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琼芬 余凯鹏 +3 位作者 李燕东 吴海云 杨尚武 王晓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661,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教师对开展健康教育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为开展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供参考,助力提升本市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配额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98名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教师对开展健康教育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为开展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供参考,助力提升本市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配额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98名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以女性、初级及以下职称、本科学历、医学专业为主;53.02%的健康教育教师在本校每学期至少开展3次以上健康科普宣讲活动,主要内容是校园常见传染病;不同学段的健康教育教师在健康教育宣讲课程设计、授课技能、课件和素材制作能力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授课对象的沟通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2年56.7%的健康教育教师至少参加过2次/年以上培训,培训内容以健康教育理论为主,但希望以后的培训内容以实践技能类为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以后培训的需求,培训时间希望在1d以内的占74.2%,授课方式倾向于理论知识教授(34.6%),培训模式首选线上远程教育(52.3%)。结论培训单位应根据岗位需求优化培训内容,合理设计培训方案,并鼓励学校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参加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健康教育 培训需求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社区居民健康科普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慧敏 黄辉 +2 位作者 梁晓珊 卢婷 杨瑞雪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5-941,共7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健康科普需求现状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科普工作以及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月,采用分层、多阶段、简单随机、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Probability Proportio...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健康科普需求现状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科普工作以及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月,采用分层、多阶段、简单随机、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抽样和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市15~69岁的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居民健康科普需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手机、平板已经成为广州市社区居民获取健康科普知识的首要途径(89.70%),微信(57.72%)、短视频APP (41.97%)和新闻类APP (34.09%)是居民最经常使用的3类新媒体平台。科学就医与合理用药(59.37%)、营养和饮食(58.81%)、常见病和慢性病(57.36%)是居民最为关注的科普内容。居民喜爱的健康科普形式以视频与图片为主,居民参与网络健康科普活动的意愿整体高于线下活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己或家人生病(OR=1.584,95%CI:1.127~2.228)、现患心脑血管系统疾病(OR=1.552,95%CI:1.062~2.268)、肌肉骨骼系统疾病(OR=2.042,95%CI:1.369~3.046)、偶尔使用微信(OR=1.539,95%CI:1.135~2.088)、从不(OR=2.143,95%CI:1.427~3.217)或偶尔使用(OR=1.458,95%CI:1.073~1.982)短视频APP、从不使用医疗卫生机构网站或APP (OR=1.986,95%CI:1.286~3.068)、喜欢看以文字形式为主的健康科普(OR=1.459,95%CI:1.105~1.927)、喜欢参加面对面技能培训(OR=1.654,95%CI:1.236~2.214)和其他形式健康科普活动(OR=2.865,95%CI:1.347~6.093)的居民,其健康科普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反之,获取健康科普的途径越多(OR=0.879,95%CI:0.785-0.984),过去1年内了解的健康科普内容越丰富(OR=0.918,95%CI:0.887~0.949),使用手机接受健康科普无任何问题的居民(OR=0.358,95%CI:0.221~0.579),其需求满足率越高。结论 广州市社区居民对健康科普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制定相应的健康科普策略,积极推动网络健康科普新模式,注重互联网科普适老化改造,扩大科普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健康科普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科普 需求调查 新媒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在线健康宣讲技能培训需求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余凯鹏 黄辉 陈建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在线健康宣讲技能培训需求,为开展在线健康宣讲技能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183家基层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进行普查,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健康教育人员以女性、初级及以下职... 目的了解广州市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在线健康宣讲技能培训需求,为开展在线健康宣讲技能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183家基层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进行普查,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健康教育人员以女性、初级及以下职称、本科文化程度、医学专业为主;95.60%的人有健康宣讲培训经历,过去两年健康宣讲培训频率以1~3次/年为主;86.80%的人有健康宣讲经历;69.27%的人表示对在线健康宣讲技能培训感兴趣,希望在线培训时间安排集中在工作日;97.56%的人希望直播平台有课程回放和点播功能,女性、21~30年龄组、中心城区、副高及以上职称、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对象需求高;其他平台功能倾向前4项为签到功能(63.9%)、文字聊天功能(61.95%)、答题功能(50.24%)、投票功能倾向(48.78%)。结论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在线健康宣讲技能培训有较大的需求,须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可针对课程回放和点播、签到、文字聊天等功能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直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健康教育 基层 培训 需求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首批市级健康村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文雅 罗林峰 +4 位作者 陈建伟 孙爱 邓雪樱 何子健 罗敏红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评价广州市首批市级健康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健康村创建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综合干预前后,分别从广州市5个首批市级健康村抽取482名和496名居民,对其掌握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与健康技能... 目的评价广州市首批市级健康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健康村创建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综合干预前后,分别从广州市5个首批市级健康村抽取482名和496名居民,对其掌握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与健康技能的情况,慢病自我管理情况,吸烟、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参与健教、集体体育活动情况,以及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后人口学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广州市健康村居民健康知识、行为与技能总正确率为80.64%,高于干预前的7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传染病预防类问题正确率从88.07%提升到91.03%(P=0.002),安全与急救类问题正确率从78.05%提升到85.81%(P<0.001),基本医疗类问题正确率从61.57%提升到70.67%(P<0.001)。干预后高血压患者中知晓自身血压值的人数比例为98.48%,高于干预前的83.93%(P=0.010)。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服药行为形成率为84.85%,高于干预前的58.93%(P=0.001);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中知晓自身血糖值的人数比例为96.15%,高于干预前的70.59%(P=0.017);干预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1.13%,高于干预前的33.61%(P=0.015);干预后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人数比例为79.03%,高于干预前的61.83%(P<0.001)。干预后各项居民满意度均达98%以上,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健康村综合干预后多项指标比干预前优化,工作成效明显。健康村控烟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与健康教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村 健康干预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乡居民吸烟行为与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罗林峰 何子健 +4 位作者 邓雪樱 孙爱 何文雅 罗敏红 陈建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吸烟行为与健康素养情况,为有效开展控烟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1个区4142名15~69岁居民进行吸烟行为及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吸烟的影响因...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吸烟行为与健康素养情况,为有效开展控烟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1个区4142名15~69岁居民进行吸烟行为及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除安全与急救素养外,总体健康素养、3方面健康素养和5类健康问题素养均为不吸烟居民最高(23.4%~57.2%),每日吸烟居民最低(13.9%~4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60.179,95%CI=40.856~88.641)、其他事业单位人员(OR=1.093,95%CI=0.474~2.521)及农民(OR=1.050,95%CI=0.456~2.417)是居民吸烟的危险因素,高学历(OR=0.920,95%CI=0.303~2.796)和具备健康素养(OR=0.659,95%CI=0.519~0.837)是居民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州城乡居民吸烟率相对较高,应进一步提高居民文化和健康素养水平以降低吸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烟草使用 居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中学生牙线使用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6
作者 何文雅 罗敏红 +2 位作者 李燕秋 林婧 冯立慧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牙线使用行为综合干预对改善中学生牙线使用情况和牙线相关知识的效果,为在中学生中推广牙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试点学校初一学生(10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牙线使用行为综合干预对改善中学生牙线使用情况和牙线相关知识的效果,为在中学生中推广牙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试点学校初一学生(10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个班级)。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干预组采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牙线使用行为综合干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的牙线使用率和牙线相关知识正确率等。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牙线使用率分别为48.76%和5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牙线使用率为85.07%,高于对照组(63.40%),且2组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干预组中72人(42.11%)以全面清洁牙齿为目的使用牙线,25人(14.62%)牙线使用频次≥3次/d,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干预前;干预组6道牙线相关知识题目正确率为65.17%~90.55%,均高于对照组的22.68%~44.33%,且高于干预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牙线使用行为干预活动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牙线使用率和牙线相关知识正确率,从而有利于改善口腔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牙线 健康信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7
作者 陈建伟 罗林峰 +5 位作者 孙爱 邓雪樱 何子健 何文雅 罗敏红 曾君玲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情况及艾滋病同伴教育模式效果,为校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取2所市属院校共891名学生,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学校常规教育,干预组开展学生艾滋病同... 目的了解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情况及艾滋病同伴教育模式效果,为校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取2所市属院校共891名学生,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学校常规教育,干预组开展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采用χ^(2)分析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和态度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0.8%和78.6%,均高于对照组的64.7%和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有4项内容的知晓率(73.3%、93.2%、71.2%和88.4%)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有4项内容的知晓率(89.0%、69.7%、89.0%和90.3%)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有7项艾滋病相关态度正向率(56.2%、81.5%、75.3%、88.4%、78.8%、56.8%和80.8%)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有7项艾滋病相关态度正向率(67.6%、49.7%、77.9%、87.6%、80.0%、77.2%和61.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方式取得一定效果,但学生艾滋病知识及相关态度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工院校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同伴教育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域间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罗敏红 黄若楠 李慧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构建适合区域间可评价的居民健康素养指标体系,为各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政策评阅、小组讨论及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建立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指标池。选择15名公共卫生专家,运... 目的构建适合区域间可评价的居民健康素养指标体系,为各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政策评阅、小组讨论及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建立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指标池。选择15名公共卫生专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各指标内容,第3轮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相应权重,最终构建出区域间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过3轮专家咨询,构建出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一级指标按权重大小依次为政策倡导(0.2751)、法律保证(0.2635)、经济水平(0.1858)、社会支持(0.1680)、监测技术(0.1076);二级指标中权重前3位分别为健康促进相关条例(0.1683)、本地区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普及率及成效(0.1260)、城市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0.1147)。层次分析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000,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用于区域间比较的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为下一步应用及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健康素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量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思思 何艳红 +3 位作者 吴兰笛 肖小玲 冯月蓓 钟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243-3248,共6页
目的:构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量表。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文献回顾法构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量表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2轮函询,依据专家函询结果确定量表条目。结果:2轮专家函... 目的:构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量表。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文献回顾法构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量表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2轮函询,依据专家函询结果确定量表条目。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和0.897。第2轮专家函询条目重要性均分为4.60~5.00分,满分比为60.00%~100.00%,总体变异系数为0.000~0.110,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54(P<0.001)。最终形成的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量表包括5个一级条目、45个二级条目。结论:构建的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量表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调查提供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家庭照顾者 照护知识 照护技能 德尔菲法 量表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