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蔡金辉 刘庆余 +4 位作者 阮耀钦 曾玉蓉 刘志锋 郭栋华 伍志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3-719,共7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的相关性,分析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位置及渗漏量对AVF的影响。方法:对151例经PVA治疗的骨质疏...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的相关性,分析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位置及渗漏量对AVF的影响。方法:对151例经PVA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随访1~3年,获取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方式及骨水泥注入量等临床资料,记录PVA术中是否存在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渗漏位置,计算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分析上述各因素与AVF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检验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对AVF的预测效能,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AV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1例患者手术椎体共192节,55节在PVA时发生了骨水泥渗漏(55/192,28.6%),其中23节发生AVF;137节无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其中32节发生AVF,骨水泥渗漏与无骨水泥渗漏AVF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41.8%vs 20.4%,P=0.002)。AVF组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为(24.4±11.0)%,无AVF组的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为(13.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取值为16.1%时,其预测AVF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72.2%。AVF组的年龄为75.8±7.8岁,高于无AVF组的73.0±8.3岁(P=0.036)。110节椎体骨水泥注入量<5ml,其中22节发生AVF,骨水泥注入量≥5ml的82节椎体有29节发生AVF,两组AVF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0.0%vs 35.4%,P=0.017)。骨水泥注入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37,取骨水泥注入量5.25ml作为阈值时,其预测AVF的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63.9%。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是AV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是AV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与渗漏至椎间盘的骨水泥量呈正相关,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对AVF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作为PVA术后评价AVF风险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椎间盘渗漏 邻近椎体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预测经皮椎体强化术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蔡金辉 刘庆余 +4 位作者 曾玉蓉 刘志锋 阮耀钦 郭栋华 王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MRI预测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PVA治疗的1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方式及术前MRI是否存在骨折椎体... 目的探讨术前MRI预测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PVA治疗的1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方式及术前MRI是否存在骨折椎体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邻近椎间盘损伤及椎体裂隙时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的差异。结果 127例OVCF患者中,手术椎体179个,涉及358个终板及341个椎间盘。有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邻近椎间盘损伤及椎体裂隙征象的骨水泥邻近椎间盘渗漏率分别为57.73%(56/97)、60.98%(25/41)、35.91%(51/142)、55.56%(20/36),均高于无上述征象椎体(P均<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患者椎体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分别为26.67%(16/60)、42.86%(51/11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骨水泥注入量≤5ml椎体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为31.19%(34/109),低于骨水泥注入量>5ml椎体[47.14%(33/70),P=0.031)]。性别、年龄、手术椎体部位对邻近椎间盘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RI能有效预测PVA术中骨水泥向邻近椎间盘渗漏,选择PKP及控制骨水泥注入量等方式可以降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内裂隙对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蔡金辉 刘庆余 +4 位作者 阮耀钦 叶晧翊 伍志华 郭栋华 刘志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观察椎体内裂隙对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邻近椎体骨折(AV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椎体强化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存在椎体内裂隙分为裂隙组(n=37)及对照组(n=135),比较2组术中资料及术后影像学特... 目的观察椎体内裂隙对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邻近椎体骨折(AV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椎体强化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存在椎体内裂隙分为裂隙组(n=37)及对照组(n=135),比较2组术中资料及术后影像学特征,分析椎体内裂隙对AVF的影响。结果裂隙组AVF发生率(54.55%,24/44),明显高于对照组(23.21%,39/168,χ^2=16.39,P<0.01);其骨水泥团块状分布、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及骨水泥-骨界面液体征发生率(84.1%、43.2%、63.6%)均高于对照组(60.0%、26.8%、23.8%,χ^2=8.82、4.45、25.34,P均<0.05)。裂隙组伤椎前缘压缩率>50%椎体AVF发生率(75.00%)明显高于≤50%椎体(42.86%,χ^2=4.24,P=0.04),而不同椎体内裂隙位置、成分间AV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0.27,P均>0.05)。结论伴椎体内裂隙的OVCF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再发AVF风险增加,对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重、术后存在骨水泥团块状分布及骨水泥-骨界面液体征者尤应密切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椎体内裂隙 骨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葡萄胎椎管内转移误诊为神经鞘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阮耀钦 刘庆余 +1 位作者 刘志锋 蔡金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9-479,共1页
患者女,27岁,以“右下肢麻木、疼痛2月余”入院;1年前曾于外院接受清宫术。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均阴性。MRI:L5~S2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见一蜂窝状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椭圆形,约2.1 cm×1.7... 患者女,27岁,以“右下肢麻木、疼痛2月余”入院;1年前曾于外院接受清宫术。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均阴性。MRI:L5~S2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见一蜂窝状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椭圆形,约2.1 cm×1.7 cm×5.1 cm,边界不清,T1WI呈低信号(图1A),抑脂T2W和常规T2W序列图像呈等-高混杂信号(图1B),内见分隔,增强T1WI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图1C),囊性部分无强化;考虑神经鞘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侵袭性 椎管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表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阮耀钦 刘庆余 +2 位作者 刘志锋 蔡金辉 郭栋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9-319,共1页
图1右侧卵巢SSBPTA.矢状位MR T2WI示肿瘤呈混杂高信号,内见树枝状低信号结构(白箭),囊性部分呈高信号(黑箭);B.增强T1WI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见多个乳头状突起(箭);C.彩色多普勒示肿瘤呈囊实性肿块,囊内见较多乳头状、菜花状赘生物,... 图1右侧卵巢SSBPTA.矢状位MR T2WI示肿瘤呈混杂高信号,内见树枝状低信号结构(白箭),囊性部分呈高信号(黑箭);B.增强T1WI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见多个乳头状突起(箭);C.彩色多普勒示肿瘤呈囊实性肿块,囊内见较多乳头状、菜花状赘生物,实性部分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图2病理图(HE,×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交界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