硬膜外导管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钢丝硬膜外导管 剖宫产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诊断胎儿先心病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冯冬敏 王锋润 +2 位作者 肖善榕 王健清 黄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应用于基层医院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超声对5569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采用脊左脊右位四腔心头侧偏转法、脊前位降主动脉长轴切面左右偏转法、脊后位左室长轴切面左右偏转法扫查... 目的探讨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应用于基层医院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超声对5569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采用脊左脊右位四腔心头侧偏转法、脊前位降主动脉长轴切面左右偏转法、脊后位左室长轴切面左右偏转法扫查胎儿心脏多个切面,观察检查效果。结果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共检验出23例,与尸检结果及出生后诊断结果对比,产前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漏诊室间隔缺损3例,包括1例肌部室间隔缺损、2例膜部室间隔缺损,另有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法洛氏四联征。产前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诊断胎儿先心病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为99.98%、诊断符合率为99.91%。结论应用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对胎儿先心病的产前筛查是简便、可行的,能应用于基层医院开展胎儿先心病筛查,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婴儿死亡率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切面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扩张球囊在晚期妊娠催产中的应用
7
作者 何翠英 何惠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136-137,共2页
目的对宫颈扩张球囊在晚期妊娠催产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123例宫颈Bishop评分<6分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初引产妇,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78例)与参照组(45例)。参照组使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观察组使用宫颈扩张球囊... 目的对宫颈扩张球囊在晚期妊娠催产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123例宫颈Bishop评分<6分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初引产妇,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78例)与参照组(45例)。参照组使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观察组使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后进一步使用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比较两组产妇催产效果及术后2、6、12 h Bishop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催产显效6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4%;参照组产妇催产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产妇催产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 h Bishop评分为(0.61±0.78)分,术后6 h Bishop评分为(2.32±1.68)分,术后12 h Bishop评分为(4.16±1.41)分;参照组产妇术后2 h Bishop评分为(0.58±0.77)分,术后6 h Bishop评分为(2.21±1.41)分,术后12 h Bishop评分为(3.32±1.49)分。两组患者术后2、6 h 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观察组产妇Bishop评分为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在晚期妊娠催产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安全性,而且其简易技术含量低,适用范围广,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扩张球囊 晚期妊娠 催产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曾炼坤 邱友燕 +3 位作者 曾书琴 刘雪芳 蒋婵 夏碧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3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控制血糖,观察组加用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治疗,为期2周。...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控制血糖,观察组加用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治疗,为期2周。2周后,观察两组降糖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检测指标包括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果糖胺(FMN)。结果观察组胰岛素、C-肽、HOMA-β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N与HOMA-IR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保护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9
作者 陈文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给予系统化管理,进行院前急救,总结抢救效果。结果:院前急救时,发病到抢救时间(21.3±12.2)min,溶栓时间(1.24±0.75)d,住院时间(8.4...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给予系统化管理,进行院前急救,总结抢救效果。结果:院前急救时,发病到抢救时间(21.3±12.2)min,溶栓时间(1.24±0.75)d,住院时间(8.4±2.8)d。成功抢救49例,入院前死亡1例,入院后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4.23%。结论:系统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管理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