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荔湾区十三行国际商圈发展策划及概念性城市设计
1
作者 李鹏 任小蔚 《南方建筑》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项目背景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是18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于当时的欧洲贸易来说,中国似乎仅仅被简化成为广州,十三行时期的广州已是全球的中心市场.可见,十三行对于广州、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   项目背景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是18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于当时的欧洲贸易来说,中国似乎仅仅被简化成为广州,十三行时期的广州已是全球的中心市场.可见,十三行对于广州、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行 商业圈 商业功能 商圈 入口节点 广州 广东 荔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总体城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隽 王冠贤 +1 位作者 陈志敏 陈虹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50-58,共9页
为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响应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广州组织了全市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作为2035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在工作思路、编制实践、管理实施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明确多元价值、开放参与、面向实施和品质提升... 为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响应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广州组织了全市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作为2035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在工作思路、编制实践、管理实施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明确多元价值、开放参与、面向实施和品质提升的总体价值观;搭建空间特色与多维度系统整合的技术框架,运用多源大尺度定量分析方法,支撑特大城市的理性城市设计,形成总体形态结构、三维形态引导、特色风貌分区与岭南魅力公共空间体系四大内容;尝试从衔接法定规划、衔接管理、引导实施5个方面探索管理实施;并总结有效机制和未来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价值观 定量分析 管理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区内古村落的保护对象、保护方法与发展对策——以广州市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箭飞 肖翊 陈翀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14-219,共6页
广州市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广州市首批的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通过对其历史演进的研究和基于自然特色与人物特色的评价,确定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针对小洲村的资源保护问题、风貌整治问题... 广州市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广州市首批的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通过对其历史演进的研究和基于自然特色与人物特色的评价,确定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针对小洲村的资源保护问题、风貌整治问题和错落发展问题,规划提出建立多层级、与城市规划无缝衔接的保护体系,重点恢复整体传统风貌,以及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保护对象 保护方法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量测算-形态修正”的张家界城市建筑高度定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许乙青 陈丹阳 栗梦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6,共9页
建筑高度是影响城市山水格局和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控量-提质"的转型趋势下,对城市建筑高度的定量控制迫在眉睫。文章在归纳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城市建筑高度控制方法的经验与不... 建筑高度是影响城市山水格局和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控量-提质"的转型趋势下,对城市建筑高度的定量控制迫在眉睫。文章在归纳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城市建筑高度控制方法的经验与不足,探索基于"容量测算-形态修正"的城市建筑高度定量控制方法,并应用于张家界的规划实践中。首先,"容量测算"是指通过用地潜力评价和开发规模量化两个步骤构建城市建筑高度基准模型;其次,"形态修正"则是根据生态、市政等方面的刚性管控因子以及视线廊道、文脉地标等城市设计因子对城市建筑高度基准模型进行修正;最后,通过"刚柔并济"的分级管控机制实现城市建筑高度定量控制从规划控制到实施管理的有效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高度 定量控制 容量测算 形态修正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管理优化策略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丹阳 吕峰 +2 位作者 刘松龄 栗梦悦 吴丽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74,共9页
在全球竞争背景下,我国逐步迈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型经济发展带来了产业空间新需求。创新型产业用地作为承载创新型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具有特有的空间生产逻辑。如何引导创新型产业用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最大化发挥... 在全球竞争背景下,我国逐步迈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型经济发展带来了产业空间新需求。创新型产业用地作为承载创新型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具有特有的空间生产逻辑。如何引导创新型产业用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最大化发挥其空间资源的生产效能,使之与新的生产模式相适配,是城市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引入空间生产理论并对其进行转译,解析创新型产业用地在创新生产模式、创新人群需求以及城市空间发展新理念等方面的空间生产特征。同时,以广州市为例,剖析其在空间生产语境下现行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管理的困境,从空间准入、规划引导、土地供应、分割运营、供后监管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环节探索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管理的针对性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创新型产业用地 广州市 规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体育中心周边地区城市开发探索——以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地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翀 刘源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3期102-108,共7页
亚运场馆建设及大型赛事的举办为场馆所在地区建设带来机遇,对场馆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催化和推动作用。以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地区城市规划和开发为例,通过借鉴国内外类似地区发展的经验,探讨综合体育中心周边地区"场馆... 亚运场馆建设及大型赛事的举办为场馆所在地区建设带来机遇,对场馆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催化和推动作用。以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地区城市规划和开发为例,通过借鉴国内外类似地区发展的经验,探讨综合体育中心周边地区"场馆-区域"发展模式指导下的功能定位、公共设施导向的功能组织和空间布局、公共交通导向的综合交通及生态导向的城市景观生态营造等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体育中心 城市开发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城规划
7
作者 陈建华 李鹏 霍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3期52-57,共6页
在简要介绍2010年广州亚运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背景、目标、要求与原则的基础上,对亚运城规划构思、规划布局、土地利用、市政道路交通、绿地景观与水系、村民安置、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主要规划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亚运城 广州 修建性详细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运城赛后利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蔡云楠 陈志敏 +1 位作者 杨柳斌 刁海晖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3期97-101,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大型场馆及周边地区赛后利用经验的总结,得出对广州亚运城赛后利用的一些启示;分析亚运城赛后规划建设和发展要求,立足于促进广州新城发展角度,提出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中心、营造滨水宜居社区和打造后亚运旅游品牌三个方面... 通过对国内外大型场馆及周边地区赛后利用经验的总结,得出对广州亚运城赛后利用的一些启示;分析亚运城赛后规划建设和发展要求,立足于促进广州新城发展角度,提出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中心、营造滨水宜居社区和打造后亚运旅游品牌三个方面的措施与建议,从而统筹安排亚运城各项设施的合理布局,实现赛时与赛后建设较好地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路 赛后利用 亚运城 广州新城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新城规划和发展回顾 被引量:5
9
作者 方浩 李鹏 任小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3期87-91,共5页
广州市珠江新城是广州未来最重要的城市中心区,其发展源于广州"东进"与"国际化"的战略,从"城市中心区"上升为"21世纪CBD",现在又再次面临亚运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广州市先后编制... 广州市珠江新城是广州未来最重要的城市中心区,其发展源于广州"东进"与"国际化"的战略,从"城市中心区"上升为"21世纪CBD",现在又再次面临亚运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广州市先后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检讨等多种城市规划方案指引珠江新城建设。如今的珠江新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商务发展氛围成熟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多样高质量和市政基础配套高效多功能的现代化CBD。珠江新城的规划体现了一种动态完善的思路,其未来的发展仍然主要取决于广州的整体国际化程度,但珠江新城必然将对此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历程 规划调整 建设成就 启示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对岭南办公建筑生态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涛 胡文斌 梁添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7,共7页
以国家绿色三星项目——东莞生态园管委会办公楼设计为例,通过建筑环境计算机仿真与能耗实测对比,定性、定量分析与对比了办公建筑被动节能技术(包括朝向选择、自遮阳体系、自然采光、通风的利用等)及主动节能技术(包括水源热泵空调系... 以国家绿色三星项目——东莞生态园管委会办公楼设计为例,通过建筑环境计算机仿真与能耗实测对比,定性、定量分析与对比了办公建筑被动节能技术(包括朝向选择、自遮阳体系、自然采光、通风的利用等)及主动节能技术(包括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对岭南办公建筑生态性的影响,在计算机模拟与数据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先使用低技术高效能的被动节能技术手段,并结合环境条件辅助使用适宜主动节能技术,以提高岭南地区办公建筑生态性、降低使用能耗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 岭南地区 办公建筑 生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