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滋阴益肾汤对围绝经期女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预防作用及血清sVCAM-1、sICAM-1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温宝泉 陈洪 +2 位作者 宋春婵 林小锋 何玉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汤对围绝经期女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预防作用及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汤对围绝经期女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预防作用及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7月—2023年3月行介入治疗的围绝经期女性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滋阴益肾汤治疗。两组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疗效和术后CVS发生率;治疗前后巴塞尔指数生活质量(Barthel index,B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iddle cerebral arterial velocity,VMCA)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及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V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和VMCA高于治疗前,而NIHSS评分、ET-1、sVCAM-1和s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和VMCA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ET-1、sVCAM-1和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益肾汤对围绝经期女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术后CVS发生,且可降低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益肾汤 围绝经期女性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术后脑血管痉挛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2
作者 王昊宇 姚威 +2 位作者 梁爱迪 黄卓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1,共11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对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分析A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先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sham)组,其余20只建立双侧去卵巢(ovariectomy,OVX)模型,模...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对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分析A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先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sham)组,其余20只建立双侧去卵巢(ovariectomy,OVX)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OVX组和黄芪甲苷干预(AS)组,灌胃给予AS12周。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股骨和胫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HE染色观察股骨和结肠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股骨I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COL1A1)的表达,RT-qPCR检测股骨骨形成相关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COL1A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的mRNA表达;收集大鼠新鲜粪便,16S rDNA法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基因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大鼠体重增加,股骨和胫骨骨密度显著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OVX组骨小梁断裂,呈网状结构,骨髓腔内形成较多空洞或脂肪空泡,结肠黏膜层绒毛脱落,隐窝轻度萎缩;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VX组COL1A1表达显著降低;RT-qPCR检测发现ALP、COL1A1和RUNX2的mRNA表达下降。与OVX组相比较,AS组体重减轻,股骨和胫骨骨密度显著上升,且骨小梁排列规则,断裂程度较小,骨髓腔内脂肪空泡明显减少,结肠病变减轻。COL1A1蛋白表达及ALP、COL1A1和RUNX2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16S rDNA结果显示,OVX组肠道菌群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伪诺卡氏菌科、散囊菌目散囊菌科、颤螺菌科、瘤胃菌科和消化链球菌科的丰度显著增加,广古菌门、拟杆菌门和细菌科丰度显著降低,肠道菌群的物种分布多样性增加;AS干预能回调上述菌门(科),降低菌群物种分布多样性。结论:AS能够提高OVX大鼠骨密度,改善其骨微结构,促进大鼠骨形成,减轻结肠黏膜损伤,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38-MAPK通路探讨真武汤对心力衰竭心肌细胞结构重构-电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晓琳 张倩 +9 位作者 田鑫 陈智勇 车驰 徐丽丽 刘智明 陈智军 王兴 廖金花 廖东华 李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37,I0032-I0034,共11页
目的真武汤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过程中能够改善心律失常,旨在从p38-MAPK通路调控肥大心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角度探讨真武汤治疗HF相关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构建心肌肥大模型,实验共分6组:... 目的真武汤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过程中能够改善心律失常,旨在从p38-MAPK通路调控肥大心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角度探讨真武汤治疗HF相关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构建心肌肥大模型,实验共分6组:正常组(N),模型组(M)和真武汤低剂量组(D)、中剂量组(Z)、高剂量组(G)及抑制剂组(S)。正常组(N)用含有胎牛血清的高糖培养基培养,模型组(M)用含有10^(-6) mol/L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培养基处理,低(D)、中(Z)、高(G)剂量组分别予2%、4%、8%体积分数的真武汤含药血清及AngⅡ培养基共同处理,抑制剂组(S)用含有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的培养基处理。处理48 h后,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生长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心肌肥大标志物ANP的含量,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itogen-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金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定量分析各组心肌细胞ANP、Cx43、p-Cx43、p38-MAPK、MMP2、MMP9、TIMP1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荧光检测Cx43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高剂量的真武汤能够减轻肥大心肌细胞的表面积,中低剂量无明显效果;真武汤能够降低心肌肥大标志物ANP及其mRNA的水平,且其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真武汤能改善肥大细胞的衰老情况,效果与抑制剂相似;真武汤能够降低肥大心肌细胞Cx43、p38-MAPK、MMP2、MMP9、p53、p-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Cx43、p38-MAPK、MMP2、MMP9的mRNA转录水平,且能够增加TIMP1的表达水平及其mRNA转录水平,效果与剂量有关;真武汤能够缓解肥大细胞表面Cx43的分布紊乱及减少该蛋白在细胞侧-侧移位分布。结论真武汤可能通过p38信号通路调控心肌肥大细胞的衰老和纤维化,调节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平衡,维持心肌细胞上Cx43数量、磷酸化水平和分布定位,改善缝隙连接重构,实现对HF心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的统一调节,达到治疗心力衰竭及相关心律失常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心力衰竭 结构重构 电重构 CX43 P38-MAPK 缝隙连接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蛇床子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昊宇 梁爱迪 +3 位作者 姚威 李小云 黄卓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02-2311,共10页
目的:研究表明蛇床子素(osthole,OST)可以改善骨关节炎小鼠的软骨退化,但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以及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探讨OST改善骨关节炎软骨退化的机制。方法:从4个数据库中收集OST靶基因和膝骨... 目的:研究表明蛇床子素(osthole,OST)可以改善骨关节炎小鼠的软骨退化,但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以及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探讨OST改善骨关节炎软骨退化的机制。方法:从4个数据库中收集OST靶基因和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靶基因。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获得的靶基因进行标准化转换,使用Venny工具获得了2个的交叉基因,并在STRING数据库中获得相应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随后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和可视化核心靶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通路富集交叉基因预测OST作用的靶基因。再通过分子对接模型验证其结合可能,并可视化其结合结果。通过体外培养兔原代软骨细胞,利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IL-1β+OST低(IL-1β+OSTL)、中(IL-1β+OST-M)、高(IL-1β+OST-H)剂量处理组及IL-1β塞来昔布处理(IL-1β+celecoxib)组;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IL-6、TNF-α和MMP-13 mRNA的表达。结果:80个OST靶点被鉴定为治疗KOA的潜在靶点,并筛选了10个核心靶基因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3)、TNF-α、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subunit alpha,HIF1A)、IL-1β、核因子KB1(nuclear factor kappa B subunit1,NFKB1)、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NFE2样bZIP转录因子2(NFE2like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2,NFE2L2)、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KP1)、糖原合酶激酶3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beta,GSK3B)。GO和KEGG分析进一步阐明了OST治疗KOA的分子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模拟证实了OST与IL-17信号通路中的TNF-α及IL-1β关键靶点稳定结合。兔软骨细胞实验证实,软骨细胞呈长梭型、铺路石样;2.5~40μmol/L的OST增加软骨细胞存活。与IL-1β处理组比较,OST抑制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表达IL-6、TNF-α和MMP-13,且OST低、中、高剂量OST抑制IL-6和TNF-α表达的效应与塞来昔布处理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塞来昔布不能抑制IL-1β诱导的MMP-13的表达。结论:OST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存活,抑制I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表达IL-6、TNF-α和MMP-13,从而减轻软骨细胞损伤。这些结果提示OST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MMP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