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更新中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佟旋 胡利 张兴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前,建筑业的发展已由大规模的拆建转到新建与维护改造并重,一些既有建筑物都面临提升与改造加固问题。既有建筑结构改造与加固方法很多,应综合考虑结构现状、建筑类型、政策条件、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及改造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 目前,建筑业的发展已由大规模的拆建转到新建与维护改造并重,一些既有建筑物都面临提升与改造加固问题。既有建筑结构改造与加固方法很多,应综合考虑结构现状、建筑类型、政策条件、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及改造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改造加固技术措施与工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老旧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结构改造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方法。工程实践表明,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和设计处理方法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施工操作简便,可为同类改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结构改造 老旧建筑 传统风貌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场所”的旧城地铁站点空间耦合模型与实证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成芳 周健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87,111,共9页
以地铁为典型代表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以广州为例,将“节点-场所”理论结合旧城空间发展特征进行应用拓展,构建旧城地铁站点空间动态耦合评价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测度站点地区与旧城空... 以地铁为典型代表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以广州为例,将“节点-场所”理论结合旧城空间发展特征进行应用拓展,构建旧城地铁站点空间动态耦合评价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测度站点地区与旧城空间耦合;选取9个样本站点前后10年空间动态耦合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将其划分为动态平衡、节点价值逐渐高于场所价值、场所价值逐渐高于节点价值、发展失衡4种类型,并结合模型各类指标特征对其发展动态进行阐释;研究发现广州旧城范围内多数站点处于动态平衡的空间耦合关系,结合时间维度解析旧城站点空间耦合动态变化发现其发展规律与传统的“节点-场所”模型有所区别,轻微“低节点-高场所”发展态势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场所 空间耦合 轨道交通站点 时间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利 佟旋 +4 位作者 张兴富 陈海峰 蔡惠娇 苏健峰 黄少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9,共5页
广州萝岗水西路燕山一带均为花岗岩地貌,因长期的地质风化作用形成孤石群地层,构成一种特殊的地质条件。空间分布毫无规律的孤石、孤石群严重困扰建设项目的基础选型、设计和施工。本文结合场地的岩土地质条件,采取增加施工钻探、长短... 广州萝岗水西路燕山一带均为花岗岩地貌,因长期的地质风化作用形成孤石群地层,构成一种特殊的地质条件。空间分布毫无规律的孤石、孤石群严重困扰建设项目的基础选型、设计和施工。本文结合场地的岩土地质条件,采取增加施工钻探、长短桩结合、适当补桩和局部改用冲孔灌注桩,并考虑地下室和上部结构整体刚度大的有利因素,采用以高强预应力管桩为主辅以极少量的冲孔灌注桩的基础型式,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孤石场地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难题。实测效果表明:所运用的技术措施合理、安全可靠,达到了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的双重目的,可为类似场地上工程项目的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孤石 预应力管桩 静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