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至上 求实为本——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简介
1
作者 陈建华 《规划师》 2004年第12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 勘测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设计 ISO9001 简介 服务 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与开发 多学科综合 2000版 工程总承包 施工总承包 城市测绘 开发应用 岩土工程 工程测量 城市测量 工程勘察 认证证书 质量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规划项目通过终期评审
2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4-124,共1页
7月30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三所负责的贵州项目《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龙转型发展基地循环经济工业集聚区规划》顺利通过终期评审。与会专家认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工业化与城镇... 7月30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三所负责的贵州项目《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龙转型发展基地循环经济工业集聚区规划》顺利通过终期评审。与会专家认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工业化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 广州市 勘测 评审 贵州 资源枯竭型城市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角下美丽城市规划建设的逻辑与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3
作者 邓策方 孙畅 陈丹阳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8,共9页
运用案例研究、理论归纳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美丽城市这一新理念进行全面论述。首先,从美丽城市概念本体出发,分析国际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美丽城市概念背后的内涵演进逻辑,发现美丽城市中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从单一思维走向系... 运用案例研究、理论归纳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美丽城市这一新理念进行全面论述。首先,从美丽城市概念本体出发,分析国际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美丽城市概念背后的内涵演进逻辑,发现美丽城市中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从单一思维走向系统思维。其次,引入系统理论,为美丽城市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避免追求单一子系统发展而忽视系统整体最优。从系统论学理上解析美丽城市规划建设的导向、特征和内容,提出理论分析框架,认为美丽城市规划建设不应只注重某一方面,应结合系统整体性、相互联系性和动态演变性的特征,整体协调推进国土空间、经济发展、宜居环境、城市治理等子系统的提升和完善。最后,以广州市为例,立足超大城市复合巨系统特征,从全域一体的美丽空间、系统转型的绿色发展、结构最优的宜居品质、动态数智的高效治理四大维度探索美丽城市规划建设的系统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 美丽城市 规划建设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针灸”方法的存量公房活化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军 陈作任 +1 位作者 周小天 詹美旭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9-1262,共14页
在存量时代发展要求下,公房的管理使用成为广州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公房更新改造实践经验和“城市针灸”研究进展,结合广州实际情况选取老城区6个较具代表性的公房集聚区开展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探讨存... 在存量时代发展要求下,公房的管理使用成为广州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公房更新改造实践经验和“城市针灸”研究进展,结合广州实际情况选取老城区6个较具代表性的公房集聚区开展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探讨存量公房如何实现有效活化利用的更新难题。结果表明:1)公房对租户的住房保障作用至关重要,尽管面临诸多现实困难,租户仍表现出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邻里信任感,且认可公房的使用价值。2)在系统总结了翻新出售、功能转换和民生保障3种活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广州的公房活化利用“以民生保障为主,其次是功能转换,最后才是翻新出售”。3)在实证基础上,文章回归关注“城市的人”,在人本主义视角、地理学范畴内进一步总结提炼基于“城市针灸”方法的存量公房活化模式分析框架,提出存量公房分类评价综合评估模型,用于判别公房的活化模式类型,并探讨了活化利用实施路径的4个步骤:查找问题,精准诊断;以人为本,点出“穴位”;“穴位”活化,以点带面;良性互动,循环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公房 城市针灸 城市更新 城市体检 盘活利用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超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许靖涛 蔡巧贤 尹晨冬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8,共9页
建筑与建造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新时期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系统梳理国内绿色建筑规划编制历程与存在问题,明确新时期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并以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项目为例,探讨... 建筑与建造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新时期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系统梳理国内绿色建筑规划编制历程与存在问题,明确新时期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并以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项目为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超大城市绿色建筑指标分解落实、空间支撑管控与规划传导衔接经验。提出:一、战略引领,构建衔接双碳的绿色建筑发展指标体系;二、精细管控,细化绿色建筑分区管控指引;三、协同传导,完善面向实施的规划传导衔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绿色建筑 专项规划 超大城市 广州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能力现代化导向下的控规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基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刘涛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2,共5页
从城市规划委员会的视角,以广州市为例探讨审批制度改革。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改革的主线一直围绕优化内设机构、审批事权下放、加强科学性论证等制度供给端开展,但在需求端仍然存在刚性和弹性矛盾、整体与局部利益矛盾、市区事权边界... 从城市规划委员会的视角,以广州市为例探讨审批制度改革。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改革的主线一直围绕优化内设机构、审批事权下放、加强科学性论证等制度供给端开展,但在需求端仍然存在刚性和弹性矛盾、整体与局部利益矛盾、市区事权边界不清晰和联动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基于实现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提出构建"事权清晰、放管结合、科学高效"的改革思路,并提出4方面改革建议:一是优化控规编制技术,增加空间层级,明确控规调整和豁免程序的边界;二是依托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以片区为基本单元的开发容量平衡机制;三是针对未下放审批权限的区,合理划分市区事权,收放结合;四是针对已下放审批权限的区,加强市级层面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指导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规审批改革 城市规划委员会 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广州市商业空间的演变特征研究
7
作者 陈姝颖 陈安德 +3 位作者 付迎霞 焦健 蔚丹 胡杨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基于2012、2017、2022年三个时间截面的商业设施兴趣点(POI)数据,系统考察了广州市商业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商业设施数量发展呈现“快速扩张-趋于稳定”的阶段性特征;业态结构逐步向“餐饮增长、零售调整、配套优化”方向转变;空间... 基于2012、2017、2022年三个时间截面的商业设施兴趣点(POI)数据,系统考察了广州市商业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商业设施数量发展呈现“快速扩张-趋于稳定”的阶段性特征;业态结构逐步向“餐饮增长、零售调整、配套优化”方向转变;空间分布主要沿轨道交通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域拓展;商业中心体系由传统单中心模式演变为天河路-珠江新城与北京路共同主导的多中心格局;商业中心势力范围呈现出“中心城区连片交织、外围区域点状分布”的特点。近10年广州市商业空间演变体现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优化的转型趋势,轨道交通建设、电子商务冲击、消费模式转型和政策支持成为其核心演变驱动力,但外围区域商业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仍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空间 演变特征 商业中心 势力范围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导向下的广州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
8
作者 王烨 周岱霖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2,共7页
社区生活圈规划已成为推动城市以人为本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社区生活圈规划仍然面临与法定规划体系衔接不畅、对社区需求的异质性和动态变化考虑不足、实施路径不完善等问题,如何从理念探索转向全面实施,成为社区生活圈研究的... 社区生活圈规划已成为推动城市以人为本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社区生活圈规划仍然面临与法定规划体系衔接不畅、对社区需求的异质性和动态变化考虑不足、实施路径不完善等问题,如何从理念探索转向全面实施,成为社区生活圈研究的关键议题。广州市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系列工作,逐步推动从规划方案转向融合规划、行动、实施、管理等多维度的社区综合解决方案转变。通过系统梳理广州市在社区生活圈划分、服务能力评价、关键要素配置、规划体系衔接和实施行动计划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提出基于实施导向的社区生活圈规划路径,旨在探索宜居社区长效建设机制,以期为广州市及其他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规划实施路径 时空行为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实体地域的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方鹏飞 罗震东 +1 位作者 张佶 毕瑜菲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9,共11页
当前国内外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也未形成明确的标准,导致了城乡接合部空间治理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基于城市实体地域的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方法,对广州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以自然资源... 当前国内外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也未形成明确的标准,导致了城乡接合部空间治理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基于城市实体地域的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方法,对广州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以自然资源部高精度遥感和土地调查数据准确识别的城市实体地域范围为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测算指标,以明确的行政村、居委会为最小统计单元,可以有效地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2)采用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认同的25%~75%理想值与聚类分析法,并以广州市为典型案例进行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阈值的优化与检验,最终确定广州市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合理阈值为10%~75%;3)精准的测算指标、明确的研究单元和可操作性强的界定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出城乡接合部空间,同时也为更深入的空间研究与治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接合部 城市实体地域 空间界定 国土空间规划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增强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虹 叶晟之 慕容卓一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在梳理步行空间复合立体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流分析方法演进的基础上,迎合人本需求与数字手段结合的契机,基于“以流定形”设计范式,提出以数据分析人流进而指导步行空间设计的“数流定形”方法,通过提炼人流在不同观测尺度下的流动特征及... 在梳理步行空间复合立体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流分析方法演进的基础上,迎合人本需求与数字手段结合的契机,基于“以流定形”设计范式,提出以数据分析人流进而指导步行空间设计的“数流定形”方法,通过提炼人流在不同观测尺度下的流动特征及其与步行空间从结构网络到空间形态的互动关系,利用动态定位分析、sDNA空间句法分析、MassMotion仿真等数字技术,建立数字协同的步行空间设计优化方法,并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开展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流定形 数字支持 步行空间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余珂 刘云亚 +1 位作者 易晓峰 李晓晖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39,共5页
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及新的规划背景对医疗卫生设施的配置标准和空间布局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州市结合卫生行业发展规划,开展了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研究,通过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分类,确定了合理的配置标准、规划结构、医疗服务设施及... 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及新的规划背景对医疗卫生设施的配置标准和空间布局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州市结合卫生行业发展规划,开展了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研究,通过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分类,确定了合理的配置标准、规划结构、医疗服务设施及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并落实用地选址,以图则形式将规划成果纳入规划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设施 布局规划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通风廊道规划与控制方法研究 以《广州市白云新城北部延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39
12
作者 梁颢严 李晓晖 肖荣波 《风景园林》 2014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改善城市通风环境,文章以空气流动理论机理、夏季城市的主要风源、影响城市通风的主要规划因素为理论基础,研究提出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方法,包括宽度、走向、开敞空间、相邻界面、建筑5个方面的规划控制指标。并以《广州市白云新城... 为了改善城市通风环境,文章以空气流动理论机理、夏季城市的主要风源、影响城市通风的主要规划因素为理论基础,研究提出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方法,包括宽度、走向、开敞空间、相邻界面、建筑5个方面的规划控制指标。并以《广州市白云新城北部延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分析介绍了该案例中7条通风廊道的规划构建及其控制方法与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源分析 通风廊道:控制指标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新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云楠 廖远涛 王娅琳 《规划师》 2004年第12期37-40,共4页
广州市已初步形成“战略规划→片区发展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并正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区域协调规划→战略规划→片区发展规划→分区规划控制导则→修建设计”体系在内的“四阶段、五层次”的新的城市规划编... 广州市已初步形成“战略规划→片区发展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并正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区域协调规划→战略规划→片区发展规划→分区规划控制导则→修建设计”体系在内的“四阶段、五层次”的新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 广州市 发展规划 战略规划 详细规划 分区规划 规划控制 协调规划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现代物流规划中的目标体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箭飞 桂昆鹏 章倩滢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103,共6页
综述了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相关规划实践,认为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中缺乏系统全面的目标体系,也无法落实到全方位的行动计划,因而不利于城市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认为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至少具有四个层次,即"... 综述了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相关规划实践,认为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中缺乏系统全面的目标体系,也无法落实到全方位的行动计划,因而不利于城市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认为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至少具有四个层次,即"战略目标-子目标-行动计划-考核指标"。首先,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服从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战略;其次,子目标应包括"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提升,企业运行高效"四个方面;第三,行动计划应包括"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物流通道、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物流绿色化、全球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等;第四,遵循有代表性、灵活性的原则,考核指标应该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指标库;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应用构建的目标体系理论框架制定了广州市具体的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目标体系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三维的城市规划管理——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志勇 吕萌丽 《规划师》 2007年第7期68-71,共4页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在城市形态控制方面存在不足。为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形态的控制并与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相衔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尝试以推行建筑三维审批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三维审批平台,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三维化。
关键词 三维城市规划管理 建筑三维审批 城市形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空间演变机制研究——重大规划与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红 韩文超 +2 位作者 许永成 邹佳雯 肖菲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3,共7页
文章对广州建城以来的城市空间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空间演变动力和特征将其分为4个阶段:受自然地理环境、传统礼制思想、对外商贸等影响,广州长期在云山珠水之间单中心发展;1949—2000年间,工业化、开发区建设以及两次全运会配套... 文章对广州建城以来的城市空间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空间演变动力和特征将其分为4个阶段:受自然地理环境、传统礼制思想、对外商贸等影响,广州长期在云山珠水之间单中心发展;1949—2000年间,工业化、开发区建设以及两次全运会配套建设推动城市沿珠江水系向东组团式发展;在2001—2010年间,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城新区建设,广州实现了多中心的战略拓展;2011年以来,广州通过聚焦重大交通枢纽、创新平台、高品质公共空间等核心区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文章认为,规划引领下的重大建设项目、新城新区开发、大型体育赛事等大事件是推动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广州未来应进一步突出高品质发展与民生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演变机制 广州市 重大规划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适应性视角下的河道空间城市设计评价和策略研究——以广州市荔枝湾涌改造一期工程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雅妮 殷实 肖毅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3期73-79,共7页
河道空间的优化改造作为城市人居环境与社会多元价值提升的手段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大量运用,其周边将随之汇集大量人口和丰富的活动。本文在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关注河道空间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讨论如何最大化其对密集城市的... 河道空间的优化改造作为城市人居环境与社会多元价值提升的手段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大量运用,其周边将随之汇集大量人口和丰富的活动。本文在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关注河道空间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讨论如何最大化其对密集城市的微气候的调节作用,探讨基于人体舒适度提升城市设计的评价方法和策略。以广州市具代表性的河道工程荔枝湾涌一期为例,综合考虑外界盛行风、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多重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改造前、改造后的风环境和人体舒适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在河道空间城市设计中建立气候适应性评价机制的必要性与策略,并尝试探讨优化模式,探索从人体舒适度的角度出发,在量化、实证的基础上,建立南方地区河道空间设计可操作的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空间 气候适应性 城市设计 荔枝湾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智慧城市视角的地质灾害监测——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国超 彭卫平 刘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7,共6页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广州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笔者结合近年来地灾监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感知、调度、共治的角度浅谈对于广州地灾监测的一些思考。感知方面:广州市地貌结构复杂,北部丘陵台地作为地灾易发区,建议构...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广州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笔者结合近年来地灾监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感知、调度、共治的角度浅谈对于广州地灾监测的一些思考。感知方面:广州市地貌结构复杂,北部丘陵台地作为地灾易发区,建议构建重点区域天-空-地三查体系,及时识别潜在风险源。预警调度:广州市地灾的发生与降雨有很强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耦合性,建议在广州市雨窝、降雨集中区构建精细化气象预警网格,提高监测预警精准度;针对地灾监测预警存在的重监测、轻预警现象,建议构建基于数据-知识双驱动的预警模型,实现高精度可解释的地灾预测建模;针对疑难边坡,建立专家研判系统,实现精准“把脉”,精准“治疗”。共建共治:加强跨部门跨层级合作,加强新建工程项目地灾评估,消减地灾存量,控制地灾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智慧城市 地灾监测 气象预警 地貌结构 地灾易发区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约滨海韧性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综述
19
作者 陈飞 曹诗茵 +2 位作者 蔡军 许世光 胡秦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共8页
海平面上升冲击滨海地区安全,全球越来越多的滨海城市开展以防洪减灾为核心的韧性规划研究与实践。本文聚焦纽约滨海韧性规划研究和实践,回顾纽约市早期开展的气候变化研究,重点分析2012年“桑迪飓风”之后滨海韧性规划研究与实践,包括... 海平面上升冲击滨海地区安全,全球越来越多的滨海城市开展以防洪减灾为核心的韧性规划研究与实践。本文聚焦纽约滨海韧性规划研究和实践,回顾纽约市早期开展的气候变化研究,重点分析2012年“桑迪飓风”之后滨海韧性规划研究与实践,包括重新绘制洪水地图,颁布多项目技术指南文件、提升建筑和海岸防护要求,组织构建覆盖全域的滨海防护体系,并开展试点建设等方面内容。综合分析纽约市多年研究与实践经验,以期在构建多层次跨部门的滨海韧性研究、治理体系,建设多机构衔接的灾后保障快速响应体系,开展广泛公众参与提升公众滨海韧性的防护意识工作等方面为我国滨海韧性规划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沿海洪水 滨海韧性规划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信息技术与城市战略规划——广州的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兴栋 刘洋 +1 位作者 霍子文 聂危萧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5-53,共9页
步入信息时代,城市规划领域对科学性的要求促使很多时空信息技术得以应用,而超大城市的战略规划在应用此类技术时,对时空数据的集成性和准确性、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技术方法的智能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面向“现状评估-未来推... 步入信息时代,城市规划领域对科学性的要求促使很多时空信息技术得以应用,而超大城市的战略规划在应用此类技术时,对时空数据的集成性和准确性、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技术方法的智能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面向“现状评估-未来推演-动态监测”规划全生命周期,系统梳理了北斗大数据、数字孪生、遥感监测等技术创新及其在广州2049战略规划中的应用:在统一北斗时空基准及突破PPP-RTK定位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大规模、多维度、高精度的时空大数据以支撑规划研究;构建从实景三维到数字孪生一体化技术链条,通过虚实映射和智能计算引擎,支撑三维空间海量信息的分析挖掘与推演;建设“空天地”遥感网络,创新“大样本-大模型”技术,面向规划实施,开展多场景动态监测;形成“供应链中心规划、公共空间塑造、韧性城市监测”三大应用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规划 时空信息 技术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