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耐药与不耐药结肠癌荷瘤鼠检测的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琦 杨逸铭 +5 位作者 吴敏仪 张鼎旋 雷正贤 张静 许进 钟维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5-358,366,共5页
目的 :探索磁共振弥散成像(MR-DWI)活体检测结肠癌耐药性的可能性。方法 :对耐药组与不耐药组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裸鼠(各5只)的肿瘤行MR-DWI检查,随后处死荷瘤鼠、切下肿瘤检测肿瘤的PKC、P-gp、MRP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组织切片观... 目的 :探索磁共振弥散成像(MR-DWI)活体检测结肠癌耐药性的可能性。方法 :对耐药组与不耐药组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裸鼠(各5只)的肿瘤行MR-DWI检查,随后处死荷瘤鼠、切下肿瘤检测肿瘤的PKC、P-gp、MRP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组织切片观察(HE染色);对比分析两组荷瘤鼠肿瘤MR-DWI的ADC值及蛋白表达和组织切片改变。结果:不耐药人类结肠癌SW480组裸鼠模型肿瘤边缘及中心ADC值均较耐药人类结肠癌SW480/5-FU组裸鼠模型增高,不耐药人类结肠癌SW480组裸鼠模型肿瘤边缘ADC值与耐药人类结肠癌SW480/5-FU组裸鼠模型肿瘤边缘ADC值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中心ADC值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ADC值与耐药性呈负相关。耐药组PKC、P-gp、MRP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不耐药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DWI检测的ADC值变化有可能有助于利用MR活体检测结肠癌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成像活体检测rAd/p53治疗人类结肠癌荷瘤裸鼠早期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谢琦 张鼎旋 +3 位作者 梁碧玲 陈明旺 张静 吴延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研究rAd/p53治疗人类结肠癌荷瘤裸鼠的早期改变,探索MR-DWI活体无创评价rAd/p53早期抗癌疗效的标记物。方法:52只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BALB/c裸小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rAd/p53治疗组。于假治疗或治疗后24 h...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研究rAd/p53治疗人类结肠癌荷瘤裸鼠的早期改变,探索MR-DWI活体无创评价rAd/p53早期抗癌疗效的标记物。方法:52只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BALB/c裸小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rAd/p53治疗组。于假治疗或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168 h各组分别随机取5只荷瘤鼠行MR-DWI。随后处死荷瘤鼠,即切下肿瘤,检测肿瘤的p5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凋亡(TUNNEL)。结果:rAd/p53治疗组在观察时间点肿瘤ADC值较对照组增加、EADC值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在观察时间点肿瘤凋亡较对照组增加,p53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ADC值与肿瘤细胞凋亡范围呈正相关(0.205 3,0.000 0)、与肿瘤p53表达呈正相关(0.203 8,0.000 0);EADC值与肿瘤细胞凋亡范围呈负相关(-0.318 4,0.000 0)、与肿瘤p53表达呈负相关(-0.328 0,0.000 0)。结论:ADC值和EADC值在治疗后24 h即可出现有统计意义的改变,可作为rAd/p53治疗肿瘤早期疗效评价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MRI活体评价外源野生型P53逆转SW480/5-FU人类结肠癌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琦 吴敏仪 +5 位作者 杨逸铭 张鼎旋 雷正贤 张静 许进 钟维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索扩散加权MRI(DWI)活体评价rAd/p53逆转耐5-FU结肠癌SW480/5-FU对5-FU耐药性效果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 100只结肠癌SW480/5-FU荷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5-FU组、rAd/p53组、rAd/p53+5-FU组。各组在治疗后24 h、48 h、72 h、1... 目的探索扩散加权MRI(DWI)活体评价rAd/p53逆转耐5-FU结肠癌SW480/5-FU对5-FU耐药性效果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 100只结肠癌SW480/5-FU荷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5-FU组、rAd/p53组、rAd/p53+5-FU组。各组在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168 h分别随机取5只荷瘤鼠行DWI检查,随后处死荷瘤鼠,切下肿瘤检测肿瘤细胞凋亡(TUNNEL法)。结果 rAd/p53组与rAd/p53+5-FU组在观察时间点肿瘤ADC值均较对照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Ad/p53组与rAd/p53+5-FU组在观察时间点肿瘤凋亡较对照组增加;rAd/p53+5-FU组在观察时间点肿瘤肿瘤凋亡和ADC值较rAd/p53组高。ADC值与肿瘤凋亡呈正相关。结论 ADC值能活体评价外源野生型p53逆转SW480/5-FU耐药性早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53 结肠肿瘤 氟尿嘧啶 弥散磁共振成像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MRI活体示踪新型顺磁性铁纳米粒子标记SD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
4
作者 谢琦 汤间仪 +5 位作者 马伟琼 张宝林 雷正贤 陈惠娴 吴敏仪 张鼎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MRI活体示踪慢性脑缺血SD大鼠颅内移植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PEG/PEI-SPIO)标记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方法将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6个月后的30只SD雌性大鼠分为PEG/PEI-SPIO标记干细胞移植组(n=... 目的探讨MRI活体示踪慢性脑缺血SD大鼠颅内移植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PEG/PEI-SPIO)标记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方法将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6个月后的30只SD雌性大鼠分为PEG/PEI-SPIO标记干细胞移植组(n=15)及未标记干细胞移植组(n=15),向2组模型鼠右侧脑室注射入标记或未标记ADSCs悬液。于移植术后第7天、14天、21天每组各选取5只模型大鼠行颅脑MR成像,于T2-mapping图像上测量2组颞顶叶皮质、海马、小脑的T2值。之后处死动物,对脑组织进行普鲁士染色,于高倍镜下计数蓝染细胞数,对T2值和蓝染细胞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WI、T2~*WI、SWI可见2组大鼠颞顶叶皮质及海马散在类圆形低信号区。移植后第14天,标记细胞移植组右侧颞顶叶皮质、右侧海马的T2值较未标记细胞移植组缩短(P=0.013、0.045)。移植后第21天,标记细胞移植组右侧颞顶叶皮质T2值较未标记细胞移植组缩短(P=0.007)。移植后第14天右侧颞顶叶皮质及右侧海马,第21天右侧颞顶叶蓝染颗粒数量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43、0.032)。结论于大鼠侧脑室移植PEG/PEI-SPIO标记的ADSCs可向慢性脑缺血所致病变区域迁移;采用量化MRI活体示踪移植PEG/PEI-SPIO标记ADSCs,可评估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内迁移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氧化铁 大鼠 脂肪源性干细胞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