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辐射熔融/固相缩聚合成聚乳酸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刚 周树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84,共2页
在传统方法熔融/固相缩聚中,引入微波辐射合成聚乳酸,并对其进行红外核磁结构表征以及DSC和热降解分析。研究表明,微波辐射加热方式能有效缩短工艺时间,同时提高聚乳酸分子量,改善热加工性能。
关键词 微波 聚乳酸 缩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用热熔胶对铝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游华燕 匡俊杰 +3 位作者 池晓明 诸泉 蒋文真 黄皓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2,共3页
研究了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用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对热熔胶和铝的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基材采用丙烯-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且丙烯-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乙烯类弹性体、石油树脂质量配比为60:25... 研究了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用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对热熔胶和铝的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基材采用丙烯-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且丙烯-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乙烯类弹性体、石油树脂质量配比为60:25:10:5时,制备的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用热熔胶对铝的粘接性能最好,剥离强度达到5.1 N/mm,且为内聚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聚丙烯塑铝稳态复合管 热熔胶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外盖材料增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永昌 官习鹏 +2 位作者 刘永焯 诸泉 蒋文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1,共5页
采用聚乙烯(PE)、弹性体及其他助剂增韧改性聚丙烯(PP),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塑料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考察了弹性体、PE对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力学性能及外盖拉环开启力的影... 采用聚乙烯(PE)、弹性体及其他助剂增韧改性聚丙烯(PP),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塑料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考察了弹性体、PE对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力学性能及外盖拉环开启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最显著,当弹性体用量从15份(质量份,下同)增加到30份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高达35kJ/m2,拉伸强度减小,外盖拉环开启力减小,最小达64N;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当弹性体的用量小于25份时,弹性体在体系中分散均匀;综合考虑,满足外盖拉环开启力小、拉伸强度大和冲击强度大的最佳配方为PP 65份,PE 20份,弹性体25份,抗氧剂及其他助剂共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输液容器 组合盖 外盖 增韧 拉环开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组合对PP/BaSO_4复合材料共混效果与性能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伟 周珍琪 +5 位作者 翁文伟 谢怀兴 周开德 莫兹冠 诸泉 蒋文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介绍了几种用于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新型混合螺纹元件。分析了不同螺杆组合方式对聚丙烯/硫酸钡(PP/BaSO4)复合材料共混效果的影响。使用新型的混合螺纹元件优化设计出一种适合用于PP/BaSO4复合材料的螺杆组合,结果表明,合适的螺杆... 介绍了几种用于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新型混合螺纹元件。分析了不同螺杆组合方式对聚丙烯/硫酸钡(PP/BaSO4)复合材料共混效果的影响。使用新型的混合螺纹元件优化设计出一种适合用于PP/BaSO4复合材料的螺杆组合,结果表明,合适的螺杆组合可以改善BaSO4硫酸钡在PP中的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聚丙烯/硫酸钡复合材料 混合螺纹元件 螺杆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LLDPE/POE薄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叶华 曾宪通 +2 位作者 李刚 刘述梅 赵建青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2,共5页
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进行改性,研究了 LLDPE 和 POE 对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探讨了 LLDPE 增强 HDPE 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 LLDPE,使 HDPE... 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进行改性,研究了 LLDPE 和 POE 对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探讨了 LLDPE 增强 HDPE 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 LLDPE,使 HDPE/LLDPE 薄膜的拉伸强度较纯 HDPE 薄膜有所增加,而单位冲击破损质量则有所下降。当 w(LLDPE)为15%时,HDPE/LLDPE 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21.6%,薄膜的单位冲击破损质量降低23.0%。在 HDPE/LLDPE/POE 三元体系中,当 w(POE),w(LLDPE)分别为10%,15%时,薄膜的拉伸强度、单位冲击破损质量、断裂伸长率比纯 HDPE 薄膜分别提高2.3%,113%,36.0%,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辛烯共聚物 共混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成核剂改性PPR/i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结晶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亚明 刘述梅 +2 位作者 蒋文真 周延辉 赵建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3,共7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稀土配合物(β成核剂)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等规聚丙烯(i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结晶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0.05%的β成核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PPR、PPR/iPP(质量比分别为70/30、50/50、30/70...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稀土配合物(β成核剂)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等规聚丙烯(i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结晶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0.05%的β成核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PPR、PPR/iPP(质量比分别为70/30、50/50、30/70)共混物、iPP的冲击韧性,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从42.7、33.7、14.5、8.3、5.1 kJ/m2上升至87.8、63.4、29.3、13.9、8.2 kJ/m2,而拉伸强度下降幅度均在10%以内;加入0.05%成核剂后,PPR/iPP(质量比70/30)共混物的熔融峰温从161.9℃降至149.8℃,β晶相对含量从45.3%增至53.1%,有明显的β晶成核促进作用;冲击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该体系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成核剂用量增至0.20%时,共混物熔融峰温为159.8℃,β晶相对含量为45.1%,成核剂对共混物β晶的成核作用减弱,增韧作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共混 增韧 成核 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料法制备HDPE/POE/CaCO3薄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刚 曾宪通 +2 位作者 叶华 刘述梅 赵建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母料法(二次挤出法)制备HDPE/POE/CaCO3共混物薄膜。比较了母料法与一次挤出法制得薄膜的力学性能与透光率。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相同时,母料法制备的薄膜力学性能比一次挤出法要好,而薄膜透光率基本相同。当POE、重质碳酸钙质量分... 采用母料法(二次挤出法)制备HDPE/POE/CaCO3共混物薄膜。比较了母料法与一次挤出法制得薄膜的力学性能与透光率。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相同时,母料法制备的薄膜力学性能比一次挤出法要好,而薄膜透光率基本相同。当POE、重质碳酸钙质量分数均为10%时,母料法制备的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单位冲击破损质量比纯HDPE薄膜分别提高了24.8%、27.5%、121%,比一次挤出法制备的薄膜力学性能分别提高了36.8%、14.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烯烃弹性体 重质碳酸钙 薄膜 母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磺酸钠对抗静电PET树脂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晓茹 吴水珠 +5 位作者 赵建青 曾钫 李文国 李刚 游华燕 蒋文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2,共3页
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Na)对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的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阻率测试、热失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方法考察了PSSNa对抗静电PET树脂的抗静电性能、热稳定性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 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Na)对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的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阻率测试、热失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方法考察了PSSNa对抗静电PET树脂的抗静电性能、热稳定性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抗静电PET树脂中加入PSSNa,提高了抗静电PET树脂的热稳定性及结晶温度,并且进一步降低了抗静电PET树脂的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静电PET树脂 聚苯乙烯磺酸钠 抗静电性能 热稳定性能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3增容PP/SAN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匡俊杰 杨其 +2 位作者 赵亮 于清泉 周淑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SEM、DMA、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纳米CaCO_3对PP/SAN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CaCO_3的加入能降低SAN分散相尺寸,改善体系的相容性;当纳米CaCO_3的用量为6phr时,效果最佳。但加入纳米CaCO_3后,PP/SAN共混体系两... 采用SEM、DMA、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纳米CaCO_3对PP/SAN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CaCO_3的加入能降低SAN分散相尺寸,改善体系的相容性;当纳米CaCO_3的用量为6phr时,效果最佳。但加入纳米CaCO_3后,PP/SAN共混体系两组分的玻璃化温度(T_g)变化不大,说明纳米CaCO_3的增容效果主要是动力学上的原因。另外,随着纳米CaCO_3用量的增加,PP/SAN(50/50)/纳米CaCO_3体系的力学性能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SAN 纳米CACO3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规聚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共混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官习鹏 周魏华 +2 位作者 诸泉 蒋文真 麦堪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制备了间规聚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PS-s/PS-HI)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动态热机械分析(DMA)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PS-s/PS-HI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S-s/PS-HI共混物中PS-s与PS-HI中的PS相是...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制备了间规聚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PS-s/PS-HI)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动态热机械分析(DMA)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PS-s/PS-HI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S-s/PS-HI共混物中PS-s与PS-HI中的PS相是相容的;DMA结果表明,PS-HI可提高PS-s的韧性,结晶PS-s使PS-HI橡胶相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降低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规聚苯乙烯 高抗冲聚苯乙烯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在聚烯烃透气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开德 谢怀兴 +3 位作者 容土光 李刚 蒋文真 章永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3,共3页
考察了纳米碳酸钙(CaCO3)对聚烯烃透气膜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纳米CaCO3可以改善聚烯烃透气膜的加工性能,提高透气膜的力学性能以及改善聚烯烃透气膜透气的均匀性。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透气膜 聚烯烃 纳米CACO3 应用 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 透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文真 吴水珠 +2 位作者 卢家荣 赵建青 曾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67,共3页
采用平板动态流变仪研究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C/PET)共混体系熔体在设定温度下的动态流变性能,探讨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丙烯酸酯共聚物(M1)以及(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M2)3种增容剂对... 采用平板动态流变仪研究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C/PET)共混体系熔体在设定温度下的动态流变性能,探讨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丙烯酸酯共聚物(M1)以及(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M2)3种增容剂对PC/PET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增容剂、PET含量对PC/PET共混体系的动态复合粘度、动态储能模量及损耗因子等动态流变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3种增容剂均能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链之间的缠结,提高界面粘合,其中M2的增容效果最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动态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工艺对聚烯烃透气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怀兴 周开德 +3 位作者 容土光 李刚 蒋文真 赵建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5,29,共4页
采用透气膜专用料制备了透气膜专用料,考察了拉伸温度、拉伸比、薄膜厚度对聚烯烃透气膜透气性能的影响,对吹膜工艺和流延工艺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透气膜专用料,薄膜拉伸比、拉伸温度、薄膜厚度是影响透气膜透气性能的... 采用透气膜专用料制备了透气膜专用料,考察了拉伸温度、拉伸比、薄膜厚度对聚烯烃透气膜透气性能的影响,对吹膜工艺和流延工艺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透气膜专用料,薄膜拉伸比、拉伸温度、薄膜厚度是影响透气膜透气性能的主要因素,与制膜工艺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透气膜 微孔膜 力学性能 透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填充聚乙烯/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发泡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刚 范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9-51,共3页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填充聚乙烯/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发泡性能。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含量的聚乙烯、纳米碳酸钙对发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当低密度聚乙烯含量为10份、纳米碳酸钙含量为3份、AC发泡剂含量3份时,得到制品尺寸均匀、外...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填充聚乙烯/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发泡性能。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含量的聚乙烯、纳米碳酸钙对发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当低密度聚乙烯含量为10份、纳米碳酸钙含量为3份、AC发泡剂含量3份时,得到制品尺寸均匀、外观规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乙烯 纳米碳酸钙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油SEBS改性PP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永焯 官习鹏 +2 位作者 许永昌 诸泉 蒋文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4,共4页
用DSC与TG研究了不同的充油比及不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摩尔质量时充油SEBS/聚丙烯(PP)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与热稳定性;同时考察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充油比(即油弹比,m油/mSEBS)的增大,熔体质量流动... 用DSC与TG研究了不同的充油比及不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摩尔质量时充油SEBS/聚丙烯(PP)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与热稳定性;同时考察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充油比(即油弹比,m油/mSEBS)的增大,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显著增加,拉伸屈服强度、熔点、结晶度和硬度显著下降。SEBS的摩尔质量影响其对油的吸附能力,摩尔质量越大,吸油能力越好。随着SEBS摩尔质量的增大,材料的熔点、结晶度、拉伸屈服强度增大,硬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石蜡油 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阻燃剂在聚苯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芸芳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43,共3页
选用2种磷酸酯阻燃剂,分别应用于聚苯醚(PPO)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含有质量分数8.7%的间苯二酚-双(磷酸二苯酯)(RDP)或磷酸三苯酯(TPP)阻燃剂均可使PPO复合材料达到UL94 V-0级,并且在... 选用2种磷酸酯阻燃剂,分别应用于聚苯醚(PPO)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含有质量分数8.7%的间苯二酚-双(磷酸二苯酯)(RDP)或磷酸三苯酯(TPP)阻燃剂均可使PPO复合材料达到UL94 V-0级,并且在阻燃剂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含有RDP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要比含有TPP复合材料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 阻燃 聚苯醚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MBS增韧PC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申景强 刘振华 +1 位作者 诸泉 蒋文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MBS)与聚碳酸酯(PC)的熔融共混物。研究了MBS对PC/MBS合金常温力学性能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MBS在PC/MBS合金中的分布形态;扫描电子显...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MBS)与聚碳酸酯(PC)的熔融共混物。研究了MBS对PC/MBS合金常温力学性能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MBS在PC/MBS合金中的分布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MBS增韧PC的机理符合空穴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核壳型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增韧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充油工艺对充油SEBS改性PP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永焯 官习鹏 +2 位作者 许永昌 诸泉 蒋文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38,共4页
采用不同的充油工艺制备白油/聚丙烯(PP)/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共混样品,利用TG、偏振显微镜、SEM和熔体流动速率仪研究体系的失重情况和体系各成分分散情况,同时利用烘箱考察充油SEBS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喷嘴喷洒方... 采用不同的充油工艺制备白油/聚丙烯(PP)/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共混样品,利用TG、偏振显微镜、SEM和熔体流动速率仪研究体系的失重情况和体系各成分分散情况,同时利用烘箱考察充油SEBS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喷嘴喷洒方式充入白油,适当地提高混合机的转速和充油温度,以及增加SEBS充油后的放置时间,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体系各成分分布更均匀,体系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分布更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乙烯 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充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族聚碳酸酯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申景强 诸泉 蒋文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0,共6页
对脂肪族聚碳酸酯(APC)多种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APC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领域,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脂肪族聚碳酸酯 可降解材料 二氧化碳 环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池晓明 游华燕 +3 位作者 匡俊杰 陈俊 诸泉 蒋文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56,共5页
利用熔融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研究了配方组成、螺杆组合和加工工艺对接枝聚丙烯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配方和工艺制备了一种高接枝率、低残留率的PP-g-(St-co-MAH)。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接枝率 残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