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域特色的清远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开猛 何微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6-61,共6页
清远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对常规的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基于清远"灵动、婉约、生态"的地域特色,构建"山水传承、空间引聚、风貌营造"的规划框架,实现城市中轴线从"高、大、上"的直轴向&q... 清远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对常规的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基于清远"灵动、婉约、生态"的地域特色,构建"山水传承、空间引聚、风貌营造"的规划框架,实现城市中轴线从"高、大、上"的直轴向"灵、秀、婉"的活轴转型。同时,通过营造"城苑一体"的总体格局,形成"流觞曲水"的特色空间,营造"彰显岭南"的景观风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中轴线,以期为类似城市的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线 地域特色 清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科技城规划设计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进勇 祝文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42,共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发展,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长沙市为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了长沙科技城规划设计。文章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创新产业、灵动形态、品质环境"的规划框架,构建以"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军民央地融合产业园"为抓手的创新产业体系,营造"内城外镇、智库微丘"的空间形态,塑造"超级绿环、趣园乐街"的公共空间,打造一个山城互融、产城融合的智库新城,以期为类似科技城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规划设计 长沙科技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坡地开发建设模式及规划设计方法——以《温州市林宋组团山坡地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东明 王鹰翅 李开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37,共5页
山坡地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广的地形,其开发利用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山坡地开发建设模式主要包括生态开发型和综合利用型两种;山坡地规划设计需要增加总体开发条件判读、生态分区划分、建设用地选择、防灾避... 山坡地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广的地形,其开发利用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山坡地开发建设模式主要包括生态开发型和综合利用型两种;山坡地规划设计需要增加总体开发条件判读、生态分区划分、建设用地选择、防灾避险等方面内容。《温州市林宋组团山坡地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山坡地的开发模式和规划设计方法的一次实践探索,为其他山坡地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坡地 开发建设模式 设计方法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规划中全方位村民参与方法研究——来自广州市美丽乡村规划实践 被引量:99
4
作者 李开猛 王锋 李晓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42,共9页
村庄规划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农村土地的摸查与梳理,这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和支持;实现村民参与是畅通其表达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村庄自治的基石。但在以往村庄规划中,由于长期生搬硬套城市规划的方法模式,村民参与大多流于形式... 村庄规划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农村土地的摸查与梳理,这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和支持;实现村民参与是畅通其表达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村庄自治的基石。但在以往村庄规划中,由于长期生搬硬套城市规划的方法模式,村民参与大多流于形式,成为仅有知情权的"伪参与",村民只能"被动式"接受。广州市美丽乡村规划以"全方位"村民参与为突破,探索从参与对象、参与流程、参与内容和参与表达等方面对传统村民参与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建议从规范参与程序、提升参与质量、提高参与能力和强化村庄自治等四个方面构建相适应的配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 村民参与 村庄自治 美丽乡村规划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用结合”规划方法及广州市从化新城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锋 李开猛 李晓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2,共6页
由于空间范围界定存在价值偏差、用途管理缺少精细化指引及缺乏可操作的要素控制体系等问题,城市非建设用地往往陷入"控不住、用不好"的尴尬境地。文章以广州市从化新城规划为例,从"科学地定、精明地用和有效地控"... 由于空间范围界定存在价值偏差、用途管理缺少精细化指引及缺乏可操作的要素控制体系等问题,城市非建设用地往往陷入"控不住、用不好"的尴尬境地。文章以广州市从化新城规划为例,从"科学地定、精明地用和有效地控"三个维度,提出城市非建设用地"控用结合"的规划方法,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保护提供了一种规划编制层面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控用结合 从化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迎亚运”城市道路环境整治规划实践
6
作者 王鹰翅 胡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3期75-81,共7页
回顾广州"迎亚运"道路环境整治规划的实践,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宗旨,总结了国内外经验,系统梳理了城市道路整治规划的思路和要素,针对广州的城市道路环境特点,运用了"四位一体"的整治规划方... 回顾广州"迎亚运"道路环境整治规划的实践,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宗旨,总结了国内外经验,系统梳理了城市道路整治规划的思路和要素,针对广州的城市道路环境特点,运用了"四位一体"的整治规划方法,将各整治要素系统地进行整合,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实施控制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 道路环境整治 要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区内古村落的保护对象、保护方法与发展对策——以广州市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箭飞 肖翊 陈翀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14-219,共6页
广州市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广州市首批的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通过对其历史演进的研究和基于自然特色与人物特色的评价,确定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针对小洲村的资源保护问题、风貌整治问题... 广州市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广州市首批的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通过对其历史演进的研究和基于自然特色与人物特色的评价,确定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针对小洲村的资源保护问题、风貌整治问题和错落发展问题,规划提出建立多层级、与城市规划无缝衔接的保护体系,重点恢复整体传统风貌,以及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保护对象 保护方法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远郊衰败型村庄振兴探索——以广州市莲麻村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进勇 李滔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01,共6页
在快速城市化与城乡二元割裂的背景下,大都市远郊衰败型村庄面临着传统产业衰败、乡土文化没落、建设实施与治理乏力三大发展困境,急需引导其转型发展,实现村庄振兴。文章结合广州市莲麻村村庄规划实践,在分析村庄特征及发展条件的基础... 在快速城市化与城乡二元割裂的背景下,大都市远郊衰败型村庄面临着传统产业衰败、乡土文化没落、建设实施与治理乏力三大发展困境,急需引导其转型发展,实现村庄振兴。文章结合广州市莲麻村村庄规划实践,在分析村庄特征及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再造、乡土文化复兴和乡城协同治理三个方面探索其振兴路径,以期为大都市远郊衰败型村庄振兴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郊衰败型村庄 乡村振兴 莲麻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愁”理念下的村庄精细化规划编制探索——广州市村庄规划回顾与检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锡艺 王锋 何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92-98,共7页
以往村座规划中“关门做规划、村民当客人”的一元化编制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需要。要唤醒农村地区的“乡愁”,从村庄规划编制及管理角度讲,关键是要打破现有“送规划下乡”的模式,从规划思路、理念,主体、程序和... 以往村座规划中“关门做规划、村民当客人”的一元化编制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需要。要唤醒农村地区的“乡愁”,从村庄规划编制及管理角度讲,关键是要打破现有“送规划下乡”的模式,从规划思路、理念,主体、程序和成果表达等多方面,实现从精英规划向众智规划的转型,全面推动村庄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精细化 乡愁理念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都市地区村庄“群落化”规划探索——以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晓军 郭雨露 +1 位作者 何微丹 何豫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38-45,53,共9页
随着"城乡等值"逐步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新导向,大都市地区村庄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的"单村独建"出现了产业同质、设施低效、建设破碎等诸多困境,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打造。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从产业共荣... 随着"城乡等值"逐步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新导向,大都市地区村庄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的"单村独建"出现了产业同质、设施低效、建设破碎等诸多困境,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打造。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从产业共荣、设施共享、空间共建、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探索大都市地区村庄"群落化"规划策略,以期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创新模式,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一种长效机制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都市地区村庄 “群落化”规划 米埗乡村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与控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涛 刘云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4-98,共5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周边地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区特色的城市风貌规划策略与实践——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开猛 黄少侃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7,共7页
随着国家援藏力度的不断加大,藏区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其规划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彰显藏区特色是其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风貌规划从生态、文态和形态三方面着手,采用生态育城、文态立城和形态塑... 随着国家援藏力度的不断加大,藏区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其规划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彰显藏区特色是其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风貌规划从生态、文态和形态三方面着手,采用生态育城、文态立城和形态塑城"三态互动、相生相融"的策略,聚焦城市、聚落和建筑三种尺度的空间形态,融入藏区自然和人文特色,营造"不朽高城"的县城形象,并建立风貌要素和风貌图则两大控制系统,实现对县城的全方位导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貌规划 藏区特色 理塘县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运会背景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思考——供需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涛 王建军 +1 位作者 李晓晖 易晓峰 《规划师》 2006年第8期65-68,共4页
重大体育赛事主办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可以抽象地分为“1×1”模式和“1+1”模式。在亚运会背景下,为了尽快提升广州的城市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城市空间质量,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发展的“1×1”模式应尽快起动。但也应... 重大体育赛事主办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可以抽象地分为“1×1”模式和“1+1”模式。在亚运会背景下,为了尽快提升广州的城市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城市空间质量,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发展的“1×1”模式应尽快起动。但也应看到“1×1”模式虽迎合现阶段发展问题解决的需要,能较快地提高城市竞争力,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州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问题,“1+1”的模式更有利于广州未来长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运会 空间发展模式 重大体育赛事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详细规划高效实施路径探索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秀兴 钟浩明 李立峰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5,共8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探索详细规划高效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梳理了传统控规的瓶颈,解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编制的新要求,从质效、时效、绩效“三效”兼管的角度提出详细规划高效实施的路径,并以揭阳... 在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探索详细规划高效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梳理了传统控规的瓶颈,解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编制的新要求,从质效、时效、绩效“三效”兼管的角度提出详细规划高效实施的路径,并以揭阳市滨海新区为例,探讨其“质效指引—时效优序—绩效调控”的详细规划高效实施经验,以期为过渡期详细规划的高效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详细规划 实施路径 高效实施 揭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乡村治理的变迁、异化与新趋势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晓军 王锋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3,共6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一系列的乡村建设难题都会归结到乡村治理,因此探讨乡村治理变化中的内在逻辑和趋势尤为必要。回顾广州市乡村治理的历史,可以发现乡村治理的变迁经历了传统乡村阶段、政权挤压阶段、改革开放后阶段,在后农...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一系列的乡村建设难题都会归结到乡村治理,因此探讨乡村治理变化中的内在逻辑和趋势尤为必要。回顾广州市乡村治理的历史,可以发现乡村治理的变迁经历了传统乡村阶段、政权挤压阶段、改革开放后阶段,在后农业税时代背景下,乡村表现出权力格局重构、治理主体多元及生产规则重建等异化特征,出现了组织型、精英型和项目型3种类型的乡村治理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以平衡的方式将国家权力嵌入乡村以稳定基本盘,对主体和资源进行重组升级以提升治理的运行逻辑,而项目资源的倾斜则是推进当前乡村治理升级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权力格局 乡村精英 项目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节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彭涛 《规划师》 2006年第7期5-8,共4页
对城市的影响程度反映了大型节事本身的“重大性”,大型节事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其影响有正、负两面。对大型节事的竞争和策划反映了一个政治过程,围绕大型节事的各个利益主体的行动机制是需要进一步研... 对城市的影响程度反映了大型节事本身的“重大性”,大型节事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其影响有正、负两面。对大型节事的竞争和策划反映了一个政治过程,围绕大型节事的各个利益主体的行动机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节事 城市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圈”的东莞城市创新空间布局模式构建 被引量:12
17
作者 沈娉 刘松龄 +2 位作者 廖远涛 吕峰 李文龙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2,共8页
在国内外发展形势多变的背景下,我国众多城市迫切需要创新转型,从“三来一补”起步发展出庞大制造业集群的东莞便是急需转型的典型城市。以新的空间组织方式重构城市创新空间,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成为东莞未来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比... 在国内外发展形势多变的背景下,我国众多城市迫切需要创新转型,从“三来一补”起步发展出庞大制造业集群的东莞便是急需转型的典型城市。以新的空间组织方式重构城市创新空间,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成为东莞未来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比研究创新发展水平领先的美国硅谷、硅巷和我国台湾中部地区的空间结构,提炼出创新型大学引领型、都市服务引领型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引领型3种典型的“创新圈”空间组织模式,并进一步运用“创新圈”理念组织东莞的创新空间,形成“1+2+5”的“创新圈”布局,同时针对各“创新圈”特征提出差异化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东莞的创新空间优化提供参考,逐步推动东莞产业的创新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圈 创新空间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云亚 《规划师》 2006年第6期61-64,共4页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应为:在法律层面明确区分“为了城市建设储备土地”的征用和“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征用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目的的土地征用;必须强化国家(或城市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一级土地市场的政...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应为:在法律层面明确区分“为了城市建设储备土地”的征用和“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征用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目的的土地征用;必须强化国家(或城市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一级土地市场的政府垄断;以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应得利益和使城市政府具有支付能力为目标,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方法的征地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征用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生态空间系统化修复路径与实践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立峰 徐进勇 祝文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2-18,共7页
县域生态空间承担着"上承格局、下引实施"的重要作用,是国家生态空间修复的关键层级。结合浏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研究县域生态空间系统化修复思路与策略,指出县域生态修复应从末端修复转向系统修复,提出从空间集成视角... 县域生态空间承担着"上承格局、下引实施"的重要作用,是国家生态空间修复的关键层级。结合浏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研究县域生态空间系统化修复思路与策略,指出县域生态修复应从末端修复转向系统修复,提出从空间集成视角切入,构建"格局引领—过程甄别—单元集成"的系统化修复路径与策略,将保护与修复要素在修复单元内进行空间集成,并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紧密衔接,填补宏观生态格局与具体修复工程的传导断层,力求实现县域生态空间的系统化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生态空间 系统化修复 空间集成 修复单元 浏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