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编本教材群文阅读教学价值刍议 被引量:8
1
作者 秦金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37,共4页
统编本语文教材推行"1+X"阅读教学方式,将以前的"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同时注重对课外阅读的拓展衍生,构建了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过程。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语文教材 教学价值 自读课文 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教读 略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长的知识领导
2
作者 王世伟 秦金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138,共7页
知识领导主要涉及知识的获取、保存、传播、转化与应用五个环节,校长相应地要扮演好知识服务员、知识总管、知识传播的促进者、知识转化的示范者以及知识的实践者角色。以上角色综合起来,就是校长要成为一个"知识长"。要保障... 知识领导主要涉及知识的获取、保存、传播、转化与应用五个环节,校长相应地要扮演好知识服务员、知识总管、知识传播的促进者、知识转化的示范者以及知识的实践者角色。以上角色综合起来,就是校长要成为一个"知识长"。要保障知识领导顺利进行,就要培养知识工作者,培育知识创新导向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 知识领导 知识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思维培养:基于精准标注技术的智能化课堂教学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宇 许昌良 +1 位作者 朱佳 柴少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89,共11页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抓手。新型课堂教学以课堂对话为载体,以思维培养为主要目标,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手段。为了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赋能课...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抓手。新型课堂教学以课堂对话为载体,以思维培养为主要目标,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手段。为了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赋能课堂教学分析和高阶思维发展,本研究创设了基于音视频转录文本的课堂教学自动标注方法,以面向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依据,借助卷积神经网络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混合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大规模课堂数据的快速精准标注,能够有效提炼课堂教学中的思维特征。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适应课堂教学场域的序列模式挖掘技术,揭示了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发展模式和思维进阶规律。为了验证以上智能技术在课堂教学分析和学生思维培养中的作用,本文以广东省A学校为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验并进行了全过程监测,通过对比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监测结果发现,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涉及高阶思维的课堂对话比例得到显著提升,思维链条更长且能体现由低阶思维朝向高阶思维进阶的规律,其中较为显著的长链条对话呈现出知识习得→观点表达→分析阐释→总结归纳→迁移创新的进阶模式。未来智能化课堂教学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眼:发展以课堂对话为主、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协同标注与分析技术;以发展评测体系为基础,研究覆盖多样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智能技术的选择和运用要更加精准科学地服务于思维发展、认知能力提升等教育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推动课堂教学转型,创建优质高效的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高阶思维 智能技术 自动标注 序列模式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阅读建设路径:共生阅读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昌良 黄景然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9-164,共6页
文章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阅读水平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而父母的阅读意识、水准以及家庭环境对学生阅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调研结果和共生理论,提出共生阅读这一中小学阅读建设路径,阐释共生阅读的概念。共生阅读的策略包括:开发阅读课程,... 文章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阅读水平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而父母的阅读意识、水准以及家庭环境对学生阅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调研结果和共生理论,提出共生阅读这一中小学阅读建设路径,阐释共生阅读的概念。共生阅读的策略包括:开发阅读课程,在课程统整中实现共生;有效实施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实现共生;建设课程资源,在多元互动中实现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阅读 阅读课程 阅读水平 共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