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变性PAGE和荧光检测技术对广州汉族人群六个STR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斌 郭景元 梁赏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1-143,共3页
运用STR-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荧光DNA自动检测技术对广州汉族人群6个STR位点(vWA31A、TH01、F13A01、FES、TPOX和CSF1PO)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了调查,并与其它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对比。所有位点的结果均符合H... 运用STR-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荧光DNA自动检测技术对广州汉族人群6个STR位点(vWA31A、TH01、F13A01、FES、TPOX和CSF1PO)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了调查,并与其它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对比。所有位点的结果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且各位点等位基因间无相关性。本方法可靠、灵敏,所得的等位基因频率等数据可为汉族人群法医个人识别、亲子鉴定及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STR位点 荧光检测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7478例法医尸检资料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邓大中 蔡明屈 +1 位作者 袁方 王穗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8-20,共3页
法医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对于法医的教学、科研及检案工作均有重要意义。大样本的法医尸检统计在国内尚不多见。本文对广州市的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1材料与方法本文对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称“附科所... 法医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对于法医的教学、科研及检案工作均有重要意义。大样本的法医尸检统计在国内尚不多见。本文对广州市的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1材料与方法本文对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称“附科所”)于1959年1月一1993年12月所检尸检例,按统一标准,逐年逐例查阅原尸检鉴定书及尸检记录,并登记于统一的表格中,最后汇总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回顾性研究 法医 尸检 统计分析 重要意义 大样本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超 陈玲 +2 位作者 陈晓辉 刘长晖 王慧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owerPlexY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401例广州汉族无关个体的12个Y-STR基因座,并用310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结...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owerPlexY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401例广州汉族无关个体的12个Y-STR基因座,并用310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获得了广州地区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12个Y-STR基因座的频率分布资料,观察到398个单倍型,其基因多样性为0.99997;检测13种动物血样,在特异性区域均无扩增产物;55个父系样本,未观察到突变基因;同一男性个体的不同组织基因分型相同且女性DNA成分不影响Y-STR的扩增分型。结论该12个Y-STR基因座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混合检材的个人识别和父系亲缘关系鉴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STR 单倍型 遗传多态性 法医物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一种黑色纸张物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孙林 沈辉 +4 位作者 戴维列 张小婷 钟伟健 方超 王松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4-828,共5页
对7种真假纸币样本和2003年~2008年的32宗诈骗案件中共计225件被染黑的真假纸币物证,采用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仪(micro-XRF)分析其二维元素分布。结果表明:纸币元素分布特征都具有特定性,相同面额相同年版的纸币元素分布特征相同,... 对7种真假纸币样本和2003年~2008年的32宗诈骗案件中共计225件被染黑的真假纸币物证,采用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仪(micro-XRF)分析其二维元素分布。结果表明:纸币元素分布特征都具有特定性,相同面额相同年版的纸币元素分布特征相同,相同面额不同年版的纸币元素分布特征有差异;真假纸币元素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被染黑的纸币元素分布特征与原纸币相同;因而可根据被染黑真假纸币的元素分布特征,鉴定其真伪并判断纸币种类。微束XRF分析在实际案件中黑色纸张物证的检验准确率为100%。因此,微束XRF技术能有效检验被染料染黑的真假纸币,具有灵敏度高,分析过程中不破坏样品,结果准确的特点,在该类物证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 元素分布 黑色纸张物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STR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会品 刘超 孙宏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9-160,I0001,I0002,共4页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法医DNA鉴定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遗传标记,但是对于降解和微量的DNA样品,经常得不到完整的DNA分型甚至分型失败。MiniSTR技术通过设计更靠近重复序列的引物,得到更短一些的STR基因座,提高了降解和微量检材的DNA分...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法医DNA鉴定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遗传标记,但是对于降解和微量的DNA样品,经常得不到完整的DNA分型甚至分型失败。MiniSTR技术通过设计更靠近重复序列的引物,得到更短一些的STR基因座,提高了降解和微量检材的DNA分型成功率。本文综述了miniSTR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服务于法医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STR 降解DNA 法医DNA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溺死相关硅藻rbcL基因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彭帆 刘超 +8 位作者 徐曲毅 刘向东 赵建 刘宏 李越 胡孙林 宋旭恒 李明 韩雅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筛选硅藻叶绿体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大亚基(large subunit of 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oxygenase,rbc L)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溺死尸体组织内硅藻rbc L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 目的:筛选硅藻叶绿体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大亚基(large subunit of 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oxygenase,rbc L)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溺死尸体组织内硅藻rbc L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CR-CE)检测方法,探讨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引物扩增硅藻rbc L基因,对21种标准藻株、5种浮游水生标准菌株、3种人体共生标准菌株和人类DNA扩增产物进行PCR-CE检测,验证引物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溺死尸体组织样本中硅藻,并比对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镜法(microwave digestion-vacuum filtration-autom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D-VF-Auto SEM)检测结果。结果:使用引物ND-rbc L对21种标准藻株、5种浮游水生标准菌株、3种人体共生标准菌株和人类DNA进行扩增,其中舟形藻、菱形藻、小环藻、变异直链藻、针杆藻和骨条藻6种硅藻的CE检测结果为阳性,DNA片段为197 bp,其他为阴性。6种硅藻DNA检测阳性的灵敏度分别为0.502、0.117、0.029、0.042、0.275和0.215 ng(20μL扩增体系)。PCR-CE方法检测35例尸体(3例陆地正常死亡尸体,2例水中发现非溺死尸体,30例溺死尸体)的组织样本,肺脏、肝脏和肾脏硅藻检出率分别为100%、63.3%和53.3%,检测总阳性率为83.3%。当溺水死亡尸体脏器组织内硅藻含量>10个/10 g时,使用MD-VF-Auto SEM方法检测,其检测总阳性率为100%,PCR-CE方法检测,其检测总阳性率为92.6%,两者对检测溺死尸体脏器中硅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077,P=0.491);当硅藻含量<10个/10 g时,PCR-CE方法检测为阴性,与MD-VF-Auto SEM方法检测溺死尸体各种脏器中硅藻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ND-rbc L引物建立的PCR-CE法能快速检测硅藻rbc L基因,所需检材量小,易于推广,在溺死诊断中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硅藻 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技术鉴定ABO基因型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孝力 程新志 +3 位作者 梁敏捷 刘超 杨巍 张继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建立 PCR- RFLP、非变性 PAG胶垂直电泳和银染技术进行 ABO基因分型的方法体系,并对 200名广东汉族人群 ABO基因型频率进行了调查。方法 用 Chelex- 100和酚、氯仿抽提法处理样本, PCR扩增后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和... 目的 建立 PCR- RFLP、非变性 PAG胶垂直电泳和银染技术进行 ABO基因分型的方法体系,并对 200名广东汉族人群 ABO基因型频率进行了调查。方法 用 Chelex- 100和酚、氯仿抽提法处理样本, PCR扩增后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和银染技术检测分型。结果 ABO位点特异性扩增片段长度为 175bp~ 210bp, 6种基因型频率分布为 0.025 0~ 0.430 0,杂合度 H值为 0.516 2,个体识别力 DP值为 0.711 1。结论 该方法可成功运用于血液、血痕、精斑、毛发、骨组织和混合斑等检材的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基因分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法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中12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GC-MS法检测
8
作者 梁未未 刘悦 +4 位作者 林贤文 朱焕慧 孙立敏 陈晓晖 王松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7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水多孔有机PDMS海绵材料的制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合医用注射器、磁搅拌子及橡胶堵头完成该萃取装置的组装,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最优条件下,尿液中12种常见安眠药在0.1~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25~0.200μg/mL,定量下限为0.050~0.400μ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4.4%~112%,相对标准偏差为0.80%~9.4%。该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对尿液中安眠药的高效提取、富集,借助GC-MS即可实现快速检验,具有绿色、高效、简便、廉价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 分散液液微萃取 苯二氮卓类药物 尿液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射击残留物特征元素分布图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黎乾 温锦锋 +5 位作者 林贤文 彭聪 汪肇辉 王松才 邢若葵 胡孙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3-457,共5页
通过优化定距射击样本采集条件,考察了六四手枪在不同距离(0,2,5,10,15,20,25,30,35,40,45,50,60,80,100,120,140,170,200,300,500,1 000 cm)垂直射击PU布块靶体时相关元素(氯、钾、硫、锑、锡、钡、铅、汞、砷、铁、铜、锌、钛、钙、铑... 通过优化定距射击样本采集条件,考察了六四手枪在不同距离(0,2,5,10,15,20,25,30,35,40,45,50,60,80,100,120,140,170,200,300,500,1 000 cm)垂直射击PU布块靶体时相关元素(氯、钾、硫、锑、锡、钡、铅、汞、砷、铁、铜、锌、钛、钙、铑)的区域扫描图,建立了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μ-XRF)面扫描技术分析射击样本的方法,并建立了六四手枪射击残留物特征元素分布图形随射击距离而变化的数据模型,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本方法可协助推断射击距离,为涉枪案件的侦查与诉讼提供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四手枪 射击距离 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仪 面扫描技术 元素分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0例死因中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李暄仪 吕国丽 +5 位作者 杨文 吴春雷 刘小山 罗斌 廖信彪 黄二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为明确识别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区别,避免重复鉴定、错鉴。【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和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2013—2022年5923例死因鉴定案例,回顾性研究死因鉴定所见的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特征及其对死因鉴... 【目的】为明确识别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区别,避免重复鉴定、错鉴。【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和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2013—2022年5923例死因鉴定案例,回顾性研究死因鉴定所见的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特征及其对死因鉴定产生的影响。【结果】在全部5923例案例中,检见救治伤或濒死期损伤的案例640例,624例接受救治其中609例检见救治伤(97.60%),44例检见濒死伤,13例两类损伤均检见。640例案例中男性441例,女性199例,死亡年龄从0至95岁不连续分布;死因以疾病占比最高,其次为机械性损伤和窒息。救治伤主要表现为肋、胸骨骨折和胸前区或面部软组织损伤,亦可见心包破裂等。濒死期损伤以意识丧失后摔跌伤、呼吸道异物吸入或多次暴力损伤多见。640例案例中19例发生重复鉴定,其中15例检见救治伤,6例检见濒死期损伤,2例两类损伤均检见。与未检见两类损伤的案例相比,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均显著提高了重复鉴定率(χ^(2)=4.04,P=0.044;χ^(2)=43.49,P<0.001)。640例案例中11例(1.72%)在初次鉴定中两类损伤被错鉴为初始损伤,13例两类损伤参与造成死亡。【结论】通过揭示两类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用数据证明了两类损伤与更高的重复鉴定和错鉴率有关,为减少重复鉴定和错鉴,提高死因鉴定的准确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鉴定 救治伤 濒死期损伤 重复鉴定 法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溺死地点推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建 徐伦武 +7 位作者 康晓东 石河 刘超 胡孙林 杨幸怡 徐曲毅 成建定 艾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5-59,共5页
水中尸体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水中尸体的发现地往往不是其实际落水溺死的地点,而确定落水点对于寻找尸源至关重要。异物颗粒、硅藻、细菌等水中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等是应用于溺死诊断较有价值的标记物,通过比较组织器官与... 水中尸体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水中尸体的发现地往往不是其实际落水溺死的地点,而确定落水点对于寻找尸源至关重要。异物颗粒、硅藻、细菌等水中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等是应用于溺死诊断较有价值的标记物,通过比较组织器官与可疑溺液中的异物颗粒、浮游生物,根据其类型及分布情况的相似度可以推断溺死地点,且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有关溺死地点推断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同行进行溺死地点推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水 综述 硅藻类 浮游生物 异物颗粒 死亡地点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白细胞端粒DNA长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葛璐璐 刘超 +2 位作者 陶黎阳 陈晓晖 赵永忠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123例不同年龄健康人外周血样本,采用非同位素探针标记的SouthernBlot方法检测了端粒DNA限制性酶切片段(Telomericre鄄strictedfragment,TRF)长度的变化。结果对这123例样本就...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123例不同年龄健康人外周血样本,采用非同位素探针标记的SouthernBlot方法检测了端粒DNA限制性酶切片段(Telomericre鄄strictedfragment,TRF)长度的变化。结果对这123例样本就性别组成进行χ2检验,得出P>0.05,说明这123例样品性别对TRF的差异不显著。123例外周血白细胞端粒TRF平均长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短,且TRF随年龄缩短的速度是不均一的,人外周血白细胞染色体端粒DNA长度可能在5岁左右存在缩短加剧现象。对0~14岁、15~64岁及≥65岁三组进行方差分析(SNK检验),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长度具有显著差异且变化速率不同,该研究结果为通过端粒DNA长度推断个体年龄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外周血 白细胞 端粒 DNA序列 分子生物学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溺死相关浮游生物检验方法用于诊断溺死的比较
13
作者 张晓峰 苏秦 +6 位作者 陈晓晖 吴伟斌 郑冬云 赵建 陈玲 徐曲毅 刘超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目的比较浮游生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CR-CE)、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及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mic... 目的比较浮游生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CR-CE)、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及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microwave digestion-vacuum filtration-autom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D-VF-Auto SEM)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3种溺死相关浮游生物检验方法对212例溺死尸体及30例非溺死尸体的肺、肝、肾组织进行检验,比较3种方法在各组织中浮游生物的检出率。结果对于溺死尸体,PCR-CE法、qPCR法、MD-VF-Auto SEM法在溺死组尸体中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3.9%、96.2%、95.3%,三者间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VF-Auto SEM法在肺组织中的检出率(100.0%)高于PCR-CE法及qPCR法(P<0.05),3种方法在肝、肾组织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非溺死尸体,仅MD-VF-Auto SEM法在部分肝、肾组织中检出少量硅藻(小于10个/10 g),其余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3种方法对溺死尸体均有良好的检验效能。MD-VF-Auto SEM法通过扫描电镜直接观察硅藻的形态特征且定性定量分析直观准确,对疑难降解检材的检验具有较大优势。PCR-CE法和qPCR法检材需求量少(0.5 g)、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4~7 h),易于在基层推广,适用于水中尸体的快速溺死诊断。两种DNA方法与MD-VF-Auto SEM法相结合,可以提高浮游生物的检出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联合使用在溺死诊断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窦房结中突触素增龄性变化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一璇 姚青松 +3 位作者 邓平 梁赏猷 王穗保 汪冠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为了探讨正常人窦房结中突触素增龄性变化的规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窦房结中的突触素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突触素的免疫阳性物面积。结果显示 :窦房结中的突触素阳性物在 1岁以前较少 ,1岁以后显著增多 ,并在 1~ 2 0岁... 为了探讨正常人窦房结中突触素增龄性变化的规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窦房结中的突触素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突触素的免疫阳性物面积。结果显示 :窦房结中的突触素阳性物在 1岁以前较少 ,1岁以后显著增多 ,并在 1~ 2 0岁年龄组达到最多 ,其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70岁以后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突触素 增龄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人群D19S253的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宏钰 刘超 +2 位作者 郭景元 梁赏猷 王穗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5-16,共2页
应用PCR及PAGE技术研究了D19S253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广州地区无关个体,获得广州人群中D19S253基因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D19S253位点扩增片段分布于209-241bp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 应用PCR及PAGE技术研究了D19S253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广州地区无关个体,获得广州人群中D19S253基因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D19S253位点扩增片段分布于209-241bp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分别计算基因座的杂合度(H)、个人识别能力(DP)、非父排除率(P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并制作位点特异性等位基因梯阶(Locusspecificalelicladder)作结果比对,使基因判型简便准确,并有利于计算机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PCR PAGE 基因座 D19S2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中猝死SCN5A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一丁 刘超 +3 位作者 唐双柏 李越 刘长晖 成建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30,共7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中猝死(SMDS)病例的SCN5A基因型特征。【方法】选取120例中国汉族人群散发SMDS病例,提取其基因组DNA,对PCR产物(包含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进行直接测序。鉴定基因内的遗传变异,...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中猝死(SMDS)病例的SCN5A基因型特征。【方法】选取120例中国汉族人群散发SMDS病例,提取其基因组DNA,对PCR产物(包含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进行直接测序。鉴定基因内的遗传变异,以相同人群健康组作对照。【结果】120例SMDS散发病例中共发现SCN5A的11个突变位点,其中,Y1434Y、L1566L为编码区同义突变,V95I、R121Q、R367H、R1512W为已报道的错义突变,R513H、D870H、V1202M、V1764D、S1937F为本研究新发现的错义突变。【结论】首次较全面地获得了中国人SMDS病例SCN5A基因型特征,丰富了SMDS的分子病理学数据库,同时,为进一步探索心脏钠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与SMDS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中猝死 SCN5A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型常见毒物质谱用户库的建立及其在毒物快速筛选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乾 戴维列 +5 位作者 温锦锋 邢若葵 王松才 张小婷 钟伟建 徐淑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87-290,293,共5页
The spectrum user’s librarys containing 1533 familiar toxicants have been built; A method with high separability and sensitivity has been found,The RT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210 familiar abuse drugs has been conf... The spectrum user’s librarys containing 1533 familiar toxicants have been built; A method with high separability and sensitivity has been found,The RT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210 familiar abuse drugs has been confirmed; the processing methods to analyse spectrum data automatically have been found; It is simple,quick,sensitive and reliable,and can take place of manual operation,It is very useful to screen the familiar toxicants in unkown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iar toxicants abuse drugs DRUGS PESTICIDES Volatile toxicants Spectrum user’s library Spectru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Scree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复合扩增体系在疑难检材中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琼 刘超 +1 位作者 刘长晖 王慧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应用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复合PCR扩增体系应用于法医检验案件中的陈旧血痕、脱落细胞检材、腐败降解检材及骨组织等疑难检材,为解决法医学检验疑难检材的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进行目前使用的ST... 目的应用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复合PCR扩增体系应用于法医检验案件中的陈旧血痕、脱落细胞检材、腐败降解检材及骨组织等疑难检材,为解决法医学检验疑难检材的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进行目前使用的STR分型及已建立的18个线粒体SNPs(16个位于编码区和2个控制区)位点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体系,并行对照检验案件中的陈旧血痕、脱落细胞、腐败肌肉、软骨以及牙齿、骨等各种疑难检材。结果对于上述检材,STR与线粒体SNPs的检验成功率均达到80%以上,线粒体SNPs高于STR。对于高度腐败的肌肉及软骨、骨骼检材,线粒体SNPs的检验成功率明显高于STR。结论所建立的线粒体SNPs复合PCR扩增体系在疑难检材检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线粒体 复合扩增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增前引物延伸技术检测痕量DNA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玲 王慧君 刘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42-442,444,共2页
关键词 改良的扩增前引物延伸反应 全基因组扩增 痕量DNA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传导系统取材方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小虎 宋一璇 +1 位作者 祝家镇 姚青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49-150,164+187,共4页
本研究综合应用多媒体计算机,WINDOWS3.1视窗下多媒体创作工具等技术,结合法医学实际,根据心传导系统取材方法的研究成果,研制适用于法医学的心传导系统取材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方法。并经实... 本研究综合应用多媒体计算机,WINDOWS3.1视窗下多媒体创作工具等技术,结合法医学实际,根据心传导系统取材方法的研究成果,研制适用于法医学的心传导系统取材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方法。并经实际使用得到较满意的效果,满足了法医学工作的需要。本文还就提高法医学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传导系统 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